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曉婷一家北京過年:想看電影 給奶奶準備紅包

2021-01-09 搜狐網

  MY147.com訊 春節將至,在外辛苦一年的朋友們早已買好回家的車票期待與家人團聚享受家庭的溫暖。不過九球天后潘曉婷恐怕不能實現這一美好願望了,為了準備大年初二初三晚直播的「賀歲杯」中韓對抗賽,今年的春節她將在北京度過。

  在今天下午彩排現場,記者見到潘曉婷的爸爸媽媽也跟隨女兒來到北京。「我們就這麼一個寶貝女兒,她在哪裡,哪裡就是家。我們今年一起在北京過年了。」潘曉婷的媽媽對記者說道。其實這已經是潘爸爸潘媽媽連續第二年和曉婷一起在北京過年了。

  「明天(除夕)可以休息一天,不過我們都沒想好去幹什麼。」潘曉婷想了想,「或者去看看電影什麼的吧。」難得的休息日,曉婷希望能夠與家人一起度過。

  潘曉婷的媽媽告訴記者:「曉婷的奶奶今年89歲了,特別想念孫女兒。今年過年一家人是要給奶奶拜年去的。」

  當被問到給奶奶準備了什麼新年禮物時,曉婷笑道「我給奶奶買了一個大果籃,除了水果還有很多好吃的。」當然,一個果籃是不夠的。

  別看奶奶年歲已高,但是精神頭十足,平時就好打麻將。「我奶奶喜歡打麻將,所以我還給她準備了一個大紅包。」

  結束工作後曉婷一家將回到山東老家,給奶奶拜年,與家人一起度過春節假期。(MY147.com 小凡)

  更多體育新聞

http://sports.sohu.com/20150218/n409081310.shtml sports.sohu.com true 搜狐體育 http://sports.sohu.com/20150218/n409081310.shtml report 817 MY147.com訊春節將至,在外辛苦一年的朋友們早已買好回家的車票期待與家人團聚享受家庭的溫暖。不過九球天后潘曉婷恐怕不能實現這一美好願望了,為了準備大年初二

