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伏天是什麼意思 三伏天養生怎麼去寒氣吃哪些食物好

2021-01-16 閩南網

三伏天是什麼意思

  三伏天出現在小暑和立秋之中,是一年中氣溫最高且又潮溼、悶熱的日子。所謂的「伏天兒」,就是指農曆「三伏天」,即一年當中最熱的一段時間。 可以這樣理解:「伏」就是天氣太熱了,宜伏不宜動。但是三伏天之所以稱之為「伏」,是因為也有不少寒冷因素在內。三伏是中原地區在一年中最熱的三、四十天,三伏是按農曆計算的,大約處在陽曆的7月中下旬至8月上旬間。

2018年入伏時間表

  2018年初伏10天:2018年7月17日-2018年7月26日

  2018年中伏20天:2018年7月27日-2018年8月15日

  2018年末伏10天:2018年8月16日-2018年8月25日

  2018年入伏第一天是幾月幾日:7月17日

  入伏,意指進入三伏天。「夏至三庚數頭伏」,這是確立入伏的依據。

  三伏天出現在小暑和立秋之中,是一年中氣溫最高且又潮溼、悶熱的日子。所謂的「伏天兒」,就是指農曆「三伏天」,即一年當中最熱的一段時間。但是三伏天之所以稱之為「伏」,是因為也有不少寒冷因素在內。三伏是中原地區在一年中最熱的三、四十天,三伏是按農曆計算的,大約處在陽曆的7月中下旬至8月上旬。

  三伏是中原地區在一年中最熱的三、四十天,三伏是按農曆計算的,大約處在陽曆的7月中下旬至8月上旬間。每年入伏的時間不固定,中伏的長短也不相同,需要查曆書計算,簡單地可以用「夏至三庚」這4字口訣來表示入伏的日期,即從夏至後第3個「庚」日算起,初伏為10天,中伏為10天或20天,末伏為10天。

  我國古代流行「幹支紀日法」,用10個天幹與12個地支相配而成的60組不同的名稱來記日子,循環使用。每逢有庚字的日子叫庚日。庚日的「庚」字是「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10個天幹中的第7個字,庚日每10天重複一次。

  從夏至開始,依照幹支紀日的排列,第3個庚日為初伏,第4個庚日為中伏,立秋後第1個庚日為末伏。當夏至與立秋之間出現4個庚日時中伏為10天,出現5個庚日則為20天。看來,庚日出現的早晚將影響中伏的長短,所以,出現了有些年份伏天30天,有些年份伏天40天的情況。

三伏天養生怎麼去寒氣

  三伏天養生要把握兩個原則:一是冬病夏治;二是夏補三伏。至於三伏天養生的方式更是多種多樣:有三伏貼、三伏灸等醫藥,三伏進補,加上適當的體育鍛鍊。

  1、外出防曬防中暑   

  預防中暑是大家首先想到的問題。當最高氣溫超過30攝氏度時,人要減少運動量,不要長時間在烈日下暴曬,並保持充足的飲水。三伏天最好避開中午出門,減少中暑的機率,同時,身邊還要存放一些人丹、十滴水、清涼油、藿香正氣水等常規的防暑藥品。   一般來說,上午十點到下午三四點,紫外線指數最高,容易中暑,大家最好在此期間減少戶外活動。要外出的話,要做好相應的防暑措施,如打遮陽傘戴遮陽帽、戴太陽鏡、塗防曬霜。可以多喝些淡鹽水和綠豆湯,消暑又補充水分。   

  若自己或親友出現頭昏眼花、胸悶、噁心等中暑先兆,應立即離開高溫環境,去陰涼處。喝清涼飲料,必要時可在頭部、腋下或腹股溝處放冰袋或灑涼水。若出現血壓降低、虛脫等症狀需及時就醫。

