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雅風,感謝關注雅風國學。今天我們來學習道德經第51章,這一章主要是講道和德生養萬物的歷程以及萬物尊道貴德的原因。我們先來看一下原文:
道生之,德畜之,物形之,勢成之。是以萬物莫不尊道而貴德。道之尊,德之貴,夫莫之命而常自然。故道生之,德畜之,長之育之,成之熟之;養之覆之。生而不有,為而不恃,長而不宰,是謂玄德。
在上一章裡,老子講述了人類的生與死所遵循的自然規律,所得出的結論是有十分之三的人不遵循養生之道,由於自身的肆意妄為,使本來應該長壽的生命卻變得短命而夭亡,這是非常可惜的。在老子看來,這十分之三的人之所以生生之厚,不遵循自然規律,跟自己的巧智和欲望是分不開的。相反,看似並不具有智慧的萬物,卻能夠遵道而貴德,做到生生不息,這是非常值得人類借鑑和學習的。
道生之,德蓄之,物形之,勢成之。之,在這裡代指萬物,但並不是指某一個具體的事物。因為所謂的道生萬物。實際上是道激活了萬物,給萬物創造一個適合生長的環境,然後讓萬物自我生長,自我繁育。
易經上講一陰一陽之謂道,所以道德經第42章中說萬物負陰而抱陽,衝氣以為和,也正是陰陽交互生成的和氣是萬物得以生發。萬物遵道而行,也就是萬物皆有德,有德使萬物得以蓄養,蓄,是易經的一個卦名,分為風天小畜和山天大畜,象徵著萬物,畜養實力,積少成多,而道分化與萬物就是德,萬物靠自己內在的德性來畜養, 德者得也,於是厚德載於萬物,萬物得以成形,這也就是第21章中所說的恍兮惚兮,其中有物,窈兮冥兮,其中有精,這種精質經過德的物化便形成了萬物的各式各樣的形狀,當然萬物要想更好地生長發育,藉助道和德的大勢是很有必要的,正所謂春生夏長秋收冬藏,萬物生長發育要遵循道的原則,要符合德的態勢,順道則昌,背道則亡,包括人類在內的萬物,要想有所成就,必須要遵道而行。
所以老子在講完道生養萬物的四個歷程之後接著又說,是以萬物莫不尊道而貴德。在老子看來,萬物皆有德,而且萬物的德要比人類的德要更廣大更深遠,所以老子說人法地,其實就是要人類效法大地將厚德載於萬物。
道派生萬物,道存在於萬物之中,所以萬物皆依道而存,萬物皆有德。萬物聚於大地之上,存於天地之間,所以大地集厚德於一身。老子說的厚德載物,本意是厚德載於萬物,由於老子說人法地,地法天,因此厚德載物後來被儒家升華為人的高尚的德行。這兩者在本質上實際是一回事。因為人為萬物之靈,域中有四大: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人法地厚德載物,正是老子教化人類要像萬物一樣摒棄巧智和詐偽,遵道貴德,才能得以畜養,得以成就。
但是老子認為道和德生養萬物的功勞還不是道德之所以尊貴的主要原因,道之尊德之貴,夫莫之命而常自然。大道之所以尊崇,大德之所以珍貴,是因為他們並不對萬物橫加幹涉,而是讓萬物順其自然的生發繁育。
萬物自然生長,所以萬物尊道貴德,在於他們完全出於自然,我們這裡有必要再強調一下老子所說的自然,並不是指我們現在所說的大自然,而是自己所以然,本來應該如此的意思。這一句對應第32章中的,民莫之令而自均,意思是說天之道可以使萬物自我生發自行繁育,而聖人之道則可以使民眾自我教化,自行發展。這就是道和德在自然界以及人類社會所起到的積極的作用。所以最後老子總結說,故道生之,德畜之,長之育之,成之熟之;養之覆之。生而不有,為而不恃,長而不宰,是謂玄德。成之熟之,在有些道德 經的版本中寫作「亭之毒之」,而亭和毒正是成和熟的通假字,意思是一樣的;養是指護養。覆是維護、保護的意思。有了道,使萬物得以生發,有了德,使萬物得以畜養。
道和德給萬物創造了適合生長發育的環境和條件,使萬物得以生長,得以發育,得以成熟,得以繁衍,大道養育萬物,並加以保護和覆蓋,然而大道生養萬物,卻不加以佔有,為萬物創造環境,而不自恃有功,護養並保護萬物而不加以主宰,這就是深厚的大德呀!老子在第10章中也同樣寫到了:生而不有,為而不恃,長而不宰,是謂玄德。
道所具有的玄德表現在人的身上也就是老子在第38章德篇開篇時所說的上德。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上德」的人不表現為外在的有德,因此實際上是有「德」;具有深厚大德的人像道一樣功成而不居,所以你看不出來它有德,其實它才真正有德。其實早在第二章老子寫道德經的總綱和索引時就已經詮釋了功成不居的概念,生而不有,為而不恃,長而不宰,就是功成不居的表現;而只有功成不居,才能稱之為玄德和上德。
本章老子說明了道有創造性卻不含佔有性,有保障性卻不帶主宰性,這不僅是道具有的大德上德,也體現了老子哲學的基本精神。人類和萬物是一樣的,是平等的,所以也應該像萬物一樣遵道而行,唯道是從。厚德能承載於萬物,也就能承載於人類,所以當人能夠效法天地,集萬物之德並承載的時候,也就是聖人具備了上德,能厚德載物的時候,聖人能以厚德載物,就能以上德服人。這也就是老子之前所說:侯王若能守之,萬物將自賓,萬物將自化,道理之所在!也是聖人無為而治,則天下太平長治久安的原因之所在。
我們最後再看一遍譯文:
道生發萬事萬物,德養育萬事萬物。道和德使萬事萬物出現出各種各樣的形態,交創造適當的環境和趨勢使萬事萬物有所成就。所以,萬事萬物莫不尊崇道而珍視德。道之所以被尊崇,德之所以被珍視,就是由於道生發萬物而不加以幹涉,德畜養萬物而不加以主宰,順任萬物自然生發。因而,道生發萬物,德畜養萬物,使萬物生長發展,成熟結果,使其受到培養和保護。生發萬物而不佔為己有,撫育萬物而不自恃有功,護養萬物而不加以主宰,這就是廣大深遠的上德呀。
好,第51章我們就分享到這裡,這裡是雅風國學,如果您喜歡我的文章,敬請關注,點讚、評論和轉發,謝謝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