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僧在印度最後那段日子,經常做噩夢,戒日帝國和爛陀寺在燃燒

2021-01-08 網易

  四大名著,我最喜歡《西遊記》,從來沒有人能夠把人性和文化,雕塑成永恆的經典!
吳承恩做到了!今天講《大唐西域記》!用隱喻,寫實了,玄奘的噩夢與堅持!

  大殿裡,燭火幽暗,玄奘已經垂垂老矣。

  恍惚間,在噩夢中驚醒!最近,這段時間老是做噩夢。

  而且是同一個噩夢!

  熊熊的火焰,肆虐且猙獰。朋友戒日王死了,爛陀寺燒了,曾經讓他痴迷的那個地方,再也找不到了。

  

  其實,這個夢在很多年前,他就做過!

  那個時候,他還在天竺的爛陀寺,整理行囊,打包藏書,準備回大唐。

  「那個時候,我就應該告訴他,可是就算告訴他,又能怎樣?」玄奘自嘲地笑了,笑自己真的老了,拿不起,放不下,拎不清了。

  恍惚間,記憶回到了,自己年青的歲月。

  玄奘自幼出家,佛門子弟是他的標籤。

  博覽群書後,不是頓悟,而是越來越多的困惑。

  有一天,玄奘對師傅說「我要去天竺。求證!」

  師傅想了想說「年青人就是好衝動,去吧,別告訴別人,皇帝正在搞邊禁。」

  這是一場說走就走的旅行。

  

  貞觀三年,26歲的玄奘做了偷渡客。

  西行之路,漫漫黃沙,無邊的寂寞與風雨同在。

  大唐和尚這個頭銜,讓人敬畏!

  玄奘用了3年的時間,終於穿過塔克拉瑪幹,翻越帕米爾高原,和商隊一起,途經塔什幹、撒馬爾罕,越過喀布爾山口,走進克什米爾。終於見到了傳說中的天竺神河,恆河!

  此時的玄奘,就是一個和尚。

  乘船沿恆河而下,看到岸上搭建巨大的祭臺和神龕,印度人正在祈求天神庇佑國泰民安。

  玄奘報之以同情,他根本不信,神是什麼鬼?

  恆河水悵然流淌,帶著玄奘來到那爛陀寺!

  那是一個秋天,印度的秋天有點冷,玄奘得到了接納,宗師戒賢法師收他為徒。研修生的生活開始了。

  讀萬卷書,行萬裡路。

  玄奘一邊苦讀,一邊遊歷各地勝跡,尋師會友。

  漸漸脫穎而出,以辯論的方式擊敗了很多挑釁的論師。

  江湖人稱「大乘天」!

  突然有一天,玄奘在爛陀寺做了噩夢,夢見爛陀寺被焚燒,自己卻無能為力,因此大病了一場,他決定回大唐,這裡的因果與他無關。

  就在玄奘收拾行囊之際,戒日王登門拜訪。

  

  戒日王的誠意讓玄奘無法推卻,以最高禮儀,向玄奘行觸足禮。

  戒日王的求助讓玄奘義不容辭,戒日帝國的首都有小乘宗師,寫《破大乘義》,對大乘佛法公開批評。

  玄奘當然知道,小乘佛法和大乘佛法之爭,戒日王需要大乘佛法,玄奘本身就是大乘佛法的主將。

  641年春,玄奘來到了曲女城。

  

  戒日王昭告天下,大唐聖僧召開玄奘法會!

  一時間,天下震動!

  無數人懷著不同的目的,聚集在曲女城。僧人3000多人,其他教派的法師來了2000多人。

  那爛陀寺全體出動,助戰。

  機會難得!1000多弟子自然全力以赴!

  戒日帝國的18位藩王都來助陣。

  玄奘是大會的辯主。按照規矩,辯主立論公布天下,靜等各方辯手登場。

  贏了天下聞名,輸了頭顱落地。

  印度人一直玩得這麼嗨!

  看著論臺下面的百姓,玄奘心中有些悵然,「百姓圍觀就是為了看熱鬧,印度的教育被貴族壟斷,對百姓來說,根本聽不懂,沒有神話故事吸引人。真正的對手,是那些婆羅門,他們敢上臺嗎?」

  戒日王的勇士,早就安排好了。18天過去了,玄奘每日靜坐等待挑戰者,無人應戰。

  論場外面,已經人頭滾滾!

  玄奘勝了,也要離開了。

  戒日王送上一份大禮,「大師弘揚佛法,是大唐和天竺的大事,我已經修國書一封,派遣使團遠赴長安,請求二國結交友邦之好。」

  玄奘終於明白戒日王的目的。

  沒有身後的祖國,自己就算學識深厚,也不過是個和尚。

  有了大唐的標籤,自己就是大唐聖僧玄奘!

  只是可惜,在無遮大會上,供奉的神像,有溼婆、毗溼奴和一幹印度教神靈。只是佛像終於奉於主位。

  兩個人相視無言,很多事情說不得,也不能說。

  玄奘在印度一切經歷,後來都被弟子寫在《大唐西域記》裡!

