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春的準媽媽寧寧預產期是4月中旬,在小寶寶出生前,她所在的群為她準備了一份非常珍貴的禮物——800毫升「熊貓血」,以保證她生產的安全,因為寧寧就是「熊貓血」。
據了解,在我們身邊,1萬個人裡面有30人左右是Rh陰性血。因為血液種類稀有,供血者難尋,有時會出現血液短缺、一血難求的情況。為了自救、互救,度過危機時刻,吉林省一些「熊貓血」們集結在了一起,這其中就包括寧寧。
稀有「熊貓血」成立互救群
王曉磊家在吉林,在一家工廠工作。他說,獻過血才知道自己是「熊貓血」。
那是2005年,他22歲。一天外出逛街,經過血站看到工作人員在宣傳無償獻血。「覺得自己挺年輕,身體也不錯,就想獻血,為社會做些貢獻。」
工作人員幫他纏上繃帶,消毒手臂,針頭刺入,殷紅的血液順著透明的導管流進了血袋。這是他第一次獻血。
那年10月份,王曉磊準備第二次獻血。工作人員看了他的信息,有些驚訝,「你是『熊貓血』啊!」
王曉磊當時對「熊貓血」根本沒有概念,只聽工作人員說,是一種稀有血型。回家之後,他查了很多資料,對「熊貓血」有了更多了解。
急需用血保命的狀況不可避免,「大多數情況下,我們會向血站求助,但因供血者少,血站庫存短缺的情況也是可能發生的。」王曉磊想把這些「熊貓血」集合起來,自救、互救。「這樣一旦發生危險需要用血,我們至少知道能去找誰。」
那段時間,血站成了他常去的地方。「多留意,獻血的人有沒有『熊貓血』,多打聽,身邊有沒有這樣的人。」果然找到了幾個人,大家分享了彼此的想法,都挺認同的。
2006年3月,王曉磊建了一個QQ群,Rh陰性血互救群自此成立。人問人,人找人,幾乎是通過「人肉搜索」的方式,互救群從最初的幾個人逐漸壯大到了現在的140多人,分布在省內的各個城市。
確認用血信息真實後才會獻血
王曉磊介紹,互救群成員加入有嚴格的審核制度。每一個申請入群的人,群主都會嚴格審核對方的信息。「必須是吉林省的人,還需提供獻血證、身份信息,證實自己是『熊貓血』。」管理員會將成員留下的真實信息、聯繫方式仔細記錄,並定期更新,保證能聯繫上對方。
如果一旦出現突發情況,急需用血,群內成員如何自救呢?
「這種情況,基本上是血站庫存緊張的時候。」王曉磊說,需要用血的成員會聯繫群主或管理員,說明情況。「我們會向需要用血的人所在的醫院核實,確認屬實之後,聯繫供血者獻血。有了核實過程,才能保證真實性。」王曉磊說,這麼做是為了防止有人別有用心,「比如潛在群裡,聯繫成員獻血,在黑市倒賣等現象。」
血站希望合作 讓更多人受益
據了解,目前,我國Rh陰性血人數約390萬人。在長春,「有獻血記錄的『熊貓血』人群共有2000餘人,但由於聯繫方式變更、搬家,或超過獻血年齡等因素,現在能聯繫上的只有500多人。」長春市中心血站黨支部書記肖振山說。
「對於這種民間的自救團體,出發點是好的,我們也希望越來越多的『熊貓血』參與到義務獻血的隊伍中來。」肖振山說,但自救團體也會面臨一些問題。「比如信息的真實性、獻血的規範性,以及是否存在灰色交易,都需要管理者注意。」肖振山說,因此,如果有緊急情況,還是希望大家通過血站,這樣才能保證市場的規範性。「我們也願意和這樣的自救團體合作,讓我們的資料庫更豐富,讓資源共享,更多人受益。」
互救群一次次獻出「熊貓血」 為車禍男子獻血400毫升
2011年的一天,王曉磊接到吉林市中心血站的電話,說延吉的一名傷者急需輸血,血型跟他相同,問他是否方便獻血。王曉磊立即打車趕到延吉。
對方是一名40歲左右的男子,在車禍中失血過多,王曉磊獻血400毫升,醫護人員緊急搶救,男子保住了性命。
為患者獻血300毫升
今年46歲的李明德是一名貨車司機,也是一名「熊貓血」。
今年年初,群內的管理員找到他,說有成員急需輸血。「我和醫院、血站溝通,又見到了患者確保真實。」李明德獻血300毫升,患者輸血的時候,李明德就坐在床邊看著。「眼看著我的血救人了,心就落地了。」
為準媽媽儲備800毫升
「熊貓血」生寶寶,也是讓人提心弔膽的事情。「要是有大出血,需要用血,一旦血站庫存不夠,會非常棘手。」王曉磊說。
寧寧的預產期是4月中旬。小寶寶即將降生,王曉磊聯繫了兩名群成員,幫寧寧儲備了800毫升的血液,確保生產時的安全。
為白血病患者獻血1600毫升
吉林省磐石市的劉小龍也是一名「熊貓血」,今年年初突發感冒,在吉林市中心醫院就診後診斷為急性粒單核細胞白血病。入院後,醫院進行了第一個療程的化療,群內成員為他獻血1600毫升。
成立9年獻血總量近5萬毫升
今年3月,劉小龍又急需2000毫升AB型Rh陰性血,同類血型概率僅佔萬分之三,是「熊貓血」中的「熊貓血」。
「獻過的,短時間內就不能再獻了。」王曉磊說,10多天過去了,還差1000毫升血。
吉林省Rh陰性血互救群的管理員陳光,還是「吉林好人愛心服務聯盟」的群成員。3月中旬,他聯繫「吉林好人愛心服務聯盟」群的群友,在長春市中心血站和吉林市中心血站共同發起尋找「熊貓血」和無償獻血宣傳活動。發動長春、吉林、通化、四平、松原五城聯動,尋找「熊貓血」愛心接力活動,幫劉小龍渡過了難關。
互救群成立9年來,群成員獻血總量近5萬毫升。新文化記者 段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