相關焦點

  • 2019年三伏天時間表 2019年三伏天是什麼時間
    2019年三伏天時間表2019年三伏天一共有40天,其中初
  • 三伏天是什麼意思 數伏三伏三九的含義解釋怎麼理解的
    夏有三伏,冬有三九,夏天三伏天是一年四季中最熱的時候,而三九天則是一年之中最冷的時候。農村老話「三伏有一九,三九有一伏」,很多人看到這句話表示不能理解,怎麼這一年中最冷的時候和最熱的時候怎麼摻在一起了?三伏和三九是什麼意思呢?
  • 入伏是什麼意思?三伏天習俗傳統及由來
    入伏是什麼意思?我國自古以來是農業大國,根據農業生產的時間有了三伏天的劃分,古人對入伏的時間有著豐富的詩歌描寫。那麼,三伏天的起源由來是什麼呢?說到夏季炎熱的標誌,那就當屬「蟬鳴」了。你腦裡是不是已經出現了一幅夏季蟬鳴的景象。大家了解入伏是什麼意思嗎?哪些人適合敷貼三伏貼呢?一起來了解三伏天的起源由來吧!
  • 2017三伏天什麼時候開始 2017年三伏天開始時間
    目前,有不少朋友在關注2017年什麼時候暑伏。對此,如果你不清楚2017年什麼時候暑伏的話就跟著小編一起來看看。【「三伏」 來歷習俗】2017年什麼時候暑伏  三伏天開始時間:2017年三伏天從7月12日開始,8月17日結束,共40天。
  • 今年入伏時間2018:頭伏是幾月幾日 三伏天時間表怎麼養生
    今年入伏時間2018:頭伏是幾月幾日 三伏天時間表怎麼養生  三伏天是一年中最熱的一段時間,一般是從每年的7七月份開始,一直持續二十多天。跟著小編一起從文中詳細了解吧。三伏天如何防暑降溫  1、口渴後不宜狂飲:勞動和運動大量出汗後,不宜大量飲用白水,應適當補充些淡鹽(糖)水,因為大量出汗後使人體內鹽分丟失過多,如不及時補充鹽分,則使體內水、鹽比例嚴重失調,導致代謝紊亂。
  • 快到夏季最熱的三伏天了,那麼2018年什麼時候入伏呢?
    都說三伏天是最熱的,小編最近查閱了下日曆,好像離三伏天也不遠了,今天我們就來看看2018年什麼時候入伏,還有一些入伏小常識分享給大家。2018年入伏是幾月幾號?2018年入伏時間是2018年7月17日。2018年7月17日—2018年7月26日,為初伏。
  • 三伏天從什麼時候開始2019時間表 幾月幾號結束
    三伏天從什麼時候開始2019時間表 幾月幾號結束  2019年三伏天時間查詢:入伏時間是2019年7月12日,出伏時間是2019年8月20日,共40天。2019三伏天時間表  初伏:2019年7月12日(農曆六月初十)——2019年7月21日(農曆六月十九)  中伏:2019年7月22日(農曆六月二十)——2019年8月10日(農曆七月初十)  末伏:2019年8月11日(農曆七月十一)——2019
  • 2020年三伏天從什麼時候開始?什麼時候結束?
    隨著小暑的逐步臨近,三伏天也越來越近了,很多人也在開始計劃外出避暑了,但由於每年的三伏天不一樣,所以出行時要查詢好時間,那2020年三伏天從什麼時候開始?什麼時候結束?怎麼去溼氣?一、三伏天是什麼意思?三伏天是指一年中氣溫最高且又潮溼、悶熱的日子,一般出現在小暑與處暑之間。
  • 2019年什麼時候入伏共多少天?2019年入伏出伏時間具體日期
    2019年什麼時候入伏共多少天?如今已經是2019年7月中旬了,氣溫越來越高,太陽如同火爐炙熱著大地。氣溫的變化讓我們想到2019年的三伏是不是要到了,今年入伏出伏是哪天呢?接下來,小編整理2019年的三伏時間表以及入伏是什麼意思,三伏天吃什麼祛溼。
  • 「三伏天」為什麼被叫作「dog days」?
    「三伏天」來臨,全國多地開始進入「蒸煮模式」。三伏天,通常處於小暑與處暑節氣之間,包括頭伏、中伏和末伏,是一年中氣溫最高且又潮溼、悶熱的日子。今年的三伏天從7月16日開始,持續40天,真真是「加長版」了。
  • 三伏是哪三伏2019三伏天從什麼時候開始 2019三伏天時間表
