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地質大學(武漢)肖龍教授團隊參與嫦娥五號探月工程計劃

2021-01-10 中國社會科學網

  中國社會科學網訊(記者明海英 通訊員龐偉紅)11月24日凌晨4時30分,我國在中國海南文昌航天發射場,用長徵五號遙五運載火箭成功發射探月工程嫦娥五號探測器,順利將探測器送入預定軌道,開啟我國首次地外天體採樣返回之旅。

  本次月球探測器計劃將首次實現從月球的採樣返回,把月壤和月巖等寶貴樣品帶回地球,有望為我國探月工程重大科技專項「繞、落、回」三步走發展戰略畫上一個圓滿的句號。中國地質大學(武漢)肖龍教授作為嫦娥五號鑽取子系統飛控專家組成員參與此次計劃。

  月面採樣能否成功的關鍵因素之一,是要了解月壤的性質,並研製出與實際月壤性質較為相似的模擬月壤,用於採樣工程技術驗證。肖龍教授團隊全面調研了阿波羅採集的月壤樣品性質,獲得了實際月壤的相關參數,以及隨深度變化的月壤剖面結構。根據實際月壤的可能狀態和月面低重力的工作環境,選取了多種與月壤性質較為相似的地球巖石,選擇特定的工藝,對巖石進行破碎加工,製造出顆粒形態和成分等都與實際月壤相似的原料,進而將不同粒度的原料進行粒度配比,經過大量試驗和迭代,研製了不同密度、不同級配、不同成分等十多個系列的模擬月壤,被工程單位用作地面鑽探試驗,確定各項鑽探參數,再根據這些參數設定月面鑽探取樣的工作模式。

  肖龍及其團隊為嫦娥系列任務研製模擬月壤近10年,總共為工程單位提供了近100噸的模擬月壤。近期他們還研製了用於材料加工(如3D列印)的模擬月壤,以及模擬火星土壤等,為月球基地建設、火星探測、地外資源利用等,提供支撐。

  肖龍教授還參與了嫦娥五號科學目標的論證和採樣點的選址工作。嫦娥五號將在月球正面最大的月海風暴洋北部呂姆克山脈附近著陸,此地從未有其他國家的探測器到訪過。為什麼選擇此處採樣?對此,肖龍表示,著陸點的選址最主要考慮兩點,一是工程的安全性,二是要有重要的科學價值。工程方面,主要考慮地形、地貌、坡度、光照和通訊條件等因素。科學方面,重點考慮在月球科學中的價值,能否為回答月球科學問題提供關鍵樣本。著陸點要遠離以往著陸採樣區,還要有與以往不一樣的樣品,能夠回答以往沒有解決的科學問題。呂姆克山區域,有月球上最年輕的火山巖,樣品的研究意義很大。

  據了解,中國地質大學(武漢)李大佛教授團隊、段隆臣教授團隊曾參加了部分鑽探方案設計和鑽探模擬試驗等工作。月球樣品成功返回後,中國地質大學(武漢)也將積極申請樣品,開展相關研究工作。