");}

相關焦點

  • 奶奶過年給孫子500紅包,給孫女100紅包,寶媽事後怒了
    大人最愁的就是過年,但是小朋友最喜歡的就是過年了。小朋友過年的時候,可以穿新的衣服,鞋子,最重要的是可以收到來自長輩們的紅包。所以小朋友一年之中,除了生日,最期待的就是過年了。奶奶過年給孫子500紅包,給孫女100紅包楊小姐和老公,結婚8年了,因為夫妻倆很早就去城市裡面打工了,所以一年的時候,只有過年才會回老家,帶著孩子去看看爺爺奶奶。楊小姐和老公兩個人,都非常的努力工作,賺錢。平常也是省吃儉用的,有錢就存下來,所以前兩年的時候,夫妻倆咬著牙,在打工的城市,買了房子,也算是安家了。買房子之後,比較忙,所以也有2年沒有回老家了。
  • 奶奶過年給孫女6.6元紅包,女兒:「媽,我以後不想來奶奶家了」
    過年期間,想必很多小孩子都會很開心,因為不僅多了很多好吃的東西,還可以收到很多紅包。不過,壓歲錢雖然代表了祝福和心意,但各個地區的風俗習慣不一樣,所以壓歲錢也沒有一個固定的數目。奶奶過年給孫女6.6元紅包,女兒:「媽,奶奶是不是不喜歡我?」曾經聽說過這麼一個事情,一位小朋友"嫌棄"奶奶給的紅包太小,鬧了不開心的情緒。
  • 快過年了,86歲的「年糕奶奶」把紅包都準備好啦(視頻)
    「年糕奶奶」李玉嬌家中霧氣騰騰,一塊塊印有「福、祿、財、壽」的方正小年糕入袋、包裝、等待運輸。   86歲的李奶奶養育了三代人,兒子女兒,孫子,重孫。58年前,她嫁到這裡,借債娶了兒媳婦。隨後,蓋房子、帶孫子,忙了大半輩子也沒歇過。到了70歲那年,她居然要創業——打年糕。兒子心疼她,愣是沒同意。
  • 90多歲的奶奶過年沒給寶寶紅包,婆婆不高興了,我卻覺得沒必要
    寶寶的新年紅包應該也不會增加了。 今年寶寶一共收了十幾個紅包,錢有多有少,但在我看來無論多少都是大家對寶寶的祝福。因為每個人的經濟實力是不一樣的,不能說給多了就疼就疼他比較多,給的少就是不喜歡他。 因為紅包這件事我家發生了一點不愉快。
  • 90後春節被掏空:過年花銷中給親人長輩準備紅包佔比最大
    家鄉在廣東潮州的season今年從廣州返鄉過年。season是一名程式設計師,每月工資約10000元,「回家一趟得花13000元左右,直接破產」。season的春節帳單裡,往返交通費、朋友聚餐費和個人消費僅佔10%,其餘12000元是為父母、侄子侄女、親人長輩準備的過年紅包。
  • 潮汕人過年到底要準備多少錢?算完想哭…
    聯繫我們:18923552647點我註冊開店,分享賺錢假期越來越近,大家是不是無心上班只想找朋友逛街,看電影,吃大餐去旅行不過問題馬上又來了今年過年的錢你準備好了嗎!小康版:年前賺了點小錢,準備的資金還是比較充足滴!每個孩子50元打底,遇見親侄子神馬的當然要多給些,壓歲錢起碼要準備200左右。土豪版:想必每個人家都會有那種超級有錢的親戚,覺得他們發壓歲錢根本不叫壓歲錢,叫打賞!好多都是看心情發,千元萬元不等。
  • 過年該給父母多少錢紅包?
    過年回家,有一個高中同學要結婚,所以送了一千塊錢的禮金,剩下的再過年走走親戚,和朋友聚聚餐,基本就沒有了,沒向家裡要就已經算懂事了。小宇說他本來準備給他媽一千塊紅包,他媽沒要他的,就自己收起來了,但是給爸媽都買了一套衣服。 大飛家——85後小夫妻給父母的錢是,一萬三千。
  • 過年,為什麼要給紅包?給多少合適?
    又又又又要過年啦,還未成家的小夥伴們是不是心情賊好呢,特別是還在上學的你,因為可以收穫一波大紅包啦。先給爺爺奶奶 爸爸媽媽 叔叔阿姨 大哥大嫂 舅舅舅媽 伯伯嬸嬸 拜個年,說上幾句祝福,然後就。。。。請開始你的表演,注意!!!!!
  • 過年該不該給父母紅包?給多少錢合適?
    對於長大成人的我們過年的時候也會給父母小孩包紅包,但最為苦惱的是該包多少,包少不好看,包多自己經濟不允許,而有些人由於經濟條件比較差,直接不給錢,那麼我們春節的時候給父母多少錢比較合適呢?  過年該不該給父母紅包其實過年給不給父母紅包看個人,有些還在讀書沒有經濟基礎,不給父母紅包也是情有可原的事情,但是如果上班賺錢了,過年的時候給父母包紅包,可以表達自己對他們的愛意
  • 要過年了,關於給爸媽紅包的事情,看看這些人怎麼說
    年關將近,盼著團聚的同時,有些人已經在為一件特別有儀式感的事做準備了:發! 紅! 包!我們找來幾個家庭,原本想聊聊關於給老人們的紅包錢都是什麼打算。結果,關於紅包的故事,還真不是給不給、給多少這麼簡單——在紅包背後,是經濟狀況、夫妻感情、父女親情乃至兩個家族的強弱博弈。
  • 孫子學習成績好 爺爺奶奶過年要給他包3萬元大紅包