    2019三伏天從什麼時候開始?2019年7月12日是入伏的第一天,今年依舊是40天的加長版三伏天!三伏天是一年中氣溫最高且又潮溼、悶熱的日子。「頭伏餃子二伏面」,今天很多地方有吃餃子的習慣。入伏後應減少不必要的外出、隨身攜帶防暑藥品、及時補水等。今天起,開啟防暑裝備最高級!
  • 2020三伏天時間表 今年三伏天從哪天什麼時候開始結束
    2020今年三伏天從哪天什麼時候開始結束>>  新華社天津6月21日電 6月21日,迎來夏至。「夏至三庚數頭伏」。天文專家表示,今年入頭伏時間是7月16日,三伏長達40天。  在農曆的節氣中,除了二十四節氣之外,還有一些雜節氣,如三伏、九九、入梅、出梅等。
  • 2019三伏天是從什麼時候開始幾月幾號 今年三伏天時間表
    今年三伏天時間是幾月幾號從什麼時候開始?一到三伏天,暑氣就到了最濃的時候,這個時候天氣又悶又潮,大家要警惕時刻做好防暑工作。下面就為大家帶來2019年三伏天時間表,以便大家更好的防暑。  2019年三伏天時間表  2019年三伏天一共有40天,其中初、中、末伏時間表如下:  初伏:2019年7月12日(農曆六月初十)——2019年7月21日(農曆六月十九)  中伏:2019年7月22日(農曆六月二十)——2019年8月10日(農曆七月初十)  末伏:2019年8月11日(農曆七月十一
  • 今日起伏,淺談三伏天的常識與禁忌
    而在湖南瀏陽,三伏日必定是要配上瀏陽黑山羊的,起伏吃羊肉似乎已成定式。至於為何要吃羊肉,大概是如《四時纂要》中所說「三伏內,腹中常冷,特忌下利,恐洩陰氣,故不宜針灸,惟宜發汗」。而羊肉性溫,能暖中補虛。
  • 「暴力梅」撞臉豪華版「三伏天」,狗:我也被cue了?
    「三伏天」竟然不是30天? 根據計算,今年7月16日入伏,8月24日出伏,共計40天。什麼?「三伏天」難道不該是30天?答案是比起「普通版」三伏天,這次我們遇到了「豪華版」。這就要從「入伏怎麼算」說起了。
  • 三伏天如何推算?有何風俗和習慣?看完有數了!
    在農村有「熱在三伏」的說法,意思是一年之中,三伏天是最熱的時候。大多數人只知道三伏天最熱,但是卻不知道三伏是從哪一天開始算起,那麼三伏天如何推算呢?在農村關於三伏有哪些風俗和習慣呢?三伏天中的「伏」指的是「伏邪」的意思,也就是我們所說的「風、寒、暑、溼、燥、熱」六邪中的「暑邪」。伏還有「趴」的意思,意思是三伏天熱到人們趴在地上不想動彈。
  • 2020年三伏天時間表圖片 今年的三伏天入伏出伏日曆
    2020年三伏天時間表圖片 今年的三伏天入伏出伏日曆時間:2020-07-07 11:58   來源:今日頭條   責任編輯:毛青青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2020年三伏天時間表圖片 今年的三伏天入伏出伏日曆 小暑不算熱,大暑三伏天,小暑期間正逢三伏的頭伏,今年的入伏時間是7月16日,一年中最熱的時候就要到了
  • 夏至過後的三伏天長達40天!最忌做的4件事,否則易得病!
    同時,夏至之後也將迎來最熱的三伏天,而今年的三伏天將有40天之長。這炎熱又潮溼的天氣讓人更易焦躁上火,所以夏至後的身體護養很重要,有4件事尤其不宜做,否則易染病。忌空調低溫吹一整晚夏天,裹著被子吹著空調睡覺,對很多人而言是一種享受。
  • 「冬練三九,夏練三伏」,「三伏天」到底是個啥?又該怎樣計算?
    「三伏天」這一詞彙其實早在老祖宗那一輩就已經流傳下來了,有句古代諺語說得好:「冬練三九,夏練三伏」。這句話也分別描述了一年中極寒和極熱的兩個關鍵階段。那麼,三伏天裡的「三伏」,到底代表著什麼?又是從哪一天開始的?我們又該怎麼去推算呢?還有三伏天我們要去幹些啥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