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國際天文學聯合會重新定義行星 太陽系只剩下八顆行星
國際天文學聯合會大會放棄將冥王星之外的太陽系八大行星稱為「經典行星」的說法,從而確認太陽系只有8顆行星,冥王星被降級為「矮行星」。此前盛傳的第一種方案中提出了太陽系另外增加3顆二級行星的計劃流產。 數十年來,科學家普遍認為太陽系有九大行星,但隨著一顆比冥王星更大、更遠的天體的發現,使得冥王星大行星地位的爭論愈演愈烈。
-
巴西天文學家:太陽系中第九大行星或再次出現
人類尋找太陽系家族其他成員的腳步一直未停。 巴西天文學家羅德尼·戈梅斯日前在美國天文學會會議上指出,在海王星以外運行的小型冰塊軌道出現攝動,表明太陽系邊緣存在一顆未知的、體積相當於四個地球大小的行星。這是戈梅斯通過計算得出的,也是太陽系中可能存在的第九大行星,暫時被稱為「X星」。
-
太陽系的行星, 八大行星還是九大行星?
(2006年8月24日下午,在第26屆國際天文聯會通過第5號決議,由天文學家以投票正式將冥王星劃為矮行星 ,自行星之列中除名。)[1] 八大行星自轉方向多數也和公轉方向一致。只有金星和天王星兩個例外。金星自轉方向與公轉方向相反。而天王星是在軌道上橫滾的。而曾經被認為是「九大行星」之一的冥王星於2006年8月24日被定義為「矮行星」。
-
太陽系究竟有幾顆行星?
太陽系中有多少行星?本文參加百家號 #科學了不起# 系列徵文賽。我只是要提醒你,這是個富有爭議的話題。當你問太陽系有多少行星,是八大,十大還是更多的時候,有些人會相當暴躁。我能給你保證的是,我們再也不會回到九大行星的時代了。
-
太陽系或發現第九大行星(組圖)
新華社發●「發現者」美國天文學家布朗稱努力尋找新行星是為了求得11歲女兒原諒●因為他的研究曾導致原先的第九大行星冥王星被趕出九大行星圈,而女兒喜歡冥王星新華社記者 郭爽本月20日,美國加州理工學院的布朗與康斯坦丁·巴特金在美國《天文學雜誌》上發表論文,稱他們已通過數學和計算機建模發現了太陽系存在第九大行星的強有力證據。
-
太陽系行星不增反減剩8顆 冥王星慘遭「降級」(圖)
位居太陽系九大行星末席70多年的冥王星,自發現之日起地位就備受爭議。經過天文學界多年的爭論以及本屆國際天文學聯合會大會上數天的爭吵,冥王星終於慘遭「降級」,被驅逐出了行星家族。
-
太陽系真有第九大行星?
新聞背景 國際著名雜誌《科學》與《自然》在進行2017年科學展望時,都把尋找太陽系第九大行星列入其中。那麼,這個問題是如何提出的?天文學家們又為此付出了怎樣的努力? 2016年對於太陽系來說是繼「冥王星降級」後又一個行星紛爭的年份,剛好在10年前的2006年,全世界的天文學家齊聚布拉格召開國際天文學聯合會大會,以投票的方式重新定義冥王星為矮行星。導致這一重大事件的直接原因之一,就是美國加州理工大學的麥克·布朗發現了比冥王星質量更大的鬩神星。因此至今仍有很多人視布朗為「冥王星殺手」。
-
系外超級行星確認!離奇的運行軌道或暗示太陽系第九大行星存在
1992年後在柯伊伯帶發現的一些質量與冥王星相若的冰制天體使人們對冥王星的行星地位產生疑問。 2006年,國際天文聯合會(IAU)正式定義行星概念,新定義將冥王星排除行星範圍,將其劃為矮行星(類冥天體)。 此後,人們就一直希望找到真正的第九行星。
-
太陽系真的有第九大行星?(組圖)
新行星運行軌道示意圖(右邊)。 曾經太陽系有九大行星的說法,隨著2006年冥王星被降格為「矮行星」後而只剩八大行星。不過,美國科學家、「冥王星殺手」麥可·布朗和康斯坦丁·巴特金20日宣布,有「充分的證據」顯示,在太陽系邊緣可能「潛藏」著遙遠而巨大的第九大行星。 第九行星?
-
太陽系九大行星為何變為八大行星?
