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陽詢楷書《九成宮醴泉銘》,盡顯盛唐氣象!

2021-01-08 網易

2020-12-22 13:16:08 來源: 書法理想

舉報

  如果愛一個人,

  請鼓勵他練《九成宮》,

  因為有可能讓他百鍊成鋼;

  如果恨一個人,

  也請鼓勵他練《九成宮》,

  因為有可能讓他懷疑人生。

  

  古人云:九成宮,十不成功。寫不好《九成宮》是正常的,寫好了才不正常,或者說不一般。為什麼呢?

  「尚法」是唐代書法的重要特徵,而《九成宮》正因其嚴謹的法度,被譽為「楷書之極則」成為歷代學書者取法的楷模。所謂書法的「法「,其實是指寫字的方法、規則,是具有一定規律性的。當然這些方法和規則,都是藝術技巧,而不是目的。

  

  翕之文創出品九成宮醴泉銘字卡

  臨摹是學習書法的核心方法,「臨」包括對臨、背臨和意臨等;只有通過不斷臨摹,從生疏到熟練,我們才能更好地掌握《九成宮》點畫用筆和結構安排的一般規律。

  

  歐楷短橫行筆較短時,多為「馭鋒」起筆,即不分中鋒、側鋒,直接以筆鋒撞紙面,顯得簡潔含蓄,如「其」字中部的兩短橫。稍長的短橫,可以「挫鋒」起筆,即側鋒起筆,顯得輕鬆率意,如「其」「天」「夫」等字的首橫。長橫多用「蹲鋒」起筆,蹲鋒,即立鋒,指筆鋒在紙上彈起,由臥轉立,使筆鋒調整到中鋒行筆的狀態。這種立鋒動作很重要。

  

  翕之文化籤約書法家郭炳端——九成宮字卡視頻示範

  橫畫收筆可以用「衄挫「,即筆鋒原地返折,收筆處較方;也可以用「頓筆」,即筆鋒迴轉,收筆處較圓。收筆的方圓變化,我們推而廣之,會發現其實也可用於轉折處,圓轉與方折在寫法上的區別,正是如此。

  學習書法要善於融會貫通,這樣可以更準確、全面地理解筆法。我們來看一個完整的例字。

  

  九成宮醴泉銘字卡145張

  送專用筆上雲端1支+專用紙200張

  原價298.00元/套

  粉絲回饋價:168元/套

  歐楷豎畫注意分清「努」「縱」「裹」三種筆勢。如果我們放鬆手腕,寫一根長豎線,會發現由於手腕的生理結構,會使豎線呈現如「S」形的走勢。豎線的上部左凸,稱為「努」勢;中部較直,稱為「縱」勢;下部右凸,稱為「裹」勢。由於腕關節適宜做弧線運動,因此在一個豎畫之中包含有這三勢,完全出於自然。把握住這三勢,是寫好豎畫的關鍵。

  

  翕之文化籤約書法家郭炳端——九成宮字卡視頻示範

  

  這三勢可以分別作為某一豎畫的特徵,如「州」字,撇如豎,取努勢,中豎為縱勢,右豎為裹勢。中豎位於字的中部,要中正挺拔,一般都取縱勢。不居中的豎為旁豎,要仔細觀察,辨明筆勢,才能把豎畫的姿態寫出來,讓整個字煥發神採。

  

  翕之文化籤約書法家郭炳端——九成宮字卡視頻示範

  臨習《九成宮醴泉銘》 專業的毛筆很重要,雷潔制筆出品的大楷——上雲端,為九成宮 量 身定製而成,經過多位書法家試驗,筆頭飽滿,真材實料,是寫九成宮的不二選擇。

  

  雷潔制筆——上雲端

  為了幫助廣大書友更有效地學習《九成宮醴泉銘》,解決學習中各種不方便,我們翕之文創特推出這套九成宮字卡套裝,帶視頻示範、帶專用筆、帶專用紙......

  

  如果您喜愛書法無師指導

  如果您臨帖數載卻進步尠淡

  如果您是輔導老師不知如何系統教授孩子

  如果您是輔導機構不知如何培訓考核書法老師

  跟著字卡練習,一天練習一張七個字,不會寫了掃一掃教程

  

  

  

  

  

  

  

  

  

  

  

  九成宮醴泉銘字卡145張

  送專用筆上雲端1支+專用紙200張

  原價298.00元/套

  粉絲回饋價:168元/套

  ???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並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關焦點

