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娥飛:我愛講臺 更愛學生

2021-01-09 安青網

青網訊 劉娥飛,潛山市梅城小學副校長,省特級教師,先後被評為安慶市「十佳少先隊輔導員」「小學語文骨幹教師」「教壇新星」 「先進教研個人」「小學語文學科帶頭人」;撰寫的《鑄梅花品格,建校園特色》《「談」奏日記教學四步曲》《讓品德與生活課入味而育人》《讓好習慣為新生導航》《為孩子筆下的生活著色》《巧施心理策略 強化背誦積累》等論文在省級以上刊物發表並獲獎。

當我懷揣著為人師表的夢想走出師範的大門、走上三尺講臺時,我就告訴自己:要做一名好教師。好教師就要愛崗敬業、勤奮好學,好教師就要恪守師德、崇尚奉獻。 ——劉娥飛

289篇教學札記

1989年7月,學幼兒教師專業的劉娥飛被分配到梅城鄉輔導小學學前班任教,一年後通過招考進入舒州小學,這一呆就是23年。

最初,劉娥飛帶學前班。上課,她和幼兒們學在一起;下課,和幼兒們玩在一起。「我深知自己在幼兒教師專業所學的東西非常有限,在幼兒遊戲、繪畫、彈唱、舞蹈等專業方面都學藝不精」。於是,劉娥飛一直堅持業務學習。當時,沒有電腦,電視也是稀罕物。一方面,去書店買兒童讀物,到郵局訂閱幼兒教育期刊,加強業務知識學習;另一方面,利用周末、節假日等業餘時間,練習彈琴、繪畫、手工等,豐富自己的技能。她特別關注每年的 「六一」、中秋、元旦、春節聯歡晚會等大型電視文藝節目,從樂曲到舞蹈動作設計,再到舞蹈服裝款式,總是邊看、邊記、邊畫,留著備用。一疊疊手稿記錄著她學習的足跡,也豐富了她的知識儲備:幼兒教育論文獲獎,參加安慶市幼兒教師美術技能大賽獲獎,連續多年編排的十幾場兒童舞蹈表演在縣、市獲獎等,見證了她的成長。

2003年秋,劉娥飛改教小學語文。特有緊迫感的她報考了高等教育自學考試小學教育專業,從專科到本科30門課,刻苦攻讀,全部一次性通過;堅持每年訂閱小學語文教育期刊,於書中學習他人的先進理念和教學經驗;積極參加校內公開課、送教下鄉、縣級和市級賽課等各級各類教研活動,五年的勤奮初結成果:2007年至2012年,獲安慶市小學語文「骨幹教師」「教壇新星」「學科帶頭人」「先進教研個人」「小學語文學科帶頭人」等榮譽。

「四本筆記本62篇讀書筆記記錄了別人的理論、經驗,那麼289篇教學札記則是我自身教學工作的所思、所想、所做」。2015年,劉娥飛成為省特級教師。

學生送來的六個蘋果

「我愛我的講臺,我更愛我的學生們」是劉娥飛常念叨的話。

2004年秋,劉娥飛擔任舒州小學五(1)班語文教學兼任學校少先大隊輔導員。當時,她還接受了一項特殊工作——為全縣中學生運動會編排120人的大型開幕式表演《開門紅》。10月11日上午,過度疲勞的劉娥飛突發低血糖倒在課堂上。「當我再次睜開眼,已被同事攙進了辦公室。這時,門口擠滿了班上的學生們。他們一個個探著小腦袋望著我,一張張天真的小臉上寫滿了關心與焦急」。劉娥飛輸完液回家時,發現門廳石桌上放著六個蘋果。她問兒子:「這是從哪兒來的?」 「是四個學生送來的,說是看您的病好了沒有。您怎麼啦?」劉娥飛顧不上回話,便問:「你沒問他們叫什麼嗎?」「沒有。好像有一個就住在前面的大修廠……」沒等兒子說完,劉娥飛急匆匆出了門,快步趕到彭維家,看到四個學生都在,劉娥飛脫口而出:「你們都安全就好。」「我們都和家裡說好了,在這兒吃午飯後一起上學。」彭維補充說:「我媽媽會將我們安全護送到校的。老師,您快回去休息吧。」在彭維媽媽確認後,劉娥飛才放心回家。

