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化作先鋒」原來是高度的讚美之詞:忠心耿耿的長壽大將軍廖化

2021-01-18 薩沙

本文作者為黃昏深處,主編為薩沙,如果轉載請務必註明

三國小人物誌0027:忠心耿耿的長壽將軍——廖化

說起廖化這個人物,大家的第一印象肯定是那句民間老話:蜀中無大將,廖化充先鋒。這句諺語常常用來比喻,在一個人才凋零,無將可用的衰落團體中,平庸者也能擔當大任,僥倖成名。正所謂「矮子裡面挑高子,矬子裡面拔將軍」……

除此之外,廖化還有一個非常出名之處,便是其「長壽」。在《三國演義》小說中,他從黃巾餘黨草寇出身,直到蜀國滅亡後才去世,算下來活了90歲以上。這在平均年齡僅4,50歲的三國時代,簡直是個巨大的奇蹟……

其實,歷史上真實的廖化,和演義中所描述的,有較大差異。他並沒有像小說中那樣誇張的高壽,也不是如某些人所認為的,那麼平庸無奇。

我們還是翻開史料記載,去探尋一下廖化這個人物的真實面目!

首先,廖化並非是黃巾落草出身。據《三國志》記載,廖化是荊州襄陽郡中盧縣(今湖北省襄陽市)人。而根據當時的地方史料,《襄陽耆舊記》的記錄,廖姓是荊州地方的大姓,豪族大地主。而廖化作為廖家的人,怎麼也得打上一個「出身豪門」的標籤。

而且,廖化最早的嶄露頭角,是在劉備拿下荊州和益州,並進位「漢中王」過後。這一點《三國志》中有著十分明確的記載。

《蜀書·關羽傳》:二十四年,先主為漢中王,拜羽為前將軍,假節鉞。

《蜀書·宗預傳》:廖化字元儉,本名淳,襄陽人也。為前將軍關羽主簿,……

也就是說,廖化是在建安24年,也就是公元219年,才加入劉備集團,而且一開始的職務還是文官(軍中主簿)。

說起來,建安24年可也真是個了不得的年份,在這一年中,發生了很多影響歷史進程的大事件。先是劉備在漢中與曹操大軍的對峙,逐漸接近尾聲;再是關羽受劉備之命,率軍攻打樊城,為漢中戰線解壓,並上演「水淹七軍」的酣暢大勝;接著,又是形勢急轉直下,在曹魏和江東的夾擊下,關羽丟了荊州,全軍覆沒,敗走麥城……

而廖化的仕途,就是在這樣一個動蕩不已的年份裡開始的……可謂是開局不利。

《三國演義》上說,廖化在荊州之戰中曾經突圍求援,單騎殺出去到上庸城,並求劉封出兵。並在被拒絕過後大哭離開,直奔成都而去……

其實,這也是小說中的虛構情節,在關羽慘敗過後,廖化暫時投降了東吳。畢竟他只是一介主簿,而且是新上任,屁股都還沒坐熱的軍中小吏,既左右不了局勢,也決定不了成敗。孫權在拿下荊州過後,肯定要想辦法拉攏當地豪門,以儘快安頓地方局勢。而廖化作為本地大戶,廖家的成員,自然也是江東集團想拼命拉攏的人物之一。

而且,廖化本身又在關羽軍中效力,雖然職務不高,但好歹還是個管文書資料的官,比一般士卒甚至校尉的地位要高。有他的歸降,非常有利於收編在關羽兵敗之後,四處逃散的荊州士卒。所以可以肯定的是,在荊州歸吳過後,陸遜呂蒙也給廖化封了一個不大不小的官,想要籠絡住他。

然而,廖化表面上和江東集團敷衍著,暗地裡卻「身在吳營心在漢」,悄悄籌划起了回歸蜀漢的大計。

據《三國志》記載,在劉備興兵伐吳的時候,廖化假裝患疾病逝,卻以此為機會,帶著母親和族人們逃出了東吳所控制的範圍,並在劉備的東徵路上,於蜀軍不期而遇……《蜀書·宗預傳》記載:思歸先主,乃詐死,時人謂為信然,因攜持老母晝夜西行。會先主東徵,遇於秭歸。

毫無疑問,廖化的忠心回歸,令劉備龍心大悅,當即就給廖化封官進爵(先主大悅,以化為宜都太守)。之後,廖化才算是真正開始了自己的仕途,並一直為蜀漢帝國效力到了滅亡的那一天……

劉備的伐吳戰役,最終以失敗而告終,沒有搶回荊州不說,還損折了大量的兵馬輜重。連續而來的打擊,使得劉備一病不起,最終在白帝城中闔然辭世。而偏安一隅的蜀國,也就此進入了諸葛亮執政的時代。

