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藝家張中欽的「曜變之路」

2021-01-13 巴中在線

作為2021年福建文化年首秀亮相東京文化中心的中國福建古代文化藝術暨文化旅遊展拉開了展覽的序幕。福建地方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代表建窯建盞也出現在展覽現場。其中作為現代建盞作品代表的曜變天目茶碗《大千世界》吸引了眾多參觀者駐足流連。作者張中欽先生也早已被日本陶藝界所熟知,近年來已多次應邀攜帶建窯作品赴日參加展覽。

把當代藝術理念融入到傳統文化當中,在彌久的堅守中創新,在不斷的創新中堅守,走出了屬於自己的陶藝之路。他的作品將返璞歸真的樸素與佛家的禪意巧妙融合,深厚的文化底蘊和超群的技藝為器物注入了全新的生命力。張愛玲說:卑微到塵埃裡,然後開出花來。最原始的胎土,手工的製作,在火的催化下,呈現了千變萬化的美麗,完全是崇尚自然的精神產物,然後開出了最美麗的花。

物以載道,心之所向;縱情於世,寄情於盞;悠然世界,豁然眼前……世人眼中再普通不過的泥土,經過匠人之手,在熊熊窯火之中蛻變幻化。如鳳凰浴火,涅磐重生。而這恰如張中欽先生自己,幾經輾轉之後,在建窯的世界裡尋找到自己的藝術之道。「我將終此一生只做燒盞一事。」十多年寒來暑往,一茶一盞一味禪,一隅喧囂半世雲。張中欽就是這樣一位甘於寂寞,獨守匠心的人。

天道酬勤,在堅守中的傳承與創新,使他的作品風格鮮明,獨樹一幟。眾多作品深得海內外藏家的喜愛,富有盛名。日本古籍《君臺觀左右帳記》中記當中,張中欽先生對曜變情有獨鍾。璀璨如星空,浩瀚如宇宙,變幻莫測,神秘妖異,深深吸引著他。為了復燒曜變,他遠離喧囂,藏身鄉野,一燈一窯。窯爐邊實驗殘品不可計數,桌䅁上資料堆積如山。經過十年數千次的實驗,他以傳統原礦釉料,終於恢復出800多年前的稀世珍品—曜變天目。

目前為止,在眾多面世的曜變作品中,此作品的斑紋結晶,光暈等細節與傳世之寶最為接近,被譽為「古法曜變第一人」。在東京都美術館展出時,日本參議院議員、演藝界名流、著名收藏鑑賞家以及陶藝家等,紛紛來到作品前,他們久久地駐足,熱切討論,無不沉浸在曜變所呈現的掌中乾坤之間。日本前首相鳩山由紀夫先生也特意安排約見了張中欽先生,只為了一睹《大千世界》的芳容。鳩山先生對張中欽復燒的古法曜變天目極為欣賞,愛不釋手,也特別的珍藏了一隻。

曜變復燒之路的坎坷艱辛「如人飲水冷暖自知」。張中欽先生付出許多,也收穫滿滿。格物致知,修身正心。他從一位手工匠者蛻變成長,向著學者邁進,桌上堆積如山的資料就是最好的見證。這些寶貴的資料得來不易,讓它們蒙塵是一種莫大的遺憾。對於同行來說,這些從失敗中積累出的能夠用以指導實踐的經驗是行業的秘密,乾貨滿滿,可遇不可求。

於是,他一邊不斷地研究、試驗,一邊執筆整理資料、數據,在自己並不擅長的學術領域開疆拓土,筆耕不輟。《傳統曜變天目的藝術賞析》、《傳統曜變復燒的現狀及技術難題》被國家級期刊《陶瓷科學與藝術》、《神州》收錄。中國管理科學研究院特聘張中欽先生為研究員。

不久前,他又被聘為臺灣《陶瓷》刊物的特約撰稿人,這在業界可是絕無僅有的。「一旦你讓我開始,我就無法停止」對曜變無盡的愛讓張中欽選擇了堅持與繼續。現在的他身兼多職,作為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藝術團導師、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技藝傳承師,肩負著傳統文化的傳承與創新。在這條充滿荊棘的路上他義無反顧地前行。正是因為有了張中欽這樣獨守匠心的藝術家,他們告別繁華,選擇了與常人不一樣的生活方式,埋首於逼仄之地,古老的建盞技藝、建盞文化才得以更好的傳承和延續,並在不斷地創新中逐現往日輝煌。

