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楚雄是毛澤覃與周文楠之子,毛澤東之侄,在毛澤覃犧牲後,由母親周文楠與外婆周陳軒的撫養長大,從小就立志要「繼父之志,報父之仇」,深受毛澤東的欣賞。
毛楚雄18歲參軍,1946年6月29日中原突圍時,他與張文津、吳祖貽兩位幹部一起作為中共代表到西安參加和平談判時,途中卻被胡宗南截留,年僅19歲就犧牲了。
毛楚雄是毛澤東犧牲的親人中年齡最小的,也是最讓毛澤東痛惜的,然而關於毛楚雄到底是如何犧牲的,很長一段時間都沒有答案,甚至連從小照顧他的外婆都不知道他犧牲的消息。
1950年周文楠從瀋陽到湖南去接從小照顧毛楚雄長大的外婆周陳軒到東北生活時,路過北京,在中南海與毛澤東見了面。
毛澤東詢問了周外婆的生活情況後,就對周文楠說:「你告訴外婆,就說我說了,楚雄是個有志氣的孩子,是韶山人民的好兒子,送他到國外很遠的地方學習去了,也不能通信」,「免得老人家受刺激。時間長了,慢慢也就好了。楚雄年齡不大,為國捐軀,雖死猶榮。」
其實,不但毛楚雄的外婆周陳軒在很長一段時間裡不知道毛楚雄的死訊,在毛楚雄犧牲後的38年裡,大家也根本就不清楚毛楚雄是如何犧牲的。
新中國成立後,黨和政府多方查找毛楚雄等三位同志的下落,公安部門也進行多方調查,經過多年的努力,一直到1984年12月,終於查清了三位烈士遇害的全部經過,了結了一樁歷史懸案。
今天,縱橫就和大家一塊去回顧一下毛楚雄烈士短暫而又燦爛的一生,以及他犧牲後是如何查清遇害真相的。
毛楚雄的母親周文楠曾是大家閨秀,於1926年畢業於長沙含光女中,由於周家是當時共產黨的秘密地下機關,周文楠很早就積極參加到革命活動中來。經常在周家活動的共產黨員就包括毛澤東、毛澤覃兄弟,而周文楠與母親周陳軒擔負起交通員的任務,掩護黨員的工作。
由於共同的信仰,周文楠與毛澤覃漸漸有了好感,兩個人經常在一起討論問題,建立了深厚的革命情誼。此後毛澤覃隨毛澤東到廣州,在黃埔軍校政治部工作,就邀請周文楠及其母親一起到廣州,當年秋天毛澤覃與周文楠結為伉儷。
然而好景不長,1927年蔣介石發動「四一二」反革命政變後,大舉逮捕和屠殺共產黨人,毛澤覃與周文楠在黨組織的安排下,由廣州輾轉來到武漢,與毛澤東、楊開慧生活在一起。
1927年6月,武漢的形勢也不太好,正好毛澤民要到湖南建立黨的地下組織,楊開慧與周文楠妯娌倆便一塊回到了長沙。
當年9月8日,周文楠生下了毛楚雄,可是在毛楚雄出生之後,革命形勢越來越緊張,長沙的軍閥反動派對毛澤東一家革命人士展開抓捕,1928年初,由於叛徒告密,剛剛出生不到半年的毛楚雄與周文楠就被國民黨反動派抓了起來。
在遭受了敵人的嚴刑拷打和虐待後,小小的毛楚雄差點一命嗚呼。由於孩子太小,引發輿論的激烈抨擊,國民黨反動派在並未掌握證據的情況下,最後不得不把毛楚雄釋放了。
