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肉搜索「熊貓血」互救群9年獻血總量近5萬毫升

2020-11-22 中國日報

長春的準媽媽寧寧預產期是4月中旬,在小寶寶出生前,她所在的群為她準備了一份非常珍貴的禮物——800毫升「熊貓血」,以保證她生產的安全,因為寧寧就是「熊貓血」。

據了解,在我們身邊,1萬個人裡面有30人左右是Rh陰性血。因為血液種類稀有,供血者難尋,有時會出現血液短缺、一血難求的情況。為了自救、互救,度過危機時刻,吉林省一些「熊貓血」們集結在了一起,這其中就包括寧寧。

稀有「熊貓血」成立互救群

王曉磊家在吉林,在一家工廠工作。他說,獻過血才知道自己是「熊貓血」。

那是2005年,他22歲。一天外出逛街,經過血站看到工作人員在宣傳無償獻血。「覺得自己挺年輕,身體也不錯,就想獻血,為社會做些貢獻。」

工作人員幫他纏上繃帶,消毒手臂,針頭刺入,殷紅的血液順著透明的導管流進了血袋。這是他第一次獻血。

那年10月份,王曉磊準備第二次獻血。工作人員看了他的信息,有些驚訝,「你是『熊貓血』啊!」

王曉磊當時對「熊貓血」根本沒有概念,只聽工作人員說,是一種稀有血型。回家之後,他查了很多資料,對「熊貓血」有了更多了解。

急需用血保命的狀況不可避免,「大多數情況下,我們會向血站求助,但因供血者少,血站庫存短缺的情況也是可能發生的。」王曉磊想把這些「熊貓血」集合起來,自救、互救。「這樣一旦發生危險需要用血,我們至少知道能去找誰。」

那段時間,血站成了他常去的地方。「多留意,獻血的人有沒有『熊貓血』,多打聽,身邊有沒有這樣的人。」果然找到了幾個人,大家分享了彼此的想法,都挺認同的。

2006年3月,王曉磊建了一個QQ群,Rh陰性血互救群自此成立。人問人,人找人,幾乎是通過「人肉搜索」的方式,互救群從最初的幾個人逐漸壯大到了現在的140多人,分布在省內的各個城市。

確認用血信息真實後才會獻血

王曉磊介紹,互救群成員加入有嚴格的審核制度。每一個申請入群的人,群主都會嚴格審核對方的信息。「必須是吉林省的人,還需提供獻血證、身份信息,證實自己是『熊貓血』。」管理員會將成員留下的真實信息、聯繫方式仔細記錄,並定期更新,保證能聯繫上對方。

如果一旦出現突發情況,急需用血,群內成員如何自救呢?

「這種情況,基本上是血站庫存緊張的時候。」王曉磊說,需要用血的成員會聯繫群主或管理員,說明情況。「我們會向需要用血的人所在的醫院核實,確認屬實之後,聯繫供血者獻血。有了核實過程,才能保證真實性。」王曉磊說,這麼做是為了防止有人別有用心,「比如潛在群裡,聯繫成員獻血,在黑市倒賣等現象。」

血站希望合作 讓更多人受益

據了解,目前,我國Rh陰性血人數約390萬人。在長春,「有獻血記錄的『熊貓血』人群共有2000餘人,但由於聯繫方式變更、搬家,或超過獻血年齡等因素,現在能聯繫上的只有500多人。」長春市中心血站黨支部書記肖振山說。

「對於這種民間的自救團體,出發點是好的,我們也希望越來越多的『熊貓血』參與到義務獻血的隊伍中來。」肖振山說,但自救團體也會面臨一些問題。「比如信息的真實性、獻血的規範性,以及是否存在灰色交易,都需要管理者注意。」肖振山說,因此,如果有緊急情況,還是希望大家通過血站,這樣才能保證市場的規範性。「我們也願意和這樣的自救團體合作,讓我們的資料庫更豐富,讓資源共享,更多人受益。」