為了鞏固自己的權力地位,也為了之後持續不斷的北伐計劃,諸葛亮在上任丞相過後,開始了「一派壓一派」的執政思路。一方面,諸葛亮排擠劉備原有的「元老派」(元老派除了趙雲之外,幾乎已經無人);另一方面,諸葛亮重用「荊州派」的人物,如蔣琬,費禕,馬謖,楊儀,董允,向寵等,儘可能壓制「益州本土派」,並使出各種手段,幹掉過不少人,如李嚴,廖立,劉巴,費詩,彭羕等……

很明顯,出生荊州名門的廖化,自然也在諸葛亮的白名單上,是可以重用,而且也應該被重用的人。然而,我們翻開史料記載發現,廖化最早的戰功記錄,是在延熙元年(公元238年),也就是諸葛亮五次北伐無功而返,隕落五丈原之後(建興十二年,公元234年),這是為什麼呢?難不成諸葛亮在這麼長的時間裡,都一直將廖化閒置不用?

答案是否定的,據《三國志·蜀書·宗預傳》記載,廖化在諸葛亮執政後,被任命為丞相參軍,後來又為廣武都督,陰平郡太守。要知道,極受諸葛亮信任的馬謖,其職位也不過就是參軍。就此看來,諸葛亮對廖化的重用程度,已經不低。雖然並沒有直接派他上陣打仗,但也是擔任了相當重要的核心職務。

不過,就此也可以判定,廖化的軍事能力,肯定也沒有達到出類拔萃的地步。在魏延,馬岱,王平,張翼,張嶷這些將領馳騁疆場,斬將立功的時候,廖化更多的呆在諸葛亮身邊,擔任個參軍的職位,幹些出謀劃策和後勤調配之類的事情。

當然,也有其他的原因。畢竟在第一次北伐的時候,諸葛亮執意任用他的另一位「參軍」馬謖為大將,當即就丟了街亭,誤了大事。之後還迫於政治上的壓力,不得不將馬謖處死……在這種情況下,諸葛亮無疑是不敢再固執己見,凡事都肆無忌憚地重用自己的「荊州派」人物。

或者說,這也算是諸葛亮對廖化的一種保護,沒有輕易將他派上前線,固然失去了讓他建功立業的機會,但也同時避免了他戰場犯錯,敗罪處死的風險。算是諸葛亮建設自己麾下人才梯隊的一種策略。

等到諸葛亮五次北伐無功而返,病逝前線過後,姜維繼承其遺志,執掌蜀國兵權。這時候的廖化,終於有了上陣發揮的空間:

據史料記載,廖化在姜維麾下的作戰記錄,大致如下:

延熙元年(238年)九月,廖化率兵攻打魏國守善羌侯宕蕈駐守的營寨,並巧妙擊退魏將王贇、遊奕等人率領的援兵,還在戰鬥中幹掉了王贇(中箭身亡)。

延熙十一年(248年),涼州羌胡叛魏來降,廖化隨姜維率軍西迎,於成重山築城留守,抵抗郭淮進攻,幫助姜維迎回胡王治無戴等部落。

延熙十二年(249年),廖化隨姜維進攻雍州,姜維留廖化在白水南岸紮營,與駐紮北岸的魏將鄧艾對峙。但被鄧艾識破作戰意圖,牽制戰術失敗,率軍撤走。

景耀六年(263年),司馬昭興兵進攻蜀漢。後主劉禪派遣廖化去往沓中支援姜維。廖化率軍北至陰平,聽聞魏將諸葛緒攻向建威,於是停下來觀察其動向,並在此迎來了姜維大軍。之後又與剛好到達漢壽的董厥、張翼軍會合,一同退守劍閣,抵禦鍾會的進攻。

同年11月,諸葛瞻在綿竹被鄧艾擊敗,廖化跟著姜維,率軍向東進入巴西郡,繞道退至廣漢郡郪縣一帶。不久後,得到後主劉禪投降的敕令,與姜維等到涪縣向鍾會投降……

通過這些記錄,可以看出,廖化在蜀漢領兵作戰的時間並不短,戰場表現也是勝敗參半,有功有過……不過,可以明確的一點是,廖化在其戰鬥生涯中,至少沒有犯過如馬謖那樣一觸即潰,並一潰千裡的錯誤。勝敗乃兵家常事,一位優秀的將軍,最重要的素質並不是只勝不敗,而是能做到敗而不潰,還能保存住自己的實力。

