有些養老金低的人希望平均養老金,想法歸想法但不現實

2021-01-13 幫兄愛唱歌

為什麼有些低養老金的人希望平均養老金?其實有這種想法,這種願望並不奇怪,也是人之常情,誰不希望自己的養老金水漲船高呢。但是願望是好的,平均主義的老路是永遠回不去了的。

社會在不斷進步,人們的思維方式越來越活躍,善於思考是好事,但腦筋要用在該用的地方,我國的在崗職工採取的是按勞分配的形式,鼓勵多勞多得。我們工作一輩子退休後,所領取的養老金其實也是和在崗時的貢獻緊密相連的,現在那些養老金的比較高的人,大多是企業的高管,央企、國企的管理人員或是工作人員,這些的人雖然有的是因為企業壟斷的原因,但壟斷企業也是為社會做貢獻,比如石油部門,電力部門、金融部門等,他們的利潤也不是白來的,而是通過一代又一代人的努力,才換來今天的變化,才換來今天的成就,在我們今天的生活中,沒有哪一樣能離開電,離開油,離得開金融。

除了單位的貢獻以外,就是自己繳費的貢獻。我們都知道我們的養老保險,是按照本人的實際工資來作為繳費基數的,為了縮小繳費的差距,所以國家規定的了一個保低限高的原則。保低分為兩個層次。第一個層次就是繳費基數的保低。即如果本人的實際工資低於上年度職工月平均工資60%的,不管工資低多少,都要按照60%的來繳納,這個60%就是一個保低線;另一個層次就是繳費年限的保低。也就是養老保險的繳費年限,最低要達到15年,15年就是一個基本的起點,只有繳滿15年才能領取到基本的養老金,這個最低線也是為了照顧那些工作不穩定的人員,參保時間比較晚的人,或者是廣大的靈活就業人員。

限高,主要是從繳費基數來限高。由於部分人在崗時薪酬待遇比較高,有的人甚至是拿年薪制,如果按照所拿的年薪制來作為繳費基數,不但企業要承擔更高的繳納費用,那麼今後退休的差別更大,為了限制養老金的差別過大,所以對於拿高薪的人員,國家在養老保險繳費方面進行限高,也就是最高只能按照上年度職工月平均工資的300%來作為繳費基數,高出部分不能計算為繳費基數,這是限高的第一個措施。

限高的第二個措施,體現在養老金的計算方式上,特別是基礎養老金的計算,按照300%和按照60%繳費的人員,只要是在同一個地方辦理退休,計發基數,也就是上年度職工月平均工資都是一樣的,通過這樣的限制措施,那些按照300%繳費的人與按照60%繳費的人相比,其實平均以後,養老金的差別就會大幅度縮小,但在共享社會發展成果的部分,大家都是平等的,比如職工社會平均工資部分。

養老金的高低,總的原則就是繳費越高,繳費時間越長,收益也就越高。一個是繳費基數,一個是繳費年限,這兩個因素是最為重要的,除了這兩個因素以外,個人帳戶也是繳費基數、繳費年限聯繫最為緊密的。所以在養老保險的繳費時,既要體現保低限高,同時也要體現兼顧公平,既要體現全民共享發展成果,更要體現激勵機制,鼓勵多繳費,長繳費。

當然即使有了這些措施,養老金還是存在差異的。差異的造成是在合理範圍內存在的差異,是在制度公平的基礎上存在的差異,我們不能看到有差異就心裡不平衡,看到別人養老金比自己高就眼紅,而是要想想自己有多大的貢獻,付出的成本有多大。如果不講付出,不講貢獻,那麼社會就不會進步,就會回到過去平均主義的老路。當然部分人是非常懷念過去的平均主義的,因為那個時候大家都窮,大家都不怎麼努力,所以窮是當然,不窮的就是投機倒把,或是資本主義的尾巴,是非觀念被顛倒了,被扭曲了。改革開放以後,我們的思想被解放了,認識問題的角度完全不同了,如果還抱著過去陳舊的思維方式,落後的是非觀念,那被淘汰這是完全有可能的。

綜上所述,關於養老金高低的問題,不但現在存在,今後也會長期存在,妄想拉高補低的想法肯定是不現實的,養老金高的人有高的價值,養老金低的人有低的原因,還是放平心態,理性對待這才是正確的思維方式,個人的想法永遠是想法,現實不會因為我們的想法而改變。

