耗時57年修建完成的乾陵,珍藏文物500噸,最珍貴的是《蘭亭序》

2021-01-09 i聊歷史

在盜墓賊眼中,皇陵便是一座金山銀山,歷朝歷代以來,我國眾多的皇陵先後遭到盜墓賊的挖掘。比如漢武帝的茂陵,早已空空如也,甚至連專家都不願前去勘察。慈禧的定東陵與乾隆的裕陵也慘遭盜墓賊的挖掘,甚至連屍骨都無法湊齊。

所幸的是,仍然有皇陵躲過大劫,比如乾陵與始皇陵。論氣勢,乾隆雄偉壯觀,遠遠觀望,仿佛橫臥的女子,在周圍還保存有眾多的石像。

這座皇陵埋葬著唐高宗李治與武則天,是一座夫妻合葬墓,時隔千年,這座皇陵仍原封未動。武則天的大名世人皆知,使得這座皇陵受到中外考古界的高度關注,如今,挖掘乾陵更是成為熱門話題。

據記載,乾陵陵園總共耗時57年之久,而始皇陵則才耗時39年,可想而知,乾陵的規模之大。相比於始皇陵,世人都認為乾陵是最難挖的皇陵。這座陵墓曾被刀劍劈過,還被大炮轟過,但仍然無法損傷分毫。

經專家統計,乾陵內的文物至少有500噸,在墓道內更是塞滿了盛唐時期的文物,各種金銀玉器將墓室塞得滿滿的。最令世人感興趣的是,傳說中頂級國寶《蘭亭序》作為陪葬放置於乾陵中。

因此千年之間,眾多盜墓賊先後光顧,其中規模最大的一次直接出動盜墓賊40萬,乾陵所在的梁山幾乎被挖走一半,不過乾陵仍然屹立在原地,堅守著李治與武則天的遺體。

在眾多浩劫中最危險的當屬民國時期,當時一支現代化部隊,帶著機槍大炮,主謀是國民黨大將,試圖模仿孫殿英炸毀皇陵。不過就在士兵準備進入時,卻遭遇異象,頓時天昏地暗,飛石走沙,不少的士兵當場吐血而亡,其餘人迅速後撤。

建國之後,乾陵墓道被農民意外發現,專家勘察得出結論,乾陵保存完好。國家曾明令,禁止挖掘皇陵,因此乾陵一直處於被保護狀態,等到考古技術成熟,也許乾陵文物將會重現天日。

