汶川大地震後,8萬遇難者的銀行存款和貸款,最後是怎樣處置的?

2020-11-24 騰訊網

「災難無情人有情」,自然災害雖然勢不可擋,但人間自有真情在,回顧08年的5.12汶川大地震「噩夢依稀」。

這場突如其來高達八級的大地震,不僅波及範圍廣,對震源中心的幾個縣區更是造成了致命傷害,其慘烈程度讓聞者傷心見者落淚,是國人心中永遠的痛。

據事後統計,這場災難共造成了69000多人死亡,37000多人受傷,17000多人失蹤,上千萬間房屋倒塌損毀,造成的直接經濟損失高達2萬多億元!

可面對災難,中國人民再一次向世界展現了民族凝聚力,「一方有難,八方支援」,全國人民眾志成城,以不同的方式支援災區重建,短短兩年的時間,就讓災區面貌煥然一新。

然而「逝者安息,生者堅強」,災難過後,8萬多名遇難同胞的銀行存款和貸款,又是怎樣處置的?

對於這個問題,其實國家也有考慮,所以對此有明確的相關規定,具體處置方案以逝者的實際情況為準:

第一種,對於逝者有明確繼承人的帳戶:銀行擁有保管權,繼承人想要繼承這筆款項,需要走嚴格的法律程序,攜帶相關手續、證明,可以取走這筆款項;

第二種,對於逝者沒有明確繼承人的帳戶:這些錢仍不屬於銀行私有,因為逝者如果有明確的單位,那這筆款項則歸單位所有;

反之,如果逝者既沒有明確的繼承人,又沒有明確的單位:那這筆款項將歸國家所有,用於災後重建,畢竟地震之後,國家需要大筆的人力物力,經濟壓力很大。

第三種:對於失蹤人口,無法判斷其生死的銀行帳戶:也有著特殊的處理措施,這些帳戶被劃為「沉眠存款」,有一個等待期,等待認領,如果超過規定期限仍未認領,那這些存款也會被劃歸國有,用於災後的各種重建,減輕國家的財政壓力。

第四種,如果逝者生前有貸款:災難對於慘遭不幸的家庭來說是一生的創傷,如果不幸離世,對於這些生前的貸款,銀行會選擇核銷不再追責,這也是出於人道主義的一種考慮,非常人性化。

結語:「曾經的滿目瘡痍,如今已經浴火重生」,讓人不禁產生了一種時空倒錯之感,這些奇蹟背後,是國家和人民的共同努力,展現了國家和人民面對災難之時不屈的決心和信心,讓世界震驚,讓國人自豪!

