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養虎遺患 [yǎng hǔ yí huàn]
基本釋義:遺:留下;患:禍患。留著老虎不除掉,就會成為後患。比喻縱容壞人壞事,留下後患。
出處:《史記·項羽本紀》:「今釋弗擊;此所謂『養虎自遺患』也。」
典故:
秦朝末期,由於秦國統治十分殘暴,激起了天下民眾的反抗。其中劉邦和項羽是起義軍的代表。劉邦比項羽先攻下秦的都城鹹陽,項羽很不服氣,決定攻打劉邦。當時項羽的勢力很強大,劉邦不敢應戰,只得退守到漢中。後來,劉邦任用賢臣,廣施仁政,勢力逐漸強大起來。而項羽卻相反,一天天被孤立。這時,劉邦並沒有攻打項羽,而是派人去和項羽商量,願意以鴻溝作為界線,兩人各佔領一邊,並籤訂互不侵犯的和約。項羽明白以自己的力量很難打敗劉邦,只好接受這個建議。雙方籤下合約後,項羽帶兵往東去了,劉邦感到很滿意,打算撤兵往西回到自己的地方去。但大臣張良等人卻對他說:「您已佔領天下大部分的土地,諸侯又都投靠了你。項羽的軍隊已經不堪一擊,如果不趁現在消滅他,將會留下後患,真是養虎遺患呀!」劉邦也覺得他們說的很有道理,於是發兵消滅了項羽,建立了西漢王朝。
相關成語:姑息養奸 養虎貽患 養虎留患 斬草除根 欲擒故縱 除惡務盡
2.監守自盜 [jiān shǒu zì dào]
基本釋義:監守:監管;盜:偷竊。竊取公務上自己看管的財物。
出處:東漢·班固《漢書·刑法志》:「守縣官財物而即盜之。已論命復有笞罪者,皆棄市。」顏師古註:「即今律所謂主守自盜者也。」
典故:
唐朝時期,楊炎因家族以孝出名而被唐德宗選拔為宰相,他上任把個人恩怨看得很重,引起朝中大臣的不滿,宰相盧杞尋機報復,把他的私宅購作官署,彈劾他「強迫官吏代賣私第,高估房價,同時還監守自盜。」唐德宗下令處死楊炎。
相關成語:賊喊捉賊 見利忘義 知法犯法 以身作則 克己奉公 兩袖清風
3.夜雨對床 [yè yǔ duì chuáng]
基本釋義:指親友或兄弟久別重逢,在一起親切交談。
出處:唐·白居易《雨中招張司業宿》詩:「能來同宿否,聽雨對床眠。」
相關成語:促膝談心 促膝長談 對床夜雨
4.百不當一 [bǎi bù dāng yī]
基本釋義:當:抵擋。一百個抵擋不住一個。
出處:漢·荀悅《漢紀·文帝紀下》:「平易相遠,山谷幽澗,仰高臨下,此弓弩之地也,短兵百不當一。」
相關成語:以一當百
5.積善成德 [jī shàn chéng dé]
基本釋義:善:善行,好事;德:高尚的品德。長期行善,就會形成一種高尚的品德。
出處:《荀子·勸學》:「積善成德,而神明自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