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爛陀寺七年大辯論——月宮菩薩與月稱菩薩的辯論

2021-01-15 重樓逾陀

[那爛陀寺七年大辯論——月宮菩薩與月稱菩薩的辯論]

月宮阿闍梨-

東方婆連陀羅有一位親見觀世音的班智達和一個順世外道的教師辯論,雖然破了他的學說,但是他說:

「所謂學問乃是用心智來分別,不過是誰的心智敏捷誰就得勝。前生後生並沒有現前的象徵,因此我們不承認那個。」

於是請國王等作證人,說:

「現在我要受生,請在額上作個記號。」

於是在額上點個沁入肉內的硃砂點,口內放進一顆珍珠,隨即去世。他的遺體放入紅銅匣內,國王加蓋印璽。他就轉生為王族班智達毗史色迦的兒子,如所承諾,一個具相的嬰兒生下之後,額前立即現有硃砂痕跡,口內有珍珠,國王等察看以前的遺體,額上的硃砂痕跡已消失,珍珠的遺蹟赫然存在。據說那個外道因此也相信前後生。

那個嬰兒降失以後立即向母親敬禮,說:「十個月中不辛苦嗎?」母親心想嬰兒生下來就說話乃是惡兆,於是令他沉默。以後七年之間什麼也不說,於是又認為他是啞子。

一個外道的爭論者作了一首極難了解的偈頌體詩歌,詩義破斥佛教徒的教理,分送與國王和眾多學者。於是這首詩在毗史色迦家中出現。毗史色迦長時研究,語義尚且不能如實理解,焉能答覆,心裡想著這事出門辦事去了。那時月宮七歲,一看就知道詩的意義,認為不難答覆,於是作短文解釋其含義,並寫答覆的偈頌。父親回家之後,看見了這樣的文字,就問月宮的母親家裡曾有誰來。回答說;「旁人誰也沒來,是啞巴孩子看了而寫的。」

於是父親詢問兒子,但這孩子看著母親的臉色。母親說:「說吧!」

於是他說:「這是我寫的,擊退這個爭論者不是難事」。第二天清早月宮和外道教師辯論,月宮獲勝,得到厚獎。從此出現了一位對於因明與辯論一切等共同明處不學自知的人,聲謄遍滿各地。

之後,皈依一位大乘阿闍梨,受五學處。在安慧大阿闍梨處聽受經部與對法藏,大都只聽一次就能理解。從持明阿闍梨阿育受取經教口傳,修持明咒親見觀世音與多羅母,成為極大學者。

此後,在東方跋舍王的國度裡造了很多的醫藥、詩韻、工藝的論述,特別是因明講的多。那時,娶王女多羅為妻,國王並授與封地一區。一次,他的侍女呼喊多羅,他想,與本尊同名的做夫妻是不相宜的。這位阿闍梨正要往他國時,被國王知道了,命令道「他不與高門的女子同居,裝進箱子,拋到恆河裡去!」就這樣做了。阿闍梨祈禱至尊母多羅聖母,因而到達恆河和大海交界處的一個海島。有人說這個島是聖母所化現。因為月宮曾住在這裡,所以取名月洲,據說現在還存在,容得下七千個村莊。阿闍梨住在這個島中,在右上建立觀音像和多羅(綠度母)像。開頭漁民們聽見這個故事,以後,其他人也逐漸來到,形成城鎮。由於觀世音的策勵,作霍彌(官)的優婆塞(持梵行的在家人),他名字本叫「月」。以後即稱為月宮。

以後商人們帶他到僧伽羅島,該地發生很多龍病。在此地建立聖獅子吼佛殿,龍病自息。在該地又使工藝,醫藥等無量明處得以進展,特別對島上的一些沒知識的人,也說了若干大乘法。從該地的主人夜叉處受取財寶,建立很多法產。

又回到贍部洲的南方一帶,在婆羅流支婆羅門的神殿中,見到從龍聽取因明的圖像和龍施捨所作的波你尼的注釋,貶斥說所謂注釋需要文字少,意義多,不重複,完全,但龍非常愚昧,文字多,意義少,重複,不完全。於是著《旃陀羅語法》及其支分作為波你尼的義釋。在這部書中說,「簡短、明顯、正確、圓滿」也是對龍的諷刺。