相關焦點

  • 乾陵為何被稱為天下第一陵?只因藏寶忒多,卻沒有人沒有能力挖開它!
    乾陵到底會有多少文物呢?根據考古工作者對乾陵主峰以下垂直地宮的局部探測,乾陵墓室由墓道、過洞、天井、前後通道左右宮殿組成。左邊躺著唐高宗,右邊躺著武澤天,各有四間石洞,裡面放著盛唐最值錢的寶貝。在通向金剛牆的近百米過道兩旁,擺滿了各種金銀祭器。而最讓世人感興趣的就是那件頂尖級國寶—《蘭亭序》。
  • 1956年郭沫若挖明定陵,裸手上陣取文物,三千多瑰寶損毀大半
    所以在此之前的開採作業都是沒有組織性,沒有專業性的,無數珍貴的文物,在還沒有面世就被破壞殆盡。 而且這種破壞是不可逆的,這也是在後來吸取了之前的教訓才知道的。在這些教訓中,有一個事件尤其讓當代的考古學家痛心,那就是在1956年對明定陵的挖掘。
  • 40萬人挖不動的乾陵古墓?風水極好,歷經千年無損,已成國家機密
    而小說都有創作素材,因此這些盜墓故事也並不是空穴來風,歷史上許多帝王陵墓都被盜竊過,造成了大量文物流失,國家也在加大力度打擊盜墓團夥。許多人都會好奇,小說中奇幻的盜墓場景又是從哪裡來的呢?大多都是作者想像的,不過,歷史上也確實有一些特殊的皇帝陵墓。說起古代最牛的帝王墓,那就得屬武則天女皇的乾陵了,風水極好,歷經千年無損,現已成國家機密。
  • 濟南城牆修建所孤品文物——濟南圩子牆修理《清冊》珍貴露面
    這麼詳細的記載,不只是讓我們對當時濟南修理圩子牆的費用能有最詳盡的了解,還能對當時濟南、甚至整個北方的各種材料價格、用工價格等都能有所了解。這些已經不只是單純的修建城牆的費用了,而是充分反映了當時濟南及北方的社會經濟和普通人的生活費用等情況,是重要參考數據,對研究清代中後期的社會經濟狀況,是極為難得的歷史發展、社會發展、經濟發展的第一手材料。」
  • 王羲之《蘭亭序》有多美?放大10倍欣賞,美得不可思議!
    文 / 小七 說起中國的書法文化,每一位網友都會非常的自豪,書法在我國有著幾千年的文明史,在我國的古代也有很多著名的書法家,在他們的努力下我國的漢字被寫出了藝術美,要問各位書法愛好者最喜歡中國的哪一位書法家,大家會想到楷書鼻祖鍾繇,還有唐朝的著名書法家顏真卿、柳公權等等,這些書法名家在我們書法歷史上的地位也是非常的高,如今也有很多的書法愛好者在臨摹學習他們的書法,今天小七給大家介紹的這位書法家叫王羲之。
  • 《蘭亭序》最美的50個字,結構筆法,相當震撼
    王羲之像  《蘭亭序》是公元353年,時任會稽內史和右將軍的王羲之召集了一批文人名士。來到了紹興城外的會稽山遊山玩水,並且在蘭亭這個地點舉行了一個詩會,當有三十幾篇詩作出現的時候,就有人提議要把這些詩作匯集起來,準備出一篇詩集,眾人聽了都很贊成。出詩集當然就要寫一篇序文,誰來寫?  大家想來想去就說王內史還是您老來吧,您是書法大家,非您莫屬了。
  • 王羲之寫《蘭亭序》是書法才能的表現,也是酒文化醞釀的結果
    王羲之的《蘭亭序》是書法才能,也是酒文化的醞釀自古以來,書法藝術就和酒文化有著緊密的聯繫。古代人把喝酒當成交際交流的重要媒介,喝酒之後做詩,寫書法,是人生一大快意。王羲之寫成《蘭亭序》是其書法才能超凡的表現,也是酒文化催化書法成書聖的一種文化結果。
  • 武則天墓有500噸的財寶,卻有神靈庇佑,千年來無人能盜
    他想盜的墓是一代女皇武則天的乾陵。    乾陵  據說武則天的陵墓裡面有500噸的財寶,唐朝末年的時候,起義軍領袖黃巢曾經帶領40萬大軍盜乾陵,黃巢的40萬大軍挖了一條40米深的坑道,    黃巢溝  到了五代的時候,後梁的節度使溫韜又打起了乾陵的主意,據史書上記載,只要溫韜的軍隊一靠近乾陵,馬上就會風雲變色,風雨大作。
  • 王羲之的《蘭亭序》,二十一個「之」字,寫法各不相同!