  • 歐陽詢《九成宮醴泉銘》高清大圖賞析含釋文 墨客書院
    後臺回復【公開課】即可獲取90節書法公《九成宮醴泉銘》 原碑石在陝西麟遊九成宮《九成宮醴泉銘碑》由魏徵撰文,記載唐太宗在九成宮避暑時發現泉水之事。此碑立於唐貞觀六年(公元632年)。《九成宮醴泉銘》充分體現了歐陽詢的書法結構嚴謹、圓潤中見秀勁的特點,此碑書法,高華莊重,法度森嚴,筆畫似方似圓,結構布置精嚴,上承下覆,左揖右讓,局部險勁而整體端莊,無一處紊亂,無一筆松塌。用筆方整,緊湊,平穩而險絕。明陳繼儒曾評論說:「此帖如深山至人,瘦硬清寒,而神氣充腴,能令王者屈膝,非他刻可方駕也。」明趙涵《石墨鐫華》稱此碑為「正書第一」。
  • 歐陽詢《九成宮醴泉銘》中的「東越青丘」的「青」字寫錯了嗎?
    (大意)實際上我們想,一位爐火純青的一流書法家中,在近八十歲左右,而還是奉敕,皇帝的命令創作的這件《九成宮醴泉銘》作品,會犯如此大的錯誤嗎?而且是楷書。歐陽詢的楷書本身就以法度森嚴著稱。顯然是不可想像的。單從這個字的結構特點分析,這樣處理也是正確的,上部兩短橫左放右縮,中豎偏右,顯得左疏右密,重心偏右,下部如果不按照上部分的結字方法處理,勢必造成秩序與節奏的不統一不和諧 。
  • 歐陽詢81歲的遺作問世,據說曾陪葬了唐太宗,已失傳1000多年了!
    歐陽詢楷書《李譽墓誌》當然,兩位田先生所寫的楷書也並非純正的歐體,對於書法的學習者而言,需要「遵循其源」,對於歐陽詢的楷書有一個清晰而全面的了解,這樣才能在書法上有所成就!歐陽詢的楷書是書法史上唯一被譽為「翰墨之冠」的稱號的,這是因為在規範字的領域,歐陽詢的楷書是兼顧書法的「藝術性」和「實用性」最完美的字體。
  • 精解「三點水」——歐陽詢有哪幾種寫法?
    歐陽詢的這種寫法,也主要是學魏碑而來,魏碑當中過去就有很多是這樣寫的,只不過歐陽詢用的更技巧、更高妙,所以在這點上應該說歐陽詢是把北碑的一些個技法,更加高度的囊括和進步化了。(圖:「澤」字楷書示範五)但是歐陽詢偶然的寫,特別是我在查閱歐陽詢字帖當中,發現有兩個字,歐陽詢都用的是我現在三點水這個點法。
  • 在敦煌埋藏1000年的歐陽詢真跡,如今重見天日,這才是唐楷的巔峰
    公元557年歐陽詢出生,公元641年,歐陽詢去世,他活了84歲。在貞觀5年,也就是公元631年的時候,也就是歐陽詢74歲的時候,他寫下了《化度寺碑》,貞觀六年,公元632年的時候,75歲的歐陽詢寫下了《九成宮醴泉銘》,在公元637年的時候,80歲的歐陽詢寫下了《虞恭公碑》,而在之前的3年,他寫了《李譽墓誌》。
  • 寶雞清涼小城,有隋唐皇家避暑離宮,還有珍貴的唐代楷書碑刻
    九成宮(隋為仁壽宮)的「天下第一楷書」醴泉銘,給麟遊留下厚重的文化遺產。在炎熱的暑天,自駕來到西安西北160公裡處的麟遊,九成宮碑亭景區博物館人文與西海苑風景,給夏日避暑之旅留下一份美好。從西安沿福銀高速到永平出口,轉去崔木、麟遊的306省道,到達麟遊,來到九成宮碑亭景區,這個緊鄰西海苑的地方,以隋唐歷史興衰及其時代脈絡為主線,還原了隋唐離宮環境。
  • 選擇繁體字還是簡體字也是個問題,九成宮臨帖第67個缺字「屬」
    楷書小李 九成宮81自殘缺我是楷書小李,今天對《九成宮醴泉銘》81字殘缺中的第67個缺字「屬」字進行臨寫、對比和解析。楷書小李臨帖九成宮原帖現在我們對「屬」進行一個臨寫和解析:在《九成宮醴泉銘》的碑文裡「屬」字只有一個,所以對於同個字來講沒有對比也沒有差異化的處理,「屬」字的大部分已經殘缺,我們只能根據歐陽老先生用筆的特點及其可見的殘餘部分進行了理解
  • 筆形的變化也會讓整體改變,但是重心還是要穩,九成宮第71個缺字
    楷書小李九成宮81字殘缺我是楷書小李,今天對《九成宮醴泉銘》81字殘缺中的第71個缺字「光」字進行解析和意臨。楷書小李臨帖九成宮原帖現在我們對「光」進行一個對比和解析:在《九成宮醴泉銘》裡光字一共有兩個,其中第三十三頁「光」字是比較清楚的,第四十頁的 「光」字已經全部缺失,今天楷書小李要補寫的就是這個缺失的「光」字,我們根據歐陽老先生用筆的特點