毛楚雄出獄時已經奄奄一息,在外婆周陳軒的精心照料下,總算保住了性命,一直到1930年,彭德懷率領紅軍攻克長沙,周文楠才被營救出獄,此後周文楠繼續加入到革命鬥爭中,而毛楚雄就在外婆那裡生活。
然而讓周文楠沒有想到的是,自己和孩子再也沒能見到楚雄的父親毛澤覃,1935年4月25日,毛澤覃在國民黨反動派的圍剿下犧牲了。
當年冬天,周文楠在同志們的幫助下才潛逃回到長沙,見到楚雄後,眼淚奪眶而出,這時的小楚雄竟然不認識自己的媽媽。
外婆周陳軒見到女兒也很激動,就對著楚雄說:「她是你媽媽呀!」楚雄才趴在周文楠的懷裡放聲大哭,自己終於有了媽媽。然而他卻不知道,自己父親已經犧牲的事情。
由於外婆經常半夜哭泣,毛楚雄終於發現不對,就問爸爸哪裡去了,外婆才將父親被反動派害死的事情告訴了他。小小年紀的毛楚雄說長大了要去打反動派為爸爸報仇。
當時的處境實在是太難了,為了掩蓋毛楚雄革命烈士遺孤的身份,外婆甚至給他改了姓氏,要楚雄姓周,以掩人耳目,在楚雄8歲時,將他送到長沙市第十三小學讀書。
全面抗戰爆發後,長沙作為中日一線交戰戰場,經常遭受日軍飛機的轟炸,為了照顧毛澤覃親屬的安全,湖南地下組織的同志,將毛楚雄、外婆周陳軒以及舅舅周自娛送到了韶山,與工作在韶山的周文楠共同生活。
這時的毛楚雄已經10歲了,周陳軒就將他大伯毛澤東、二伯毛澤民以及他父親毛澤覃為革命不顧個人生命安危的事跡講給他聽,使得小小年紀的楚雄深受啟發。
毛楚雄從小表現出與毛氏兄弟一樣的天分,成績優異,憂國憂民,當得知毛楚雄在韶山的處境不太好時,毛澤東還親自寄去20塊大洋給周文楠,要周文楠到延安去。
然而由於周文楠已經到長沙工作,不能去延安了,毛楚雄看了大伯的來信,就把延安當作心中的聖地,嚮往已久了,一直到1944年11月,八路軍359旅旅長王震率部南下挺進湘鄂贛邊,建立抗日敵後根據地。
在1945年8月年僅18歲的毛楚雄經過小半年的努力才找到王震的部隊,見到王震後就說:「王司令,我是毛澤覃的兒子,我跟您的部隊去延安我伯伯那兒!」
王震看了毛楚雄後,十分高興說:「好,既然你是毛澤覃的兒子,那也可以說是我的世侄了,我帶你去見你的伯伯!」王震隨後致電毛澤東報告此事,毛澤東囑咐王震將毛楚雄帶到延安。
然而隨軍入伍的毛楚雄並未到達他心中的聖地延安,抗戰勝利後,王震率領部隊進入鄂豫皖邊區,與李先念的新四軍第五師會和,組成中原軍區,李先念任司令員,王震任副司令員兼參謀長。
毛楚雄在軍區政治部宣傳隊做宣傳員,後來又交給其堂叔毛澤普照管。
1946年,正處於美國軍調小組調停期間,然而蔣介石撕毀「雙十協定」,重開內戰,集結了30多個師圍殲我中原軍區。
6月26日,李先念率領中原軍區幹部,從國民黨軍的合圍中突圍而出。在北路突圍部隊衝破敵人三次包圍後,開往豫西南平原,蔣介石惱羞成怒,竟然說中原突圍是撕毀和平協議的表現。
7月7日,李先念代表中共發表公開聲明,聲討國民黨破壞「和平協議」的種種行為,再次重申了我黨追求和平的誠意,要求國民黨停止一切威脅和平的追擊圍剿行動!
