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羽量級世界前十中國四人!一龍在國內「猴子稱霸王」亦得益於此!》
「趨利避害」,這是人性特點,也是人之常情。
所以,我們可以看到,為因應東方人的身體條件,中國的自由搏擊選手,多選擇往更輕量級上去——比如,最新一期的世界自由搏擊權威媒體combatpress排行榜上,中國選手在羽量級中,竟歷史性地首次於前十中,出現獨佔其四的奇景!
在羽量級中,中國的「炸藥」楊茁,他在崑崙決八人戰上,先後擊敗了位寧輝、梅西亞、星當後,首次強勢進入該級別世界第八——而邱建良、魏銳、位寧輝,加上楊茁,目前,中國選手竟在該級別中,將近佔了前十的一半!
這首先說明,中國有更多選手,在不斷地進入自由搏擊世界級的水平,這當然值得可喜可賀!
其次,這也表明,中國人因應東方人的身體條件,顯然更適合小級別的搏擊競技。
再者,這同時也表明,我們的搏擊選手,多是避強就弱——因為,西方人、非洲人,他們因身體強壯、較重,多集中在更重量的搏擊級別,為避開這些實力強大的對手,我們的搏擊選手,因此會在羽量級扎堆。
當然,因人種、基因關係,我們中國選手在搏擊領域的重量級中,確實難覓高手;但是,中國選手卻都往最低級別的羽量級裡擠,也並非完全是一個好現象。
事實上,同是東方人種的日本、菲律賓、泰國等搏擊選手,雖也喜歡往最輕的級別混,但他們會更多地去被稱作「自由搏擊黃金級別」的輕量級——70公斤級中打天下,像西提猜、蘇波邦、播求等,這些混出聲名的泰拳王們,就是在輕量級打出自己的威望。
如果細思之下,我們就不難發現,為何被MMA教練冬哥認為,只是中國搏擊「二、三流水平」的假「武僧」一龍,竟能在中國炒作七、八年,才於近日,被世界第一的西提猜吊打出原形,其實,這並非是說一龍水平有多高,而是中國高水平的選手,大都降重降級去選擇羽量級了。
試想,如果67公斤級的邱建良、魏銳、位寧輝、白近斌、楊茁等,是向上提升3公斤,都積極地在「黃金級別」中混江湖,說不定,早就像現在的羽量級,打出中國的黃金級別搏擊之王了。
那麼,這就不太可能會是「山中無老虎,猴子稱大王」——讓一個武僧一龍,獨自一人在中國國內輕量級混到這麼久,並得到名大於實的商業利益了。
因此,還是希望中國的搏擊勇士們,不能總是一窩風地往羽量級中扎堆,不妨多些勇氣,進入輕量級,開拓一片新天地——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或許這更能成就出真正的中國巨量級勇士呢!
(以上圖片來自網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