之後來到學術的源泉吉祥那爛陀。在那爛陀凡能與外道辯論的班智達在圍牆之外說法,不能的在裡面說法。那時任住持的月稱正在外面說法,月宮在地上直立。凡打算辯論的都這樣作,不然的話,或者不聽,或者虔敬地聽。

於是月稱以為或系論敵,問:「您從那裡來?」答:「從南方來。」問:「知道什麼法?」答:「知道《波你尼聲明》、《一百五十佛贊》、《真實名經》三種,這三種以外就不知道了。」字面雖然謙遜,但實際即是自認為一切因明、經、咒無所不知。月稱心想他或者即是月宮,詢問之後,他說:「世上是這樣稱呼。」月稱說:「那末,大學者突然降臨是不適宜的,應當由僧眾迎接,請暫時到城裡。」月宮說:「我是在家人,焉能勞僧伽迎請?」月稱說:「這倒有個方便,正要迎請文殊像,請為之搖拂塵而來,僧眾只當是迎文殊像。」

於是準備了三輛車,中間的車安置文殊像,右邊車中月稱搖拂塵,左邊車中月宮搖拂塵,僧眾在前迎接,無數人眾前來觀看,當他以「文殊雖為十方具胝如來所讚嘆,然……」等語讚美時,文殊像示現回頭傾聽。眾人說:「那邊的像這樣動作!」,那尊對月宮現為文殊本身像停留在那種狀態,因此稱為「歪脖聖者。」於是月宮信心增大,未控制拉車的牲口越過月稱之前。月稱心想:「此人我慢大,我應該辯論。」

那時月宮依從無著的矩矱持唯識宗義,月稱依佛護等所疏釋的龍樹論著,持無自性說。七年之間,往復辯論。經常有很多人聚攏來觀看辯論,以致連村中的幼童少女都通曉宗義,歌唱說:「噫嘻龍樹論,有藥亦有毒,慈氏無著論,是群生甘露。」

以後辯論接近止息時,月宮正住在觀音殿中。對月稱今天所提出的多種爭辯,當晚就請求觀世音,第二天早晨回答,月稱對他不能答覆。這樣經過了好多個月,月稱以為有教他辯論的。於是尾隨月宮之後來到佛殿,在門外竊聽,觀世音的石像對月宮說法,好象師長對弟子那樣講授學問。月稱說:「聖者不是有遠有近嗎?」說著把門打開,當時觀世音又變為石像。遺留下說法時豎起手指的樣子,因此稱為「豎指聖者」。

從那時起,爭論自行止息。月稱強烈祈禱觀世音,在夢中觀世音說:「你受文殊的加持,因此不需要我來加持,略微加持月宮。」一般地都這樣傳說,但密集聖系諸師說,還祈求示現聖容,觀世音說:「可觀修密集。」觀修了七天,在壇城的西門內,親見觀世音,身如赤色珊瑚聚,紅光燦爛。之後,月宮住在那爛陀地方,對於教法多所策勵。

由於看到月稱所著名為《普賢論》的頌文優美,而知道自己所著的因明經卷不好,認為對眾生無益,於是把書投在井裡,至尊多羅聖母授記說:「你這部書由於利他善心而作,因此對未來眾生有大利益。月稱由於被學者的我慢所抑制,對他人裨益微小,所以應當從井裡把書取出來。」依照所說取出,喝了一點井水,智慧就大大增長。旃陀羅語法從那時直到現在極為興盛,一切內外學人都要學習。而《普賢論》不久即告沒落,現在書之存在與否尚且不明。在那裡還著作百種工藝,因明,辯論,醫藥,詩韻,歌舞,辭彙,詩歌,星象等論。對弟子們主要講授這些學術時,聖多羅母說:

「誦讀《十地》與《月燈》、《寶樹莊嚴》、《華嚴經》、《入楞伽》諸佛之母《般若經》、虛造詩韻汝何為?」

於是外學諸明少所宣說,經常不斷地為他人講說這五種殊異經典,自己也每天讀誦。並對每部經名造一部總攝經義的論典。總之,而後造有讚頌一百零八種,內明論一百零八種,外道論一百零八種,工藝一百零八種,這些零散短篇共計四百三十二種。又造宣說一切菩提道次第的《燈鬘論》流傳不廣,據說在達羅毗羅和僧伽羅島講說此論的風習至今猶存。至於《二十律儀論》與《入三身論》則為後出一切大乘班智達之所學習,這位阿闍梨所著的《多羅百修法》與《觀世音百修法》西藏有譯本,總之造論確是很多。

又,一個貧窮的老婦人有一個美麗的姑娘,因為沒有陪嫁之資而到處乞求。到那爛陀,聽說月稱大有積蓄,因而去乞討。月稱指示說:「我是比丘,因而不取多物,有一點也需要用於寺院與僧伽。那邊房裡有月宮,可到那裡去乞求。」老婦人來到月宮處乞討,他除了身上穿著的一套衣服和一部《八千般若經》外一無所有。那裡壁畫中有多羅像,他以極度慈憫貧苦人的心向像祈禱,並流出眼淚。像就變為真度母,於是從身上除下眾寶所成的嚴飾,上面有無價的珍寶。給予阿闍梨。他就給予老婦人,使她異常滿意。畫像的妝飾沒有了,因此稱為「無飾多羅」。除去妝飾的痕跡赫然存在。

這樣長期利益眾生之後,最後打算到普陀羅。從瞻部洲到檀那室利島時,因以前貶斥過施捨龍,龍懷恨在心,將要以大海浪打碎船舶。海中發出聲音說,「把月宮拋出來!」祈請多羅,於是聖母主眷五尊乘大鵬鳥來到對面空中,諸龍畏懼而逃走。船舶安抵檀那室利。在那裡供養吉祥米積塔,建立多羅佛殿與觀音佛殿各一百座。到普陀羅山後現在還沒有捨身而住有世間。

至於他的《與弟子書》系從普陀羅山託商人送給王子寶稱,王子是個歸俗的出家人。據說他看到書信以後就如法而行。

在佛陀之世約千年之後,有位偉大的大乘佛法哲學家兼知識論專家,名叫月官和一位同時期無與倫比的哲學家月稱,籍由講、著、辯,他們兩人一起使「中道」教義思想淩駕印度各學派之哲學。

月官的前一世是位受教育的印度人,他受到了大慈悲者觀世音菩薩的眷顧加持,升起了無我的大悲與無緣的大慈。

從前有位博學的大師,他後來轉世為月官。大師與一位非佛教徒的學者辯論並獲勝了,失敗的對手很尊敬地提出他切實有力的看法。他說佛教班智達較卓越的邏輯辯論完全是靠他的聰明才智,因此,只要善於辯論的人都會贏得勝利。

「僅是贏了一場辯論,又如何能決定性地證明佛教觀點的優越呢?那只能證明誰是個較優異的辯論師罷了。」對手抗議地說。

那位非佛教徒接著又說,他不相信能有確切的證據來支持轉世的教理,因此對整個業力、因果的教法也提出疑問。「如果沒有前生的證據,我們如何能相信有來生?」他說:「如果能證明轉世確實存在,我和我的所有學生都將會改而追隨佛陀的。」

