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的ESG投資應該是迎來了歷史性拐點,即將進入一個社會責任與投資收益共贏的時代。」2020年11月15日,全國社會保障基金理事會副理事長陳文輝在公開論壇上,就「中國ESG的創新發展」主題發表演講時作出了這一判斷。
所謂ESG是環境、社會和公司治理(Environmental,Social,Governance)的簡稱,它強調投資人應在傳統的財務指標分析之外,同時從環境、社會和公司治理等角度系統分析一家公司是否能夠全面可持續發展,從而規避風險、把握先機。
在全球資產管理行業,ESG投資已經成為重要的發展趨勢。尤其在疫情的衝擊下,通過ESG能夠篩選出真正是「好公司」的企業,這類企業具有良好的信用品質且更有可持續發展的潛力,因而有能力處理系統風險,也更容易得到長線投資機構的青睞。
當前,ESG在國際上已逐步形成較為完善的信息披露和評估體系,但在中國,ESG發展依舊面臨上市公司相關信息披露不足等問題。目前中國企業中ESG評級較高的大多是國際化程度較高,較早參照成熟市場(相對新興市場而言)信息披露標準進行報告的上市公司,這其中聯想集團表現較為突出。2020年聯想集團在MSCI ESG評級中獲得AA級,是硬體、存儲和外圍設備行業的52家公司中的佼佼者;2020年彭博終端(Bloomberg)發布中國內地上市公司環境、社會與公司治理(ESG)披露表現排行榜,聯想集團位列第一。
聯想集團獲得高評級較大程度上得益於其嚴謹、專業且有持續性的ESG報告披露,從制度到實踐、從投入到結果的全面反映。 實際上,2020年,聯想集團在連續14年發布「企業社會責任報告」和「可持續發展報告」的基礎上,擴展其內涵,發布了《環境、社會和公司治理報告》( ESG報告)來披露企業的非財務信息。這一變化體現了資本市場和社會對企業價值認知的變遷:企業存在的意義在於為社會創造價值,而價值不只是企業運營涉及的環境責任和社會責任,還包括規範、透明且高效的公司治理結構確保上述各項機制和行動得到落實。
1.公司治理是ESG戰略基石
ESG(Environmental,Social,Governance)三個層面的外延大小不盡相同:簡化來說,如果E(Environmental)對應的是人與環境的關係,S(Social)對應的是人與社會的關係,那麼G(governance)對應的則是基本面,是研究人的問題。
作為ESG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公司治理旨在協調公司所有利益相關者之間的利益關係,是最具基石意義的一環。擁有良好的治理制度安排,能夠有效約束公司在環境保護和社會責任方面的不規範行為,在機制上完成對ES因素的管控。
2020年資本市場上一個極端的反例——瑞幸財務造假事件,凸顯了良好的公司治理架構和建立健全企業ESG信息披露與查核體系對企業生存發展的重要性。在這次事件中,瑞幸虛構交易金額約22億元,當日股價暴跌80%,盤中數次暫停交易,給投資者造成巨大損失,也嚴重打擊了中國企業在國際投資者中的形象和信譽,間接促成近日市場「劣幣驅逐良幣」現象,波及企業員工、供應鏈、顧客等利益相關方。
而聯想集團作為國內企業治理的先行者之一,通過其2020最新ESG報告,可以窺一斑而知全貌。
首先,聯想集團自上而下建立起系統而清晰的治理架構,以及企業可持續發展政策。以此架構和政策為基礎,聯想集團各部門開展具體的ESG舉措,涵蓋集團總部、主要運營中心、主要開發及製造工廠及各市場內部客服中心等。高級領導層與董事會密切合作,共同監管ESG相關政策、商業道德及合規等內容。
其次,國際化、高標準的信息披露和利益相關者溝通機制。中國公司的ESG評級比全球公司低,一大原因是中國企業現在還沒有披露、尤其是沒有按照第三方機構的標準體系披露相關信息。在這方面,聯想集團參照包括港交所《ESG報告指引》和GRI標準在內的多個標準,還將公司活動與聯合國全球契約原則結合撰寫2020年的ESG報告,並以此回溯企業ESG各項具體舉措及落實情況。