而廖化,無疑是做到了這一點。

……………………………………………………………………………………

綜上所述,我們應該可以給廖化這個人物,作出一個簡單的總結。

其一,廖化肯定有著相當本事和能力,他的謀略水平不弱,在戰場上能打出「圍點打援」這類經典戰例,在戰場外還能裝死逃脫,而且將計劃進行得天衣無縫,滴水不漏。

其二,廖化其實從入蜀開始,就一直得到重用,不管是擔任諸葛亮時期的參軍太守,還是在姜維時期的領兵作戰,他都是當時蜀漢帝國的重要角色之一。最終官至「鎮軍大將軍」的高位,而且在歷史上留下了「以果烈稱」,「前有王(王平)、句(句扶),後有張(張翼)、廖(廖化)」等很高的評價。

其三,廖化對於蜀漢的忠心,確實是有目共睹的。他幾乎從蜀漢立國的那一天起,就在為其效力,而且一直效力到了蜀漢滅亡的時候,可謂有始有終。說他是蜀漢帝國的一尊活化石,絕不為過……

最後,關於廖化的年齡,在史料上也有著較為精確的記載。

據《三國志》記載,景耀四年(261年),廖化路過看望宗預時,宗預曾說:「吾等年逾七十」。而廖化的卒年,是在三年過後的公元264年。也就是說,廖化最終活了至少73歲,甚至可能活到了接近80,這在「人生七十古來稀」的古代,已經算是十分驚人的長壽了。

能在旁人不過4,50年壽命的戰爭動蕩年代,作為一名領兵打仗的武將,戎馬倥傯數十年,最終還能如此高壽,得以善終……從這個角度看來,廖化確實算是很幸運的,畢竟那個時代,能夠像他這樣的人,可以說是寥寥無幾。

然而,廖化的悲劇也就正是在此,因為和他同時代的人,基本上都沒有活到他那個時候的。而只有他,作為唯一的見證者,從蜀國的建立開始,看到了蜀國的滅亡……

從青春少年時代,入蜀為官開始,廖化就用整整42年忠心耿耿和兢兢業業,維蜀漢帝國奉獻了一切。然而,他參與的卻是一項極度艱辛,難有勝算,而且希望還越來越渺茫的事業——興復漢室。

隨著時間的推移,蜀漢帝國逐漸衰落,人才凋零,克復中原的夢想也漸漸消磨殆盡了……廖化身邊的朋友,同事,上司,下屬,都在不停地辭世永別。而他卻一直活著,一直在盡心盡責地忙碌著,直到有一天,等來了劉禪開城投降的消息……

這也意味著,廖化忠心耿耿從頭到尾守護了42年之久的蜀國,終於該到了分崩離析的時候。這對於已經白髮蒼蒼,垂垂老矣的廖化來說,心裡除了萬念俱灰之外,還能有什麼呢?

據史料記載,在蜀漢投降了曹魏以後,廖化很快被削奪了兵權,並遷往洛陽,名為入朝為官,實為軟禁監視。因為他是前朝將軍,在蜀漢軍中有一定威望,曹魏肯定要想辦法防止他先降後叛,起兵造反(姜維就這麼幹了)。

然而,既在意料之中,又出乎意料之外,從蜀中到洛陽的這段遷徙路,就成為了廖化生命的最後一程……有傳聞說,就在遷徙隊伍剛剛要邁出蜀國地界的時候,廖化便在馬車的顛簸中闔然辭世,將自己的生命,永遠留在了蜀漢大地上……

………………………………………………………………………………………………

寫到最後,我們再來追溯一下,「蜀中無大將,廖化作先鋒」這種說法的由來。

其實,這句民間諺語,是出自清末文學《掃迷帚》中的第二十四回。原意為一個團隊中人才凋零,年輕的後起之秀都不行,只能靠早該退休的老將們來擔當大任。這句話的本意是想凸顯廖化的老當益壯,而非是在貶低廖化的能力平庸……

不明白為什麼,這句話傳來傳去,卻傳成了現在類似於「山中無老虎,猴子稱霸王」的意思。

難以想像,為蜀國盡忠盡力一輩子,算是功成名就的廖化,在九泉之下聽到這樣的評價,心中會作何感想呢?

PS:最後一個疑問,為什麼羅貫中要在小說中,將廖化的事跡修修改改,就連出場時間,也提早到了關羽「千裡走單騎」的過程中?

