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 子: 「道 德 經」 : 第 六 十 六 章
江 海 之 所 以 能 為 百 谷 王 者 ,
以 其 善 下 之 , 故 能 為 百 谷 王 。
是 以 聖 人 欲 上 民 , 必 以 言 下 之 ﹔
欲 先 民 , 必 以 身 後 之 。
是 以 聖 人 處 上 而 民 不 重 , 處 前 而 民 不 害 。
是 以 天 下 樂 推 而 不 厭 。
以 其 不 爭 , 故 天 下 莫 能 與 之 爭 。
坤卦不習,故能厚德載物,生養萬物。在於坤卦能盡乾之道也。坤不與乾爭也。
江海之所以能成就百穀之王,皆在於其善於下也。
恰如乾卦,本來天高高在上,地在下,若乾不以身下之,不能藉由坤之身,則不能成就乾之功也。
故易經天地為否卦,為不通之卦,為天地之生機斷絕之卦。地天為泰卦。為天地相互成就之卦,為萬物得以生長收藏之卦。皆在於乾處下之功也。
而且乾卦可視為聖人,坤卦可視為民也。
所以乾卦欲高高在上,必須以己之光熱照耀地球也。猶如聖人慾坐穩在高位,必須以政令讓民處於先也。
誠如物物有太極,而太極在物之後也。
萬物之生長變化衰老病死皆不知有此太極在也。
聖人之上位,猶如太極之中位也。
陰陽兩儀猶如民也。運轉者,陰陽兩儀也。而主運轉者,太極也。所以陰陽不測之謂神也。神主陰陽也。陰陽不知此神也。
聖人處上位而民不知上位有聖人在也。民皆曰我自化也。
即使聖人處於民之前,而民也不以之為害也。
皆在於聖人有不爭之德,行無為之道也。
聖人善貸且成,唯施是畏。萬物恃之以生,恃之以長。而聖人不與萬物爭功,不自是,不自彰,更不與百姓爭利。故聖人即使處前,民亦不以為為害。
猶如乾卦皆在於以坤卦為用。雖然高高在上,坤卦也不以乾卦為害也。
若以萬物與大地的關係而言,也是此理。
萬物均依靠大地而生。即使有高山高於萬物,萬物也不以為害。皆在於大地之德善於生養萬物承載萬物而不與萬物爭也。
正是因為聖人不但善貸且成,唯施是畏,而且還不與民爭,天下百姓當然願意推舉他坐在那個大位上了。也從不會厭煩他也。
誠如太陽高高在上,萬物百姓從不因為其高而厭惡之也。
皆在於其不爭之德也。
所以最後一句話總結說到,
以其不爭,故天下莫能與之爭也。
舉個現實的例子也是如此。
在某個單位裡,若是有人在自己的位置上髒活累活搶著幹。但是發獎金的時候,發榮譽證書的時候,此人從不會因為自己幹活多幹活苦而與同事爭名奪利。時間長了,同事都會感激他,信任他。肯定都在想,這樣的人若是當了自己的領導,更不會與下屬爭的,說不定還有更大的福利呢?所以慢慢的這個人就把德行在自己的身上積聚的越來越大越來越厚。等到單位離不開他的時候,也就是天下樂推而不厭之時。
當然,不能說這樣的人心機深沉。只能說人家長著一顆甘願為大家服務的心,大家都願意和他相處。再說了,即使說這樣的人心機深沉,可是人家也沒和你爭啥,不但沒和你爭,而且還從人家的身上分到不少福利和名譽。
這就是不爭的道理。真正的做到不爭,一旦到了某個時機,單位的同事也沒有能和他爭的。
你和他爭,單位的其它同事是不願意的。
這既是人心之理,實際上也是不爭之道。都是一脈相承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