互救群一次次獻出「熊貓血」 為車禍男子獻血400毫升

2011年的一天,王曉磊接到吉林市中心血站的電話,說延吉的一名傷者急需輸血,血型跟他相同,問他是否方便獻血。王曉磊立即打車趕到延吉。

對方是一名40歲左右的男子,在車禍中失血過多,王曉磊獻血400毫升,醫護人員緊急搶救,男子保住了性命。

為患者獻血300毫升

今年46歲的李明德是一名貨車司機,也是一名「熊貓血」。

今年年初,群內的管理員找到他,說有成員急需輸血。「我和醫院、血站溝通,又見到了患者確保真實。」李明德獻血300毫升,患者輸血的時候,李明德就坐在床邊看著。「眼看著我的血救人了,心就落地了。」

為準媽媽儲備800毫升

「熊貓血」生寶寶,也是讓人提心弔膽的事情。「要是有大出血,需要用血,一旦血站庫存不夠,會非常棘手。」王曉磊說。

寧寧的預產期是4月中旬。小寶寶即將降生,王曉磊聯繫了兩名群成員,幫寧寧儲備了800毫升的血液,確保生產時的安全。

為白血病患者獻血1600毫升

吉林省磐石市的劉小龍也是一名「熊貓血」,今年年初突發感冒,在吉林市中心醫院就診後診斷為急性粒單核細胞白血病。入院後,醫院進行了第一個療程的化療,群內成員為他獻血1600毫升。

成立9年獻血總量近5萬毫升

今年3月,劉小龍又急需2000毫升AB型Rh陰性血,同類血型概率僅佔萬分之三,是「熊貓血」中的「熊貓血」。

「獻過的,短時間內就不能再獻了。」王曉磊說,10多天過去了,還差1000毫升血。

吉林省Rh陰性血互救群的管理員陳光,還是「吉林好人愛心服務聯盟」的群成員。3月中旬,他聯繫「吉林好人愛心服務聯盟」群的群友,在長春市中心血站和吉林市中心血站共同發起尋找「熊貓血」和無償獻血宣傳活動。發動長春、吉林、通化、四平、松原五城聯動,尋找「熊貓血」愛心接力活動,幫劉小龍渡過了難關。