天文學家為了給行星一個明確的定義,於2006年在第26屆國際天文學聯合會制定了相關標準,而冥王星因為不符合行星定義,因此被降級為矮行星。(太陽系中環繞太陽運行的天體分為三種:行星、矮行星、太陽系小天體)我們現在來看一下行星的定義:①圍繞太陽運轉;②擁有足夠大的質量,使其自身形狀要近似一個球體;③軌道附近不得存在比它質量更大的天體而冥王星並不符合第三條要求,因其軌道特殊(比較扁,而且傾角還大,與黃道面存在一個17度的夾角),它的近日點甚至比海王星的近日點還要近,但冥王星和海王星之間存在軌道共振,保證了冥王星運動的穩定性
-
太陽系第九大行星真的存在嗎
雖然2006年國際天文聯合會將冥王星「開除」出行星行列,太陽系九大行星就此變成了八大行星,但很多科學家依然相信存在另一個沒有被發現的「第九大行星」。一項新研究稱,神秘的太陽系「第九大行星」應該位於太陽系外緣某個地方,但它可能根本不是行星。
-
太陽系第九大行星真的存在嗎?
自從冥王星被踢出太陽系九大行星之列後,人類就從沒停止過尋找替代者的腳步,但可惜的是,至今沒有找到繼冥王星之後的第九大行星。曾經我們認為冥王星就是太陽系的盡頭,我們以為那裡將是一片虛無,但事實是我們錯了,那裡無比熱鬧,遍布著直徑幾公裡到幾千公裡的冰封行星,那裡就是柯伊伯帶。
-
太陽系或有第九大行星(圖)
1月20日,在美國加利福尼亞州帕薩迪納,加州理工學院天文學家麥可·布朗在計算機模擬的行星運行軌道前講解 新華/法新 據新華社洛杉磯1月20日電美國科學家、「冥王星殺手」麥可·布朗20日發表文章說,第九大行星回來了。不過,這一次可不是已被從太陽系中除名的冥王星,而是天文學家新發現了太陽系中可能存在第九大行星的證據。 天文學家說,這顆被暱稱為「行星九」的行星與太陽之間的距離超過冥王星和太陽之間的距離。
-
太陽系九大行星英文的起源趣談
除了地球,我們太陽系的所有行星都有來自希臘或羅馬神話的名字。天王星、海王星和冥王星其實是在現代被發現時,這個命名傳統依然繼續。英語學習中, 天文學常識是你必須學的詞彙之一,然而我們不應該為了背單詞而背單詞, 更重要是知道單詞背後的故事...
-
宇宙十大行星之最 這顆行星可能有生命
這顆新發現的行星位於人馬星座,與地球相距5000光年。它比以前發現的太陽系外最遠的行星還要遠30倍,體積比木星稍小,每29小時繞自己的恆星轉一周。據觀測,「OGLE-TR-56b」表面覆蓋著大量鐵水,氣候環境十分惡劣。最怪的行星:「HAT-P-2b」 今年5月,以色列科學家對外宣布說,他們發現了太陽系外的一顆新行星「HAT-P-2b」。
-
太陽系第九大行星存在新證據:質量地球十倍 軌道奇異
新浪科技訊 北京時間4月5日消息,自從今年初發現神秘的「第九大行星」以來,科學家就一直在尋找能證實該行星存在的證據。加州理工大學的天文學家邁克·布朗(Mike Brown)是一月初發現該行星的科學家之一。他前不久發推特稱,他已經找到了進一步的證據,能證明該行星的存在。這顆巨大的行星藏身於太陽系的邊緣地帶,質量是地球的十倍,屬於與天王星和海王星類似的氣態行星。
-
太陽系內第九大行星?或直達奧爾特雲,體積比木星大!
如果想要真正地走出太陽系,對行星有初步的了解,就首先要對太陽系有足夠的了解,現在都已經2020年了,科學家卻發現在太陽系內極有可能會存在第九大行星。所以在2006年科學家們對這顆星球進行了重新的定義,認為它是一顆矮行星。那麼在太陽系當中是否還存在第九大行星呢?在後續的研究當中科學家們發現,它存在的可能性還是非常大的,根據相關的研究證據表明,在太陽系的邊緣很有可能還存在一個從來沒有被人類發現過的行星。它目前只存在於假想中,科學家還是將其命名為幸神星。
-
「九大行星」是增是減今晚見分曉(圖)
「太陽系九大行星」的概念有可能廢止了。今天晚些時候,26屆國際天文學聯合會(IAU)代表大會將正式表決有關行星定義的決議草案,這份草案如獲通過,太陽系行星將擴充至12顆。
-
為什麼冥王星會被降級踢出行星之列?跟人類對行星的重新定義有關
當時對行星的定義其實非常簡單,那就是有穩定的,圍繞太陽運行的公轉軌道,根據這個條件,科學家在太陽系發現了九顆行星,其中最遠的就是冥王星。而冥王星是科學家在柯伊伯帶發現的第一個天體,由於它也是圍繞太陽公轉,有穩定的運行軌道,所以被列入了行星之列,從此太陽系九大行星之說就有了。
-
美科學家:太陽系重現第九大行星 重約冥王星5000倍
美科學家:太陽系重現第九大行星 重約冥王星5000倍 2016-01-21 15:27:23來源:新華網作者:${中新記者姓名}責任編輯:唐云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