其實,這也是劇情的需要,羅貫中需要用廖化這個人物,來襯託劉備集團的正義性,並凸顯關羽的英雄形象。

羅貫中有意將廖化的出身,改成黃巾餘黨落草為寇,並上演了一出「殺杜遠,送還二夫人,並求關羽收留」的俠義劇……雖然筆墨不多,卻就此能看得出,劉皇叔的仁義滿天下。就連遠在山中的賊寇,都對劉備聞名遐邇,真可謂是王室之胄,英才蓋世,眾士仰慕……

不僅如此,就連關羽的形象,都在「黃巾餘黨」們的吹捧下,名聲通天。前有廖化,後有裴元紹,周倉(這兩個都是虛構人物)……都是爭先恐後地想加入到關羽的麾下,以此表現「漢壽亭侯」的威名震神州……

然而,羅貫中確實沒有考慮到,廖化的年齡問題。經他這麼一改,廖化從黃巾餘黨出場,到蜀國滅亡去世,幾乎經歷了整個三國時代,也長壽得太誇張了。

不過,小說只是小說,允許筆誤的出現,這點也不用過多深究……

相關焦點

  • 宋小寶稱雄春晚小品舞臺,竟是蜀中無大將,廖化做先鋒!
    春晚小品王不在數量之爭,關鍵看觀眾的喜愛程度。沒有哪一部小品超越趙本山的春晚精品,但是宋小寶此番奪冠,也是蜀中無大將,廖化做先鋒罷了。本文原創,圖片來自網絡,如侵權儘快刪除。
  • 李白送給偶像的一首詩,極盡讚美之詞但卻不切實際!
    李白為人狂放不羈,自恃才高目空一切,即便是對當時權傾一時的宰相李林甫也不看在眼裡,在當時能讓他點讚的人並不多,在他所作的1000多首詩詞中,也找不到幾首是讚美別人的。記得之前有朋友問我,李白的粉絲群很龐大,那麼他有沒有自己的偶像呢?
  • 倫納德不止一次讚譽過他,杜蘭特對他也不吝惜讚美之詞
    倫納德不止一次讚譽過他,杜蘭特對他也不吝惜讚美之詞小編之前呢,也關注過一段時間的賽事,不得不說,看著每一個運動員在賽場上揮灑汗水,矯健的身姿,可以說是很帥了,每一份辛勞都有一份收穫,每一次的痛苦都是快樂的開始,每一聲吶喊都是力量的呼喚。
  • 情商高的人,就是會說話,經常說這18句讚美之詞,所以人緣特好
    要知道,喜歡被讚美是人的一種本能。要想有個好人緣,一定要有一張懂得讚美的嘴。看看那些情商高的人,他們會經常讚美別人,搞起社交、與人合作都能得心應手;而那些總是板著個臉從不讚美別人的人,做起事情來也會四處碰壁。
  • 騰蛇對璇璣忠心耿耿,負了青龍
    電視劇《琉璃美人煞》已經更新到了53集,在新的劇情中禹司鳳和褚璇璣這一對大虐之後又在一起了,並且解開了一切誤會,擁抱愛情,禹司鳳更是解開了情人咒。但兩人甜了之後新的危機也即將到來,那就是天界準備對付褚璇璣了。
  • 讚美醫生的成語、名人名言、經典語錄 醫師節祝福詞簡訊
    讚美醫生的成語  救死扶傷 華佗再世 妙手回春 懸壺濟世 杏林春暖 大醫精誠 回春妙手 回春之術 枯骨生肉 妙手回春 起死回生 仁心仁術 手到病除 死骨更肉 庸醫殺人 著手成春 華佗在世 在世華佗 懸絲切脈讚美醫生名人名言、經典語錄
  • 勞斯萊斯庫裡南所有讚美之詞都可用在它身上
    內飾方面  內飾方面凡是你能想到的讚美之詞都可以用在它的身上,比如奢華、考究、細膩等等,畢竟價格擺在那。精湛的工藝以及頂級的用料在它的身上得到了完美的詮釋,視覺效果和觸摸感受都營造的相當出色。
  • 度量大的人往往會長壽
    度量大的人往往心胸開闊,凡事都想得開;度量小的人一般愛鑽牛角尖,心情容易鬱悶,因此人的度量大與小關係著情緒的好與壞,進而會影響人的壽命。心情差的人,情緒鬱悶,氣血淤滯,影響人體各個器官功能的正常發揮,從而造成人體臟器的不協調,功能互相削減,導致人體處於亞健康狀態,進而可能會產生或大或小的疾病。人逢喜事精神爽,悶來惆悵盹睡多。這句古語說得非常好,它說明情緒會影響到人的精神狀態。度量大的人,情緒多處於良性狀態度量大的人什麼事都看得開,什麼事都往開處想。
  • 一向惜字如金的毛不易不吝讚美之詞,鹿晗聽呆了
