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云:
一局輸贏料不真,
香銷茶盡尚逡巡。
欲知目下興衰兆,
須問旁觀冷眼人。
【甲戌雙行夾批:只此一詩便妙極!此等才情,自是雪芹平生所長,餘自謂評書非關評詩也。】
我們在第12集裡讀過賈雨村的《對月有懷》,「未卜三生願,頻添一段愁。」 批書人就說那是作者在《石頭記》裡留下的第一首詩,批書人認為,雪芹寫《石頭記》也有留下自己詩詞的目的。如今又誇雪芹詩寫的太好了,寫詩詞是雪芹擅長的,批書人在書縫裡寫批註,只評書,不評詩。這也就委婉的承認自己詩詞水平有限,萬一評的不恰當就貽笑大方了。
但是,我臉皮比較厚,敢於跟大家討論這詩,也希望大家能像脂硯齋、畸笏叟一樣,在視頻裡發彈幕批評指正,先讀第二回回目下的這首詩,還是那句話,要是郭德綱老師來讀,就好聽了。
琴棋書畫詩酒花茶是八大風雅之事,除了能陶冶情操,下棋,還磨鍊了人的意志。黑白世界,方寸之間,看似無聲無息,其實暗藏殺機。有時候,眼看「山窮水復疑無路」,瞬間「峰迴路轉別樣天」,我國棋文化棋歷史悠久,作者就用棋局作標題詩。
在《紅樓夢》的多個脂批本中,這首詩都在第二回正文的開頭,可見這首「標題詩」,是針對回目「冷子興演說榮國府」而做的闡發。
先說這首詩的字面意思,下棋的人聚精會神落好每一子,都想贏。特別是高手博弈,勝利在望的時候,也會出現絕地反殺的情況,因此要千思萬慮、格外小心。這一局棋,不下到最後是無法判斷勝負的,因此說:「一局輸贏料不真」,「料不真」就是不能確定,看不透。
只有把棋局看完,才知到最終結果,「香銷茶盡尚逡qūn巡。」開局時焚香泡茶,現在香爐裡的香快沒味兒了,茶也喝光了,但是棋局未完,「尚逡qūn巡」就是下棋的人還在思考,舉棋不定,徘徊不前。佔據優勢的想風捲殘雲,鎖定勝局,處在劣勢的想力挽狂瀾,絕地求生。
懂得這個道理的人,才是懂棋的人,所以,每當高手過招,懂棋的你,剛到場觀看,不會在殘局的時候,問「誰會贏啊?」要問,也只是問「目前誰的優勢大?」這就是「欲知目下興衰兆」。下棋的專心致志沒空搭理你,另外,往往「當局者迷、旁觀者清」,能回答目前局勢的,是比你早到的旁觀「冷眼人」。
此詩以下棋來做比喻,「一局輸贏料不真」,是要讓讀者明白,《紅樓夢》裡逆轉反覆的地方很多,情理之中意料之外的地方很多,出乎意料不合情理的地方也不少,不能隨意下結論。人生也是這樣,正如我們上一集討論的《好了歌解注》,起起落落,變化莫測。
文本裡寫的封建地主官僚大家族的興衰也是這樣,某派政治勢力或某個政治集團在內部鬥爭中的成敗不能過早下結論。軍功起家走向興旺的賈府,歷經百年,是「香銷茶盡」的時候,處於衰敗之中。突然因賈元春封妃有了「烈火烹油、鮮花著錦」之盛,好景不長,轉眼間又「自殺自滅起來」,最終「家亡人散各奔騰」。
剛出場的時候,賈雨村一身一口,窮困潦倒,很快就科舉高中,當了大老爺,娶妻納妾,重整家業。旋即被罷官免職,做了家庭教師,進而結交權貴,復職升官。想更進一步時,又「因嫌紗帽小,致使枷鎖扛」。
「冷子興演說榮國府」,賈雨村、冷子興兩個聰明人對話,也只能討論「目下興衰兆」,就像文本裡寫的「如今的這寧、榮兩門,也都蕭疏了,不比先時的光景」。「如今主僕上下,安富尊榮者盡多,運籌謀畫者無一」。「如今外面的架子雖未甚倒,內囊卻也盡上來了」。「如今的兒孫,竟一代不如一代了」,就是所謂「百足之蟲,死而不僵」。
(感謝大家對行俠夢的支持,歡迎喜歡《我讀紅樓夢》系列視頻的朋友能給予關注和轉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