在7月15日,中原主力部隊突圍出丹江後,國民黨當局為了拖延李先念部,讓軍調小組連續給李先念發了兩封信,讓李先念務必派遣代表與軍調小組取得聯繫,為「和平」作最後的努力。
王震在攻克鎮安縣城後,為了表示和談誠意,進一步揭露國民黨反動派假和談的真相,派出幹部旅旅長張文津、幹部旅政治部主任吳祖貽,毛楚雄,採用化名前往西安進行談判。
王震之所以派遣毛楚雄去談判,主要是擔心這次突圍太過兇險,希望他擁有談判代表的身份,不至於陷入危險當中。萬萬沒有想到的是,胡宗南竟然喪盡天良到無故扣押了我方和談代表,畢竟自古以來中國人都講究兩軍交戰不斬來使,況且此次談判還是國民黨要求的。
王震得知此事後,立即電告中央,周恩來與葉劍英等人立即向國民黨當局提出抗議,並且在報紙上公開揭露國民黨的齷齪做法, 1946年8月23日《新華日報》上發布了一條資訊,報導了張文津、吳祖貽、毛楚雄等人無故被扣押的資訊,但是國民黨對於這些披露都視而不見,死活就是不同意釋放。
毛楚雄等人到底經歷了什麼,始終牽絆著中央領導們的心,雖然希望渺茫卻從未放棄對此事的追查,希望有朝一日能還原謎案的真相。
數十年來,查清張文津、毛楚雄等離開部隊去延安的行蹤是揭開此案的關鍵所在。
1984年為了揭開這個謎底,中央組織了中原部隊和談代表被害案聯合調查組,再次回到當初案發的地點進行調查。
調查組來到鎮安縣後,在地方同志的支持下,對當時有可能犧牲的地點進行了普查,其中鎮安縣文家鄉朱家溝一口石灰窖裡發現的三具無名男屍成為最重要的線索。
弄清楚這三名無名男屍也許對案情有幫助,於是調查組開始展開調查,查明殺人兇手為殷克明、陳尤均,然而此二人早在新中國成立後就已經被政府判處死刑,另一名兇手汪功富也早就畏罪自殺。
於是調查組就找到當初三人交待的記錄,看看能不能找出點線索,經過查找檔案發現,他們幾人在1946年8月初受到胡宗南的指派前去搜捕中原部隊的零星突圍人員,在8月9日一戶農民家中發現5名南方人,於是就決定對其實施秘密襲殺。
調查組經過調查,未能找到證明這三個具屍體是否是張文津一行的實質性證據,隨後通過深入調查找到當初的目擊者,據目擊者交待,這5人是張文津一行的可能性不大。
經過不斷的調查走訪,最後基本可以肯定的這5人中的4人是中共中央中原局組織部副部長、幹部旅政委張成臺、中原軍區後勤部供給部長吳先元、原鄂豫邊區黨委副秘書長李其祥、吳先元同志的愛人閿漢清和一位路遇卻不知姓名的青年幹部。
那麼,這名不知姓名的青年幹部會不會是毛楚雄呢?
為此聯合調查組又走訪了王震將軍,王震根據李先念1951年的說法,指出:「張、吳被國民黨殺害是事實。」
可以說,毛楚雄肯定是赴西安途中被殺,而不可能是行軍途中掉隊被殺害的,也就不可能是那名不知性命的青年幹部。
得到否定回答的聯合調查組,決定擴大搜索範圍,繼續明察暗訪,在對鎮安、柞水、寧陝三縣進行詳細排查後,終於在寧陝縣東江口鎮一堆無主人骨中發現了線索。
1976年東江口鎮的一個單位在挖地基時發現了一堆人骨,由於不知道這堆人骨的來源,當時負責基建的人員就將這堆人骨掩埋到村裡三棵核桃樹下的坡地裡。
這一發現讓調查組的成員如獲至寶,立即驅車前往東江口鎮進行實地勘察,為了查清這堆人骨的來龍去脈,調查組經過走訪與調查從當時擔任國民黨副鄉長鄧耀俊那裡得到信息,鄧耀俊從他的同學那裡聽說:國軍曾命令他們把到西安去和談的共產黨代表活埋在這裡了。
這個信息從未對外披露過,當時的民團成員石友成提供的信息更加證實了這信息的可信性,據石友誠回憶,當時從河坪方向來了4個人,其中3個身穿灰布軍裝,說是共產黨王震部隊派的和談代表。還有一個老百姓,是他們請的嚮導。
石友成說,當時和談代表到了鎮上,國民黨軍61師181團的岑運應團長還把他們接到酒樓,過了兩天把他們帶走了。
石友成回去的時候還對妻子說:「這下好了,談判成了,就不會再打仗了。」
誰知道他妻子卻說:「和談個屁!」示意和談代表已被殺掉。
根據東江口鎮相關人員提供的信息顯示,被埋的那堆人骨很有可能就是張文津一行。
但是想要弄清楚這堆人骨的真實身份,還缺乏關鍵性人物和證據,不能僅憑這些外圍人員的說法就下結論,於是調查組開始尋找當時參加暗殺行動的國民黨軍61師181團的人。
尤其是這個曾經「迎接」過和談代表的岑團長更是關鍵性人物,然而從1946年到1949年,經過三年殘酷的解放戰爭時期,想要找到國軍的一個團長是何其困難?