「一名好教師對學生的關愛不僅體現在愛本班、本校的孩子,還應該體現在關心更多的未成年人成長」。2014年9月起,劉娥飛被聘為潛山縣道德講堂宣講團成員,她服從縣關心下一代工作委員會領導的安排,先後去嶺頭中心小學、開發區中心學校、水吼中心小學等做了《呵護生命,守護安全》《播種文明行為,養成良好習慣》《牽手文明,你我同行》等主題宣講。

31年來,劉娥飛一直堅持言傳身教並驅、教書育人同行。劉娥飛記得,上一屆一年級班上有個徐小成(化名)的學困生,思維緩慢,還動不動愛哭鼻子,每次考試只有三十多分,同學們常笑話他。「我一面採取鼓勵教學,總把最容易的問題留給他,培養他的自信心;一面借他意志堅定、遇到難題從不放棄的優點來影響教育其他學生向他學習,共同進步」。劉娥飛透露,上了三年級以後,班上的學生再也不歧視他,他自信了、更努力了,成績逐漸上升,畢業時交出了90.5分的滿意答卷。

「在我看來,幫學生從小養成好習慣、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比成績更重要」。劉娥飛直言,轉變一個學困生,比教好一批好學生更有成就感。

示範引領從校內到縣外

「當我成為『安慶市學科帶頭人』和省『特級教師』時,收到了相關的管理辦法,我深知自己肩負的責任」。劉娥飛說,要在實際工作中發揮二者的示範和引領作用。

自2013起,劉娥飛堅持每年上一節示範課,在校本教研中幫助老師們更新教學觀念、拓寬教學思路。她積極參與聽課、議課活動,真誠地幫助中青年教師磨課、歷練成長。張杏林是她第一個幫扶對象。劉娥飛不僅在教學實踐中聽課、磨課指導,還和她籤訂了「培養青年教師承諾書」,共同開通了教學博客進行交流研討。

在縣教育局「城鄉教研交流區域化發展」模式下,劉娥飛積極參加了學校送教下鄉活動。2016年10月,她前往官莊小學送教《秦兵馬俑》;2017年6月,去割肚學校送教《一面紅旗》;2018年3月底去黃鋪小學送教《趵突泉》,4月去龍關學校上四年級作文輔導課;2019年2月去逆水學校講座《做一名幸福的教師》。

2017年至2018年,劉娥飛接受潛山縣師訓中心安排,被聘為「國培計劃」送教下鄉培訓項目專家團成員,分別負責水吼片區、餘井片區、王河片區、黃鋪片區的送教、送培任務。由於劉娥飛長期致力於教學研討並長居課堂一線,她還被推選上報為安徽省首批小學語文教師培訓專家庫成員,並先後應邀到宿松縣、安慶市等地開展主題講座。

