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刀(唐朝流行的四式軍刀,並不單單指一種刀,最為人熟知的是唐橫刀),是中國冷兵器史上最輝煌的作品,這種集中國古代人民智慧與技藝的名刀,源自於兩漢時期流行的環首刀,其採用當時最先進的包鋼工藝和分段淬火技術打造,刀刃的鋒利度和刀身的柔韌性是當時世界上的最高水平,是當時世界上最先進的戰刀。
上圖為現代鑄造的唐橫刀
唐刀的戰鬥力毋庸置疑,曾經也無比輝煌,那麼時隔千年,當今世界上還有當年唐朝留存下來的唐刀嗎?
上圖為水龍劍(裝具為後制)
真正意義上從唐朝流傳下來唐刀(包括出土的)存世極少, 其中較為知名的有丙子椒林劍,水龍劍(註:雖然名字叫「劍」,實際上是唐刀的形制)、金銀鈿裝唐大刀,以及竇繳墓唐刀。
而上面所提到的唐刀,僅竇繳墓唐刀(出土,收藏在軍博)現存在中國,而丙子椒林劍、水龍劍、金銀鈿裝唐大刀皆被收藏在日本奈良正倉院及東京國立博物館,被日本人奉為國寶。
那麼,這些古代唐刀既然源自中國,又為何會成為日本國寶呢?
上圖為金銀鈿裝唐大刀
中日兩國,隔海相望,文化上有極緊密甚至是傳承的關係,這種關係在唐朝時表現的尤為明顯。白江口戰役(唐朝與當時日本發生的一場戰役),日本大敗,國力大損,各地豪族怨聲載道,大和朝廷大力推進律令制改革,並大量派遣遣唐使到大唐學習,從此,唐風在日本生根發芽,日本終於迎來了「唐風文化時代」,而這些唐刀正是當時的日本人為了學習唐朝先進的刀劍鍛造技藝從唐朝引進的,加上日本人及其重視文化的傳承及器物的保養,所以這幾把唐刀一直保存至今,被當今的日本人奉為國寶。
上圖為竇繳墓唐刀
那作為唐刀發源地的中國,為什麼現存的古董唐刀那麼少呢?
上圖為丙子椒林劍
第一個原因是唐刀作為一種刀劍形制在歷史上存在的時間並不長,僅在隋唐兩朝流行,後來因為造價貴等原因在後世失傳;而且,唐朝法律規定,唐刀不能作為隨葬品陪葬,所以造成現在出土的唐刀也極少;另外,唐朝時的刀劍都為鐵製,而鐵製刀劍最大的缺點就是極易腐蝕生鏽,在數千年缺乏保養的情況下,即使那些古墓裡存有唐刀,也很大可能經風雨侵蝕,化作一灘鐵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