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網訊 劉娥飛,潛山市梅城小學副校長,省特級教師,先後被評為安慶市「十佳少先隊輔導員」「小學語文骨幹教師」「教壇新星」 「先進教研個人」「小學語文學科帶頭人」;撰寫的《鑄梅花品格,建校園特色》《「談」奏日記教學四步曲》《讓品德與生活課入味而育人》《讓好習慣為新生導航》《為孩子筆下的生活著色》《巧施心理策略 強化背誦積累》等論文在省級以上刊物發表並獲獎。
當我懷揣著為人師表的夢想走出師範的大門、走上三尺講臺時,我就告訴自己:要做一名好教師。好教師就要愛崗敬業、勤奮好學,好教師就要恪守師德、崇尚奉獻。 ——劉娥飛
289篇教學札記
1989年7月,學幼兒教師專業的劉娥飛被分配到梅城鄉輔導小學學前班任教,一年後通過招考進入舒州小學,這一呆就是23年。
最初,劉娥飛帶學前班。上課,她和幼兒們學在一起;下課,和幼兒們玩在一起。「我深知自己在幼兒教師專業所學的東西非常有限,在幼兒遊戲、繪畫、彈唱、舞蹈等專業方面都學藝不精」。於是,劉娥飛一直堅持業務學習。當時,沒有電腦,電視也是稀罕物。一方面,去書店買兒童讀物,到郵局訂閱幼兒教育期刊,加強業務知識學習;另一方面,利用周末、節假日等業餘時間,練習彈琴、繪畫、手工等,豐富自己的技能。她特別關注每年的 「六一」、中秋、元旦、春節聯歡晚會等大型電視文藝節目,從樂曲到舞蹈動作設計,再到舞蹈服裝款式,總是邊看、邊記、邊畫,留著備用。一疊疊手稿記錄著她學習的足跡,也豐富了她的知識儲備:幼兒教育論文獲獎,參加安慶市幼兒教師美術技能大賽獲獎,連續多年編排的十幾場兒童舞蹈表演在縣、市獲獎等,見證了她的成長。
2003年秋,劉娥飛改教小學語文。特有緊迫感的她報考了高等教育自學考試小學教育專業,從專科到本科30門課,刻苦攻讀,全部一次性通過;堅持每年訂閱小學語文教育期刊,於書中學習他人的先進理念和教學經驗;積極參加校內公開課、送教下鄉、縣級和市級賽課等各級各類教研活動,五年的勤奮初結成果:2007年至2012年,獲安慶市小學語文「骨幹教師」「教壇新星」「學科帶頭人」「先進教研個人」「小學語文學科帶頭人」等榮譽。
「四本筆記本62篇讀書筆記記錄了別人的理論、經驗,那麼289篇教學札記則是我自身教學工作的所思、所想、所做」。2015年,劉娥飛成為省特級教師。
學生送來的六個蘋果
「我愛我的講臺,我更愛我的學生們」是劉娥飛常念叨的話。
2004年秋,劉娥飛擔任舒州小學五(1)班語文教學兼任學校少先大隊輔導員。當時,她還接受了一項特殊工作——為全縣中學生運動會編排120人的大型開幕式表演《開門紅》。10月11日上午,過度疲勞的劉娥飛突發低血糖倒在課堂上。「當我再次睜開眼,已被同事攙進了辦公室。這時,門口擠滿了班上的學生們。他們一個個探著小腦袋望著我,一張張天真的小臉上寫滿了關心與焦急」。劉娥飛輸完液回家時,發現門廳石桌上放著六個蘋果。她問兒子:「這是從哪兒來的?」 「是四個學生送來的,說是看您的病好了沒有。您怎麼啦?」劉娥飛顧不上回話,便問:「你沒問他們叫什麼嗎?」「沒有。好像有一個就住在前面的大修廠……」沒等兒子說完,劉娥飛急匆匆出了門,快步趕到彭維家,看到四個學生都在,劉娥飛脫口而出:「你們都安全就好。」「我們都和家裡說好了,在這兒吃午飯後一起上學。」彭維補充說:「我媽媽會將我們安全護送到校的。老師,您快回去休息吧。」在彭維媽媽確認後,劉娥飛才放心回家。
「一名好教師對學生的關愛不僅體現在愛本班、本校的孩子,還應該體現在關心更多的未成年人成長」。2014年9月起,劉娥飛被聘為潛山縣道德講堂宣講團成員,她服從縣關心下一代工作委員會領導的安排,先後去嶺頭中心小學、開發區中心學校、水吼中心小學等做了《呵護生命,守護安全》《播種文明行為,養成良好習慣》《牽手文明,你我同行》等主題宣講。
31年來,劉娥飛一直堅持言傳身教並驅、教書育人同行。劉娥飛記得,上一屆一年級班上有個徐小成(化名)的學困生,思維緩慢,還動不動愛哭鼻子,每次考試只有三十多分,同學們常笑話他。「我一面採取鼓勵教學,總把最容易的問題留給他,培養他的自信心;一面借他意志堅定、遇到難題從不放棄的優點來影響教育其他學生向他學習,共同進步」。劉娥飛透露,上了三年級以後,班上的學生再也不歧視他,他自信了、更努力了,成績逐漸上升,畢業時交出了90.5分的滿意答卷。
「在我看來,幫學生從小養成好習慣、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比成績更重要」。劉娥飛直言,轉變一個學困生,比教好一批好學生更有成就感。
示範引領從校內到縣外
「當我成為『安慶市學科帶頭人』和省『特級教師』時,收到了相關的管理辦法,我深知自己肩負的責任」。劉娥飛說,要在實際工作中發揮二者的示範和引領作用。
自2013起,劉娥飛堅持每年上一節示範課,在校本教研中幫助老師們更新教學觀念、拓寬教學思路。她積極參與聽課、議課活動,真誠地幫助中青年教師磨課、歷練成長。張杏林是她第一個幫扶對象。劉娥飛不僅在教學實踐中聽課、磨課指導,還和她籤訂了「培養青年教師承諾書」,共同開通了教學博客進行交流研討。
在縣教育局「城鄉教研交流區域化發展」模式下,劉娥飛積極參加了學校送教下鄉活動。2016年10月,她前往官莊小學送教《秦兵馬俑》;2017年6月,去割肚學校送教《一面紅旗》;2018年3月底去黃鋪小學送教《趵突泉》,4月去龍關學校上四年級作文輔導課;2019年2月去逆水學校講座《做一名幸福的教師》。
2017年至2018年,劉娥飛接受潛山縣師訓中心安排,被聘為「國培計劃」送教下鄉培訓項目專家團成員,分別負責水吼片區、餘井片區、王河片區、黃鋪片區的送教、送培任務。由於劉娥飛長期致力於教學研討並長居課堂一線,她還被推選上報為安徽省首批小學語文教師培訓專家庫成員,並先後應邀到宿松縣、安慶市等地開展主題講座。
「我喜歡和學生們打交道。離開了講臺,我不知道自己還能做什麼。」劉娥飛說。
□通訊員 儲成傑、本報記者 韋玉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