「我喜歡和學生們打交道。離開了講臺,我不知道自己還能做什麼。」劉娥飛說。

□通訊員 儲成傑、本報記者 韋玉柏

相關焦點

  • 堅守講臺42年 陳才生:不是我培養了學生 是學生造就了我
    9日,在南昌市灣裡一中,陳才生老師的學生們舉著用A4紙列印的祝福語,給陳才生送去祝福。1962年出生的陳才生1978年參加工作,42年來,他不僅站在三尺講臺傳道授業,還和學生們打成一片,成為學生們口中的「陳爸爸」。
  • 她站了59年講臺 這裡絕大多數村民是都她的學生
    上至70多歲的老人,下至七八歲的孩童,這個村的村民絕大多數是她的學生  這個講臺,她站了59年……  暑假前的一天,河南省信陽市吳家店鎮70歲的嚴祖詳和自己的孫子、重孫一起來到該鎮太陽坡村小學,幾代人擠在一間破舊的教室裡
  • 最美東營人︱王村:人生在三尺講臺閃光
    2003年,他所教的班級曾以42人考入本科院校刷新學校紀錄,而他卻始終覺得最愧對這一屆學生,因為那一年,他為了照顧胃癌晚期的母親,周末總要擠出一天回老家盡孝,他覺得沒有把百分之百的精力用在學生們身上,「若是我全天候陪著他們備考,說不定會考得更好。」他總是這樣想。可事實是,這個班是他從高二起接手的,班裡的「調皮鬼」經常把原先的班主任氣哭。
  • 「如果不愛我,把信還給我」沈從文要求退情書,張兆和這招智慧
    於是,胡適安排沈從文給大一學生講「小說習作」和「新文學研究」這兩門課。收到聘書,沈從文心裡一塊石頭落了地,工作終於有著落了!這些年,他雖說在文壇寫出了點名堂,但剛剛辦死了個雜誌,欠了一屁股債,正焦頭爛額,再找不到工作,吃飯都成問題。沈從文自己心裡也嘀咕,他區區一個小學畢業生,要站在大學講臺上給那麼多大學生上課,心裡沒底。但為了一口飯,必須得上。
  • 劉江:音樂編制夢想 用愛播撒希望
    音樂編制夢想用愛播撒希望新邵縣釀溪第三完全小學劉江2006年夏天,我帶著滿腔熱情和美好夢想,從洞庭湖畔來到了巨口鋪中學,踏上新的人生之旅——教書育人。我至今還記得第一次登上講臺的情景:當我帶著電子琴走進教室時,先前的喧鬧霎時變得鴉雀無聲。
  • 【身邊好人】郴州朱紅興:雙手殘疾 堅守村小講臺39年
    克服雙手殘疾困難 走上講臺教書育人1959年,年幼的朱紅興不慎跌落火坑,導致雙手手指粘連變形,無法伸展,沒有了完整的手掌。1977年朱紅興在滁口五中畢業後回鄉,由於家鄉地處偏僻,教師微薄的工資,讓許多老師陸續離開,看著孩子們一雙雙求知的眼睛,他選擇留在村小任教,從此,他在三尺講臺上紮根39年。
  • 侯彩敏:三尺講臺書寫無悔人生 大愛無私溫暖學子心田
    在第36個教師節來臨之際,讓我們一起走近我市部分優秀教師,了解她們紮根三尺講臺,在教育一線默默奉獻的感人故事。(雙鴨山新聞視頻,請點擊觀看)市第三十一中學教師侯彩敏參加工作15年來,一直在教學一線擔任班主任工作。課堂上,她是良師,用幽默流暢、寓教於樂的方式教授學生地理知識。課堂下,她是益友,用無私的愛溫暖著每一名孩子的心田。
  • 王巧:25歲姑娘是46名學生的「大家長」
    王巧經過一學期的努力,發現不是嚴肅就能遏制住同學們不認真聽講;肆意在課上大聲喧譁的現象,更需要耐心地去了解每一個孩子性格特點,然後「對症治療」。為了讓班級裡學生們不論是上班主任的語文課還是其它課都能用心、認真聽講,王巧整整兩個學期時間都在班級裡當「陪讀生」。王巧介紹,每個學生都有自己獨特優勢,只要讓他們找到合適位置,就都會發出獨特光芒,他們是值得老師去期待的,也是蘊含著無限潛能的。
  • 《永失我愛》13:我吻過的芬竟是我的學生
    《永失我愛》13:我吻過的芬竟是我的學生巴隴鋒《永失我愛》第九章:斯人獨憔悴九、斯人獨憔悴教師節快樂教師節這天,教委去川裡給姚老師送鏡。黃主任推出摩託說:「姚老師提前退休,待在家裡寂寞。我們今天去熱鬧熱鬧,他家裡今日殺羊!」黃主任捎我,丁會計捎冰南,四人向陽臺川而去。
  • 小學生因打鬧遭老師體罰 要求拍打水泥講臺40分鐘
    本報訊(記者 萬登峰)5月23日上午,寶雞市金陵小學幾個學生課間打鬧,為讓學生體會打別人自己手也會疼,老師竟讓幾個學生雙手在水泥講臺上拍了整整一節課——40分鐘。事後其中一名學生雙手青腫,所幸雙手並無大礙,經過家長的照料和處理,目前已經好轉。
  • 重陽節人物特輯| 「師志」不移袁爺爺,三尺講臺外繼續發揮餘熱