相關焦點

  • 08年汶川地震中,遇難者有8萬餘人,他們的存款和貸款如何處置?
    2008年5月12日下午14:28,四川省汶川地區發生的一場震級達到了八級的大地震,這場地震中的遇難者足足有8萬餘人,直接經濟損失高達八千多億元。在自然的洪荒之力下,人類顯得還是那麼脆弱,在徵服自然的同時,人類顯然還有很多事情要做。
  • 資料:汶川大地震死亡數字公布細節
    註:稿件原發於2008年06月05日  相關:雲南盈江地震遇難者名單公布,官員稱統計和公布遇難者人數的過程是要經過法定程序的,比方說DNA鑑定等這些程序都是必不可少的。[詳細]  在5·12大地震中,曾經「絕對不能問」的死亡人數成為每日公開發布的例行內容。但由於餘震的不斷侵擾和死亡人數的逐日上升,目前汶川大地震的死亡精確人數仍是一個謎  死亡人數可能在萬人左右這是汶川地震發生後,國家地震局應急救援司副司長陳虹的第一判斷。「這都是人口密集的區域,」憑多年對地球物理運動的專業知識和經驗,陳虹解釋說。
  • 汶之傷,國之痛——汶川地震12周年紀念日
    在汶川大地震中她失去了包括母親、兩歲女兒在內的10名親人,但始終堅持在救災一線,因過度勞累曾多次昏倒在救援現場,被稱為「中國最堅強女警察」。地震發生時,媽媽一直緊緊護著孩子,遇難前留下了最後一條簡訊:親愛的寶貝,你長大了一定要知道,媽媽愛你。
  • 1988年在銀行存2萬元和在銀行貸款2萬元,現在分別是多少錢?
    1988年不管是能一次性在銀行存2萬元或者能在銀行貸款2萬元的人,都不是一般人。在那個平均工資每個月只有幾十塊錢的年代,萬元戶在全國可以說是屈指可數,都是一些早期開始下海經商的人才有可能有這麼多的存款,靠在廠裡一個月幾十塊工資就是不吃不喝也要幹20年左右才有可能有一萬元存款。
  • 汶川特大地震五周年祭:「思念埋在心裡,繼續前行」
    5月12日下午14點28分,汶川縣組織的「追思親人,感悟生命——汶川特大地震五周年祭」活動在映秀鎮漩口中學遺址舉行,來自各地的近2000名民眾匯聚在這裡,靜默佇立,深切哀悼在抗震救災中英勇犧牲的烈士和地震中的遇難同胞。  追思大會開始前一小時,從四面八方趕來的群眾就已將遺址前的小廣場擠得水洩不通,遺址廢墟上一面鮮豔的國旗迎風招展,似乎也在哀悼逝去的人們。
  • 汶川地震12周年祭丨那些叫「震生」的孩子12歲了
    他們卻來到了這個世界因此他們有一個共同的名字震生12年彈指一揮間當年伴著餘震呱呱墜地的嬰兒如今已經長成了花季少年2008年5月12日14時28分8.0級強震撼動汶川那一刻天旋地轉,山巒垮塌無數生命逝去整個中華大地浸滿悲慟汶川縣映秀鎮地震後慘狀。
  • 廢墟上人性挺立 中華文化汶川大地震中鳳凰涅盤
    胡錦濤、溫家寶為中國所有官員樹立了仁德愛民、躬親勞苦、以民為本的典範和標準。那些準備好挑毛病的西方媒體,面對中國政府快速的反應和信息的透明竟然無從下手。  評論說,汶川大地震激發了中華民族的強大凝聚力,在這種凝聚力的背後,是中華民族復興的輪廓。上至國家領導人,下至尋常公眾,無須過去那樣的動員,整個中國幾乎每一個人都自覺地在這次救災中最大限度地盡到了自己作為一個公民的責任和義務。
  • 汶川地震周年祭_中國網
    宿舍樓熄燈活動在夜空中映出了「五一二」和「CYU」字樣。深切表達了同學們在汶川5.12大地震到來之時對遇難同胞的深切悼念和對災區同胞的關愛、關懷之情。20:50:59  中國網:5月12日,為了紀念汶川大地震一周年,重慶市西南大學設立了四川汶川特大地震遇難同胞祭奠牆。該校三千餘名同學和數十名災區大學生一起在祭奠牆上寫下祝福語,獻上了綠絲帶和白菊花,緬懷遇難同胞,紀念汶川地震一周年。
  • 汶川大地震中的生命大營救——成都軍區總醫院汶川大地震救災紀實
    「5·12」汶川大地震當晚,成都軍區總醫院在籃球場展開大規模救治成都軍區總醫院,汶川大地震震區最大的一所軍隊綜合性醫院,在五年前的汶川大地震中,及時、英勇而堅定地展開了一場氣壯山河的生命大營救。2008年5月12日14時28分,離成都軍區總醫院下午上班還有2分鐘,四川省汶川地區發生裡氏
  • 當年汶川地震被埋36天創造奇蹟活下來的豬堅強,現在過得怎樣了?
    當年汶川地震被埋36天創造奇蹟活下來的豬堅強,現在過得怎樣了?2008年的汶川大地震,無論是經過多少年,依舊是中國人心頭上的痛,造成了巨大的傷亡,但是有很多的幸福表現出了完全的完全的,完全的意志力,而在這場地震中,由於頭豬也同樣的頑強,這頭豬被埋在石頭縫裡度過了36天,沒有水也沒有食物。
  • 「5.12」汶川特大地震12周年紀念日5G直播引千萬網友在線觀看
