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經解道德經之六六:成大事需學坤卦厚德載物,能容不爭之德

2021-01-08 易經通

老 子: 「道 德 經」 : 第 六 十 六 章

江 海 之 所 以 能 為 百 谷 王 者 ,

以 其 善 下 之 , 故 能 為 百 谷 王 。

是 以 聖 人 欲 上 民 , 必 以 言 下 之 ﹔

欲 先 民 , 必 以 身 後 之 。

是 以 聖 人 處 上 而 民 不 重 , 處 前 而 民 不 害 。

是 以 天 下 樂 推 而 不 厭 。

以 其 不 爭 , 故 天 下 莫 能 與 之 爭 。

坤卦不習,故能厚德載物,生養萬物。在於坤卦能盡乾之道也。坤不與乾爭也。

江海之所以能成就百穀之王,皆在於其善於下也。

恰如乾卦,本來天高高在上,地在下,若乾不以身下之,不能藉由坤之身,則不能成就乾之功也。

故易經天地為否卦,為不通之卦,為天地之生機斷絕之卦。地天為泰卦。為天地相互成就之卦,為萬物得以生長收藏之卦。皆在於乾處下之功也。

而且乾卦可視為聖人,坤卦可視為民也。

所以乾卦欲高高在上,必須以己之光熱照耀地球也。猶如聖人慾坐穩在高位,必須以政令讓民處於先也。

誠如物物有太極,而太極在物之後也。

萬物之生長變化衰老病死皆不知有此太極在也。

聖人之上位,猶如太極之中位也。

陰陽兩儀猶如民也。運轉者,陰陽兩儀也。而主運轉者,太極也。所以陰陽不測之謂神也。神主陰陽也。陰陽不知此神也。

聖人處上位而民不知上位有聖人在也。民皆曰我自化也。

即使聖人處於民之前,而民也不以之為害也。

皆在於聖人有不爭之德,行無為之道也。

聖人善貸且成,唯施是畏。萬物恃之以生,恃之以長。而聖人不與萬物爭功,不自是,不自彰,更不與百姓爭利。故聖人即使處前,民亦不以為為害。

猶如乾卦皆在於以坤卦為用。雖然高高在上,坤卦也不以乾卦為害也。

若以萬物與大地的關係而言,也是此理。

萬物均依靠大地而生。即使有高山高於萬物,萬物也不以為害。皆在於大地之德善於生養萬物承載萬物而不與萬物爭也。

正是因為聖人不但善貸且成,唯施是畏,而且還不與民爭,天下百姓當然願意推舉他坐在那個大位上了。也從不會厭煩他也。

誠如太陽高高在上,萬物百姓從不因為其高而厭惡之也。

皆在於其不爭之德也。

所以最後一句話總結說到,

以其不爭,故天下莫能與之爭也。

舉個現實的例子也是如此。

在某個單位裡,若是有人在自己的位置上髒活累活搶著幹。但是發獎金的時候,發榮譽證書的時候,此人從不會因為自己幹活多幹活苦而與同事爭名奪利。時間長了,同事都會感激他,信任他。肯定都在想,這樣的人若是當了自己的領導,更不會與下屬爭的,說不定還有更大的福利呢?所以慢慢的這個人就把德行在自己的身上積聚的越來越大越來越厚。等到單位離不開他的時候,也就是天下樂推而不厭之時。

當然,不能說這樣的人心機深沉。只能說人家長著一顆甘願為大家服務的心,大家都願意和他相處。再說了,即使說這樣的人心機深沉,可是人家也沒和你爭啥,不但沒和你爭,而且還從人家的身上分到不少福利和名譽。