  • 怎樣寫好歐陽詢的楷書?何紹基:豎起脊梁,立定腳跟
    歐陽詢的楷書,自古至今一直都是學習楷書的重要取法對象之一。特別是他的楷書經典《九成宮》,直到現在仍然是很多愛好者的臨帖首選。歐陽詢的楷書看著平正規矩,可一旦臨習了一段時間之後,你就會發現,想要寫好真的非常不容易,有一種摸不著門道的感覺。那麼,怎樣才能寫好歐陽詢的楷書呢?
  • 楷書!田蘊章:我老了,沒能寫好!田英章:中書協的人,在鬼畫符
    楷書,也被稱為真書,正書!它成為書法入門訓練基礎,從宋代就基本了!後世的書法家大多以唐代楷、魏晉楷書入手,然後再去練習行書和草書!蔡襄,作為宋代楷書的代表人物,被蘇軾(蘇東坡)認為是宋朝書法第一人,他提出了:古之善書者,必先楷法,漸而至於行草,亦不離楷正!
  • 歐陽詢的字中蘊含哪些神秘筆法?看懂這些技巧,讓你豁然開朗!
    這個專欄叫做《歐陽詢九成宮單字精講》,一共30節課左右,主要是為了配合我們的視頻專欄《歐陽詢九成宮百字精講》而開設的,視頻專欄拍攝成本比較高,但是視頻演示的細節會更加完善,許多用筆的動作靠圖文是不太容易展示出來的,但是靠圖文講解能夠說的更加明白和詳細些。
  • 這就是楷書精神!
    04 唐楷|盛世氣度,正大氣象 隋朝統一中國後,楷書南北混一,既吸收南方清勁秀逸之書風,又融進北方樸茂雄渾之氣象,《龍藏寺碑》《董美人墓誌》以及智永《千字文》已十分接近唐人楷書。
  • 唐朝第一離宮——九成宮,華麗不亞於華清宮的離宮御苑
    《九成宮》唐·李商隱十二層城閬苑西,平時避暑拂虹霓。雲隨夏後雙龍尾,風逐周王八駿蹄。吳嶽曉光連翠巘,甘泉晚景上丹梯。荔枝盧橘沾恩幸,鸞鵲天書溼紫泥。避暑勝地與軍事要地唐代九成宮始,原名仁壽宮,建於隋文帝開皇十三年(公元593年)在西安麟遊縣,仁壽宮在杜河北岸一片開闊谷地,這裡層巒疊翠,樹林茂密,風景優美,氣候涼爽宜人,是避暑的勝地。
  • 歐陽詢楷書碑刻《翟天德墓誌》欣賞
    導讀歐陽詢作為唐代最為出名的書法家之一,他的書法具有劃時代意義,影響了書壇千年,至今熠熠生輝。歐陽詢處於隋末唐初之際,是隋唐之間承上啟下、繼往開來的重要書法家,在書法史上的地位少有與其比肩者。他的楷書最為經典,歷代學習書法者,無人不知其楷書,歷代學楷書者,都繞不過歐陽詢的書體,他的楷書骨力瘦勁,法度極為嚴謹,被後世學習書法者奉為圭臬。歐陽詢的書法除了結構萬金油之外,還有最重要的一個特點——險勁。孫過庭對歐陽詢的楷書有這樣一句評價:「既能險絕,復歸平正。」這才是歐陽詢書法難能可貴之處。
  • 歐陽詢的楷書結構57例,精練解讀!
    歐陽詢(557年一641年),字信本,漢族,唐朝潭州臨湘(今湖南長沙)人,唐朝著名書法家,官員,楷書四大家之一,南梁徵南大將軍歐陽頠之孫,南陳左衛將軍歐陽紇之子,南朝梁太平二年(公元557年)出生于衡州(今湖南衡陽),祖籍潭州臨湘(今湖南長沙)。
  • 《九成宮》逐字分析第十一期,歐陽詢的高明之處怎一個巧字了得
    今天繼續和大家分享結字方面的相關知識,歐陽詢《九成宮醴泉銘》逐字分析第十三期:1.仰左右結構,讓右。單人旁一豎畫略偏左一點,目的就是給右邊筆畫留有更大的書寫空間,不宜太長,因為右邊「卬」字有一長豎。單人旁的短撇,應該儘量向左撇,不能過於向縱向行筆,儘量在橫向上取勢。
  • 一場大唐名流們的書法秀:30件長安名碑拓本「銘刻盛唐」
    同時他的書法也有著唐代楷書自身的特點,有早期唐代書法家的遺風,這是碑林博物館裡面唯一的一部柳公權的書法作品也是國寶級文物。唐《道因法師碑》 清拓立軸唐龍朔三年(663年)鐫立,現存西安碑林,是歐陽通的代表佳作。《道因法師碑》是唐代著名書法家歐陽詢的兒子歐陽通寫的一部書法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