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格障礙的幾種類型

2021-01-08 煩惱傾聽館

性格使我們每個人都與眾不同。我們的行為方式,我們的反應,我們的世界觀,思想,感覺,以及我們如何在人際關係中互動,這些都是構成我們性格的一部分。

擁有健康的人格能使人在日常生活中發揮作用。每個人都會有壓力,但是,健康的人格能幫助我們面對挑戰,繼續前進。

對於患有人格障礙的人來說,大多數人認為理所當然的日常生活特徵可能會成為一個挑戰。

人格障礙的類型很多,但本文將集中討論其中的幾種。

什麼是性格?

一個人的性格決定了他們如何看待周圍的世界。它是一組特徵和特徵,使他們以特定的方式思考、感受和行動。

基因構成、生物和環境因素都有助於塑造一個人的性格。

人格障礙

性格源於遺傳、生物和環境因素,正是它造就了我們所有人。

當一個人有人格障礙時,他們就更難對生活的變化和需求做出反應,並與他人建立和維持關係。

這些經歷會導致痛苦和社會孤立,增加患抑鬱症和其他心理健康問題的風險。

美國精神病學協會(APA)的診斷和統計手冊第五版(DSM-5)列出了一些人格障礙作為可診斷的條件,作為人們可以尋求治療的可診斷條件。

DSM-5將人格障礙分為三大類,分別稱為A、B和C。

A類人格障礙

根據美國精神衛生組織(MHA)的說法,這些疾病涉及的行為似乎對其他人而言是異常的和怪異的。

它們包括:

偏執型人格障礙精神分裂症人格障礙分裂型人格障礙B類人格障礙

這些疾病的特徵是情緒化、戲劇性或反覆無常。

示例包括:

反社會人格障礙邊緣性人格障礙戲劇性人格障礙自戀型人格障礙C類人格障礙

焦慮症和恐懼是C類紊亂行為的基礎。

這些示例包括:

迴避型人格障礙依賴性人格障礙強迫性人格障礙要診斷出人格障礙,一個人必須滿足某些標準。

MHA將人格障礙描述為「一種根深蒂固的、僵化的聯繫、感知和思考模式,嚴重到足以造成痛苦或功能受損。」

這些疾病可能是遺傳和環境因素綜合作用的結果。

偏執型人格障礙

患有偏執型人格障礙的人很難相信別人。他們可能認為人們在欺騙或操縱他們,即使沒有證據表明這一點。

可能會經歷:

不信任和懷疑高度警戒恐懼擔心有人利用他們對被虐待的憤怒關注隱藏的含義或動機無法信任他人會使人很難與周圍的人保持關係。

大約2-4%的普通人群可能患有這種疾病。

精神分裂症人格障礙

患有精神分裂症人格障礙的人與寵物在一起可能比和另一個人在一起更舒服。

患有精神分裂症人格障礙的人在與他人交往時常常感到不自在。

它的影響小於百分之一人口數量。

其他人可能認為這個人是冷漠或者是一個「孤獨的人」。

該人將傾向於:

避免與他人密切接觸難以形成人際關係尋找涉及有限的個人或社會交往的工作對其他人認為不適當的情況作出反應顯得孤立無援該人可能與物體或動物形成依附關係,而不是人。

精神分裂樣人格障礙與精神分裂症有一些共同的特徵,但它們並不相同。精神病和幻覺不是這種人格障礙的一部分。

患有這種人格障礙的人可能有精神分裂症或分裂型人格障礙的親屬。

分裂型人格障礙

有分裂型人格障礙在他們自己的家庭之外可能很少有親密的關係。

這是因為他們很難理解人際關係是如何發展的,以及他們的行為是如何影響他人的。他們也可能發現很難理解或信任他人。

對於診斷,該人將顯示或經歷以下五種或五種以上的行為:

例如,當一個小事件發生時,這個人認為它對他們有特殊的意義影響他們行為的奇怪想法或信仰,例如迷信思維,對心靈感應的信念,奇異的幻想或沉迷不尋常的知覺體驗,包括身體的幻覺奇怪的思維和言語,例如隱喻思維和過度勞動懷疑或偏執思維的跡象不恰當的或奇怪的面部表情看上去奇怪的、古怪的或奇怪的行為或外表沒有親密的朋友和知己,除了一些親屬過度社交焦慮患有這種疾病的人將來患精神分裂症的風險更高。

反社會人格障礙

反社會人格障礙(ASPD)患者的行為不分對錯,也不考慮其行為對他人的影響。

這可能導致:

不負責任的行為尋求新奇行為暴力行為有犯罪活動的風險研究人員觀察了543名參與者的特定基因特徵。他們在患有這種疾病的人身上發現了相似的基因特徵,以及大腦額葉皮質區域灰質含量低。遺傳、生物和環境因素可能都起作用。

邊緣性人格障礙

有邊緣人格障礙的人很難控制自己的情緒。

他們可能經歷:

情緒波動行為和自我形象的轉變衝動行為焦慮、憤怒、抑鬱、無聊的時期這種強烈的感覺會持續幾個小時或更長的時間。它們會導致人際關係困難和日常生活中的其他挑戰。

根據精神衛生研究所(NIMH),這可能導致:

這個人與他人的關係發生了迅速的變化。危險的行為,如危險駕駛和揮霍自殘行為憤怒管理不善空虛感很難相信別人反覆發生的自殺行為、手勢、威脅或自殘,如切割超然的感覺,或分離的感覺戲劇性人格障礙

一個有戲劇性人格障礙的人需要別人注意到他們,並讓他們相信他們是重要的。這會影響人的思維和行為方式。

研究人員在2015年撰文稱之為精神健康領域的「模糊診斷類別之一」。

這個人可能會感到強烈的需要被愛,他們也可能會覺得自己不夠堅強,無法獨自應付日常生活。

它可能導致出現以下行為:

以自我為中心挑釁性和調情性不妥過於情緒化或戲劇化情緒化淺薄不真誠的,如喜歡或不喜歡轉移以適應周圍的人冒險,因為這個人總是追求新奇和刺激這個人可能在社交和其他環境中表現良好,但他們也可能經歷高水平的壓力。這會導致抑鬱和焦慮。

戲劇性人格障礙的特徵可以與自戀人格障礙的特徵重疊,並與自戀人格障礙的特徵相似。

自戀型人格障礙

這種紊亂的特點是自我重要性和權力感,但也可能涉及自卑感和軟弱感。

患有這種情況的人可能會表現出以下性格特徵:

對自己的重要性、吸引力、成功和權力有一種誇大的感覺。渴望欽佩和關注忽視他人的感情誇大他們的才能或成就期望擁有最好的一切容易經歷傷害和拒絕期望其他人支持他們所有的計劃和想法。經歷嫉妒相信他們應該得到特殊待遇相信他們只應該和他們一樣特別的人在一起。顯得傲慢或自命不凡容易衝動的行為他們還可能有更高的風險:情緒、物質和焦慮症自尊心低,害怕不夠好羞恥感、無助感、對自己的憤怒衝動行為用致命手段企圖自殺這些特點會使人很難維持健康友好的人際關係,也很難在日常生活中發揮作用。

迴避型人格障礙

迴避性人格障礙會使友誼難以形成。

有迴避型人格障礙避免社交場合和親密的人際關係,主要是因為害怕被拒絕和覺得自己不夠好。

他們可能會:

感到不足自尊心低很難相信別人他們可能顯得非常害羞和社交壓抑。

患有迴避型人格障礙的人可能希望與他人建立密切的關係,但他們缺乏建立人際關係的信心和能力。

也可能有更高的風險濫用藥物,飲食失調,或抑鬱症。此人可能考慮或企圖自殺。

依賴性人格障礙

有這種情況的人可能有以下情況特徵:

過分需要別人照顧過於依賴他人害怕分離和拋棄投入大量的精力和資源來取悅他人千方百計避免分歧和衝突容易被他人操縱願意接受虐待以維持一段關係不喜歡一個人其他人可能認為該人的行為是:順從粘著非斷言被動溫順這個人通常對自己和他們的能力缺乏信心。他們很難獨立地進行項目,或者在沒有幫助的情況下做出決定。他們可能發現很難承擔責任。

2011年發表的一項研究得出結論,有依賴性人格障礙的人容易受到他人的虐待,包括家庭虐待。

這可能導致進一步的併發症,如抑鬱和焦慮。

強迫性人格障礙

一個患有強迫症的人會發現當事情不完美時很難接受。

強迫症人格障礙(OCPD)與強迫症(OCD)不同。然而,有些人可能同時經歷這兩種情況,研究人員表示,兩者之間似乎存在聯繫。

對完美主義和辛勤工作的過度關注支配著OCDP患者的生活。個人可能會優先考慮這些理想,從而損害親密的人際關係。

根據國際強迫症基金會,強迫症患者可以:

顯得不靈活感到一種強烈的控制欲發現對規則和效率的擔憂使人很難放鬆。發現很難完成一項任務,因為害怕它不完美當事情一團糟的時候就不舒服難以將任務委派給他人在沒有必要的時候非常節儉囤積物品在工作場所可能效率很高其他人可能會認為個人是神聖的,固執的,不合作的,頑固的。