互救群成立9年來,群成員獻血總量近5萬毫升。新文化記者 段超

相關焦點

  • "熊貓血"夫婦獻血超1萬毫升 夠為兩人全身換血
    "熊貓血"夫婦獻血超1萬毫升 夠為兩人全身換血 原標題:   新華社瀋陽9月10日電 題:寫在25本獻血證裡的愛——「熊貓血」夫婦的15年獻血路  新華社「中國網事」記者張倵瑃
  • 什麼是熊貓血 熊貓血可以獻血嗎
    根據江蘇省血液中心稀有血型庫的資料顯示,目前的「熊貓血」俱樂部成員,平均每年僅增加20多人。  血液中心工作人員介紹,稀有血型獻血者,除了血型上的「稀有」之外,還有堅持上的「稀有」。據不完全統計,每年有近30%稀有血型獻血者流失。而流失的因素大多是覺得自己的血液與眾不同,像「熊貓」一樣珍貴,從而不願意獻。其實,稀有血型獻血者與其他獻血者一樣,獻血對身體都是沒有傷害的。
  • 熊貓血女孩獻血被多抽100毫升,為何不是小事?
    近日,網曝熊貓血學生獻血被強行多抽100毫升。網帖稱,小倩和朋友到校門口的獻血車上獻血,並約定每人捐贈200毫升。小倩在抽血之後發現自己抽血的數量比朋友多100毫升。涉事獻血站稱,詳情有出入,但不便告知。(4月3日央廣網)  大學生小倩在獻血前已約定好捐獻200毫升,但因為自己是稀有的「熊貓血」血型在不知情的情況下被多抽了100毫升,儘管對身體不會帶來損害,但獻血站護士單方面破壞信任,利用並消費獻血者的愛心卻令人寒心。
  • 東光縣高李真:12年捐獻8000毫升「熊貓血」
    Rh陰性血,是大家口中的「熊貓血」,今年31歲的河北省滄州市東光縣小夥兒高李真就是這樣的血型。12年來,他堅持無償獻血8000毫升,保持著滄州市捐獻「熊貓血」最多的紀錄。他先後獲得河北省稀有血型無償獻血奉獻獎金獎、全國無償獻血奉獻獎銅獎、河北省無償獻血奉獻獎(稀有血型)太行之星獎等多項榮譽稱號。
  • 「熊貓血」表姐弟3人累計獻血12900毫升
    To view this video please enable JavaScript, and consider upgrading to a web browser that supports HTML5 video
  • 表姐弟3人都是「熊貓血」!已累計獻血12900毫升
    1月9日,上海郊區氣溫跌至零下9.8度,頂著寒風,陳武章帶著姐姐和表弟一同來到了上海七寶愛心獻血站。這是他第15次獻血了,回憶起第一次獻血時的場景,陳武章笑著說:「獻血站護士打電話給我讓我再去一次時,我還以為自己的血液出了問題,緊張得要命。」原來他是Rh(D)陰性血,在我國,Rh(D)陰性血人員僅佔約3‰,因為罕見,時常被人們稱為「熊貓血」。
  • 熊貓血老人10年獻血3000ml 如今患病11人來救命
    11年前,高孟春獻血救人的新聞報導。青島新聞網5月23日訊(記者 張萍)今年65歲的青島市民高孟春是Rh陰性血型,也就是俗稱的「熊貓血」。據悉,在我國的漢族人口及大多數民族中,Rh陰性血型只佔約0.3%;在白種人中,這種血型約佔總人口的15%。
  • 表姐弟3人都是「熊貓血」!已累計獻血12900毫升
    新民晚報「上海時刻」出品   【新民晚報·新民網】1月9日,上海郊區氣溫跌至零下9.8度,頂著寒風,陳武章帶著姐姐和表弟一同來到了上海七寶愛心獻血站。
  • 寧波老人杭州住院急需熊貓血救命 慈谿女警變身「熊貓俠」獻血救人
    「被確診後幾天,病情變化很快,白細胞跌到5,所有治療都停了下來,搶救了以後醫生說一定要馬上輸血,否則有生命危險。」陳女士說,公公是罕見的RH陰性血,也就是俗稱的「熊貓血」,當時杭州的血站正好沒有這種血,而自家兄弟姐妹、子女等所有親屬都查了,也沒有人是熊貓血,家裡人特別著急。無奈之下,陳女士只有在朋友圈裡求助。
  • 表姐弟3人都是「熊貓血」!已累計獻血12900毫升
    新民晚報「上海時刻」出品【新民晚報·新民網】1月9日,上海郊區氣溫跌至零下9.8度,頂著寒風,陳武章帶著姐姐和表弟一同來到了上海七寶愛心獻血站。這是他第15次獻血了,回憶起第一次獻血時的場景,陳武章笑著說:「獻血站護士打電話給我讓我再去一次時,我還以為自己的血液出了問題,緊張得要命。」原來他是Rh(D)陰性血,在我國,Rh(D)陰性血人員僅佔約3‰,因為罕見,時常被人們稱為「熊貓血」。由於自己的血型稀有,陳武章決定此後每年定期獻一次血,儘可能地幫助到別人。他目前已經累計獻血6000毫升。