可以說,規範、透明且高效的公司治理結構正是聯想集團多年來保持可持續增長的關鍵因素之一,也受到了公眾和機構的認可。據悉,聯想已經連續七年榮獲香港會計師工會( HKICPA)頒發的「最佳企業治理白金獎」。
同時,延續聯想集團多年的合規管理和高標準的商業道德企業文化,聯想還將其自身 ESG治理實踐推廣至一級供應商及產業鏈供應鏈上下遊企業等利益相關者。這些實踐包括降低運營對環境的影響,推廣負責任材料採購,促進產品研發和生產質量提升,改善合作企業僱員的工作環境,保障員工合法權益等內容。據了解,目前聯想集團 95% 的供應商獲得質量、環境及職業安全方面的多項國際認證。
此外,聯想還專注於全面創新,創造科技新體驗。聯想在全球擁有17個研發基地,有1萬名工程師,每年研發投入達100億人民幣,累計獲得超過2.9萬項專利,其中包含逾1000項5G專利。2020年聯想還陸續推出5G PC、可摺疊筆記本電腦ThinkPad X1 Fold,以及摩託羅拉刀鋒5G摺疊屏手機,推動摺疊屏和5G技術實現全面商用。
2.環境因素下的ESG投資潛力
2020年9月22日,在第75屆聯合國大會期間,中方提出將提高國家自主貢獻力度,採取更加有力的政策和措施,二氧化碳排放力爭於2030年前達到峰值,努力爭取2060年前實現碳中和。
這一減排承諾引發世界矚目和國際社會的熱烈反響。這是一個強烈的信號,將對絕大多數行業和中國企業的未來發展方向及發展方式形成巨大衝擊與機遇——為實現2060年「碳中和」目標以及應對氣候變化,不同行業和企業需要從能源轉型、節能減排、提高產業能效等多方面入手,加速實現綠色和低碳化發展。這一發展理念,ESG作為一種弘揚責任投資和可持續發展的投資理念與之高度契合,是落地未來綠色低碳之路合適的載體。
透過2020年ESG報告,聯想集團在過去12個月的E(Environmental)維度上取得了不菲的成績,用數據說話:
相較於2009/10財年,在過去的2019/20財年期間,聯想集團實現了10年減少92%溫室氣體排放的裡程碑式的成就;
聯想集團目前於全球工廠安裝的太陽能裝置總容量達到16兆瓦;
2020年1月,聯想集團成為獲得亞洲綠色貨運組織三葉認證資格(3-Leaf Certification)的供貨商;
2020年3月,聯想集團登上了全球知名榜單Carbon Clean 200,成為中國內地企業中使用清潔能源較多的公司;
聯想集團在2019年CDP氣候變化報告(2019 CDP Climate Change response)中獲評「A-」類評級,在CDP供應商參與度評級中獲評「A」級;
為全球控溫1.5°做出進一步貢獻,聯想集團承諾到2030年,實現公司運營性直接及間接碳排放減少50%、部分價值鏈的碳排放強度降低25%……
聯想聯寶工廠的生產線採用了低溫錫膏技術,低溫錫膏對節能減排貢獻巨大,生產線上的一年效果相當於每年植樹23萬棵
無論從何種維度上來說,聯想集團在踐行ESG中的環境責任和可持續發展上均為中國高科技製造企業ESG實踐的樣本,其內容涵蓋減排承諾、生產製造、產品運輸、產品材料、產品包裝、能源使用、報廢管理、生產基地能源消耗、供貨商環境表現、廢棄物處理和水資源管理等。
與上述企業ESG中環境和可持續發展實踐相對應的是投資者對資產管理和投資理念的變化。在ESG理念發展的早期,社會物質財富較為匱乏,人們對經濟發展和企業經營中的各類問題容忍度較高,踐行ESG理念在經濟上並不划算;但目前,ESG已逐漸成為全球主流資產管理機構的重要策略之一,而中國也正處於ESG投資的一個歷史拐點,投資者保護了綠水青山就能獲得金山銀山,實現社會責任與投資收益的共贏。
聚焦到中國的上市公司,在過去的幾年中,由於政策監管機構推動金融系統朝著綠色增長的方向發展,以及中國部分公司被納入MSCI新興市場指數,許多中國公司的ESG表現都得到了披露和證明,也讓更多投資者找到了更多可持續投資和規避風險的新標的。根據富達國際的一項調查,有清晰的證據證明,ESG評級比較高的公司,在股市表現、財務回報也比較好。可以說當前ESG走在領先者角色的企業,未來也將有更大韌性和穩定性去適應和迎接市場及行業的挑戰,也將有更大的可能性會受到資本市場的進一步關注。
