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這幾把價值連城的古代刀劍,為何都流落海外,成為他國國寶?

2021-01-15 夜話百史

唐刀(唐朝流行的四式軍刀,並不單單指一種刀,最為人熟知的是唐橫刀),是中國冷兵器史上最輝煌的作品,這種集中國古代人民智慧與技藝的名刀,源自於兩漢時期流行的環首刀,其採用當時最先進的包鋼工藝和分段淬火技術打造,刀刃的鋒利度和刀身的柔韌性是當時世界上的最高水平,是當時世界上最先進的戰刀。

上圖為現代鑄造的唐橫刀

唐刀的戰鬥力毋庸置疑,曾經也無比輝煌,那麼時隔千年,當今世界上還有當年唐朝留存下來的唐刀嗎?

上圖為水龍劍(裝具為後制)

真正意義上從唐朝流傳下來唐刀(包括出土的)存世極少, 其中較為知名的有丙子椒林劍,水龍劍(註:雖然名字叫「劍」,實際上是唐刀的形制)、金銀鈿裝唐大刀,以及竇繳墓唐刀。

而上面所提到的唐刀,僅竇繳墓唐刀(出土,收藏在軍博)現存在中國,而丙子椒林劍、水龍劍、金銀鈿裝唐大刀皆被收藏在日本奈良正倉院及東京國立博物館,被日本人奉為國寶。

那麼,這些古代唐刀既然源自中國,又為何會成為日本國寶呢?

上圖為金銀鈿裝唐大刀

中日兩國,隔海相望,文化上有極緊密甚至是傳承的關係,這種關係在唐朝時表現的尤為明顯。白江口戰役(唐朝與當時日本發生的一場戰役),日本大敗,國力大損,各地豪族怨聲載道,大和朝廷大力推進律令制改革,並大量派遣遣唐使到大唐學習,從此,唐風在日本生根發芽,日本終於迎來了「唐風文化時代」,而這些唐刀正是當時的日本人為了學習唐朝先進的刀劍鍛造技藝從唐朝引進的,加上日本人及其重視文化的傳承及器物的保養,所以這幾把唐刀一直保存至今,被當今的日本人奉為國寶。

上圖為竇繳墓唐刀

那作為唐刀發源地的中國,為什麼現存的古董唐刀那麼少呢?

上圖為丙子椒林劍

第一個原因是唐刀作為一種刀劍形制在歷史上存在的時間並不長,僅在隋唐兩朝流行,後來因為造價貴等原因在後世失傳;而且,唐朝法律規定,唐刀不能作為隨葬品陪葬,所以造成現在出土的唐刀也極少;另外,唐朝時的刀劍都為鐵製,而鐵製刀劍最大的缺點就是極易腐蝕生鏽,在數千年缺乏保養的情況下,即使那些古墓裡存有唐刀,也很大可能經風雨侵蝕,化作一灘鐵水了。