相關焦點

  • 地大肖龍教授參與嫦娥五號探月工程計劃
    >新華社記者 金立旺 攝 11月24日凌晨4時30分,我國在中國海南文昌航天發射場,用長徵五號遙五運載火箭成功發射探月工程嫦娥五號探測器,順利將探測器送入預定軌道,開啟我國首次地外天體採樣返回之旅。
  • 對話新聞當事人丨肖龍:這是屬於他們的太空浪漫
    嫦娥五號要完成「挖土之旅」,需要在發射前反覆地模擬月球鑽探真實場景進行實驗,制定鑽探方案,這其中,還原月球的土壤和巖石環境至關重要。來自中國地質大學的教授肖龍就和他的團隊一起,一直致力於研究出成分、顆粒形態等都與月球相似的土壤與巖石,十多年間,他們為「嫦娥」系列任務提供了100多噸的模擬土壤。
  • 嫦娥五號探月在即,攬YUE計劃再進一步
    嫦娥五號探月在即,這也是我國探月三期工程的收官之作,對我國航天事業來說意義重大。但同時,此次探月行動也是歷年來難度最大的一次。我國自2004年起正式開展月球探測工程,並命名為「嫦娥工程」,共發射了五個探測器和一個再入返回飛行器。其中2007年發射的嫦娥一號主要是「探」,即從地球軌道進入月球軌道,並進行繞月探測,兩年後受控撞月。
  • ...三步走」 收官「有看頭」——中國探月工程嫦娥五號任務正式啟航
    11月24日凌晨,中國文昌航天發射場。長徵五號遙五運載火箭拖著長長的尾焰,用巨大的轟鳴打破海岸邊夜的寧靜,全速託舉中國探月工程嫦娥五號探測器划過夜空,邁出中國首次地外天體採樣返回的第一步。這是中國探月工程「繞、落、回」三步走中的收官之戰,更是中國航天領域迄今為止最複雜、難度最大的任務之一。
  • 嫦娥五號奔向月球,中國向載人登月又邁進了一大步
    中國航天史上最複雜的一次任務隨著嫦娥五號的發射成功,中國的探月工程第一階段的任務也進入尾聲。按照在 2004 年立項的中國探月工程規劃,嫦娥工程分為「無人月球探測」、「載人登月」和「建立月球基地」三個階段。
  • ——探月工程嫦娥五號任務紀實
    ——探月工程嫦娥五號任務紀實  新華社記者胡喆、彭韻佳、陳凱姿  嫦娥五號回來了!帶著月壤回來了!恰似一部追了23天的宇宙大片,人們期待著、盼望著,晝夜不息。  12月17日凌晨,嫦娥五號返回器,如同茫茫草原上的一顆流星劃破天際,驚起一團煙雲,以百米衝刺的姿態迫不及待回到地球。九天攬月,這一刻,中國航天又創造新的歷史。
  • 嫦娥五號開啟月球「挖土」之旅 _中國經濟網——國家經濟門戶
    11月24日,我國成功發射探月工程嫦娥五號探測器。這是我國探月工程「繞、落、回」三步走的收官之戰,計劃實現三大工程目標:一是突破窄窗口多軌道裝訂發射、月面自動採樣與封裝等關鍵技術,提升我國航天技術水平;二是實現我國首次地外天體自動採樣返回,推動我國科學技術重大進步;三是完善探月工程體系,為我國未來開展載人登月與深空探測積累重要人才、技術和物質基礎。
  • 毛毛說時政:嫦娥五號探測器成功發射的相關考點梳理
    時政再現嫦娥五號探測器成功發射 開啟我國首次地外天體採樣返回之旅央視網消息:今天(11月24日)4時30分,我國在中國文昌航天發射場用長徵五號遙五運載火箭成功發射探月工程嫦娥五號探測器,順利將探測器送入預定軌道,開啟我國首次地外天體採樣返回之旅。
  • 中國探月工程總設計師吳偉仁院士團隊最新英文評述:梳理嫦娥四號...
    2020 年 11 月 24 日 4 時 30 分,嫦娥五號月球探測器在中國文昌航天發射場成功發射,長徵五號遙五運載火箭順利將其送入預定軌道,至此,以 「嫦娥奔月」 神話故事命名的中國月球探測工程已成功實施 5 次發射任務。嫦娥五號的發射將實現中國首次月球無人採樣返回,助力深化月球成因和演化歷史等科學研究。
  • 嫦娥五號今日啟程!紫金山天文臺專家揭秘我國探月史