根據國際OCD基金會的說法,OCD與OCPD之間的區別是OCD與日常任務有關,而OCPD特別關注以下程序。

此外,強迫症(OCD)會干擾人的日常生活方式,而OCPD會增強人的專業表現,同時可能會干擾工作以外的生活。

治療與展望

人格障礙通常有共同的特徵,很難區分它們,但是DSM-5提供了一個合適的診斷標準。

在診斷之後,治療可以幫助患有不同類型人格障礙的人。

通常情況下,這個人不會覺得他們的行為有什麼問題,但他們可能會因為受到社會孤立和恐懼而尋求幫助。

但是,人格障礙可能導致抑鬱,焦慮和其他心理健康問題。因此,儘早尋求幫助很重要。

相關焦點

  • 人格障礙的10種主要類型
    主要有以下幾種類型: (一)反社會型人格障礙 又稱「無情型」、「悖德狂」,其主要特徵是:信仰、言行等常與社會規範不相適應,固執己見,並具有反覆發生的持久危害行為;無責任感、極端自私、冷酷無情、 刻薄殘忍;有異常的攻擊性,常責備他人;耐受力差,容易衝動;屢犯錯誤,屢教不改。
  • 焦慮不安心情低落,你可能患了人格障礙症!
    美國精神障礙診斷與統計手冊第 5 版(DSM-5)中將人格障礙定義為:明顯偏離個體文化背景預期的內心體驗和行為的持久模式,且是泛化和缺乏彈性的,起病於青少年或成年早期,隨著時間的推移逐漸變得穩定,並導致個體的痛苦或損害。人格障礙是人格功能和人格特質存在損害,這種損害廣泛而持久。
  • 不受歡迎的人格類型-行為心理學
    在審視不同類型的問題行為時,我們要從人格類型的角度去思考自戀、健忘等不同人格的人在工作場所是如何影響他人的。什麼是人格?簡單來說,人格就是個人特有的行為、思維和情緒,包括其待人處事方式、行為模式以及道德觀和價值觀。人格的某些方面是遺傳決定的,其他方面則是家庭、文化、教育和其他因素共同作用的結果。個體的生物學特性和生活經歷會導致特定類型的行為,包括特定類型的怪異行為。
  • 人格障礙致死率高,醫用大麻可以改善嗎?
    由於人格障礙患者社會功能受損,常有自傷、自殺、反社會衝動行為的產生,對個人以及社會都存在很大影響。美國人格障礙患病率約為1/10,澳大利亞約為1/15,英國約為1/20。 美國《精神障礙診斷與統計手冊第5版》中,將人格障礙定義為明顯偏離個體文化背景預期的內心體驗和行為的持久模式,且是泛化和缺乏彈性的,起病於青少年或成年早期,隨著時間的推移逐漸變得穩定,並導致個體的痛苦或損害。人格障礙是人格功能和人格特質存在損害,這種損害廣泛而持久。
  • 四種邊緣性人格障礙,你知道嗎?
    當今關於邊緣性人格障礙的文章已經很多了。這些有邊緣性人格障礙的人,通常在童年時期受到過嚴重的虐待。他們會給社會和親屬帶來毀滅性的破壞。他們因衝動,自我毀滅,情緒反常不定,憤怒而臭名昭著。而且,更重要的是:他們通常會傾向於擁有非常緊張激烈的人際關係。想想電影致命吸引中的格林吧。另外,他們通常會因為衝動的天性給他們帶來其他生活問題。其中藥物濫用,進食障礙,財政問題和濫交等最為常見。
  • 你可能不是抑鬱症,可能是人格障礙
    但很有可能,他們並不是抑鬱症,而是人格障礙,其實他們活著也有他們的痛苦和無助。 今天我們就來講講什麼是人格障礙,希望大家多了解一些知識,就會多一份理解和寬容。 人格障礙也有很多種分類,各種不同的人格障礙有不同的表現,主要的表現是以下幾種類型。
  • 「邊緣性人格障礙」其主要病因與症狀有哪些?
    邊緣型人格障礙(borderline personality disorder, BPD)是迄今為止最為普遍的一種人格障礙類型,同時也是爭議不斷的一種疾病[1]。
  • 人格障礙模樣:偏執型、分裂型、邊緣型...
    不同人格障礙的症狀表現可能大相逕庭,但作為人格障礙家族的一員,它們之間其實還存在一些共同的特徵。 人格障礙的共同表現包括難以應對正常的生活、工作或學習壓力,以及無法與家人、朋友、同學或同事形成正常的人際關係。
  • 心理| 強迫型人格障礙,你患病了嗎?
    不知道你有沒有聽說過強迫型人格障礙?估計你會下意識地把它當做強迫症,但它們可是有區別的哦。 強迫型人格是彌散性的,滲透在生活中的各個方面,強迫症則只涉及一定的主題。相對於後者,前者對個人的社會功能影響更大些,在普通人群中患病率為10%~15%,所以今天我們就來談談強迫型人格障礙。
  • 雙相情感障礙與邊緣型人格障礙的鑑別診斷「臨床必備 」
    儘管證據表明雙相情感障礙(BD)和邊緣型人格障礙(BPD)是不同的疾病類型,但由於表型特徵的大量重疊,其鑑別診斷往往具有挑戰性。此外,BD和BPD經常共存,這使得區分這兩種情況更加困難。提高診斷準確性對於優化患者的臨床結果和長期預後至關重要。