相關焦點

  • 藏於日本的十大中國國寶 每件都無與倫比
    如果要問除中國之外,哪個國家收藏中國文物最多,那答案必然是日本。日本自隋唐以來,一直以中國為文化母國,虛心學習,並大量輸入各種藝術品,經過數百上千年的時光,到現在留下了相當一批珍寶。而且,近代以來列強入侵,中國文物大量流失海外,其中得到中國國寶最多的,也還是深諳中國文化的日本人。
  • 天下第一法帖《平復帖》,若無此人中國又將損失一件國寶
    可是這幅價值連城的草書,在民國年間差點流入國外,如果沒有張伯駒斥重金購入,恐怕我們今天只能在國外的某家博物館看到它的身影了。《平復帖》是西晉時陸機向友人問候疾病的一通信札,草書九行,計八十四字,禿筆枯鋒,用筆樸質古雅,為傳世最早的草書真跡,它一方面是隸書發展過程中的標本,同時更是漢字由隸書向楷書過渡的重要佐證。現存的《平復帖》也是陸機傳下來唯一墨寶。
  • 張大千花五百兩黃金換來一份情報圖,現在成國寶,被禁止出境
    在中國古代的歷史當中,雖然封建專制主義和皇權一度發展至巔峰,但正是為了滿足統治階級的需要,社會大力發展,最後孕育出了非常精彩的藝術作品。除卻我們熟知的文學書法,繪畫同樣也是中國古代極為重視的一方面。繪畫最早發跡於先秦時期,從奴隸社會到封建社會,隨著社會分工的擴大以及統治者需求的提高,繪畫藝術發展起來,戰國也興起了帛畫。
  • 中國流失海外的文物:為何多是頂級的文物?
    一,為何這些流失海外的中國文物最有看頭呢? 建國以後, 尤其是20 世紀80年代以後盜掘走私出境的文物,也有大量珍貴的文物被販賣到海外,可以推測, 在全球, 我國至少有數百萬件文物流落異域。
  • 歷史上下落不明的6件至尊級國寶,如果擁有一件即富可敵國
    這一事件成為人類考古學歷史上的「世界奇案」之一。此後關於北京人頭蓋骨化石的下落,考古界有各種各樣的說法。傳言日本將在中國掠奪的文物運回日本的途中,隨船沉到大海裡了,其中北京人頭骨化石就在裡面,所以到目前為止,也沒有北京人頭骨化石的下落。 二、傳國玉璽
  • 18年前,我國送給阿富汗的一隻豬,現在成為國寶每天被圍觀
    眾所周知,每個國家都有自己的國寶。這些珍貴的國寶會受到國家的保護,成為國家的驕傲和象徵。 中國的國寶是熊貓,德國的國寶是灰熊,泰國的國寶是大象,但是你能想像阿富汗的國寶是只豬嗎?在18年前,中國送給了阿富汗一頭豬,而這隻豬現在已經成了國寶,每天被人圍觀。
  • 國寶歸來!圓明園馬首銅像回家 十二生肖尚有5尊流落在外
    國寶歸來!圓明園馬首銅像回家 十二生肖尚有5尊流落在外  黃琨 • 2019-11-13 19:48:35 來源:前瞻網 E
  • 給什麼高價,日本都不歸還的三件國寶,一件是世間僅存的西魏墨跡
    文/王不留行給什麼高價,日本都不歸還的三件國寶,一件是世間僅存的西魏墨跡日本對中國造成了不可磨滅的傷害,對中國人民施以了暴行,搶劫了中國的不少文物。更可怕的是他們沒有悔改的意思,還否認歷史,美化自己的罪行,極端的甚至參拜靖國神社。
  • 龔劍:中國歷代鋼鐵刀劍銘文格式演變
    中國歷代鋼鐵刀劍銘文格式演變龔劍「物勒工名,以考其誠」制度是中國古代社會手工業生產與管理中的一項基本制度,對確保產品的質量與技術進步具有不可低估的作用。武備製造是國家重要的軍事生產體系,武備器物鏨刻生產銘文,可以有效的實施質量跟蹤,一般分督造、主造和製作三級。
  • 《刀劍亂舞》,超強力的現象級衍生IP典範
    如果要說最需要玩家靠愛發電的遊戲,《刀劍亂舞》可以算是其中之一。這款只需要玩家戳戳點點的遊戲,玩法較為簡單。日服官方甚至佛繫到現在才開竅,近期才實裝了角色皮膚的功能。但就是這樣一款遊戲,成為了日本現象級的「搖錢樹」。
  • 上世紀一國寶流落日本,欲追回日方開價16億,歷經波折重歸故土
    關於鼎的最早起源傳說,可以追溯至大禹治水的時候——大禹在治水結束後將天下分為九個部分,這就是所謂的「禹貢九州」,並鑄造了九個大鼎來鎮守九州,鼎因此成為政權和江山社稷的象徵,並逐漸衍生出了「問鼎」一詞。三腳架作為最重要的青銅器之一,從傳說時代到秦漢時期,在兩千多年的歷史長河中,一直是最常見、最重要的禮器,被稱為「國家最重要的禮器」。三腳架的形狀可分為兩類:方形三腳架和圓形三腳架。