慈悲的佛教班智達想了片刻,然後說:「我將死掉,並刻意以某種方式轉世來證明輪迴是可能的。請國王來做證吧!你就可以得到你要的證據了。」

他的對手既驚訝又感動於這位佛教上師對自己堅定的宗教信仰無我的奉獻。他默默同意,雖然他不相信這個佛教徒會真正以自己最終的死亡,讓這齣戲劇達到合邏輯的結論。

佛教大師要求國王和他的老師們,將他的身體保存在密閉的銅棺內。之後,這位班智達在他自己的前額用硃丹做記號,在口內含了一顆珍珠,躺下來準備死亡,瞬間,他就辭世了。

由於完全了知生死的幻象,這位佛教大師立刻如他所願轉生為當地一位班智達的兒子。幼童出生時有許多吉祥的徵兆,其中包括:嬰孩的眉間有硃紅的記號,而且口中含有珍珠。

這些奇蹟引起宮廷教師們的注意,並轉告國王。

於是國王傳喚了那位異教徒學者和其他證人,命令人將密封的銅棺在他們面前打開。珍珠已從圓寂的班智達口中消失,硃丹的記號也不見了,卻在那無爭議的轉世者額前清晰可見。

那位異教徒大師完全信服了,帶領他的弟子皈依了佛法。他經常以那位佛教班智達如何捨棄自己的生命,使他人都能找到正道的故事來啟發他的弟子。

幼童長大後,就是有名的月官大師。他曾以和龍樹菩薩法嗣月稱在那爛陀有七整年的公開辯論而聞名。這場辯論最後不分勝負,彼此大笑發現:月官每夜都親受他的保護尊觀世音菩薩的加持,才能回答月稱機智具挑戰性的問題,而他的對手月稱同時也從他自己的本尊文殊菩薩處得到加持。