這就是不爭的道理。真正的做到不爭,一旦到了某個時機,單位的同事也沒有能和他爭的。

你和他爭,單位的其它同事是不願意的。

這既是人心之理,實際上也是不爭之道。都是一脈相承的。

相關焦點

  • 學易經乾卦與坤卦的感悟:自強不息,厚德載物
    最近一段時間重新拿起易經學習,收穫頗多。事先申明我學易經不是為了算卦,我不是江湖神棍,這是群經之首,遠遠不是卜算幾卦可以涵蓋的,而是學其中縕含的深妙哲理與天道規律並為我所用。十幾年前也陸續讀過終因積澱不足加愚笨沒學明白,現在機緣已到,發現自己可以看懂了,甚是欣喜。於是不斷的從生活中去驗證與反省再學習。發現有大成就之人不管他有沒有學過易經,他都是暗合易經之道的!
  • 64.讀易經體會之坤卦「地勢坤,君子以厚德載物」
    坤卦,年輕時尚女性出門,總喜歡隨身攜帶一個輕便小巧的小包,這個小包叫坤包。在易經裡,坤表示女性,因此,一般女性使用的器物都可以用坤來表示,比如坤車,坤表等等,坤為地道,那麼何為地道?我們經常說:地球是人類的母親,是人類賴以生存的家園。
  • 「地勢坤,君子以厚德載物」,這句話是否出自《易經》坤卦呢?
    導讀:眾所周知,清華大學的校訓「自強不息、厚德載物」出自《易經》(嚴格來說是出自《易傳》),其原文如下: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地勢坤,君子以厚德載物。但這原文的意義卻令人百思不得其解。比如,「地勢坤」三字,究竟要表達什麼思想?「坤」字的含義又是什麼?
  • 易經:坤卦深解讀,厚德載物的人生啟示是思想境界的提升
    坤卦的卦象為上坤下坤,衍生的四個基本卦為坤卦,主卦陰主,客卦陰主,天地人三道太陰。坤象徵地,其性柔順,具有陰柔寬厚之德。故:地勢坤,君子以厚德載物。上篇我們說到,前半句說象,後半句說人。天地間有形的東西,沒有比大地更厚道的了,也沒有什麼不是承載在大地上的。所以君子處世要效法「坤」的意義,以厚德對待他人,無論是聰明、愚笨還是卑劣不肖的都給予一定的包容和寬忍。
  • 易經六十四卦詳解2:坤卦,厚德載物
    坤卦,上下皆由「坤」組成,卦形作「坤卦」,六畫均是陰爻,卦形取兩個「坤」(地)為象,象徵「地」柔順寬厚,所以朱熹稱此卦為「陰之純,順之至」。坤卦以大地為象,特指地配合天,能開創化生萬物,而使之亨通。乾卦為龍,為馬,坤卦就為母馬。1、坤卦:厚德載物。坤卦是由陰爻組成的,為地,為母,可生長萬物,可以孕育萬物,所以厚德載物。
  • 說《易經》坤卦,元亨利牝馬之貞。地勢坤,君子厚德以載物
    《易經》坤卦,元亨利牝馬之貞。地勢坤,君子厚德以載物。君子有攸,先迷,後得主,利。坤卦六爻皆陰,上次說了陽爻,有陽必然有陰,一陰一陽謂之道,《道德經》以有無為的轉換為思考方向,《易經》則是演化陰與陽。坤卦上下都為八卦中坤,所謂陰爻,就是陽爻中間有一個缺口就成了陰爻,卦形取二坤,象徵地的柔和與寬厚,坤,純陰無陽,順之至,最為柔順。坤和乾同樣具有四德,雖然源頭一樣,但是各正性命。乾象為天,其義為健,六爻取龍為象,純陽而至剛。坤象為地,其義為順,至柔,而陰陽本是一體,至柔者至剛強,這是陰陽變化的道理。所以老子說,上善若水,水至柔,水滴石穿者為剛。
  • 《道德經》與《易經》的關係破譯
    原標題:《道德經》與《易經》的關係破譯 乾第一 坤第二 乾卦,《道德經》對應章節為第一章 坤卦,《道德經》對應章節為第二十五章 《道德經》總結兩卦的章節為第四十章 「天」、「地」在《易》和《道德經》中都是很重要的概念,又被解釋為「乾」、「坤」和「無」、「有」,但不能等同。
  • 【易經】坤卦-厚德載物
    體現在六二爻辭上,就是以「直方大」的地象來修養「正直方大」的君子之德,正如《論語》所言「德不孤,必有鄰」。美德,不僅本身代表著力量,而且它還會聚集更多的力量。養成並聚集了道德之後,就會有所行動,故《坤》六三以「含章」之美德、善才而「從王事」。然而,六三的可貴之處就在於雖有所成,卻不自恃其「成」,因而能善始善終。
  • 坤卦,母儀之道。
    取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坤:元亨利牝馬之貞。君子有攸往。而坤卦則為:元亨利牝馬之貞。易經裡貞字的意思是 品德、原則。牝馬之貞意為:母馬一樣的品德。為什麼要說像母馬一樣的德性呢?所以用牝馬之貞來作為坤卦的卦辭。《象辭》曰:地勢坤,君子以厚德載物。意思是說:坤卦象徵大地象徵母性順承的特性,君子應當效仿大地的寬厚、和順的德性來容載萬物。
  • 坤卦六馬,至柔至順:今日母親節,《易經》6個故事解何為母德?
