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夏至,是一年中晝最長夜最短的一天。夏至之後,晝漸短夜漸長,地面受熱強烈,空氣對流旺盛,午後至傍晚常易形成雷陣雨。同時,夏至之後也將迎來最熱的三伏天,而今年的三伏天將有40天之長。這炎熱又潮溼的天氣讓人更易焦躁上火,所以夏至後的身體護養很重要,有4件事尤其不宜做,否則易染病。
忌空調低溫吹一整晚
夏天,裹著被子吹著空調睡覺,對很多人而言是一種享受。但實際上,晚上睡覺時空調溫度開太低,很容易讓寒邪之氣入體,長時間吹空調會使寒氣滯留體內,使身體氣血運行受阻,極易導致感冒、頭痛、鼻塞、面癱等病症。
所以,晚上睡覺時不要貪涼把空調溫度開太低,不要養成吹著空調裹著棉被睡覺的習慣,空調溫度調到不冷不熱的體感更適宜。
忌貪吃冷飲食物
一杯冰鎮飲料,一塊冰凍雪糕已是炎炎夏日標配飲品,又過了嘴癮還清涼解暑,超級酷爽。尤其是對學生和年輕人而言,那真是一口冷飲一時爽,一直吃一直爽,根本不想停下來啊!雖然一直吃的可能性是零,但容易貪吃冷飲也確實如此,可冷飲吃太多了是很容易誘發健康問題的。
夏天,人體的陽氣呈向外擴散趨勢,如果攝入過多的生冷食物,會嚴重地損害人體陽氣。喝過多冷飲,吃太多雪糕,很容易引起腸胃不適,而本就有腸胃問題的人就更不能常吃多吃冷飲食物了,明顯會加重腸胃負擔,引起更大的腸胃問題,一時貪爽而得不償失。無論什麼年紀,無論多健康的身體也不能貪吃冷飲食物,誰的身體都不是鐵打的。
忌口渴時猛灌水
汗流浹背是夏天的常態,所以很口渴,很多人口渴了就大口灌水,尤其是運動後。但實際上這樣做可能會導致「水中毒」。人出汗時會帶走身體一些鹽分,出汗過多又不斷喝水會使血液中的鹽分越失越多,血漿滲透壓降低,出現低滲性脫水,使細胞水腫,人就會出現頭暈、眼花等「水中毒」症狀。
所以,無論有多渴,喝水時也應少量多次,每次以100~150毫升為宜,間隔時間為20~30分鐘。
忌常洗冷水澡
夏天太熱,很多人喜歡用冷水衝涼,衝完冷水澡還立馬吹風扇、空調,非常涼爽,但這一時半會兒的酷爽解了暑熱卻很容易導致感冒或讓身體健康受損。炎熱夏季裡,人體毛孔處於張開狀態,如果洗冷水澡,很容易讓寒氣入體,導致陽氣暗損,從而影響身體健康,稍不注意就會感冒或者肚子不舒服等。
所以,夏天也要堅持用溫水洗澡,可加快血液循環,改善肌膚和組織的營養,降低肌肉張力,消除疲勞,改善睡眠,增強抗病力,更利於消暑防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