相關焦點

  • 養老金有幾個名字?過渡性養老金是什麼?什麼人可以領?
    很多人實際上有疑惑,養老金待遇很複雜嗎?為什麼有好幾種名字?確實有好幾個名字。繳納基本養老保險,到達法定退休年齡養老保險繳費滿15年,領取的待遇叫做基本養老金。而基本養老金在計算上又是有三部分構成的,分別叫做基礎養老金、個人帳戶養老金和過渡性養老金。
  • 養老金出新規:有3種人會被優先照顧,另有4類人無法領取養老金
    對於退休人員來說,每年年初最關心的是上調養老金的話題,由於我們國家經濟發展良好,社會平均工資每年都在上調,再加上國內養老基金還有4萬多億結餘,給退休人員增加養老奠定物質基礎,所以
  • 總有些人不想交社保,還想白拿養老金,心裡是怎麼想的?
    文/水流雲在草青青恕我直言,不交社保,想白領養老金,豈不是天上掉餡兒餅?人不能生活在夢中,總要回到現實中來。現階段沒交社保,想領養老金,對絕大多數人來說,是痴人說夢。想領養老金就要交社保,至少繳滿15年,達到法定退休年齡,才可以領取養老金。多繳多得,長繳多得。權利和義務是對等的。那麼是不是只要沒交社保,就不能領養老金呢?也不絕對。
  • 養老金漲幅依據是什麼?CPI漲2.5%,預示2021養老金漲3%?
    從這個意義上來說,2020年職工平均工資增長與GDP一樣,將會有一定程度的增長,工資增幅與GDP增速大致相當,工資增長水平對養老金增幅有著重大影響,工資增長,養老金上漲也順理成章,3%的平均漲幅與GDP增速相配合,可謂「恰如其分」。
  • 計算職工養老金待遇的平均繳費指數是這樣得出來的,了解一下
    文/水流雲在草青青 養老保險平均繳費指數是計算退休職工養老金待遇的重要參數之一,和養老金待遇成正比。 除了平均繳費指數,退休地上一年度的社會平均工資、累計繳費年限、養老保險個人帳戶累計儲存額和退休年齡對應的養老金計發月數等也是計算養老金待遇的主要參數。
  • 工齡短,養老金卻高?這是為什麼?注意下面四個影響養老金的因素
    其實,我們每一個人的養老金,都是按照有關的養老金計算公式計算出來的,這種方式相對而言較為公平。我們現在參保繳費,形成的養老金待遇叫做基本養老金,主要包括基礎養老金和個人帳戶養老金。基礎養老金等於退休時上年度當地的社會平均工資×(1+本人平均繳費指數)÷2×繳費年限×1%。影響基礎養老金有三大因素。繳費年限始終是影響養老金高低的重要因素。
  • 提高養老金的6個方式,為啥很多人不能實現?4個壓力很現實
    我認為有6個方式:第一,到大城市工作參保養老金在計算時,是按照本省上年度在崗職工的平均工資水平計算的,大城市的工資水平遠比中小城市的更高,去年北京人社局編寫的《2020年北京市人力資源市場薪酬大數據報告》中就統計了,北京企業的平均薪酬達到16.68萬元,有這麼高的收入,對於達到退休年齡的人,他們的養老金在計算時,水平也會更高。
  • 養老金比工資還高?一個月拿5000塊養老金的,都是做什麼工作的?
    大家好,我是和你們一樣愛好娛樂,每天關注娛樂新聞的【之娛人】,跟著我帶你們每天看最新資訊。近日,在一家公司做小職員的樊樺很不高興,因為他發現自己每天辛苦工作,早出晚歸,有時還要加班,卻每月只掙4000多元,不如鄰居老王夫婦在家退休,輕鬆拿到5-6千元的工資,也太不公平了。
  • 退休後養老金是多少?
    「純粹」農民一律60周歲退休,養老金有高有低,低的每月70~80元,高的每月1700~1800元,全國平均水平為每月125元。一、城鄉居民養老保險參保人什麼年齡退休?目前政策是,不分男女,不論出身,法定退休年齡一律為60周歲。年滿60歲時,如果養老保險繳費年限已交滿15年,就可以辦理退休,按月領取養老金了。
  • 是什麼把養老金分為「三六九等」?
    許多退休人員正在比較他們的養老金,根據退休單位的不同,養老金也有很大的不同。比如,很多企業的退休人員低於事業單位的退休人員,事業單位的退休人員低於很多壟斷企業的退休人員。這種養老金分布在貢獻上是不合理的。
  • 國企退休職工,44年工齡,退休時養老金能拿多少?