  • 曜變天目是中國的,可為什麼日本人這麼喜歡曜變天目?
    最一開始,是由全世界僅有三件半宋代曜變天目存世,那個時候好奇為何還有半件之說。後來知道僅有半隻出土於杭州,其他的三隻完整的宋代曜變天目傳世品,全被收藏於日本,更被列為日本國寶。說實話,心裡還有些委屈,為啥自己國家的好東西流落到了異國他鄉呢?
  • 國家博物館副館長:十二生肖獸首並不是國寶
    新京報資料圖 記者 薛珺 攝  對話人物  陳履生  國家博物館副館長,曾因在微博上發布言論稱「圓明園十二生肖水龍頭只是見證圓明園被外國列強掠奪、焚毀的歷史見證,一上拍賣會就被稱為『國寶』,欠妥」,引發網絡討論。  本版採寫/新京報記者 王佳琳  昨日,在海外漂泊了153年的圓明園兔首、鼠首銅像終於回家,被安放在國家博物館。
  • 熊貓不僅僅是國寶,還是外交的橋梁,這橋梁早在唐朝就已存在
    每個國家都有自己的國寶,中國也不例外。你可能不知道我們的國花是什麼,你也可能不知道我們的國家級文化遺產是什麼,但你一定不會不知道我們的國寶是什麼。沒錯,我們的國寶就是三歲小孩都會知道的,大熊貓。大熊貓憑藉著憨態可掬的形態,與多個國家進行了多次的熊貓外交,熊貓外交簡單來說都是把我們的大熊貓出租給某些國家,但是出租熊貓的條件非常的嚴苛,並不是所有國家都能滿足我們國家所要求的條件,但是也有非常多的國家冒著被拒絕的風險,來向我國提出租借大熊貓的申請。只要見過熊貓的人,沒有一個人不會被它的可愛所俘獲。但是你以為熊貓只有在現在才是我們國家的國寶嗎?
  • 日本刀劍圖譜(珍藏版)
    日本刀和劍的歷史上古期 日本刀上古時代為直刀,當時不論政治制度、科學技術、文化藝術等深受我國中原文化影響,刀劍製作技術自然也不例外。當時許多名刀從中國進口至日本,甚至中原名鑄劍師遠從中國歸化日本,就地鍛刀授徒冶鏈術。這段史實可從日本正倉院館藏的直刀裡取得印證,不只中國,連韓國許多刀匠也歸化日本,可見日本對中原文化吸收之用心。
  • 五一特別策劃:《刀劍亂舞》聖地巡禮
    ANIME JAPAN的常規項目幾乎都是宣傳接下來這一年中會製作的大小新作和動畫的周邊情報,也會有很多新聞會在此發布。而我過了沒多久就找不到朋友的身影了。直到下午,她傳來一條簡訊,「我去參加特別舞臺了一會兒見!」這時我在人群中看到了刀劍動畫化的消息和作為宣傳主力成員的三日月宗近的等身大海報。
  • 18年前,我國送給阿富汗的那隻豬,如今成為國寶每天被圍觀
    這隻豬在18年前被中國送給了阿富汗,現在已經成為了國寶,並且天天被人給圍觀。 更加重要的是,它也曾經經歷了和豬八戒一樣的尷尬人生往事。那麼這到底是怎麼回事呢?本期筆者就和大家一起來聊一下這次不一樣的豬。
  • 垃圾堆裡面撿「國寶」系列之「漢武帝鳥篆文鐵橋敦」
    眾所周知,我們中國是擁有著數千年之久的燦爛文明古國,因此地下埋藏著數不勝數的奇珍異寶。幾乎每年在全球各地的大型藝術品拍賣行上,都有價值數千萬乃至上億的中國古文物被拍賣,由此可見中國古代藏品在世界收藏家心目中的地位之高。
  • 中國刀劍5000年發展歷史年表
    原標題:中國刀劍5000年發展歷史年表春秋末 / 戰國初(500BC - 350BC)1) 這時代青銅劍形式已成熟。這是在公元前700年發明的,失傳2000多年。20世紀的30和50年代,再次被德國和美國人發明。
  • 馬首回家,十二生肖又聚齊一件,但這些國寶仍「身首異處」
    有些珍貴的國寶,被硬生生分成兩半,分散在不同國家,幾乎無團聚之日……屏住呼吸,與我們一起細數那些零落世界各地的國寶。為紀念這六匹戰馬,李世民令工藝家閻立德和畫家閻立本,用浮雕描繪六匹戰馬列置於陵前,打破了北朝之後從佛像雕刻中承襲的呆板和俗氣,是中國石刻藝術的一股清風。民國三年(1914),盜賊為方便運輸、不惜將六駿打成數塊。儘管最終盜賊行徑被發現,飽經滄桑的四駿被妥善保存於西安,但颯露紫和拳毛騧還是無法擺脫噩運,被迫遠渡重洋、流落賓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