相關焦點

  • 三件完整中國宋代「曜變天目」首次同期在日展出
    梁賽玉 攝  「據報導,這3件『曜變』或將是世界上僅存保存完好的『曜變天目』,它們都是日本的國寶;即便是對研究『曜變』的專家而言機會亦很難得,對理解和研究『曜變天目』而言十分重要」,專程前往3地觀展的日本大阪市立東洋陶瓷美術館主任研究員小林仁表示。
  • 失傳700年的國寶曜變天目茶碗,竟被中國大媽做出來了?
    曜變天目茶碗仿製品節目播出後,就引起了日本各界人士的熱議。首先是在價格上,在前兩年日本的一位鑑定專家對存放在靜嘉堂文庫美術館的曜變天目茶碗估價,給出的價格是12億日元,當然這個估價完全是個玩笑,因為曜變天目茶碗的歷史意義和其工藝就遠遠不止這個價格,在中國古代,這樣的一個茶碗可以換一座城池,可見價值有多高。
  • 日本又發現了國寶曜變天目?中國大媽:來中國,一個80塊賣你
    早些年的時候日本的鑑定專家對於存放在靜嘉堂美術館的曜變天目茶碗估價,給出的價格是12億日元,對於曜變天目茶碗的歷史意義和其工藝還遠遠不止這個價格,在中國古代,至少可以換一座城池,可見曜變的價值有多高。除此之外,細心的老盞友還可以從茶碗的斑紋與顏色上看出此茶碗非彼茶碗。
  • 陸金喜曜變建盞丨日本三大曜變國寶之最多彩的曜變建盞
    這隻曜變建盞最早可以追溯到四百多年前江戶時代日本的統治者德川家康,後來傳給水戶德川家的德川賴房。藤田美術館1918年,藤田家以5萬日元的價格收購了這隻曜變建盞。5萬日元在今天只有三千多塊人民幣,但是在一百年前,一日元相當於750毫克黃金,也就是說,這隻曜變建盞是用37.5公斤的黃金換來的。而現在這個曜變建盞是不能買賣的,所以無法估價。
  • 曜變天目是中國的,可為什麼日本人這麼喜歡曜變天目?
    最一開始,是由全世界僅有三件半宋代曜變天目存世,那個時候好奇為何還有半件之說。後來知道僅有半隻出土於杭州,其他的三隻完整的宋代曜變天目傳世品,全被收藏於日本,更被列為日本國寶。說實話,心裡還有些委屈,為啥自己國家的好東西流落到了異國他鄉呢?
  • 與天意對話:孫建興為仿燒宋代曜變盞做了什麼?
    ▲日本藏三隻國寶曜變建盞與杭州出土曜變殘件 作為傳世品比汝窯還少的陶瓷史奇蹟,曜變在外觀上以聚落成群的斑核」,還認為曜變盞的燒制難題是「陶瓷史上最大的不解之謎之一」。
  • 曜變天目是怎麼來的?
    本文摘自日本藝術史學者三杉隆敏的《陶瓷:粘連文明的泥土》一書,講述了天目瓷及日本國寶曜變天目茶碗的故事,由澎湃新聞經「未讀」授權發布。平民陶瓷人們把陶瓷表面的那層黑色或茶褐色的釉稱作「天目釉」。天目瓷不僅在中國,在日本、泰國、越南和朝鮮半島地區都很普通,是名副其實的平民陶瓷。
  • 陸金喜首位復原曜變建盞!那麼「曜變」一詞出自何處?
    曜變建盞是福建建窯宋代所生產的一種黑釉茶盞,在我國只發現半個曜變建盞,曜變建盞完整品,全世界共三隻,均藏於日本各美術館與博物館中,每七年才開放展覽一次。以靜嘉堂所藏的曜變建盞最為出名,被稱為「碗中宇宙」。「日出有曜」,曜意為照耀、明亮。
  • 日匠人22年研究 復活中國失傳700年「曜變天目釉」
    原標題:日本匠人22年潛心研究復活中國失傳700年的「曜變天目釉」中國日報網6月21日電瓷器中的瑰寶、有「碗中宇宙」之稱的「曜變天目釉」已經失傳700餘年。據日本《朝日新聞》19日報導,日本匠人長江惣吉22年潛心研究,成功再現了「曜變天目」的絢麗斑斕。
  • 曜變天目到底是何物,和建盞是什麼關係?全世界為何僅存三件半?
    這在當時是十分流行的一種活動,這曜變天目就屬於鬥茶用的茶碗。何為曜變天目曜變天目屬於宋代的孤品,燒制難度指數極高,對溫度的把控相當嚴格,稍有偏差就可能失敗。而且「曜目」屬於窯變現象,加上窯變本就是偶然性現象,做出這樣絢爛的窯變現象,偶然性更大。
