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謂輔材就是普遍存在於酒譜之中,且不含酒精材料~
如果烈酒是一杯雞尾酒的核心,那麼輔材就擔負著風味平衡的重任。常見的輔材包括果汁(檸檬/青檸等等),糖漿(簡單/複合)以及碳酸軟飲。本篇為大家詳細介紹一下。
雖然果汁的種類有很多,但是最常見的當屬檸檬和青檸(或者應該說是柑橘類的水果)。這類水果容易買到,且可以保存較長的時間,無論榨汁和做果皮裝飾在酒譜中有著極高的出鏡率。
果汁
當家花旦「檸檬」
「甜/酸」平衡的風味框架中,「酸」大多數情況都是來自於檸檬,以顏色鮮豔香氣獨特著稱。國內最好的檸檬來自於四川安嶽,據說央視還拍了紀錄片。
挑選檸檬主要通過觀察外觀以及趁水果攤老闆不注意的時候用手捏。如果是用於榨汁的檸檬,一定要選擇哪種皮薄肉厚,汁水豐富的檸檬,如果果皮上稍有瑕疵其實也不重要。儘量選擇大小適中且均勻的檸檬,畢竟要考慮榨汁器和檸檬裝飾的尺寸。
如果是用於增香或者是用作裝飾的檸檬,要選擇果皮厚實,顏色鮮豔均勻的,注意不要選那種表面十分光滑且有光澤的,很有可能表面打了水果蠟。
建議在冰箱裡常備一瓶濃縮檸檬汁,如果實在沒買到檸檬或者懶得榨汁,能有替代方案也是極好的。比如寶藍吉,生鮮超市就有賣。
二號選手「青檸」
來檬,萊姆,都說的是「青檸」,酒譜裡通常翻譯成「lime」。許多熱帶風味的雞尾酒,比如Tiki,莫吉託,都少不了青檸的加持。
如果說檸檬是走「點睛」的路數,那麼青檸就是走「融合」的路數。無論是加勒比,還是東南亞,青檸退可做果飲,進可做辣醬,甚至冬陰功和火車頭米粉中都要來點青檸才地道。雖然青檸不如檸檬香,但是青檸和植物系的烈酒十分合得來,高酸風味同烈酒中的草本味道能夠達到共鳴。所以朗姆,金酒,龍舌蘭,都是青檸的好搭配。
果汁真的不一定非得鮮榨,對調酒而言,新鮮果汁的確有加分作用,但現榨果汁的口感和營養價值流失得非常快,即使放在冰箱裡也只能保存幾個小時。實際上,除了柑橘類汁之外,其他的果汁(比如菠蘿汁,蘋果汁等),買現成的就好。
糖漿
簡單糖漿
糖漿的製作其實不是很難,普通糖漿可以用糖與水1:1的比例進行小火熬製,如果想要濃稠一點,可以用糖與水2:1的比例進行熬製。可以在熬製的過程中加入不同的水果,香料,酒增加風味,沒有定式,只要無毒安全風味足就可以。常見的有生薑糖漿,檸檬糖漿,薄荷糖漿等等。不過自製糖漿,最好在一個星期內用完,否則會出現結晶。
由於固體的糖在溫度較低的液體中比較難溶解,通常會選擇糖漿來作為甜味劑。簡單糖漿就是最基礎的一款。將糖與水以1:1的比例混合,小火熬製即可。不過即使是簡單糖漿,選擇不同種類的糖,可以帶來風味上的微妙變化。
白砂糖
白砂糖非常常見,也是製備簡單糖漿最基礎的原料,這種糖漿不會影響雞尾酒的其他成分,更不會增加風味的廣度,就是單純的甜而已。
注意:不要企圖用糖果來熬製糖漿,因為糖果中可能會有澱粉,最後會形成沉澱物。
紅糖
一直有一個普遍的誤解,以為紅糖比白糖純,實際上紅糖的加工比白糖還要多一道工序,在最後階段會加入蜜糖,來進行調味以及改善質感。用紅糖熬製的糖漿,風味獨特,適合冬季深色系雞尾酒,比如愛爾蘭咖啡。
金砂糖
金砂糖實際上是未經精製的糖。通常呈大晶體琥珀色,熬製糖漿會有原始的甘蔗風味。與朗姆酒非常搭(可能因為朗姆酒也是甘蔗釀造,相煎何太急了)。
蜜糖糖漿
