維摩詰造像兩軀賞析

2020-11-30 騰訊網

約雕刻完工於520年的龍門石窟賓陽中洞維摩詰經變中維摩詰像

現藏美國弗利爾博物館

這不是孔子像嗎!No!其實是維摩詰

維摩詰是梵語Vimalakirti的音譯,意譯為「無垢稱」,意即以潔淨無染汙而著稱者,世人一般以「維摩」略稱之,其為古天竺吠舍釐城一位神通廣大精諳佛法的長者居士,佛經記述其人:「雖為白衣,奉持沙門,清淨律行;雖處居家,不著三界;示有妻子,常修梵行;現有眷屬,常樂遠離;雖服寶飾,而以相好嚴身;雖復飲食,而以憚悅為味。」可見維摩詰是不受佛教戒律約束,卻受到大乘佛教認同的著名在家菩薩。

唐代(公元618-907年) 銅鎏金維摩詰造像

高約11.2cm寬約4.8cm

來源:日本藏家舊藏

參閱:1、現藏美國弗利爾博物館,約雕刻完工於520年的龍門石窟賓陽中洞維摩詰經變中維摩詰像。

2、並蒂蓮華展展品,造像碑上維摩詰文殊對坐說法局部。

3、法國吉美國立亞洲藝術博物館維摩詰經變彩色紙本畫。

此尊銅鎏金維摩詰造像,高肉髻,面相方圓,高額豐頰,雙目低垂,下垂須。身著披肩式大衣,下著裙,衣紋線刻簡潔抽象。左手扶屏幾,左手拿羽扇,法相智慧。結跏趺坐上覆布的懸賞座上,覆布衣紋寫實,有雙層臺階,下呈四方火焰紋壺門底座,為典型唐代底座樣式。

北齊(公元550-577年)石灰石維摩詰像

高約17cm寬約9.3cm

來源:日本著名收藏家田島充(2015年購物單)

展覽:《掌中趣玩》張鏑先生饕餮中國古代藝術收藏展、頁14。

參閱:1、現藏美國弗利爾博物館,約雕刻完工於520年的龍門石窟賓陽中洞維摩詰經變中維摩詰像。

2、並蒂蓮華展展品,造像碑上維摩詰文殊對坐說法局部

3、法國吉美國立亞洲藝術博物館維摩詰經變彩色紙本畫。

日本著名收藏家田島充(2015年購物單)

《掌中趣玩》張鏑先生饕餮中國古代藝術收藏展、頁14

北齊石灰石維摩詰像上殘留彩繪痕跡,主尊維摩詰像,左右各一弟子。維摩詰像面相方圓,高額豐頰,雙目低垂,手拿羽扇,法相智慧。左右弟子雖非主要人物,但雕刻細節並沒有馬虎,兩人形象各異,一高一矮,一身材豐腴,一瘦削俊朗。

編號:MA6277

名稱:維摩詰經變/Vimalakirti

年代:約9世紀(中唐)

尺寸:70×33.8cm

材質:彩色紙本

原始保存地:敦煌莫高窟藏經洞

現存地:法國吉美國立亞洲藝術博物館

維摩詰為印度大居士,曾幫助過釋伽牟尼成佛,大多數大型造像碑上的經變故事中都有雕刻維摩詰像(並蒂蓮華展展品,造像碑上維摩詰文殊對坐說法局部、現藏美國弗利爾博物館,約雕刻完工於公元520年的龍門石窟賓陽中洞維摩詰經變中維摩詰像、法國吉美國立亞洲藝術博物館維摩詰經變彩色紙本畫),但單一的維摩詰像造像卻很罕見。

並蒂蓮華展展品,造像碑上維摩詰文殊對坐說法局部

兩尊維摩詰造像,體量高大,題材罕見,絕對是館藏級精品!

