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曜變天目是怎麼來的?
而東鄰日本尤其深受中國陶瓷文化的影響,並發展出了極具自己民族特色的陶瓷文化和品類。本文摘自日本藝術史學者三杉隆敏的《陶瓷:粘連文明的泥土》一書,講述了天目瓷及日本國寶曜變天目茶碗的故事,由澎湃新聞經「未讀」授權發布。平民陶瓷人們把陶瓷表面的那層黑色或茶褐色的釉稱作「天目釉」。
-
失傳700年的國寶曜變天目茶碗,竟被中國大媽做出來了?
近日一則日本鑑定世界上第四件曜變天目茶碗的消息,經過專家鑑定後給出了2500萬日元(約合人民幣140萬元),結果出自中國大媽之手,不到200塊錢就能買到引起熱議。鑑定2500萬日元曜變天目茶碗為什麼一個仿製品會鑑定出2500萬日元?
-
三件完整中國宋代「曜變天目」首次同期在日展出
新華網東京5月14日電(記者 梁賽玉)今年3月到6月間,3件自中國傳入日本的「曜變天目」分別先後在滋賀美秀美術館、東京靜嘉堂文庫美術館、奈良國立博物館展出。3個展覽的展期有1個月重疊(4月13日到5月19日),這也是它們首次同期對外公開展出。 「天目」是日本人對中國古代黑釉茶盞的稱呼。
-
日本又發現了國寶曜變天目?中國大媽:來中國,一個80塊賣你
宋代第一神器——建盞,曾經是黑釉瓷藝術的巔峰,就連九五之尊宋徽宗都為之傾倒,是唐宋以來人盡皆知的名瓷,而作為建盞中至高無上之神品,流傳到至今,公認的宋代曜變全品僅有三隻,均藏於日本相關機構,為國寶級別。中國僅在行貨走出土殘件,日方稱其燒制原理為"陶瓷史上最大的不解之謎之一"。為此眾多陶藝家致力於破解該謎題,也有不少人好奇除了這三件半曜變之外,是否還有其他未發現的宋代曜變。
-
2年前日本現國寶曜變天目茶碗,專家:2500萬,中國大媽:我做的
陶瓷藝術是我國古代的瑰寶之一,陶瓷藝術已經有了數百年,特別是這種曜變天目茶碗,可以說是傳世孤品,出現主要是在南宋時期,是宋人鬥茶用的,這種茶碗的奇特之處在於,隨著光線角度的不同,光環的顏色會變換不定,看著就是一件人間絕品,所以這是一種特別高的技術。那麼為什麼兩年前在日本驚現「國寶曜變天目茶碗」,而且高價2500萬,但是嘲諷的是,這不僅是假的,這竟然是中國的一位大媽做的。
-
價值1500棟別墅的「曜變天目茶碗」,世上僅3隻半,中國半隻
1918年,「稻葉天目」建盞,被日本三菱社長以16.7萬拍下。16.7萬日元,當時能在東京買1500棟別墅。「曜變天目茶碗」,世上僅存3隻半,中國僅有半隻,3隻完整的全在日本。曜變天目茶碗是南宋時期一種特殊的黑釉茶碗,屬於宋代黑釉的建盞。
-
陸金喜曜變建盞丨日本三大曜變國寶之最多彩的曜變建盞
日本現在有三件國寶級的曜變天目茶碗,除了靜嘉堂所藏最知名和大德寺龍光院所藏最神秘,藤田美術館的這隻被認為最多彩。藤田美術館位於日本大阪,是日本擁有最多文化遺產的私人博物館。該館創立於1954年,主要展藏日本企業家藤田傳三郎男爵及其兩個兒子,共三人的藏品。
-
日匠人22年研究 復活中國失傳700年「曜變天目釉」
原標題:日本匠人22年潛心研究復活中國失傳700年的「曜變天目釉」中國日報網6月21日電瓷器中的瑰寶、有「碗中宇宙」之稱的「曜變天目釉」已經失傳700餘年。據日本《朝日新聞》19日報導,日本匠人長江惣吉22年潛心研究,成功再現了「曜變天目」的絢麗斑斕。
-
曜變天目到底是何物,和建盞是什麼關係?全世界為何僅存三件半?
雖然一直不斷有專家在不斷研究,試圖恢復這種「曜變」的燒制工藝。但是目前出現的「曜變天目茶碗」,只能稱之為仿製品,工藝還是和古代存在著不小差異。於是,又有學者認為,「曜變盞」本來在古代就是偶然燒制出來的現象,根本不存在什麼技藝不技藝一說。但中國的確在800多年前就已燒出了如此精妙的陶瓷器物。
-
流失日本的宋代國寶:曜變天目茶碗,國內僅存半件!