    王羲之的《蘭亭序》被稱為「天下第一行書」,那麼此帖究竟有什麼特別之處呢?有時候我們說到《蘭亭序》,不說整幅書法如何,單說其中的一個字,那就是「之」字,就足以說明王羲之的書法功底了,此帖連落款一共出現二十一個「之」字,形態迥異,各具美態。
  • 上巳節是古代公共衛生日,《蘭亭序》寫的正是這天習俗
    明 仇英《蘭亭圖》無論是「釁浴」的個人行為還是「祓禊」的集體行為,雖有原始時期的「巫術」意味,但整體上是通過自潔而消彌致病因素的一種儀式,實為古人春季驅邪防疫的良好衛生保健習俗。由此可見,上巳節這些活動,正是以公共衛生為主題,是全民保健活動,對防疫防病起到關鍵的作用。
  • 袁克文與《五元一命蘭亭》
    袁克文聰慧過人,長年臨池不輟,精心摹寫碑帖,練得了一筆好書法,真、草、隸、篆無一不精。故其父袁世凱常令他書聯題匾贈予友人或同僚。袁世凱被貶洹上,精心修建洹上花園及養壽園,園內樓堂亭榭,均令袁克文揮筆書寫「養壽堂」、「洗心亭」、「五都草堂」、「樂靜樓」、「枕泉亭」、「謙益堂」等匾額,字跡俊美。
  • 清風出袖、明月入懷,王羲之《蘭亭序》臨寫不可流俗、扭捏作態!
    【麓風軒】書法公益課堂,今日繼續書法技巧分享——王羲之《蘭亭序》「文而不華,質而不野,不激不厲,溫文爾雅」,被譽為「天下第一行書」,是歷代書家臨摹和取法的優秀範本。網友發布的此臨寫習作,我們一起來看看。
  • 越神秘,越傳奇:被博物館珍藏的水晶球極品,見過的人寥寥無幾!
    有資格進入世界性博物館中被珍藏的水晶球,大概也只有下面4個極品了!最離奇的水晶球慈禧太后的水晶球慈禧太后有一個水晶球,極具中國風。水晶球的底座,由純銀打造成海浪的形狀,是非常珍貴的歷史文物。2003年,江蘇東海水晶山莊,將一塊重達十幾噸的天然水晶原石,打磨成一個5噸重的水晶球,堪稱目前世界上最大的天然水晶球。這個水晶球並非完美無瑕,水晶中有金髮絲的存在。然而這卻沒有成為它的瑕疵,反而增加了飄渺悱惻的感染力。
  • 陝82帝王陵星羅棋布 珍貴遺產展輝煌文化
    於是,「事生如事死」的喪葬禮儀,使得帝王們大肆修建豪華陵墓和地宮。他們以自己生前的宏偉宮殿和都城作為示範,在國都附近修建豪華陵墓地宮,並陪葬大量的奇珍異寶。經過幾千年的積累,陝西關中平原上,便星星點點布滿了各式各樣的帝王陵,成為一道獨特的壯麗奇觀。
  • 北京城的小眾景點-民族文化宮-看珍貴民族文物
    民族文化宮民族文化宮主樓13層,高67米,我要說的是民族文化宮博物館,它是1959年10月建成並正式對外開放的,1979年曾改稱民族文化宮展覽館,這個博物館收藏有全國各地少數民族古代、近現代藏品五萬餘件,有5個陳列廳常年對外展出文物
  • 【博聞強識】王鐸,是如何終生學《蘭亭》《聖教》的?
    他認為唐宋以後書家皆自二王發源,故終其一生從未停止對王羲之的學習,幾部重要的範本如《蘭亭序》《聖教序》以及一半為二王書法的《淳化閣帖》,更是寢處與共。 王鐸對於《蘭亭序》的仙趣最為傾心。1636年,在一件《蘭亭序》臨作的跋文中,王鐸對於唐代以來的各種摹本與臨本進行了一番評論:「《蘭亭》褚、薛、虞最勝,得其仙氣。皆絹本。潁州玉刻大類褚河南筆趣。
  • 葉康寧|由《冬青老人口述》中的「蘭亭論辨」談起
    因《陳寅恪的最後二十年》為世人所熟知的龍潛,也參與了蘭亭論辨,他的論文《揭開〈蘭亭序帖〉迷信的外衣》,開篇就說:「從郭沫若同志的文章《由王謝墓誌的出土論到蘭亭序的真偽》發表以後,報刊上又相繼發表了高二適、嚴北溟、唐風等先生的文章,對《蘭亭序》的真偽問題進行了商討。……高、嚴、唐三位先生是不同意郭沫若同志的看法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