  • 2年前日本現國寶曜變天目茶碗,專家:2500萬,中國大媽:我做的
    陶瓷藝術是我國古代的瑰寶之一,陶瓷藝術已經有了數百年,特別是這種曜變天目茶碗,可以說是傳世孤品,出現主要是在南宋時期,是宋人鬥茶用的,這種茶碗的奇特之處在於,隨著光線角度的不同,光環的顏色會變換不定,看著就是一件人間絕品,所以這是一種特別高的技術。那麼為什麼兩年前在日本驚現「國寶曜變天目茶碗」,而且高價2500萬,但是嘲諷的是,這不僅是假的,這竟然是中國的一位大媽做的。
  • 價值1500棟別墅的「曜變天目茶碗」,世上僅3隻半,中國半隻
    「曜變天目茶碗」,世上僅存3隻半,中國僅有半隻,3隻完整的全在日本。曜變天目茶碗是南宋時期一種特殊的黑釉茶碗,屬於宋代黑釉的建盞。建盞可以說是為鬥茶而生的瓷器,胎質含鐵量高,釉色青黑偶有帶斑紋,高溫燒成的茶碗。而曜變盞,是存世的宋代建盞徽宗,最高級別的神作。宋人好風雅,愛鬥茶,三兩人各出好茶,輪流品嘗茶的好壞。
  • 日本專家鑑定曜變天目碗,值2500萬,中國大媽:我做的,賣80塊
    所謂橋本浩司口中的國寶碗,就是曜變天目碗,這口碗建造的很早,早在宋朝時期我國就有關於此類碗的物品出現,黑瓷質地光滑透亮,是非常珍貴的稀有品。由於這種瓷器表面有褐色的斑點,且在黑夜月光的照耀下仿佛鍍著一層藍色光暈,像極了天象中的曜環,因此就得名為「曜變天目碗」。曜變天目碗在南宋後幾乎就絕版了,因為其工藝太過艱難,傳承的人較少,至今留存的也就那麼兩三件了,因此也是價值連城。
  • 中國矽酸鹽學會古陶瓷專業委員會蒞臨暨宋朝曜變建盞學術研討會
    2020年11月21日,中國矽酸鹽學會古陶瓷專業委員會專家組一行蒞臨南平市曜變陶瓷研究院開展「宋朝曜變建盞學術研討會」。隨後,陸金喜與中國矽酸鹽學會古陶瓷專業委員會專家組開展了「宋朝曜變建盞學術研討會」,圍繞著「建盞」進行一系列的深入交流。研討過程中,陸金喜從建盞的工藝傳承、文化弘揚、人才培養、創新發展等多個角度,與專家組進行了全面探討。陸金喜認為在挖掘利用建盞歷史文化價值的同時要與時俱進,融入當代的文化元素,創意興盞。也要結合世界經濟發展實況,深度開發建盞文化資源,實現陶瓷藝術性與實用性的完美結合。
  • 建盞「文藝復興」之路
    建盞在爐火中碰撞,在茶沫裡浸潤,在五指間搖晃,猶如被澆鑄了神秘的星空,正進行著不可預期的強烈曜變。
  • 抖音平凡之路演唱者是誰? 平凡之路歌詞介紹
    抖音平凡之路演唱者是誰? 平凡之路歌詞介紹時間:2018-03-21 11:04   來源:皮皮網   責任編輯:沫朵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抖音平凡之路演唱者是誰? 平凡之路歌詞介紹 抖音平凡之路最抖音平凡之路演唱者是誰? 平凡之路歌詞介紹近在網絡上很火爆了,大家都想知道它的演唱者是誰?
  • 平凡之路,後會無期
    《平凡之路》是韓寒執導的電影《後會無期》的主題曲。該歌曲由樸樹作曲,樸樹、韓寒作詞,樸樹演唱,被收錄在樸樹於2014年發行的國語專輯《平凡之路》 內。隨著《平凡之路》的發行,沉寂十年的歌手樸樹正式復出。2014年11月22日該歌曲獲得第51屆臺灣電影金馬獎最佳原創電影歌曲。
  • 白羊座的修行之路
    這條修行之路是不斷前行的道路,註定白羊座一直往前走就會越來越明確生活的方向和狀態,會在最恰當的時候選擇停下來,自己就是風景。3、白羊座最重要的修行之路是對快樂的追隨和需求,重新回到生活層面中來,關注油鹽醬醋帶來的樂趣,不再封閉自己,願意和曾經心有芥蒂的人們進行互動和社交,不必思考那麼多是白羊座修行之路的成果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