曜變天目茶碗是南宋時期一種特殊的黑釉茶碗,屬於宋代黑釉的建盞。宋人好風雅,愛鬥茶,三兩人各出好茶,輪流品嘗茶的好壞。這在當時是十分流行的一種活動,這隻茶碗就屬於鬥茶用的茶碗。曜變天目茶碗屬於南宋的孤品,燒制難度極其高,對窯內的溫度把控非常嚴格,稍有偏差就可能失敗。
-
陶藝家張中欽的「曜變之路」
作為2021年福建文化年首秀亮相東京文化中心的中國福建古代文化藝術暨文化旅遊展拉開了展覽的序幕。福建地方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代表建窯建盞也出現在展覽現場。其中作為現代建盞作品代表的曜變天目茶碗《大千世界》吸引了眾多參觀者駐足流連。作者張中欽先生也早已被日本陶藝界所熟知,近年來已多次應邀攜帶建窯作品赴日參加展覽。
-
陸金喜首位復原曜變建盞!那麼「曜變」一詞出自何處?
曜變建盞是福建建窯宋代所生產的一種黑釉茶盞,在我國只發現半個曜變建盞,曜變建盞完整品,全世界共三隻,均藏於日本各美術館與博物館中,每七年才開放展覽一次。以靜嘉堂所藏的曜變建盞最為出名,被稱為「碗中宇宙」。「日出有曜」,曜意為照耀、明亮。
-
與天意對話:孫建興為仿燒宋代曜變盞做了什麼?
其中三件傳世整器均在日本,被日本文化廳評為國寶級文物。國內的半隻曜變殘件於今年1月在杭州淨慈寺首次向公眾展出,引起不小轟動。 ▲日本藏三隻國寶曜變建盞與杭州出土曜變殘件 作為傳世品比汝窯還少的陶瓷史奇蹟,曜變在外觀上以聚落成群的斑核
-
日本專家鑑定曜變天目碗,值2500萬,中國大媽:我做的,賣80塊
所謂橋本浩司口中的國寶碗,就是曜變天目碗,這口碗建造的很早,早在宋朝時期我國就有關於此類碗的物品出現,黑瓷質地光滑透亮,是非常珍貴的稀有品。由於這種瓷器表面有褐色的斑點,且在黑夜月光的照耀下仿佛鍍著一層藍色光暈,像極了天象中的曜環,因此就得名為「曜變天目碗」。曜變天目碗在南宋後幾乎就絕版了,因為其工藝太過艱難,傳承的人較少,至今留存的也就那麼兩三件了,因此也是價值連城。
-
中國矽酸鹽學會古陶瓷專業委員會蒞臨暨宋朝曜變建盞學術研討會
2020年11月21日,中國矽酸鹽學會古陶瓷專業委員會專家組一行蒞臨南平市曜變陶瓷研究院開展「宋朝曜變建盞學術研討會」。參加本次研討會的有中國古陶瓷藝術家聯盟主席、中國矽酸鹽學會古陶瓷專業委員會主任葉國珍,工信部中國工藝美術大師專家庫成員裘國樑,首批建窯建盞技藝復原專家組的成員陳輝,中國美術學院副教授劉建國,河南省工藝美術大師張自軍,開封市德莊陶瓷博物館館長陳連義,烏克蘭國家藝術科學院院士、中國古陶瓷藝術家聯盟副主席尹祥明,南平市曜變陶瓷研究院院長陸金喜和中國古陶瓷藝術家聯盟副秘書長吳允馨。
-
給什麼高價,日本都不歸還的三件國寶,一件是世間僅存的西魏墨跡
文/王不留行給什麼高價,日本都不歸還的三件國寶,一件是世間僅存的西魏墨跡日本對中國造成了不可磨滅的傷害,對中國人民施以了暴行,搶劫了中國的不少文物。更可怕的是他們沒有悔改的意思,還否認歷史,美化自己的罪行,極端的甚至參拜靖國神社。
-
瀛東黨建┃瀛東所榮獲天目西路街道添睦守護之星稱號
上海瀛東律師事務所為提升社會治理能力和水平,在全區開展「基石工程」推進「共同家園」建設的基礎上,天目西路街道組成「街區治理聯盟」,一體推進「品質天目、共同家園」建設。在這個背景下,7月8日下午,天目西路街道2020年區域化黨建推進會暨街區治理聯盟成立大會在靜安國際中心隆重召開。
-
老照片:上海1983年,曾經的天目東路老北站
上海火車北站舊稱上海火車站,位於上海靜安區天目東路寶山路口。今日所看到的,只是按原比例80%在原址上所建的上海鐵路博物館。新的上海火車站建成後,該站改名為北站或老北站。 北站曾經是滬寧、滬杭甬以及淞滬鐵路的交匯處。當年這裡近鄰租界,門前的天目東路是上海公共租界和華界的分界線。
-
佛教:為什麼佛菩薩額頭上都有一個圓點?知道的人並不多
01文/法妙明心喜歡到寺院中拜佛的人們如果細心一些,就會在佛像中發現一些難以理解的事情,比如經常看到佛菩薩的額頭上面都有一個圓點。但是真正知道原因的人並不多,人們就會猜測這個是不是人們為了體現出莊嚴而特意點綴上去的。實際上佛菩薩上面的那個點是佛教中一種非常重要的法相,即第三十二相中的「眉間白毫相」,並非人們認為的那樣是點綴之物,因為佛像是在人世間的一種有形身體的體現。人出於對普渡眾生的佛的一種敬仰,就想把佛最真實的一面展現在人世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