    64卦裡,首卦乾卦為陽為天,坤卦排在第2卦,五行主土德,為地,方位位於西南。《坤卦》6爻純陰,象徵至柔至順,柔則能容而大,順則無凝而通,故乾卦之天體運行不息,坤卦之地體也隨之運行無止,無終無始。《坤卦》以陰為主,故與《乾卦》成相對,是為純陰之體,象徵大自然的運用之道。
  • 你越懂《易經》坤卦的這6種智慧,福報越大
    《愷叔說易經》第10期《易經》的第二卦是坤卦,被稱為「易之門」之一,是理解這本書的重要一卦。你或許會很好奇,「坤」代表什麼意思呢?「坤」其實代表「地」,意思是指我們要擁有像大地般厚德載物的智慧,在坤卦6爻中就包含了這6種智慧。你越能領悟和應用這6種智慧,福報越大。
  • 《易經》解讀十一:《坤》卦之《象》傳:地勢坤。君子以厚德載物
    (見《西徵賦》)「君子以厚德載物」這句話在現代人中國人可謂家喻戶曉,這句話已經成為中華民族民族胸懷寬廣,恩澤深厚的文化標誌。清華大學更是將易經中坤卦《象》傳所發揮的「地勢坤,君子以厚德載物」作為校訓。就在昨天(1月31日)外交部發言人華春瑩在駁斥美國就目前中國的防疫措施進行攻擊的言論時還說:「艱難困苦,玉汝於成。中華民族是厚德載物、自強不息的民族。
  • 《道德經》:男人慾成大事,首先要學會「和光同塵」
    「和光同塵」這個詞語出自於《道德經》,老子分別用2個章節來解釋其真正內涵。《道德經》第四章說:挫其銳,解其紛,和其光,同其塵。《道德經》第五十六章又說:塞其兌,閉其門,挫其銳,解其紛,和其光,同其塵,是謂玄同。那麼,「和光同塵」到底是什麼意思?
  • 厚德載物——坤卦的謙遜美德
    坤卦是《周易》中的第二卦,象徵大地的地體厚重而能普載萬物,柔和溫順稟承天的志向。「厚德載物」也正因坤卦之象而來,成為具有高尚道德之人的形象讚譽。圖片來源於網絡,侵刪六四,括囊,無咎無譽。圖片來源於網絡,侵刪坤卦各爻體現出了德行不斷變化的規律,初爻用腳踩微霜為例,預示天寒地凍、堅冰將至,以此形容德行的初步累積是未來厚德的徵兆,用霜寒之氣為喻也體現出了坤卦六爻皆為陰爻。
  • 道德經第51章:萬物皆有德,而人卻沒有德,人怎麼才能厚德載物呢
    今天我們來學習道德經第51章,這一章主要是講道和德生養萬物的歷程以及萬物尊道貴德的原因。我們先來看一下原文:道生之,德畜之,物形之,勢成之。是以萬物莫不尊道而貴德。道之尊,德之貴,夫莫之命而常自然。故道生之,德畜之,長之育之,成之熟之;養之覆之。生而不有,為而不恃,長而不宰,是謂玄德。
  • 新解《易經》坤卦孕育宇宙萬物的本性,體會坤卦演變規律
    學習、理解「坤卦」可以更好地了解坤道孕育宇宙萬物的規律。坤卦是進入《易經》智慧的另一扇大門。大地代表坤道,陽主生,陰主長,陰陽和合萬物生衍。坤卦「取象」大地有母性的特徵與胸懷,表示開始「享、通」之「象」。
  • 易聖解易 五解:坤卦解析——在天成像,在地成形
    「凡人臨大事,欲前知吉兇成敗於未來,非人所能臆測也,當感通天地,發現其意象於筮數,以示休咎,以定進退。《易經》曰:卜以決疑,此之謂也。今得坤上坤下,坤卦」坤卦,六根爻都是陰爻,也都是兩短橫的爻,所以代表著純陰和虛空。又因為陰代表著母性,可以引申為柔順的含義。
  • 易經坤為地卦白話解
    坤卦以柔順的雌馬為象徵,堅持柔順便是正道。坤是純陰之氣,本質是陰柔順從,乾為君道,坤為臣道。陰為虛,為柔,虛而能容,柔而無力坤集全陰於一體,全卦無陽,至陰至虛之卦也,至虛則無物,無物則能容,能容則能蓄眾,眾而有雜,雜而不明,不明則迷。迷而需受教,受教則能啟明,此隨明也。蓄雜則能釀,釀而出新則有成焉,利於等待他日之利,故【安貞吉】。
  • 中國的入世與出世:先跟《周易》學生存,後跟《道德經》學生活
    而這兩本書,也正是對應著中國的出世與入世:想要入世,就要學仁義道德,而想要出世,就要跟著老子學如何生活。中國人對於這兩種道最好的學習方法就是:先跟《周易》學生存,後跟《道德經》學生活。為什麼說要跟《易經》學生存?
  • 易經:一個人,把自己的身心,專注在一個地方,就沒有辦不成的事
    坤卦的力量:地勢坤,君子以厚德載物。出自《易經·坤卦》:「地勢坤,君子以厚德載物」。大地的氣勢厚實和順,君子應增厚美德,容載萬物。坤卦描述了大地上春夏秋冬的循環過程,通過展現大地萬物隨時節盛衰的規律告訴君子如何作為。「地」只是指自然界的大地,而「坤」字涵蓋了大地的所有因素,生動地描繪了許多場景。大地養育萬物,萬物充滿大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