  • 反社會型人格什麼意思什麼梗? 反社會型人格障礙的特徵了解一下
    反社會型人格什麼意思什麼梗? 反社會型人格障礙的特徵了解一下時間:2020-04-09 18:12   來源:小雞詞典   責任編輯:沫朵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反社會型人格什麼意思什麼梗?反社會型人格障礙的特徵了解一下 反社會型人格障礙(antisocial personality disorder)又稱無情型人格障礙(affectionless personality disorder)或社會性病態(sociopathy),是對社會影響最為嚴重的類型。
  • 世界上最明顯的10種人格障礙都有哪些?
    如果是這種情況的話,我們就說這個人有人格障礙。 DSM-5或者叫《精神疾病診斷與統計手冊第五版》,列出了10種人格障礙。今天我們就來大致了解一下。另外邊緣型人格障礙的患者通常很害怕被拋棄,且會做出極端的事情,例如用自殺來威脅某人不要離開他們。
  • 這5種類型的男性,最不適合當對象
    類型三:自殘威脅式男性名詞解釋這類人有著「情緒不穩定人格障礙」又被稱為邊緣型人格障礙他們通常對自己缺乏正確認知覺得自己是世界上最重要的人具體來說跟蹤者會有這3種類型WebMD[5]黃芳,凌輝,張建人,蘇藝瑤.邊緣型人格障礙心理治療研究現狀與展望.中國健康心理學雜誌,2017,25(8):1271-1275.[6]周威,陳旭.不安全依戀對邊緣型人格障礙形成的影響.心理學進展,2019,9(3):627-635.
  • 比抑鬱症還糟糕可怕的心境障礙——邊緣人格障礙
    文/老K對於心境障礙我們了解有基本的抑鬱、焦慮、強迫症。其實單純的抑鬱、焦慮、強迫不難解決,有些人會發現不是神經症的康復率在75%?只要積極解決,不是都可以好起來嗎?為何我就不行?其實我們忽略了有些神經症還會伴隨人格障礙的可能。比如今天給大家介紹的這個問題——邊緣型人格障礙。什麼是邊緣型人格障礙?
  • 用MBTI人格理論解讀《陳情令》中的16種人格類型(下)
    《陳情令》中的人物飽滿豐富,幾乎可以涵蓋大部分人格類型。在上篇中已對其中8種(綠黃)做了解讀,這一篇將分析剩下的8種(紅藍)。想了解mbti可關注作者之前的文章,或百度搜索「mbti職業性格測試完整版心情香蕉」93題測試,測一測自己是哪一種人格類型。
  • 容易衝動、發脾氣、太「作」,是不是有邊緣型人格障礙?
    她上網搜索後,懷疑自己有邊緣型人格障礙,想通過問診確定。和小雪聊了之後才知道,原來,她從小就是個「急性子」、「暴脾氣」,可以說這是天生的性格。她這樣的性格並沒有嚴重影響人際關係,所以算不上邊緣型人格障礙。
  • 邊緣型人格障礙真的一病誤終生?
    邊緣型人格障礙(Borderline personality disorder,BPD),基本特徵是一種人際關係、自我形象和情感的不穩定以及顯著衝動的普遍模式,起始不晚於成年早期,存在於各種背景下。邊緣型人格障礙在整個人群當中的患病率為6%,這個數字比例可真的是不低,而且一個患有邊緣型人格障礙的人,會影響到一個家庭,甚至是好幾個家庭。
  • 對誰都冷漠,不親近身邊的人,這種算是疏離型人格障礙嗎?
    一、感到自己被解體,對自己有種「疏離」感就好像自己的靈魂飄在身體外一般,自己能夠看到自己在行走,吃飯,洗漱,但覺得自己已經不是一個整體了,倒像是一位旁觀者在觀看自己的一舉一動。當事人會對現實的感知有種不真實感、朦朧感,所以在工作、學習、交友等方面都會遇到困難。這種在精神病學中,稱之為「人格-現實解體障礙」。
  • 人格類型理論
    人格類型理論人格又稱個性,指決定個體外顯行為和內隱形為並使其與他人的行為有穩定區別的綜合心理特徵。在歷年的教師招聘考試中都是以單項選擇題的形式來考查,在這個知識點常考的便是希波克裡特提出的四種氣質類型:多血質、膽汁質、粘液質和抑鬱質;其次便是榮格提出的內—外向人格,他認為任何人都具有外向和內向兩種特徵,但其中一種可能佔優勢,因而可以確定一個人是內向和外向。除了這兩種常見的氣質類型之外,還有霍蘭德的人格理論和斯普蘭格的人格理論。下面就給大家說說斯普蘭格和霍蘭德的人格理論。
  • 專家分析:如何判斷一個人是否有人格障礙?你需要知道這些
    大家都知道患上人格障礙是一件非常不好的事情,患者會做出一些變態的事情來,這些人也是不受歡迎的,人格障礙是分好幾種類型的。下面佰佰安全網來和大家介紹下常見的人格障礙有哪些種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