    中國江蘇網2月9日訊 每年春節前,家住鎮江市東方花苑的宗阿姨和孔叔叔,都會早早備好精美的紅包。昨天,他們圍著紅包貨架旁挑了半天,左看看,右看看,都沒有選中自己中意的紅包。經詢問才知道,他們需要找能裝3萬元的大紅包,獎勵孫子。近兩年,微信紅包的興起,使得電子紅包漸漸成了中國人過年的「新年俗」。
  • 我稀罕多收一個紅包?二胎媽媽霸懟親戚,揭開過年給紅包的遮羞布
    關於給紅包的二三事小麗有一個可愛的小侄子,以前她沒有結婚的時候,每年都給侄子500塊的紅包,後來侄女也出生了,紅包就成了雙份,連續給了四五年後,小麗也結婚生子,當她抱著孩子回娘家的時候,想著哥嫂怎麼也會給孩子一個大紅包,誰知紅包拿回家一看,也只有500塊,一看紅包皮更是樂了,嫂子也太懶了,壓根就沒給自己的孩子準備紅包,她給出的兩個紅包,只是原樣返回一個罷了,她突然就灰心了
  • 一個農村婆婆的堅持:「過年給老人要紅包,就是不孝」|百家故事
    可能是因為極度缺愛,我對我童年僅有的幾處記憶,都是關於我爺爺奶奶的。我最幸福的一件事,就是過年的時候,我爺爺會給我壓歲錢。因為有爺爺給我的壓歲錢,我每年過年的時候,都可以買氣球,買巧克力,買很多我心心念念的東西。可能這種偏愛太珍貴,我一直都知道,過年被長輩給壓歲錢是多麼開心的一件事。也正因為如此,我一嫁進婆家門,就改善了婆家過年不給孩子壓歲錢的門風。
  • 發紅包習俗:女子過年發萬元紅包 頂兩個月工資
    原標題:發紅包習俗:女子過年發萬元紅包 頂兩個月工資   「春節發出去的紅包能頂我兩個月的工資了,簡直就是撒錢!」昨天,原本打算過完元宵節再上班的餘小姐,被黃岡浠水老家的發紅包習俗嚇倒,連夜逃回武漢躲清淨。   餘小姐剛參加工作3年,在武漢一家企業做內勤,月薪4500元。
  • 孝心少年和奶奶收到新年愛心紅包
    蔣高峰說,村裡除給曾哲明申請了孤兒救助金、給奶奶申請了五保戶補助外。曾哲明的母親去世時,村裡還曾發起募捐,給他存下一筆5萬元的善款,存摺暫時由村裡保管,這筆錢將在曾哲明高考後交由他自己支配。    蔣高峰介紹,曾哲明從小很懂事,不僅學習成績好,還經常幫奶奶在菜園裡幹活,有時候奶奶賣菜沒回,他就幫奶奶做飯,奶奶生病了,他還會幫奶奶洗衣服,照顧奶奶吃藥。    1月24日中午,湖南省慈善總會籌募部長蔣鐵陽領銜的省民政廳、省慈善總會「迎新春送溫暖」一行人到達曾哲明家裡時,曾哲明正和奶奶在屋後種土豆。
  • 過年給父母長輩發多少紅包合適 2019春節紅包吉利數字寓意
    新春過年是很開心的事情,小時候我們還是孩子,一般都會有很多的紅包拿,現在長大了就要發紅包了,來看看2019豬年新年給父母長輩發多少紅包 ?  新年給長輩發多少紅包好?  一般的工薪階層每年回家會給父母2000-4000元的紅包,給爺爺奶奶、外公外婆也差不多分別1000-2000元。
  • 過年奶奶給孩子紅包,給哥哥50塊,妹妹只有5塊錢!媽媽沉默不語
    一直以來雖然關於男女平等方面的宣傳一直都在進行當中,但是相比於很多老人心中根深蒂固的一些觀念卻還是沒有得到根本性的一些改變,而在家庭生活當中也總是有這樣或那樣的事情表現著很多時候所存在的一種顯現在無形當中的特殊認知,就像是在過年的時候經常會有這樣的事情,給紅包的時候單純只是因為性別的不同在數量上就有很大的差別
  • 過年拒絕不了長輩的紅包,也拒絕不了這部爆笑的《大紅包》
    下周即將迎來2021,各處已經開始瀰漫春節過年的氣氛了元旦,春節,過年,紅包!沒有什麼比過年收到的紅包更讓人能感受到新年的快樂,那種被七大姑八大姨追出兩百米硬塞紅包還要假裝不情不願最終含羞收下的心情,千迴百轉,很難描述。因此當我看到《大紅包》的這組海報的時候,我知道,最懂我的電影出現了!你看,這種欲拒還迎的收紅包體驗,是不是很熟悉?
  • 國家鼓勵就地過年,各地放大招!紅包、補貼都來了,你還回家嗎?
    現在離春節還有不到一個月的時間,近段時間有越來越多的人已經開始為回家做準備了。只不過,因為部分城市出現了疫情案例,今年想過年回家的人也有了顧忌。為了確保疫情不會在春運的過程中出現擴散的情況,近段時間國家開始鼓勵大家就地過年。
  • 「因過年給父母的一個紅包,我結束了十年的婚姻」
    直到結婚以後,我才明白,婚姻是圍牆,外面的人想進來,裡面的人想出去。我和丈夫相識於大學,我們都是從農村走出來的孩子,異鄉求學工作不容易,我們既是戀人也是親人,互相支持互相照顧,大學畢業沒幾年就敲定了婚事。雙方家庭情況都不太好,一切從簡,婚後也只能租房住,我沒有過一句埋怨,堅信著只要我們夫妻一起努力,早晚會過上好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