經過一系列的調查,最終也沒能找到岑團長的下落,有人資料顯示他被擊斃在戰場上,也有說他帶著殘部到緬甸去了,還有一種說法是被我軍俘虜了。
於是調查組的同志就在被俘虜的國民黨軍中去尋找岑團長,在西南軍法處的上千份檔案中,調查組的同志雖然沒有找到岑團長,卻找到一個叫韓清雅罪犯的判決書。
這份1953年5月20日的刑事判決書顯示:「該犯 1946 年在胡宗南部隊六十一師一八一團少校團指導員任內, 在陝西省寧陝縣參與秘密殺害我李先念將軍派往西安參加軍調小組的和談代表張文津等 3 人。」
調查組的同志在查找韓清雅的口供與旁證時,發現181團一個營長鄒壽珊的旁證,1946年8月,該團4連連長李清潤於8月10日在東江口鎮發現3名穿著布衣軍裝的共產黨,一名軍銜為上校,一名持槍的警衛,3個人都為南方口音,還有1名帶路的陝南青年農民。
李清潤隨即將其扣留,並且通知了團部,岑團長在魁星樓擺下酒宴,隨即將他們帶回團部,當時團少校指導員韓清雅對幾人展開審問,中年上校拿出軍調小組的相關證件,表示自己要去西安進行和談,此人的身份就是張文津。
韓清雅將消息報告給岑運應後,岑運應當即發電給胡宗南請示,胡宗南不置可否,於是發電給蔣介石,蔣介石根本不願意和談,之所以放出和談的消息,本來就是虛張聲勢,拖延時間,彰顯國民黨對和談的「誠意」,所以密令胡宗南「迅速解決」。
8月10日當晚,岑運應就接到胡宗南電令,讓4連連長李清潤暗地裡執行,李清潤隨即找當地政府,安排幾個人挖了坑,然後把張文津等4人推入沙坑中活埋了。
到了這裡,調查組對比我方給出的信息,以及東江口鎮居民提供的信息,再加上韓清雅的犯罪審判材料,時間、地點以及案情細節,三者都能夠吻合,最終可以斷定,東江口鎮的這堆人骨就是張文津、吳祖貽、毛楚雄三人,而另一個嚮導,是鎮安縣楊泗鄉剛參軍的新戰士肖善義。
一個塵封了將近40年的歷史謎案,在調查組的調查下終於水落石出,並且找到了三位烈士的遺骨。
查清毛楚雄死因,算是了卻了王震將軍多年來的一樁心願,只不過得知真相後,反而感覺更痛苦,國民黨反對派的手段實在是太殘忍了。
1985年,李先念在《紅旗》雜誌發表了《向革命先烈學習,保持共產主義的純潔性——紀念張文津、吳祖貽、毛楚雄三烈士》,在文章中高度讚揚了他們在反動敵人面前,堅貞不屈的信念,展現了共產黨人大無畏的革命英雄氣概。
毛楚雄犧牲時,年僅19歲,遠在韶山的外婆周陳軒並不知道毛楚雄遇難的消息,新中國成立後,周陳軒想念外孫毛楚雄與女兒周文楠,寫信給周文楠,訴說自己的思念之苦。
可惜,主席與外婆直到最後也未能知道毛楚雄遇難的經過。
1985年,將調查組的同志將毛楚雄烈士犧牲的經過材料送到在哈爾濱的周文楠手中時,周文楠早已哭得不能自已。動情之下,寫下《雄兒,媽媽想念你》的紀念文章,讓調查組的同志們無不感傷。
作者/來源:史論縱橫
內容如有不妥,請點擊頭像-私信聯繫小編修改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