  

  
玄奘一直在做噩夢,因此拒絕了戒日王的挽留,和無數財物。

  踏上了歸國的旅途。

  這一次,與來時不同,戒日王派了一隊輕騎兵帶著自己的國書。

  一路守護,這個唐朝的和尚朋友,絕對不能有任何閃失。

  走時是偷渡客!

  回來時,被唐太宗以國禮接待!

  整個長安都在向這個和尚致敬!

  14年的風雨,加持了玄奘無上榮耀。

  就在這時候,燭光抖動!

  一個小和尚來到身邊輕聲說「師傅,宮裡來人了。」

  「請。」玄奘沒有動,低聲說了一句。

  使者只是通報了一件事,「去年,戒日王駕崩。內亂,大唐使者王玄策請了吐蕃的援兵,平定了叛亂。」

  玄奘沒有說話,使者走後,才吐出一句「原來不是夢,世事無常。」

  

  
大殿裡,只有風聲遊蕩。

  玄奘已經睡著了!睡得很舒暢,長安再一次迎來了日出,人們再一次經營自己的生意,長安城的大門外,再一次迎來西域各國的使者。

  大唐還是那個盛世大唐,戒日王的天竺已經崩潰了。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並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關焦點

  • 那爛陀寺七年大辯論——月宮菩薩與月稱菩薩的辯論
    [那爛陀寺七年大辯論——月宮菩薩與月稱菩薩的辯論]月宮阿闍梨-東方婆連陀羅有一位親見觀世音的班智達和一個順世外道的教師辯論,雖然破了他的學說,但是他說:「所謂學問乃是用心智來分別,不過是誰的心智敏捷誰就得勝。前生後生並沒有現前的象徵,因此我們不承認那個。」
  • 唐僧究竟姓唐嗎?為何被稱為「唐三藏」?原因比《西遊記》還傳奇
    唐僧,姓唐又不姓唐。為什麼這麼說呢?因為唐僧的本姓是「陳」,而「唐」,則是唐王李世民,御賜於他的國姓。他是唐代著名的高僧,法相宗創始人,以及佛經的「翻譯家」及「旅行家」。唐僧,名「玄奘」,俗姓陳,名禕,法號「三藏」。出生於公元600年,卒年於公元664年。
  • 12月8日(農曆十月十八日)恭逢阿底峽尊者紀念日
    勝敵最後指示他到那爛陀寺,使他尋求菩提賢論師。王子到了那爛陀,拜見菩提賢論師以後,菩提賢又指他去參見那爛陀寺北面的明杜鵑菩薩。他見了明杜鵑菩薩之後,又被指示往見黑山之南的阿嚩都帝巴。經過阿嚩都帝巴的開示之後,王子回到本國,請求父母許可他離開家庭,父母無可奈何,就暫時答應了他。於是他又到阿嚩都帝巴那裡,恭敬供養,企求教授。
  • 一個人經常做噩夢,往往是某種不好的「徵兆」,要注意了
    好的想法,可以讓人做個幸福美滿的夢;但不好的念頭,如果還是經常出現,就會使得人常做噩夢,這就非常難受了!前些時,有粉絲與我交流,說自己經常做噩夢,無法擺脫,非常難受。比如說,有些人喜歡經常做噩夢,往往是某種不好的「徵兆」,要注意了。到底是屬於什麼徵兆呢?為什麼有的人總是愛做噩夢呢?《了凡四訓》中,明確告訴大家,很有可能是以下這個原因!
  • 白玉傳承丨寧瑪巴六大母寺之白玉祖寺
    尊者在過去數世中,曾為印度的阿難陀、西藏的大譯師毗盧遮那以及蓮師二十五大弟子中的修普帕機紳機,尊者的上師為偉大的學者與成就者噶瑪恰美仁波切。遠在白玉創寺之前,文成公主入藏經過白玉時,在該地以牛角中插入枝條的方式種下了逼棵樹(此樹名藏語稱為炯瑪拉措)。大譯師毗廬遮那前往渣瓦龍,路經白玉時亦種下一棵柏樹,並作了預言。如此殊勝的徵兆與蓮師授記將在噶陀的南方出現興盛佛法的聖地不謀而合。
  • 真實的唐僧和小說中的形象有多大差別?父母早逝,哥哥也是和尚
    唐僧師徒四人西天取經的故事幾乎人人都知道,但與孫悟空、豬八戒、沙和尚這三個徒弟不同的是,唐僧在歷史上確有其人,是唐朝時一個偉大的僧人,俗名陳褘,號稱玄奘法師,又稱唐僧。他曾跋涉十多萬裡,歷時十七年,遠赴印度取經,並著有《大唐西域記》,是中國乃至世界歷史上一位偉大的旅行家、翻譯家和佛學家。
  • 恭迎佛陀天降日,諸佛生歡喜,普天降吉祥!
