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6月23日9時43分,我國在西昌衛星發射中心用長徵三號乙運載火箭,成功發射北鬥系統第五十五顆導航衛星,暨北鬥三號最後一顆全球組網衛星,至此北鬥三號全球衛星導航系統星座部署比原計劃提前半年全面完成!點讚鼓掌祝賀!!
▲中國星空視覺聯盟(CSVA)星空攝影師蔣濤,拍攝於2018年11月19號,西昌衛星發射中心。當天長徵三號乙運載火箭以「一箭雙星」方式成功發射第42、43顆北鬥導航衛星。
歷時26年,北鬥導航終於成功收官!撒花撒花!!
說起「北鬥」,大家第一直覺是「北鬥七星」,以前胖編專門寫過關於北鬥星的科學文章,發表於2018年5月31日《科技日報》第四版「耿耿星河」專欄,現重發於此,告訴大伙兒鮮為人知的「北鬥」的故事。
大熊星座和小熊星座軟體模擬圖
北鬥七星及北極星標識圖。
一顆流星划過北鬥七星。
古語有云,「夜看北鬥知北南」。在現代社會,人們已習慣依賴科技手段來輔助定位。假如有一天深陷枯山老林,無電無網,在迷路的狀態下就可以通過星座來定位方向,幫助脫險。首先找到北鬥七星,在連接勺口的天璇和天樞並延長五倍距離,就是北極星的位置,所處的方向,就是正北方向。
夜晚的星空,浩如煙海;他們的故事,恆河沙數。在夜深人靜時,仰首蒼穹,擁抱繁星,盡情感受短暫而恆久的美好吧。(完)
▲和北鬥合影的胖編
最後,借用CSVA最星空蔣老師的文章,給大家奉獻有關「北鬥」的乾貨:
1,北鬥系統建設先後經歷了三個階段。第一階段是北鬥一號,使中國成為世界上繼美國GPS、俄羅斯格羅納斯系統之後第三個提供服務的衛星導航系統;第二階段是北鬥二號——區域衛星導航系統,在服務性能上與GPS相當,部分關鍵性能上實現超越;第三階段是北鬥三號——全球衛星導航系統,實現全球服務!
2,與美國GPS、俄羅斯格洛納斯、歐洲伽利略等導航系統以單一軌道衛星部署星座的技術相比,中國北鬥獨樹一幟採用三種軌道衛星組成混合導航星座。今後無論到世界哪個角落,人們都可以使用中國自己的衛星導航服務。
3,你並不知道,目前在中國入網的智慧型手機裡面,已經有70%以上的手機提供了北鬥服務,可我們還習慣稱「GPS導航」,該改改了。而且,即便在世界上,也已經有半數以上的國家在全球範圍內使用北鬥系統。
為祖國點讚!為北鬥點亮「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