除了熬製的糖漿,蜜糖也可以作為調酒的甜味劑使用,常見的有:蜂蜜,龍舌蘭花蜜和楓糖。
雞尾酒中使用蜂蜜需要先用水稀釋,否則不會溶解。龍舌蘭花蜜的甜度是白糖的1.5倍左右,它的甜度也比蜂蜜高,不過比較稀薄,黏度也較低。楓糖常見的有兩個等級A級和B級,B級的煙燻味更濃,風味更複雜。
複合糖漿
複合糖漿是另一種常見的甜味劑。與簡單糖漿不同,簡單糖漿在直提供單純的甜味,而複合糖漿則為飲品增添了另一層風味,有時甚至是質感。可以在熬製的過程中加入不同的水果,香料,酒增加風味,沒有定式,只要無毒安全風味足就可以。常見的有生薑糖漿,檸檬糖漿,薄荷糖漿等等。不過自製糖漿,最好在一個星期內使用完,否則會出現結晶。
自製複合糖漿還是比較折騰的,如果沒有獨門配方特殊需求,直接買現成的就好,比如大名鼎鼎的某林,味道說得過去,顏色鮮豔,而且顏值頗高。
膠質糖漿
在酒譜中有一種神奇的存在 —— Gum syrup,最開始誤解為口香糖風味的糖漿,後來才知道,這是一種在簡單糖漿的基礎上添加阿拉伯樹膠進行熬製的糖漿,這種糖漿主要是為了改變飲品的質感,據說是可口可樂中的關鍵成分,他可以增加飲品的表面張力,以保證紮實的口感和持久的泡沫。
膠質糖漿主要用於烈酒驅動的雞尾酒中,由於這類飲品自然稠度可能偏薄。加入膠質糖漿可以獲得更加厚重和順滑的口感。
果醋糖漿 - SHRUBS
據說這種飲品最初是因為沒有冰箱,為保存水果,主婦們將新鮮水果放到罐子裡用醋醃製。隨著水果的浸漬,風味物質和甜味都進入了醋中,後來這醋廣泛被用於烈酒的調味。
為了加快製備的速度,使糖漿的味道更醇厚,我們採用熬製的方式而不是浸漬。果醋的魅力在於它在酸甜之間的張力,甜度足以為雞尾酒帶來平衡,同時又具有高酸度,為飲品提供了強有力的風味結構。
果仁糖漿 - ORGEAT
這種糖漿在一些國外的酒譜中很常見,起初看到真不知道是什麼,直接音譯也不妥,後來老baby就從原料入手,發現這種糖漿最初是以大麥為基礎的一種杏仁味糖漿,後來大麥逐漸被淘汰,但杏仁成了標誌性風味。
除了杏仁,也有用紅豆,開心果或扁核桃來熬製orgeat的,所以我們統稱這類為果仁糖漿。
碳酸軟飲
碳酸飲料大家都熟悉,常用的可樂,雪碧,芬達之類隨處都可以買到,主要介紹一下蘇打水,湯力水和薑汁啤酒。
蘇打水
蘇打水的選擇還是比較多的,常見的罐裝蘇打水比如某臣氏和怡泉,當然也可以選擇高端一點的某黎水和某培露,不過無論哪個牌子,請冰鎮後使用,因為低溫可以溶解更多的二氧化碳。蘇打水開蓋後都不易保存,儘快飲用,
湯力水
湯力水,就是在蘇打水中加入了奎寧。罐裝的湯力水也比較常見,常用於與金酒混合,調製著名的金湯力。
薑汁啤酒
注意薑汁啤酒不是超市裡常見的薑汁汽水,罐裝的薑汁汽水,通常是人工調味的飲料,而薑汁啤酒則是由新鮮的生薑、檸檬、糖、水,以及一種俗稱 "薑汁啤酒植物 "的酵母和細菌複合而成的發酵型微酒精飲料(或無酒精)。不少酒吧都有自釀的薑汁啤酒,通常會提供給開車的朋友。這款飲料非常值得一試,有條件的同學,可以親自動手在家自釀一下。
本篇內容應該能囊括大部分常見的輔材,其實深入坑時候發現,別看調酒師酷酷的扔瓶子,回到家後泡水果,煮糖漿,各種大大小小的罐子,簡直與記憶中奶奶做泡菜的場景有一拼。
本文由「野醺」獨家原創,嚴禁轉載,違者必究。
歡迎關注公眾號「野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