    重陽節人物特輯| 「師志」不移袁爺爺,三尺講臺外繼續發揮餘熱 2020-10-23 21:12 來源:澎湃新聞 政務
  • 那位身世坎坷的英語老師,用笑容治癒了生活,贈予學生寶貴的財富
    我在12歲的時候,遇到了一個24歲的英語老師。她非常喜歡笑,仿佛春天裡盛開的花朵一樣。我幻想她是天上掉下來的仙女,不食人間煙火,沒有平凡人的煩惱。然而,後來發生的事徹底改變了我的想法。
  • 吾愛吾師 吾更愛嚴肅面孔下生動的你
    所以同學們就很放鬆,跑到教室門口張望一番發現沒有老師後,就開始在教室裡做小動作,比如悄悄說話呀,看小說呀,跑到講臺上耍寶呀。  有一天,又是晚自習。那時電視臺正在播電視劇《家·春·秋》,所以同學們緊跟步伐,紛紛到閱覽室借巴金的《家》《春》《秋》來看。那天照例又是風平浪靜,我正用一本數學書壓著,看《春》看得正入迷時,一隻手突然掀開數學書,一把抓起《春》:「不好好上自習,在看啥子呢!」
  • 我是打學生手心的夏老師,我錯了(第一人稱描寫,非本人)
    我是打學生手心的夏老師,我錯了(第一人稱描寫,非本人)聲明,雖然本文以第一人稱書寫,但是本文作者不是夏老師本人,再此特別聲明,以免引起誤會。我打孩子的視頻被發到網上去了之後,我已經連續幾天沒有睡覺了。12號各平臺陸續出現我打孩子視頻,13號區教育局對我進行處理,責成我給學生及家長道歉,當然,課也停了。
  • 「教育故事」何瑤|讓愛灑滿音樂的天空
    長大後我就成了你,才知道那支粉筆,畫出的是彩虹,灑下的是淚滴。長大後我就成了你,才知道那個講臺,舉起的是別人,奉獻的是自己。長大後我就成了你,我就成了你。長大後我就成了你,我就成了你,我就成了你。」每每聽到這首歌,我都忍不住激動萬分。讀大學的時候,我只是感覺這首歌旋律優美,直到走上講臺,面對一雙雙渴望的眼睛,我才體會到教師職業的神聖和責任。
  • 學生直呼:這樣的校園生活,愛了,愛了!
    大慶第三中學的學生,可以參加「校園袋鼠」、單指轉籃球、單詞記憶王、耐力跳繩、地理拼圖、魔方達人等奇妙的PK項目,在校園吉尼斯挑戰賽上大展身手。今年,第三中學「挑戰自我衝擊極限」校園吉尼斯挑戰賽已經舉辦了第二屆,且在全市的學校中是絕無僅有的。記者前去採訪時,一位學生興奮地告訴記者:「我覺得這個比賽非常有意思,既鍛鍊了身體,也增長了知識,還特別好玩!」
  • 紀念傅聰丨重讀《傅雷家書》:我愛你們 也因為愛你們而更愛我的祖國
    傅聰遠赴異國後,距離和思念衝淡了父子間的隔閡,而分別的歲月更沉澱出血脈親情的聯結。一個父親對兒子深深的關心與愛護,從一封封書信的字裡行間流露出來。這份深切的父愛與關懷,凝結成了一本厚重的《傅雷家書》。打開《傅雷家書》,翻看那一封封書信,既有討論如何做人、做藝術的感悟,也有關於生活的溫暖叮囑,父母與孩子的真誠交流躍然紙上。《傅雷家書》也因此自1981年初版至今,近四十載,依然深受大眾喜愛,暢銷不衰。
  • 現在的學生為什麼不愛動腦筋
    十五六的年紀,正是學習的好時節,可近年來老師們都發現現在學生對學習不感興趣,整天精神狀態不好,不愛動腦,不愛思考,在校時間長但學習效率低。為什麼會出現這樣的現象呢?信息化時代,每時每刻都在更新,未成年人對信息的甄別能力有限,網絡信息又是魚龍混雜,有許多負面的報導,這些信息的涉獵會影響未成年人的三觀形成,導致未成年學生思想消極,浮躁不安,不能靜下心來投入學習,為了應付家長老師,假裝學習,身在曹營心在漢,久而久之,就養成了不動腦的習慣。
  • 三尺講臺,日夜艱辛,老師您辛苦了
    我們向所有站在三尺講臺上的老師致以崇高的敬意! 教師是教育的基礎和教育的源泉,他們為每個孩子的健康成長和社會教育負責。一個有百年歷史的計劃以教育為基礎;一項宏偉的教育計劃是以老師為基礎的。人們常說教師是最光榮的職業。教師是人類靈魂的工程師,也是人類文明的傳承者。 「國將興,必貴師而重傅。」
  • 雙魚座愛情的本質,我更愛你愛我的感覺
    有人說,雙魚座為愛而生但是,雙魚座心中的愛情往往是自己擁有的愛情,想要讓ta在愛情之中付出,你一定要表現出非常愛ta的樣子。換言之,雙魚座更愛那種你愛ta的感覺,ta離不開的是這個,並不是自己有多麼愛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