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月木葉脫,
芳草化為薪,
苔枯蘆始荻,
朝菌歇,
花藏不見。
農曆十月孟冬之卦屬坤,意為「極淨」「純陰」。純陰意味一陽將生,因此又稱「陽月」。《荊楚歲時記》稱「十月天時和暖似春」,故以稱「小春」或「小陽春」。
圖:雲霓
孟冬雖稱小陽春,實則肅秋之後,寒氣逼緊,液雨降而百蟲藏蟄 ,因此民間盛行暖爐會與燒衣節。大自然一片寧寂,草木剝摧殆淨,是一年之中花色最少的時節,正如《花歷》所說:「十月木葉脫,芳草化為薪,苔枯蘆始荻,朝菌歇,花藏不見。」勉強可見的花材僅有茶梅、茶花、芙蓉、芭蕉花及秋末零落的寒菊與孤零的野卉之類而已,但寒柯枯藤的景觀卻是最足表現一年中枝幹的特性與線條美感,成為孟冬理所當然的插花主材。
圖:雲霓
初冬枝幹性格之變化至為豐富,寒林疏木固有不同感受,而就個體言,孑然冷清的殘楓,枝丫如網的枯榆,小葉慵懸的黃實木,零星帶子的刺棘等等均能顯露不同的美態。以之配插野花小果,有北齊邢邰詩「天高日色淺,林勁鳥聲哀」的感傷與悽愴;配插芙蓉,有許棐詩「霜樹不知醜,葉與花爭紅」的孤寂與詼諧;配以寒菊,有陸遊「桐落井床多槁葉,菊殘衫袖尚餘香」的冷清與美意;配以紅蕉紅棗,有謝良輔「綠絹芭蕉裂,黃金橘柚懸」的悠閒與滿足。
圖:雲霓
《福州志書》說「十月為小陽春,倏變而暖,花有非其時而開者」,因此孟冬也偶見紫藤之類開花,以之為花材正可表現時節的特色。
《荊楚歲時記》:「十月內一雨謂之液雨,百蟲飲此水而藏蟄,呼為藥水,來春二月雷鳴啟蟄。」
十月朔日,民間飲酒作暖爐會,另有剪裁五色紙作男女衣,焚祭祖先,乞禦寒冬,謂之燒衣節。另,十月十五則為下元,依例張燈三夜,以祀祖先。
林淨鳥聲哀
花材:荊棘、狀元紅;枯枝、海石
花器:陶盤
花型:心象寫景
隔溪錦樹初殘,寒鳥枝上輕啼,是初冬常見的景致。以屈曲枯木橫過溪岸,荊棘形成殘淨的寒林,狀元紅穿插林內,鋪以海石,使覺霜地寥廖。左邊留下蔚藍的綠水,使有寒光瀲灩之美。
花葉新經數夜霜
花材:茗花、紫人丹、菝葜
花器:木山子
花型:心象寫景
冬日花葉明淨,枝條挺拔,插於原木山子上,藉以表現山坡嶙嶙、木枯草死的慘澹之美;茗花素雅之姿配以朱紅晶瑩的菝葜子,于堅忍中綻放著自然不息的力量。軟枝的菝葜在此顯得異常的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