相關焦點

  • 中秋說月:道教中有月宮女神太陰星君,佛教中的月光菩薩又指誰?
    在前幾天《月宮主人是嫦娥?嫦娥奔月前她就早已存在,難怪古人說:男不拜月》一文中,「源易緣」曾撰文談到,嫦娥只是月宮中的一位仙娥成員,在她成仙前,早有主人存在。文章中,我們曾結合中國的傳統文化和民間傳說,列舉了2位最有可能成為月宮中的真正主人。分別是上古時期帝俊的妻子——羲和。以及道教文化中傳說的「太陰星君」。
  • 唐僧在印度最後那段日子,經常做噩夢,戒日帝國和爛陀寺在燃燒
    其實,這個夢在很多年前,他就做過!  那個時候,他還在天竺的爛陀寺,整理行囊,打包藏書,準備回大唐。  恆河水悵然流淌,帶著玄奘來到那爛陀寺!  那是一個秋天,印度的秋天有點冷,玄奘得到了接納,宗師戒賢法師收他為徒。研修生的生活開始了。  讀萬卷書,行萬裡路。  玄奘一邊苦讀,一邊遊歷各地勝跡,尋師會友。  漸漸脫穎而出,以辯論的方式擊敗了很多挑釁的論師。  江湖人稱「大乘天」!
  • 持誦諸佛菩薩讚頌的功德,具加持力之祈請文和釋迦牟尼佛讚頌
    語自在稱阿闍黎造贊滅罪病癒  據多羅那他尊者的《印度佛教史》所載,在遮那迦王時期,大約相當於藏傳後弘期,有一位殊勝的大成就者,號為語自在稱阿闍黎,是一位深通聲明、因明、宗義及其他學術的大班智達。最初,他到恆河岸邊修持語自在,將出聲發光的迦羅毗羅樹的紅花投向恆河,頃刻之間流下去好多由旬,復又溯流而上,隨即連水服用,於是成就大語自在。
  • 農曆五月十三,伽藍菩薩聖誕!
    每年農曆五月十三,是伽藍菩薩聖誕之日,伽藍是梵語「僧伽藍摩」的簡稱。僧伽,意思為眾;藍摩,意思為園,合起來的意思是「大眾共住的園林」。在佛教中,伽藍用來指僧眾所居住的園庭。伽藍,在梵語中,還有「無諍之地」的意思。佛教早期並沒有寺院,伽藍成為了佛教寺院的通稱,成為了護持寺院的善神護法,就被稱為伽藍神,或伽藍菩薩,或伽藍尊者。
  • 準提菩薩聖誕日——話「準提法」
    準提菩薩,即觀音之普門示現;梵語名號稱為「阿利也母陀婆縛底」,密號最勝金剛,又稱降伏金剛。又意譯為清淨、明覺,代表清淨皎潔的心性;漢譯有準提觀音、準提佛母、七俱胝佛母等名。準提咒,於公元五百多年時即已傳入,闍那崛多譯師、玄奘法師都曾有譯經,開元三大士更有——《七俱胝獨部法 》、《佛說七俱胝佛母準提大明陀羅尼經 》、《七俱胝佛母所說準提陀羅尼經 》等。
  • 佛教四大菩薩之一的文殊菩薩
    文殊菩薩(梵名:Majurī,又稱文殊師利、法王子),舍衛國人,為佛教四大菩薩之一,是大智慧的象徵,與普賢菩薩同為釋迦牟尼佛左右脅侍,世稱「華嚴三聖」。此外,毗盧遮那如來、文殊菩薩、普賢菩薩被尊稱為「華嚴三聖」相傳文殊菩薩的說法道場在山西五臺山,文殊菩薩頂結五髻,以代表大日五智,手中持劍,表示以智慧為利劍,另外文殊為相應眾生的不同因緣,還會有不同形象的「示現」,如一字文殊、五字文殊、六字文殊、八字文殊、一髻文殊、五髻文殊、八髻文殊、兒文殊等。其中以五字五髻文殊最為常見
  • 印度帕拉時期的文殊菩薩,或被誤認為觀音與蓮花手菩薩
    佛教中的許多尊神,在此時大量出現於美術作品中,文殊菩薩即為其中之一。由於國內對帕拉時期文殊像的關注和研究相對欠缺,導致帕拉時期的文殊菩薩常被誤認為觀音,或者被冠以蓮花手菩薩之名。圖1 約9世紀 文殊菩薩 埃羅拉石窟第12窟在佛教美術史中,印度能夠確認為文殊的造像,最早見於埃羅拉石窟。
  • 文殊菩薩西方發願文,文殊菩薩十大願
    南臺頂有創建於宋代的普濟 寺,內供石雕智慧文殊菩薩,後有一高約10米的普賢舍利塔, 似元代遺物。南臺南有一處山崖叫寫字崖,佛教徒稱聖僧崖,民 間稱滴水崖。人站崖前,但見普通崖面一片,可是只要用水衝洗 山崖,就會顯出「字」來。南臺又名錦繡峰,海拔2485米,頂端若覆盂,臺頂面積約14萬平方米。《清涼山志》稱:「山峰聳峭,煙光凝翠,細草雜花,千巒彌布,猶鋪錦然,故以名焉。」
  • 五臺山之文殊菩薩的道場
    文殊是釋迦摩尼佛的上首大菩薩,是般若的化身,主司智慧,法相為仗劍騎獅之像,代表著其法門的銳利,以右手執金剛寶劍,斷一切眾生的煩惱,以無畏的獅子吼震醒沉迷的眾生,這是文殊菩薩的基本形象。文殊菩薩與普賢菩薩同為釋迦牟尼佛的法身毗盧遮那佛的左右脅侍,世稱華嚴三聖。