    直播前夕,在中國地震局公共服務司的大力支持下,地震紀念館管理中心攜手新華社、VSTA看天下、封面新聞、四川日報、直播綿陽等多家媒體及平臺共同播放《汶川地震十二年》視頻,視頻播放熱度高達2213.6萬;央視頻、今日頭條、新浪微博、沃視頻、四川觀察、直播綿陽、鬥魚、虎牙、抖音、綿州先鋒、愛奇藝、微信12家在線網絡平臺進行了為期四個半小時的現場直播,累計觀看人數達1005萬。
  • 汶川地震10年,災難不會讓人成長
    文章來自「新世相」Sayings:離 5·12 汶川大地震已經十年了。今天的故事,來自 10 年前親身經歷了那場地震後倖存下來的人。去年 8 月九寨溝地震時,我們寫了一篇《9 年後,我還是沒有跑出去 | 震後餘生》。
  • 汶川地震12年:那年我9歲她10歲,現在我21歲她仍10歲
    歷史總會以驚人的速度變得模糊,但不包括大家對汶川地震的記憶。今天,汶川地震過去了整整十二年。富貴問實習小同學,還有那年的記憶嗎?她們說印象中有驚慌害怕,老師紅著的眼睛,給零花錢小氣的爸媽不吝嗇捐款……新聞哥做了一個話題,12年前的今天你在做什麼?每個普通人的故事聚在一起,依舊驚心動魄。
  • 我國第一個汶川地震博物館在成都對公眾開放
    5月8日,幾位成都軍區駐川某部戰士將一輛抗震救災中使用過的軍用摩託車移到汶川大地震博物館。新華社記者 江宏景攝新華網成都5月11日電(記者王洋、苑堅、馮昌勇)11日下午,汶川大地震博物館在成都大邑縣的建川博物館正式對公眾開放。據悉,這是汶川大地震後我國建成的第一個地震博物館。汶川大地震博物館耗資3000餘萬元,有30多個展廳,收藏了5萬餘件與汶川地震有關的藏品。
  • 汶川地震最後的倖存者:幸運 用"一指禪"交流也快樂
    汶川大地震中被垮塌辦公樓掩埋。5月20日凌晨1點被救援隊成功救出,被困178小時22分鐘。是汶川地震被困時間最長的獲救者。他被埋在地震廢墟下,共178小時22分鐘,是最後一個被救出來的倖存者。山崩地裂前,他在映秀灣電站食堂裡,吃了被困178小時前的最後一頓飯。災難襲來,此後八天八夜,他滴水未進。坍塌的辦公樓裡,沒有食物、飲水和光線的黑暗角落,卻又是他命運的庇護所。地震奪走了他的左前臂,今年4月,他換上了新假肢,開車、繫鞋帶都沒問題,假肢還能用鍵盤打字,哪怕只是一指禪、速度慢。
  • 5月12日是日子,紀念汶川大地震十二周年紀念日
    郭志堅:5月12日是國際護士節,也是汶川地震的十二年。這兩個相遇的日子有著特殊的意義。疫情暴發後,護士逆行,其中汶川地震倖存者為曾經。在過去的12年裡,從援助到知名援助,汶川和武漢彼此擁有守護,所有的同胞都期待著互相幫助!今天是2020年5月12日。
  • 作家李鳴生七入汶川地震災區採訪 多次躲過死神
    我共行程約一萬多公裡,走遍了災區所有重點倒塌的學校,採訪數百人,錄音200多個小時,記下了80多萬字的採訪筆記,拍下近萬張照片,當然也掉了十多斤肉。  你難受,是因為心被創傷了  明明「震中在汶川」,李鳴生卻說「震中在人心」,這又是為什麼呢?  李鳴生說在災區走訪期間,他既看到了生命的堅強也看到了生命的脆弱。
  • 汶川地震12周年紀念日,又逢護士節
    圖/新華社綜合央視、人民日報報導 2008年5月12日14時28分,北緯31.0度,東經103.4度,中國汶川。 一場8.0級地震,近7萬人喪生,1.8萬人失蹤,37萬餘人受傷……地震發生後至2008年9月11日,全軍14.6萬名部隊官兵、7.5萬名民兵預備役人員出動。 2008年,顧雲仙是綿陽市第三人民醫院ICU的護士,「5·12」地震救援是她第一次參加如此嚴峻的災後救援。
  • 10 年前經歷了5·12 地震後倖存下來的人們,過著怎樣的生活?
    Sayings:離 5·12 汶川大地震已經十年了。今天的故事,來自 10 年前親身經歷了那場地震後倖存下來的人。去年 8 月九寨溝地震時,我們寫了一篇《9 年後,我還是沒有跑出去 | 震後餘生》。「她給我發了最後一條信息」@張先生2008,22歲:汶川地震的那年,我的女朋友也走了,她當時給我發了最後一條信息:快樂健康地活。2018,32歲:這些年,我再交女朋友時,總會想起她。
  • 貸款買的房子,被地震摧毀了,剩餘的房貸還要還嗎?銀行給出答案
    現在這些年輕人的,如果手上沒有太多錢的話呢,如果想要買房子,都會選擇去銀行貸款,來去買一所房子,那每個月肯定都是要去還上一些房貸的。但是現在這樣的一個自然現象的也是不可避免的,就比如說的一個地震,那如果在地震中,我們這個房子倒塌了,這個房貸我們還需要去華貿,今天的就一起來說一說,現在呢有些人想要買房子,但是由於經濟的一個受限的,都會選擇去貸款買房,那這樣以來的話,那每個月都要去換房貸,這個壓力呢還是比較大的,其實咱們都知道現在自然災害呢,還是比較嚴重的,就比如說這一個地震,就是地震呀它都是一種破壞力極強的一種自然災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