部分圖片來自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相關焦點

  • 《維摩詰經鑑旨》-佛道品第八
    維摩詰居士的講解會顛覆我們新學修行時對佛道的理解,這一段也是佛與菩薩乘的差異;2、什麼是如來種。---*---*---*---*---*---*---*---*---【原文】:「爾時,文殊師利問維摩詰言:「菩薩云何通達佛道?」維摩詰言:「若菩薩行於非道,是為通達佛道。」」
  • ——索達吉堪布傳講《維摩詰經》
    如果將《維摩詰經》拍成一部電影,不以賺錢為目的,屆時十大弟子輪番出場,應該十分精彩,對吧?以後有金剛娛樂法會的時候,我們就請十一個人來分別飾演迦旃延、阿難、維摩詰居士……維摩詰居士為每個出家人開示,讓他們難堪、不好意思,然後一直這樣……(上師模仿手足無措、撓頭狀,眾笑)佛告阿難:「汝行詣維摩詰問疾。」
  • 精品文物賞析│清文殊菩薩銅像
    精品文物賞析│清文殊菩薩銅像 2020-10-15 18:17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風雨樓中伽趺坐 蓮花開處心無染——弘一《如來造像》賞析
    弘一 《如來造像》弘一大師早年留學日本,從名畫家黑田清輝專習油畫;於國畫雖極精鑑賞,然不多作。出家前所作,僅有木炭畫(少女)複製品一幀。此幅釋迦佛坐像,姿態端嚴,筆法秀逸,是大師出家後罕見的得意作品。此幅為弘一法師作如來造像,淡墨寫就,線條筆筆暢無阻滯,如新嬰血管;髮髻與衣袍間略施顏色,極素極雅,顯露大師靜如止水,實非凡手所能為。上題華嚴經偈,六朝筆意,端莊高古。李叔同一生與眾多的文化名人相交甚歡,此幅為杭州王式園「風雨樓」舊藏,左下角「徙蘅仙館珍秘」即為其藏印。
  • 瑞像天成—十六國至南北朝時期的造像
    2、「西起東興」漢傳造像、宮廷銅器展。 2、「西起東興」漢傳造像、宮廷銅器展。 北魏太和年之前的造像保留了較多犍陀羅佛像的痕跡,具體表現在:佛身體態豐滿,肩膀圓闊,上半身較長;面相長圓,杏眼長眉;通常身穿袒右肩式袈裟,袈裟衣紋流暢,呈U型或V型對稱分布;單體金銅造像常有舟型背光和四角方形臺座。
  • 全世界僅存兩套 精美五方佛造像故宮首展
    其中,全世界僅存兩套,故宮珍藏、目前所見波羅藝術中最精美的五方佛造像,首次揭開神秘面紗。10月23日,故宮博物院與止觀美術館聯合舉辦的「佛陀之光——故宮博物院與止觀美術館佛教造像展」在故宮齋宮開幕。該展覽將持續到12月23日。觀眾可以免費參觀。此次亮相的112件展品分別來自故宮、止觀美術館以及一些私人藏家,以銅合金造像為主。
  • 上海博物館新展出五件佛教石刻造像 展期2年
    據悉,該新增五件佛教石刻造像將在上博古代雕塑館展示2年。  此前,上博曾多次向收藏有佛教造像特色的博物館借展佛像精品。例如自1997年起,曾先後四次分批向青州博物館借展著名的青州佛教造像;2010年向故宮博物院借展著名的河北曲陽佛教造像。這次借展是與故宮博物院在這方面的再次合作。
  • 陝西西鄉縣私渡鎮發現唐代釋迦牟尼造像石碑
    本報漢中訊 (記者 張紅中) 西鄉縣私渡鎮一村民在幫助修建廟宇時挖出一塊石碑私藏在自家,近日,西鄉縣公安局協助縣文化部門等單位工作人員將其依法收回,經文物專家鑑定,被發現石碑竟然是國家一級文物——釋迦牟尼造像石碑。  據當地文物專家介紹,依法收回的石碑像為豎像,高77釐米、寬44釐米、厚4釐米,是兩年前該縣私渡鎮龍門村村民許某集資建廟時從地下挖掘而來。
  • 祖傳的文昌帝君造像,大爺相知其年代鑑寶,專家:您老穩住
    祖傳的文昌帝君造像,大爺相知其年代鑑寶,專家:您老穩住這次來鑑寶的是一尊造像,這尊造像看起來挺複雜的,而且身上穿的還是士大夫的衣服,應該是道家的造像,是一位大爺帶來的,對於這件藏品大爺介紹講:我帶來的是一尊文昌帝君像,是我們家祖傳的,從我太爺爺那輩就傳了,這麼多年了也不清楚是和年代的
  • 蘇州展犍陀羅佛教造像藝術,講述「佛陀的一生」
    4月27日,「佛陀的一生」犍陀羅佛教造像藝術展在蘇州高新區文體中心寒山美術館正式開幕。展覽以犍陀羅造像藝術為主題,圍繞佛傳故事,展出了犍陀羅文化收藏家、學者何平珍藏的30件展品及實地拍攝的近40件攝影圖片,以造像講述釋迦牟尼的人生歷程,並以攝影圖片呈現當地風貌。同期,還舉行了由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出版的新書《圖說犍陀羅文明》全國首發式。
  • 佛教造像之光:偉大的犍陀羅藝術
    絲綢之路的千年演化與古犍陀羅地區的興衰起落,巨變滄桑,有著千絲萬縷卻又湮沒無聞的關聯——古犍陀羅佛教造像藝術自此路而來,與華夏文明結合,誕生出中國特有之佛教藝術;但古犍陀羅本地卻歷經更變,佛教造像由煌煌乎如日中天而成日薄西山,最終消散在歷史的塵埃之中。
  • 名局賞析:錙銖必較
    名局賞析:龍威虎膽名局賞析:一切盡在掌握中
  • 第三屆佛友會暨古代造像藝術精品展圓滿落幕
    感受古代造像藝術魅力,領略廈門獨特自然風情,11月10日-13日,來自全國各地的古代造像收藏愛好者齊聚廈門磐基希爾頓酒店,共赴第三屆佛友會暨古代造像藝術精品展。本屆展會由廈門博美國際拍賣有限公司、慕古雅集·佛友會主辦,泰山石化公司、海絲藝術品中心協辦,會期4天,廣大藏友不僅可以參加古代造像藝術研討會,學習專業知識,還可以觀看歷代佛造像精品展,直接上手罕見頂級佛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