  • 日光菩薩 | 日放千光,遍照天下,普破冥暗
    2021-01-02 14:57:19 來源: 重慶華巖寺 舉報
  • 2月16日(農曆十二月二十九日)恭逢華嚴菩薩聖誕
    佛教在線消息  2007年2月16日(農曆十二月二十九日)恭逢華嚴菩薩聖誕。華嚴菩薩之名,載於《千手千眼觀世音菩薩廣大圓滿無礙大悲心陀羅尼經》中,華嚴菩薩與觀世音菩薩、大勢至菩薩等諸大菩薩於此會上聞法。在中國佛教史上,有兩位古德傳為華嚴菩薩化現:一為唐代清涼國師(澄觀大師),一為元朝正順法師,皆以專修《華嚴經》而名。
  • 農曆三月十六 恭迎準提菩薩聖誕日
    2015年5月4日,農曆三月十六日,恭迎準提菩薩聖誕日。準提菩薩漢譯有準胝觀音、準提佛母、七俱胝佛母等名。在中國佛教徒的心目中,準提菩薩是一位感應甚強、對崇敬者至為關懷的大菩薩,更是三世諸佛之母,他的福德智慧無量,功德廣大、感應至深,滿足眾生世間、出世間的願望,無微不至的守護眾生。
  • 請來瞻禮歷代經典普賢菩薩畫像
    法海寺壁畫 普賢菩薩像普賢菩薩,佛教四大菩薩之一,頭戴五佛冠身金色,右手持劍左手結施願印,半跏趺坐於六牙白象之上。普賢菩薩是「華嚴三聖」之一,「三聖」即毗盧遮那佛、文殊菩薩、普賢菩薩。其中,文殊代表智慧、普賢代表行願,寓意要從智慧、行願二途趨入,方才究竟。
  • 拜了那麼多菩薩,你知道哪個地方的菩薩最靈嗎?
    很多人都有去寺廟拜菩薩燒香的習慣,我們到寺廟會看到很多菩薩,比如文殊菩薩、普賢菩薩,還有地藏王菩薩和觀音菩薩,還有更多更多的菩薩,比如大勢至菩薩、彌勒菩薩,我們還會看到很多佛或者羅漢。當你面對這些佛菩薩時,你有沒有想過一個問題,到底哪個菩薩最靈?哪個地方的菩薩最靈?
  • 文殊菩薩聖誕日 重慶華巖寺舉行皈依法會(圖)
    華巖寺方丈道堅法師拈香禮佛    道堅法師為弟子宣說三皈五戒    虔誠秉受三皈五戒的眾弟子佛教在線重慶訊 2007年5月20日(農曆四月初四),正逢中國四大菩薩中文殊菩薩聖誕日,重慶華巖寺舉行盛大皈依法會。
  • 五臺山:一片被文殊師利菩薩加持故事"清涼佛國″淨土
    (2)靈鷲山菩薩頂傳說五臺山中臺的山腳向上有靈鷲山菩薩頂,乃緣起第一寺靈,加持力特別大。 漢朝,明帝於即位七年神變月的一天夢見金色神人,有三尋(尋、弓,兩臂張開的距離)高,此系大支那眾生善根因緣的成熟。
  • 農曆九月十九日 觀世音菩薩出家紀念日
    浙江普陀山南海觀音寶像(圖片來源:鳳凰網華人佛教 攝影:王琬)2013年10月23觀世音,音譯阿縛盧枳低溼伐羅,是以慈悲救濟眾生為本願之菩薩,又作光世音菩薩、觀自在菩薩、觀世自在菩薩、觀世音自在菩薩、現音聲菩薩、窺音菩薩,略稱觀音菩薩,別稱救世菩薩、蓮華手菩薩、圓通大士。音譯阿唎耶跋盧枳羝鑠筏囉,則為聖觀世音之義。觀世音菩薩與大勢至菩薩同為西方極樂世界阿彌陀佛之脅侍,三者合稱西方三聖。遇難眾生誦念觀音菩薩名號,菩薩即時觀其音聲前往拯救,故稱為觀世音菩薩。
  • 觀虛空藏菩薩經
    觀虛空藏菩薩經  如是我聞:一時,佛住佉陀羅山,依正覺仙人所住之處,與千二百五十比丘俱;賢劫千菩薩,
  • 農曆五月十三日,伽藍菩薩聖誕日,民間都有什麼講究
    如果細說現在具有我們自己民族特色的佛教的話,那要說的可真不是一般多了,估計接連說個幾天幾夜都未必能說得完,而且筆者也真的是不知道該從哪方面說起。今天筆者就來給大家介紹介紹這佛教中的伽藍菩薩,對佛教有一定認識的人或許會對這個菩薩有一點兒了解,但筆者估計大多數人對這個都知道的不是很多,那接下來就隨筆者一起來具體了解一下。
  • 誰是月宮之主,月老住月宮嗎
    在吳承恩寫的《西遊記》中,月宮的主人就變成了道教神話傳說中的月神太陰真君。在《西遊記》原著中提到這樣一段事情:在玉兔下界做亂那一回裡,當孫悟空正要教訓玉兔精時,月宮主人出現了,她就是太陰星君。孫悟空連玉帝都不拜的人,一見太陰星君,競趕緊施禮,連喊「老太陰」,並口稱失迴避了。在古代,皇親國戚或重要官員出行時,小百姓是要迴避的,否則就要治罪,可見太陰星君地位之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