    2、哈爾濱國企藥廠,可知為企業職工「中人」,退休時享有過渡性養老金。3、根據《關於明確「weige」期間隨父母下放的子女連續工齡計算問題的通知》及《關於部分上山下鄉知識青年有關工齡計算問題的通知 》精神,16歲下鄉兵團期間,可計算工齡。
  • 領了兩個月養老金,人卻突然去世了,剩下的養老金就白白虧了嗎?
    問題:領了兩個月養老金,人卻突然去世了,剩下的養老金就白白虧了嗎?首先回答你的問題,養老金當然不會白交,我們的養老金是可以一直供養到職工去世,但是剛領兩個月的養老金就去世,真的很可惜。不可能說交了一輩子保險,只有這兩個月的待遇吧,而且更不幸的人是還沒領取就去世了。
  • 退休人員注意了,上半年和下半年退休領取養老金有什麼區別嗎
    退休金計算公式企業退休人員基本養老金=基礎養老金+個人帳戶養老金+過渡性養老金;影響我們退休人員領取養老金的主要因素有以下幾點:第一,退休人員所在地在崗職工月平均工資;第二,退休人員的繳費年限因為2017年在崗職工月平均工資數據沒有公布,所以就會出現2018年上半年7月份以前辦理退休的人員,計發養老金時,使用在崗職工月平均工資是2016年的數據;
  • 養老金雙軌制合併後,事業單位養老金到底怎麼算?少拿的能補發嗎
    養老金雙軌合併的意思是,事業單位的原來由財政支付養老金改為由社保支付養老金。但是制度實施以來還是有很多職工對這個制度的具體內容不了解。接下來我們就一起來聊聊。我國是從2014年開始實行養老金「雙軌制」,那麼什麼叫做雙軌制?就是對於事業單位職工和企業職工進行兩種不同的退休養老金發放方式。
  • 養老金是多少?
    從工齡來看,屬於中高水平;從個人養老帳戶儲存額來看,屬於低水平。從總體來看,36年工齡,個人養老帳戶累計儲存額5萬多,退休後的養老金不會太高。在一二線城市退休大概在3000~4000元左右,在三四線城市退休大概在2000~3000元左右。下面結合問題,做具體分析,希望能夠對你有所幫助!一、36年工齡,個人養老帳戶儲存額5萬多,屬於什麼水平?
  • 如果65歲退休養老金是虧是賺?
    這些人將遇上延遲退休1、到2022年,小於等於50歲的女性工人——1972年以及以後出生的女性。2、到2022年,小於等於55歲女性幹部和主要是從事繁重體力勞動的男性工人——1967年以及以後出生的人。3、到2022年,小於等於60歲的男性幹部——1962年以及以後出生的男性。
  • 廣東省人社廳出臺方案解決省直企業退休人員的養老金倒掛現象
    金羊網訊 記者周聰報導:關於養老金的金額及發放問題,一直是廣大人民群眾最關心的。今年3月份,國家發布通知對養老金進行上調。這意味著自2005年起,我國養老金實現14年連漲。年年增加的養老金,對有些退休職工來說卻不是好消息。全國各地調整退休人員基本養老金的規定密集出臺,伴隨而來的是養老金「倒掛」矛盾的加深。相同工齡、相同職位的人,越晚退休反而退休金越少?
  • 中人晚幾年退休養老金比老人多幾百元是這些因素形成的
    這個多幾百在我看來是正常的,主要還是職工社會平均工資每年增長,加上中人和老人養老金計算方式不一樣形成的,在改革過程中有一個統籌兼顧的問題,改革的目的並不是要減少個人的收益,而是隨著社會物質財富的增長,個人收益也會不斷增加。
  • 1959年出生,36年工齡,深圳退休,養老金5912元,高嗎?
    因為深圳企業退休人員養老金平均在4千多元左右,你拿到的養老金是5912元,當然5912元包括今年養老金上調的部分,扣掉今年養老金上調的部分,也還是比4千多元高出不少。 為什麼你拿到的養老金會比較高?
  • 養老金又有新變化?專家又提延退新建議!你怎麼看?
    近期,還有專家提出兩個方案:第一種是設置養老金上限,比如說5000元封頂。超過5000元工資將不再增加養老金。第二種,是北大研究院院長姚洋提出,將社保分成三個檔次,其中最低檔次是能夠保障居民的日常生活。  不過,在我們看來這兩大方案也沒什麼創新性。設置養老金上限,我們是比較贊同的,但是5000元封頂有些太低了,合理的方案應該是平均養老金的2.5倍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