    這得益於四大導師毛不易、鹿晗、黃子韜、宋茜的影響力,也與節目組前期遴選學員的用心有非常大的關係。培養出女團火箭少女101與男團R1SE之後,本季的創造營會產生怎樣的唱跳女團,大家充滿期待。不過節目組選人的過程中並沒有一門心思把學員框定在歌舞少女的範圍內,一些很有影響力的唱作人也進入訓練營。姚慧還憑藉自己的原創作品早早地坐上了成團位。
  • 1948年的忘年之戀,這觀念在今天依然是先鋒的
    「哀樂中年」的意思,套用張愛玲的話說,就是「他們的歡樂裡面永遠夾雜著一絲辛酸,他們的悲哀也是完全沒有安慰的」,英文用一個詞概括——「bittersweet」。電影講中年人的困境,講獨立女性的艱難,講家庭觀、戀愛觀、教育觀的變化,講小人物的日常生活,以及掩藏在生活之下,暗潮湧動的觀念與思想的變遷。影片講述的是早年喪偶的小學校長陳紹常,獨自撫養三個孩子。
  • 「易學之你是天上的哪顆星」先鋒官——破軍星
    今天介紹第六顆,先鋒官——破軍星。所以這種性質,便令破軍星坐命的人,命運容易起落無常,甚至有大起大落之象,非常辛苦,而且脾氣暴躁。但破軍坐命之人的性格中,卻有正直剛烈的一面,當處於困難艱險的局面中時,反而容易表現出其領導才能與過人的開創魄力。
  • 祝老人生日快樂的祝福語和長壽詞
    5、夢中縈懷的母親,你是我至上的陽光,我將永遠銘記你的養育之恩──值此母親壽辰,敬祝你健康如意,福樂綿綿!6、你用母愛哺育了我的魂魄和軀體,你的乳汁是我思維的源泉,你的眼裡繫著我生命的希冀。我的母親,我不知如何報答你,祝你生日快樂!
  • 詠嘆「飛將軍」李廣的詩詞,王昌齡、王維、辛棄疾,誰的最霸氣?
    到了李廣時期,李廣的箭術也是非常之高,世稱「飛將軍」。水滸傳中神箭手花榮,名號便是取自李廣,「小李廣」。李廣一生建功無數,卻命運不好,沒有大的分封。最後在漠北之戰中,因迷失方向,未能參戰,憤愧自殺,留下了很多遺憾。王勃在《滕王閣序》中就有慨嘆:「馮唐易老,李廣難封」。有道是,時間會沉澱一切。一切功過,自有世人評說。
  • 詩詞中的「飛將軍」李廣
    元狩四年(公元前119年)李廣在漠北之戰中迷失道路,未能參戰合圍,羞憤自殺。李廣自殺以後,漢朝軍隊所有的士兵無不落淚,太史公司馬遷在《史記》中更是單獨寫了《李將軍列傳》,更是在結尾寫下了:「桃李不言下自成蹊」以此告訴世人,李廣的美名就像桃樹和李樹一樣,雖然不會開口說話,但是他們的果實卻深深吸引著人們,由於喜愛的人多樹下都能踩出小路。
  • 肝是「人體將軍」,夏季養肝,按摩三處,疏通肝經,人長壽!
    中醫認為肝是「人體的將軍」,負責著人體的代謝與解毒。一旦肝臟出現問題,身體就會出現各種不適表現。肝不好可能會出現以下不適表現:肝臟作為人體最大的消化腺,一旦出現問題,可能會導致消化功能受損,從而表現為食慾減退、噁心嘔吐、腹痛腹瀉,厭油膩或便秘等症狀。
  • 當代先鋒文學2020「富瑞金石杯」詩歌大獎賽獎項揭曉
    作品散見於《北京文學》《作家文摘》《當代先鋒文學》《河北文學之聲》《中國詩歌網》《詩天子》等全國各地期刊及微信平臺。著有詩集《陌上春幾行》《忽如故人來》。>通過對事物的詩意描寫,抒發內心美好的情愫,展現對生活和生命的讚美及熱愛。
  • 圍觀這場超人氣盛會 外媒毫不吝嗇讚美之詞
    圍觀這場超人氣盛會,外媒毫不吝嗇讚美之詞,誇!誇!誇!  外媒的稱讚還真是360度、全方位!  特殊時刻,中國向世界打開大門。  又逢深秋時節,第三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如約而至,來自全球各國的新老朋友匯聚黃浦江畔,共赴這場「進博之約」。  儘管新冠肺炎疫情仍在全球肆虐,但各方合作意願卻絲毫未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