  • 29年來無償捐獻「熊貓血」18400毫升 合肥人張維才用熱血溫暖他人...
    29年來,他無償捐獻「熊貓血」18400毫升,獻血量接近5個成年人的血量總和,救人無數,也感動了無數人。他為了保持血液合格,不僅遠離菸酒,而且一日兩餐,晚上從不吃飯。由於獻血次數多、救死扶傷貢獻大,2010年張維才獲得國家衛生部、中國紅十字會、解放軍總後勤部聯合頒發的「全國無償獻血獎金獎」。
  • 「熊貓血」表姐弟,3人累計捐獻12900毫升血液!
    「熊貓血」表姐弟,3人累計捐獻12900毫升血液!這熱心熱血的三姐弟都來自上海閔行區「Rh(D)陰性血稀有血型獻血者應急隊伍」,B型Rh(D)陰性血的姐姐陳玲、O型Rh(D)陰性血的弟弟陳武章、A型Rh(D)陰性血的表弟黃志偉,累計無償捐獻12900毫升珍貴「熊貓血」的三姐弟不但自己定期獻血
  • 「最美佛山人」多年獻「熊貓血」超5000毫升
    黃劍明廣州日報訊 (全媒體記者黃子寧 通訊員黃欣英攝影報導)身體裡淌著「熊貓血」的他,多年來無償獻血超過5000毫升,為有需要的人帶去生命的希望。他叫黃劍明,來自廣東醫科大學順德婦女兒童醫院(順德區婦幼保健院),是一名普通的醫院後勤總務科幹事。
  • 東光縣的高李真把8000毫升「熊貓血」獻給他人
    前不久,滄州市中心血站工作人員將「全國無償獻血奉獻獎銀獎」和「河北省無償獻血奉獻獎(稀有血型)太行之星獎」的證書,送到了東光縣南霞口鎮西孫村高李真的家中。31歲的高李真的血型是Rh陰性,也就是通俗說的「熊貓血」。12年來,高李真堅持控煙限酒,飲食清淡,無償獻血量達8000毫升,保持著滄州市捐獻「熊貓血」最多的紀錄。
  • 「熊貓血」夫婦的15年獻血路:獻血成一種生活方式
    這個普通家庭裡,有著一對平凡而高尚的伉儷——方東鋒、朱利夫婦,他們的血型都是罕見的RH陰性血。15年來,25本獻血證,累計獻血超過1萬毫升,可以為兩個成年人全身換血,而他們的夫妻小愛和人間大愛,也都蘊藏在這25本獻血證裡。
  • ...急需「熊貓血」追蹤:10人已「擼袖」獻血!「熊貓血」為啥不能...
    男子受重傷急需「熊貓血」追蹤:10人已「擼袖」獻血!「熊貓血」為啥不能提前儲備?12月22日下午,晨報融媒記者從內蒙古血液中心處了解到,從22日上午開始,不斷有熱心市民前來獻血。截至記者發稿前,血液中心已採集了10名獻血者2700毫升全血。
  • 傳聞我的血能賣到兩千元1毫升?網友趣談獻血經歷
    熊貓血的珍貴大都有所耳聞,一位網友表示自己獻血直接獻掉了一套房的首付... 怎麼回事?網友@風雨孫策 爆料: 我的血是熊貓血,今年浙江省血液中心稀有血型辦公室(好像是叫這個名字)至少打了十次電話給我,要我去獻血,說血庫裡我這個血型的血非常緊缺,問我能不能去獻血一下,並且還叮囑我,要我一定要注意身體,萬一我要做手術,血庫裡我這個血型的血是很緊缺的。
  • 高玉鵬:獻出「熊貓血」弘揚正能量
    新華網蘭州9月6日電(記者榮啟涵、王博)野外山路上,高玉鵬在按路線巡檢維護高壓線,風餐露宿的野外作業在他看來再平常不過;還有一件事,也成為過去五年來他生活中的習慣——獻血。今年48歲的高玉鵬是甘肅電力檢修公司有著三十年工齡的老職工。2010年7月23日,外出巡線回程的車上,高玉鵬突然接到電話,朋友的孩子腸胃大出血急需用血。他以最快的速度趕到醫院獻了400毫升血。
  • 「熊貓血」男子車禍受重傷追蹤:10人「擼袖」獻血 「熊貓血」為啥...
    因小王系RH陰性A型血(即:熊貓血),急需社會同型血型的愛心人士給予獻血以挽救生命。12月21日晚,內蒙古晨報全媒體平臺就此事進行了報導,受到許多熱心市民的關注。10人獻血2700毫升據了解,直到目前,小王的身體由於車禍撞擊導致脊柱多處骨折,並伴隨多臟器損傷,病情依舊十分危重。
  • 公交司機擁有AB稀少血型 16年獻血5萬多毫升
    愛上運動、愛上旅遊、愛上音樂……但這人,愛上獻血。  公交司機方錫康,擁有AB稀少血型,戒菸戒酒,生病了也不吃藥熬著,就為了隨時待命獻血。從全血到血小板,10多年來,方錫康獻的血,相當於將全身的血徹底換10次。  「我沒有什麼大事業,只希望能獻血救人。」方錫康的想法很樸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