「汽車是一個數萬億美元的市場,今天新能源汽車取代傳統汽車的趨勢已經明朗,投資機構布局新能源賽道既是踐行ESG理念支持綠色發展,也能獲得穩定、持續的回報,實現資本和社會的雙贏。」全國社會保障基金理事會副理事長陳文輝在一次公開場合的演講中曾以新能源汽車舉例來詮釋ESG投資的價值轉換。當前,ESG投資在中國市場剛剛起步,未來進一步發展有賴於資產管理機構向前更進一步,發揮更重要的ESG理念引領作用去發掘更多可持續發展和綠色的企業資產,不管其來自傳統產業還是新興產業。
3.在ESG中強調「S」
對於中國公司來說,2020年新冠疫情是多年來對社會責任的一次大考驗。諸如疫情等不可預測的風險變成新常態後,投資者越來越重視資產的配置以及資產的品質,ESG等非財務因子正逐步扮演越來越重要的角色。
在ESG中強調「S」是一種避險排雷的舉措,效果顯著。一個比較典型的領域就是時下熱議的「996」工作制甚至加班猝死事件,與之關涉的是ESG中的勞工關係及員工的成長與發展機會。過往的數據顯示,2010年5月,富士康發生多起員工自殺事件,導致股價在一個月內下跌20%;2016年5月,百度的魏則西事件,導致股價在半個月內下跌20%。可以看到,當上市公司ESG因素(勞工關係等)會導致公司經營出現嚴重風險,投資者就會做出反應,並通過股價漲跌表現出來,而這些有重大ESG風險的上市公司也引起投資者的關注。
排除雷區企業後,如何從剩餘的潛在目標資產企業中「優中選優」?一個可能的方式在於剖析其ESG中的「S」項目,看看企業從哪些維度建構起社會責任和價值。翻開2020年聯想集團ESG報告,可窺見一二。
首先,看「非常態」下的企業社會責任應對。2020年的抗擊疫情很有代表性。疫情爆發後的第一時間,為保護員工健康,聯想所有辦公場所和生產基地均迅速採取措施應對新冠肺炎疫情,包括增加消毒工具、增加社交距離,鼓勵在家/靈活辦公和線上會議等舉措,同時聯想集團緊急馳援武漢,捐贈火神山和雷神山醫院所有IT設備;聯想集團還與華大基因及英特爾通力合作,利用超算技術為基因測速提供高達40倍的加速,助力新冠病毒特性研究。
聯想集團緊急馳援武漢,捐贈火神山和雷神山醫院所有IT設備聯想集團董事長兼CEO楊元慶以個人名義向母校中國科學技術大學捐贈1000萬元,加快疫苗的科研攻關。楊元慶還通過「聯想益學堂」公益項目,向湖北省孝感市大悟縣、漢川市、黃岡市紅安縣、隨州市隨縣等地捐贈價值1000萬元的平板電腦及上網卡,保障缺少網絡和終端的孩子們在疫情期間「停課不停學」。
「案板下的小女孩」新聞刷屏後,聯想給恩雅送去了新款筆記本電腦,幫助她好好學習疫情期間,聯想還積極承擔企業社會責任,通過捐贈設備物資、提供技術解決方案等方式助力全球抗疫,全球捐贈金額超過1300萬美元。在資金和物品的捐贈外,聯想還通過積極復工,輸出產品和經驗幫助其他企業重啟生產,在特殊時期擔起了更大、更重的社會責任。
另外,看「正常態」下的企業社會責任應對。 其典型行為體現在「公司行為與人力資本發展等方面表現突出」。自成立以來,聯想一直致力於打造多元化及平等的工作場所和生態系統,為每個人提供「沒有天花板的舞臺」。據報告展示,聯想集團最高級管理層14名人員中包括三名女性,2020年全球女性高管佔比達21%。聯想集團組織內多元化及包容性舉措也獲得了各方嘉許,2020年聯想集團亦連續第二年獲得彭博性別平等指數(GEI)的認可。
聯想集團《2020年全球多元化與包容性報告》摘要後疫情時代,ESG將成為中國實現經濟高質量發展的重要抓手,對於我國諸多企業在「十四五」期間實現產業結構調整升級和產業鏈、供應鏈、創新鏈的健康發展具有重要意義,聯想集團董事長兼CEO楊元慶說道,「聯想將持續發揮自身作為ESG行業龍頭企業的帶動作用,幫助各界企業通過ESG實現和提高自身價值,為中國經濟的高質量發展做出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