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眾網·海報新聞記者 亓秀寶 濟南報導
9月17日,首屆中國文旅博覽會在山東國際會展中心拉開帷幕。在位於B1館的文化旅遊振興展區,濟南市九大區(縣)攜眾多特色產品一展風採。來自寒武紀時代的三葉蟲化石、傳承400餘年的錫雕技藝、醇和濃鬱的齊魯幹烘茶……萊蕪展區為廣大市民帶來了琳琅滿目的文創展品,展現著萊蕪區的「好山好水好物」。
老技藝煥發新生,三葉蟲化石、非遺錫雕「匠心獨具」
「萊蕪是『生態淨土』『紅色熱土』『創業沃土』,『五山兩氺一湖』孕育了萊蕪得天獨厚的自然環境,是中國國際航空體育節永久舉辦地;萊蕪戰役紀念館、省工委舊址、709文化產業園等一批紅色文化基地,正帶動紅色教育、影視產業、文創產業等旅遊文化加快發展;區劃調整後,山東重工(濟南萊蕪)綠色智造產業城等一大批省市重點項目先後落戶萊蕪,為萊蕪區跨越發展帶來新的活力。」萊蕪區委宣傳部副部長曹琳琳告訴大眾網·海報新聞記者。
展區內,山東萊蕪樹軍燕子石、聖一閣燕子石、多福硯為現場市民帶來了種類豐富的三葉蟲化石產品。「三葉蟲化石是萊蕪區的特色文旅產品之一,這次展會為我們推介產品提供了良好的平臺,給我們創造了向外界展示三葉蟲化石文化的絕佳機會。」山東萊蕪樹軍燕子石總經理亓樹軍表示。「我們這次參展的主要目的是對外宣傳推介我們的燕子石文創產品,讓更多的人認識燕子石、了解三葉蟲化石文化,讓燕子石這一地方文創產品能夠走得更遠。」山東聖一閣文化發展有限公司總經理丁永強告訴記者。
魯王工坊錫雕始創於1675年,曾獲得1915年巴拿馬萬國博覽會國際銀獎,經過數百年家族傳承,魯王工坊對錫雕工藝進行了一代又一代的創新,成為錫雕行業的領先者。「這次展會我們帶來了錫壺產品,錫雕產品本身具有淨化功能,對人的身體有著良好的作用,非常適合家庭日常使用。」魯王工坊負責人介紹道。
解鹹的幹烘茶、藥食同源的南腸,地方特色「尋回最初的味道」
齊魯幹烘茶作為萊蕪區的地方特色飲品,在秉承黃大茶、老乾烘茶技藝的同時,融合祁門紅茶和大紅袍的加工工藝,經木炭初烘、復烘、足火、拉老火等數十道工藝,茶性溫和、茶湯橙紅明亮,味道醇和濃鬱,能夠幫助消化、解鹹,現場受到了眾多市民的關注,紛紛端杯品嘗。「這個茶好喝,之前參加展會的時候我就來喝過,這次再帶點回去。」濟南市民董先生邊品茶邊挑選著心儀的幹烘茶產品。
萊蕪的特色美食眾多,諸如炒雞、魚頭湯等,讓很多市民尋味而來,滿意而歸。展廳內,萊蕪另一特色美食——口鎮南腸也得到了許多市民的青睞。口鎮南腸在萊蕪可謂家喻戶曉,婦孺皆知,因過去香料多源於南方而得名「南腸」。口鎮南腸至今已有170餘年的歷史,遵循著藥食同源的原則,口鎮南腸用料考究、製作精良,其香味濃鬱、增進食慾、健胃理氣,是山東名吃。
金來集團龍山風景區帶來了小米、茶葉、煎餅等特色農產品,展區負責人張連輝還用直播的形式進行著線上產品展示、銷售。「剛用直播不久,今天剛一開播就吸引了上千人觀看,通過直播的形式也能更好地推介萊蕪的特色農產品,讓大家更好地了解萊蕪的地方特色美食。」張連輝邊和粉絲互動邊介紹道。
此外,在萊蕪展廳,濟南市萊蕪區明利特色蔬菜種植專業合作社展示著綠色食品芹菜、黃瓜、生薑等。萬邦食品帶來了山楂片、山楂酒、山楂糕等「大南山」系列產品。
雪野湖、蓮花山、709產業園等,醉美萊蕪總有一處值得駐足
雪野湖位於萊蕪區北,是濟南50公裡都市圈內最大的水面,水面面積15平方公裡,湖面開闊,四周群山環抱,森林蒼鬱,山水和諧,相得益彰,是中國國際航空體育節舉辦地。萊蕪蓮花山主峰海拔994米,位於萊蕪區南部,山清水秀,風光旖旎,鐘鼓陣陣,佛號連連,是一處以自然風光與宗教瞻仰為主題的旅遊景區。709產業園即山東小三線紀念園,是紅色教育基地,通過原址復貌還原了上個世紀七十年代發生在萊蕪這片紅色熱土上的建設故事。
老家為萊蕪區口鎮街道的濟南市民李世友告訴大眾網·海報新聞記者,自幼隨家人離開萊蕪,之前去過雪野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雪野湖很漂亮,周邊環境也很好,雪野的全魚宴味道也很好,萊蕪還有很多很有魅力的地方沒有去,到假期一定再去玩。」李世友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