    交匯點訊 這必將是載入中國航天史冊的一天。  2020年11月24日4時30分,我國在文昌發射場用長徵五號運載火箭,成功將嫦娥五號探測器送入預定軌道,開啟探月三期收官之旅。交匯點記者專訪中國科學院紫金山天文臺研究員吳昀昭,為大家介紹本次探月計劃和我國探月史。
  • 助力嫦娥五號成功發射,太空兔召喚嫦娥,攬YUE計劃啟動
    [車友頭條-車友號-Autozone汽車數落]  嫦娥嫦娥,我是太空兔,請回答! 北京時間11月24日,嫦娥五號在中國文昌航天發射場成功發射,作為中國探月工程官方戰略合作夥伴,北京越野同步開啟使命召喚VII攬YUE計劃,首次全程參與嫦娥五號出徵、返回整體任務。
  • 「嫦娥五號」—月球採樣返回倒計時
    中國探月工程(China’s Lunar Exploration Program)亦稱嫦娥工程,是中國國家航天局啟動的第一個探月工程,於
  • 中國探月16年,嫦娥五號或將改寫月球歷史 | 解讀
    許琦敏 探月工程嫦娥五號任務是中國探月工程第六次任務,計劃實現月面自動採樣返回,助力深化月球成因和演化歷史等科學研究,是我國航天領域迄今最複雜、難度最大的任務之一。 中國探月工程三步走戰略 中國探月工程採用「繞、落、
  • 「嫦娥五號」探月任務亮點解析:五個首次、三步走戰略壓軸之作
    2004年,我國探月工程立項實施,確定了「繞、落、回」三步走戰略規劃,由國家航天局牽頭組織實施。16年來,中國探月工程五戰五捷,碩果纍纍,嫦娥五號任務將圓滿完成「繞、落、回」三步走戰略規劃。探月工程嫦娥五號即將發射,再次踏上奔月之旅。此次探月任務和以往有什麼不同?嫦娥五號探月任務有哪些看點呢?
  • 聽探月工程總指揮講嫦娥五號背後的故事:院士用哈爾濱香腸詳解機器...
    聽探月工程首任總指揮講述嫦娥五號探測器背後的故事這一次嫦娥五號探測器要進行的是我國首次月面採樣返回,完成探月工程三步走「繞落回」的最後一步。當年探月工程三步走是如何制定的?在這之中又有哪些不為人知的故事?總臺央視記者獨家專訪了探月工程規劃制定者之一、國家航天局原局長,今年已經80歲高齡的探月工程首任總指揮欒恩傑院士。
  • 嫦娥五號探測器發射成功:多長時間到月球+返回地球時間
    2020年11月24凌晨,長徵五號遙五運載火箭在中國文昌航天發射場點火升空,在破曉中劃出一道金色弧線,成功將「嫦娥五號」月球探測器送入地月轉移軌道。嫦娥五號任務是我國今年航天發射的重磅任務,更是中國探月工程「繞、落、回」三步走的最後一步, 將實現包括我國首次月球無人採樣返回在內的一系列高難度任務。
  • 嫦娥五號回家,中美競跑太空-虎嗅網
    阿波羅17號採回的70017樣品,重2957克,美國將其中1克贈送給中國 | 月球與行星研究所(LPI)他就是「嫦娥之父」歐陽自遠,「嫦娥」探月工程首席科學家2018年中國地質大學教授肖龍研究組發表了一篇論文,強烈建議嫦娥五號在呂姆克山東部的Em4地質區著陸,這裡約形成於12億年前,是呂姆克山及整個月球最年輕的區域。醋醋看了新華社的報導,嫦娥五號著陸點在北緯43.1°西經51.8°,正好位於Em4地質區。
  • 嫦娥五號探測器成功發射
    11月24日4時30分,我國在中國文昌航天發射場,用長徵五號遙五運載火箭成功發射探月工程嫦娥五號探測器。
  • 我國計劃2019年底前後發射嫦娥五號
    我國計劃2019年底前後發射嫦娥五號將實現月球區域軟著陸及採樣返回我國將繼續實施月球探測工程,突破探測器地外天體自動採樣返回技術嫦娥五號:將實現區域軟著陸及採樣返回,屆時探月工程將完成「繞、落、回」三步走目標。
  • 大家一起吹吹牛,怎麼就中國當真了呢?
    11月24日嫦娥五號順利升空,作為中國探月工程第六次任務,首次在月球表面自動採樣,從2004年月球探測工程啟動以來,嫦娥家族在長徵系列火箭的託舉下,讓奔月神話一步步成為現實。有網友翻出15年前中國制定的探月計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