    2020年11月7日,藏曆九月二十二,恭迎佛陀天降日。天降日是極其殊勝的佛教節日,是釋迦牟尼佛升到三十三天,為母親摩耶夫人說法後返回人間的日子。希望我們也能像佛陀那樣,利益無始以來的一切慈母有情,幫助他們暫時得到安樂、究竟成就佛果!
  • 阿難陀「夢的預言」—獅子身上蟲,還食獅子肉
  • 作為印度佛教造像最後的輝煌,帕拉時期的文殊像都有哪些種類?
    一面兩臂的文殊像中,有坐像和立像,從存世數量來說,坐像多於立像。1.立姿文殊圖1 10世紀 立姿文殊菩薩 那爛陀博物館藏圖2 9世紀 立姿文殊 帕特納博物館藏圖3 9~10世紀 立姿文殊 印度博物館藏立姿的文殊像,大多右手垂下施與願印,左臂屈肘,於身體左側持優缽羅花,花上有時承載經書(圖1、圖2、圖3)。
  • 失竊57年後,一座12世紀銅製佛像被英國警方交還印度
    失竊57年後,一座12世紀銅製佛像被英國警方交還印度 澎湃新聞記者 廖婧雯 2018-08-16 17:42 來源:澎湃新聞
  • 陀思妥耶夫斯基:窮人,就要有窮人的樣子
    本來想把託爾斯泰寫的《窮人》也找來讀一讀,然後對比一下託爾斯泰的和陀思妥耶夫斯基的各有什麼特點,雖然託爾斯泰較陀氏年長,但是他們畢竟也是同一時代的兩大文豪。高爾基評價:託爾斯泰和陀思妥耶夫斯基是兩個最偉大的天才,他們以自己的天才的力量震撼了全世界,使整個歐洲驚愕地注視著俄羅斯。
  • 經常做噩夢,是怎麼回事?是身體有病的表現嗎?
    #不斷更挑戰賽#有些人,睡覺會做噩夢,有時還會被夢驚醒,大汗淋漓;還有人,會因為做噩夢,在夜深人靜的時候,大喊大叫,拳打腳踢,那情形就像是正在經歷一場生死搏鬥。噩夢,嚴重影響睡眠質量和人的情緒,還會在早晨起床後,感覺頭痛或虛弱。做噩夢的時候,咱們的大腦發生了什麼變化?
  • 更是元炁的慢慢積累和升華提煉!
    有句話叫「恨苦修行」,仿佛有深仇大恨,要報仇雪恨般地刻苦修為,那可真是與自己較勁,和自己過不去。「聞道者多如牛毛,得道者鳳毛麟角」這主要是因為識心和修心太艱難了。寸心難以降服,這個修心的差距千裡萬裡遙遠。需要我們千裡之行始於足下,一步一個腳印地前進,一點一滴地磨礪自己。
  • 經常做噩夢是什麼原因?除了睡眠不好,可能與這些原因有關
    俗話說日有所思夜有所夢,經常做噩夢,是身體疾病所發射出來的信號,長時間下去會打擊人們的鬥志,讓患者出現精神萎靡,生活中要做好護理工作,減少做噩夢的次數。做噩夢提示著哪些身體疾病?1、低血糖、心臟病到了夜間是低血糖的高發時間段,因為身體裡面沒有足夠的糖分來補充能量,所以到了凌晨3~4點左右,人們會出現做噩夢,同時伴有心慌出汗,第2天沒有任何精神。經過研究發現,患有冠心病和心律不齊的人群容易做噩夢,這種情況一般發生在35~55歲的人群身上,而且精神狀態非常的差。
  • 寺為何叫寺,廟為何叫廟,寺和廟有什麼區別?作為華夏子孫要明白
    很多時候我們把「寺廟」合在一起叫,認為佛教弟子的住處其實是和「寺廟」分開的。寺廟為什麼叫寺廟和寺廟?寺廟和寺廟有什麼區別?作為中國的後代,我們應該理解。了解古代史,很多人都聽過或讀過「大理寺」這個詞。古代大理寺相當於今天的最高法院,負責審理刑事案件。
  • 《帝國雙璧》:一部讓你可以真正為愛情的本質而感動的印度電影
    今天小編要為大家安利一部有些小眾卻製作精美的印度愛情電影《帝國雙璧》。提起印度電影,大家腦中的第一印象是不是突如其來,無處不在而又無比魔性的印度歌舞呢?歌舞藝術作為印度傳統文化的一部分,當然在這部電影裡也有不少的戲份。但這裡的每一首歌與每一支舞,都插入地恰到好處,讓人深受感動並難以忘懷。
  • 寺為何叫寺,廟為何叫廟,寺和廟有什麼區別?作為炎黃子孫要了解
    一說到「寺廟」,咱中國人通常會連著一起說,但其實「寺」和「廟」完全是兩種不一樣的場合,最近有部叫《慶餘年》的劇挺火,主角範閒被安排去了「鴻臚寺」,裡面全是古代的「外交官」,那麼問題來了,「寺」裡不該住著和尚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