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5月一個周末的傍晚,紐約,夕陽的餘暉撒落在哈德遜河面,水面蕩起金紅色的漣漪。這是一個風景如畫的河邊公園,不少熱愛健身的人沿著河邊慢跑或騎車,兩對年輕夫婦推著嬰兒車帶著孩子散步,一位攝友架著三腳架捕捉著遊移於摩天大樓之間的光影。
身高1米85的楊國軻,靠在木頭長椅上,專心致志地為他新書的讀者寫回信,他的長腿彎曲起來剛好變成了電腦桌面,看上去頗有些滑稽。
這個來自四川成都的年輕人,今年26歲,2013年從哥倫比亞畢業大學畢業。目前在紐約的一家諮詢公司做大數據分析的他,花了半年多的時間,寫了一本39.6萬字的書,幫助留美畢業生們找工作。
「留學生美國找工作困難
我要寫『求職攻略』」
「你知道美國有多少中國留學生嗎?」國字臉,戴黑框眼鏡,穿襯衫和西裝,楊國軻沉穩得有些超出實際年齡。
2008年從成都石室中學畢業後,楊國軻前往美國肯塔基州Centre College讀本科,攻讀數學、物理雙學位。2012年考入哥倫比亞大學,學習運籌學。
「剛來到紐約進入哥大的校園,我還沒有摸清東南西北,但系裡的老師們就要求我們馬上修改簡歷開始做找工作的準備。」楊國軻將那段時間的自己形容為「六神無主」,他每天在網上看招聘信息,到處參加校友聚會,儘可能地嘗試更多的機會。在經歷了不少曲折和沮喪之後,最終拿到了現在的offer。在這段找工作的經歷中,他曾經覺得紐約的空氣中都瀰漫著苦澀的味道。於是,在新工作穩定後便萌生了想要做個總結,給學弟學妹找工作時做借鑑的想法。
「最開始只是寫自己的經歷,後來身邊也有不少同學先後找到了工作,因此順理成章地將大家找工作的經歷一起編寫下來,為不同學科的同學,不同行業的朋友提供參考。寫著寫著,便越寫越多了,涉及面也更深更廣了。」根據2014年的公開數據,2013/14學年在美國就讀的中國留學生總人數突破了27.4萬人,而留在美國工作的不足3成,受專業需求、語言能力以及文化信仰等方面的影響,留學生在海外就業的難度比較大,楊國軻希望,自己的努力能對初入求職市場的年輕人有所幫助。
2014年年底,他開始著手寫這本書,訪談那些「成功者」,翻閱各種資料,半年後,這部近40萬字的書稿終於完成了。而現在,楊國軻的「心血」之作出版了,2016年春節還未過完,四川省圖書館便將該書收藏入館。
「有想法了就去實現
這裡有無限多的可能性」
「目標明確」「勤奮苦幹」,並不是這個時代絕大多數少年的標籤。
在中學時代,班級裡面一大半的學生,對於未來的想法僅有模模糊糊的影子,這個影子在教師的描繪下變得清晰,然而,也需要在老師和家長的推動下,學生才會往前踏步。
楊國軻是那小部分善於「獨立思考」的人。
他的心思沒有沉醉在青春期情竇初開的詩意裡,也沒有迷失在未來做什麼的焦慮中。事實上,他一直很清醒,知道自己想要什麼。
「我想知道外面的世界是什麼樣的,與這裡有什麼不同,我想去探索。」高二那年,他申請了學校的交換生項目,在美國俄克拉荷馬州的一所中學做交流生,那是他第一次如此真實地接觸到和自己的國家所完全不同的文化、生活方式和學習方式。
「他們高中可以根據自己的喜好選修課程,然後課外大家去打工掙錢。」學校的自由和開放給他留下了極深的印象。
高三畢業,他選擇了到美國去讀本科。最終,他留在了那裡工作。
「以後可能最終還是要回國的,但是目前還不是時候,我想先證明自己,而且這裡離家裡很遠很遠,孤獨的同時也享受著一份自由。」他有時候會加班到晚上12點過,地鐵加上步行總共30分鐘左右到公寓住所。走在大街上的時候,他喜歡看穿梭在城市裡形形色色的人。
楊國軻講了自己的一個朋友對紐約的看法,「你知道我最喜歡紐約什麼嗎?就是大街上有那麼多來自世界各地形色迥異的『怪人』,你走在其中,根本沒有人管你有什麼不一樣。」
而在國內,他會感覺到各種壓力。「讀金融好啊,以後掙錢多」「考公務員好,多穩定呀」「你都這麼大了,還不結婚嗎」,諸如此類。
「我不喜歡這種,他們不是我,不了解我想要什麼,然而卻不停地在我耳邊說。」這讓想法「獨立」的楊國軻不能接受。而就在上周,楊國軻選購了他夢寐以求的第一臺車,「在國外,只要你有本事,不論你想做什麼,沒有人能夠阻止你。」
「像鳥兒一樣飛翔天空
從更高的地方俯瞰這個世界」
小的時候,每個人都有夢想,但是為了追求夢想,而拼命踮起腳尖伸手來抓的人並不多。
楊國軻小時候的夢想,是當飛行員,而且是戰鬥機飛行員。高中時,民航來學校招生,因為身高超過了上限,最終他只能眼巴巴地看著別人踏上飛行員的道路。
「這個夢想埋藏在心裡,一直想去嘗試。」在美國時,他從同事那裡聽說了在紐約州長島有飛行學校,可以學開飛機,於是開始策劃。他還記得第一次自己駕駛飛機,飛上天空的情景。
那是一年前,2015年7月25日,星期六,天氣晴朗,氣溫29攝氏度,西南風14公裡每小時。在紐約州長島Farmingdale小鎮的Republic機場,他在教練的陪同下駕駛了一架Piper Warrior入門級訓練機N600PF脫離了地球表面,飛上了天空。
「能一直飛到1000米左右的高空。真的感覺像鳥兒在天空中飛翔一樣,那種從空中俯俯瞰大地萬物的感覺非常棒。」楊國軻說正如他在業餘時間參加滑雪、攝影、射擊等俱樂部一樣,在飛行俱樂部裡所結識的各界精英,同樣是敲開另一扇職場大門的鑰匙。
他一直在拼命追求自己的夢想。參加公益組織,到地震災區、貧困山區捐資助學,看望SOS兒童村、孤兒院的孩子們,到美國讀書,留在紐約工作,開飛機,出書。世界在他這裡,總被整理得妥妥帖帖。
「如果你不規劃人生,你將被生活所規劃。」「我們的人生是動向的,所經歷的每時每刻都可能對未來產生影響,所以我們就更應該在夢想的引導下一步一步腳踏實地,身體力行。」
這句話所有人都能看懂,也會說,但絕大部分人依然甘願縮在生活的浪潮裡,被推搡著往前走,「懶惰」並不是一種可以輕易克服的特質。
「希望自己能過簡樸的生活,高尚的生活,謙卑的生活。」這是本科畢業時,楊國軻給自己寫的諾言。
華西都市報記者 謝燃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