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老人常說,「借屋成雙,家破人亡」,什麼意思?是迷信嗎?

2021-01-09 悅享音悅

在農村,有很多經典流傳的言語,都是古人流傳下來的生活經驗,為了告訴後人們一些淺顯的生活道理,這些諺語雖然沒有被記入到教科書中,但也在農民們心裡留下深刻的印象,並被後人廣為流傳,這些生活經驗,都是前人總結下來的,雖然傳統迷信,但不無道理。農村老人常常說:「借屋成雙,家破人亡」,這是什麼意思呢?是迷信嗎?

這句話的意思從字面上就很好理解了,意思是說:「寧願把自己的物資借給別人去辦喪事,也不能讓一些小兩口回來住同一間房,就算是自己的閨女回到娘家了,也不允許和丈夫同住一間房,否則會導致家破人亡。」

聽起來似乎有點傳統迷信可怕了,很多人會說這是真的嗎?怎麼會這麼嚴重?讓人聽起來毛骨悚然的。當我們去外地旅遊的時候,老人們總會提醒我們說要去之前,要先了解一下當地的風俗習慣,不要冒昧冒犯了當地的主人,以免引起不必要的麻煩。每個地方都有不一樣的風俗習慣,都有自己的傳統,不過這句話是什麼意思呢?

在農村,無論是紅事還是白事,都是要讓周圍的鄰居一起幫忙,還有遠方的親戚一起來幫忙。這可都是非常重要的大事,一旦在一個村子裡有點什麼事,大老遠的親戚和鄰居都會來幫忙。以前在農村有老人去世的話,都要在家裡停放好幾天,然後讓人算個適合的出殯的日子出殯。農村裡的親戚比較多,家裡的房子可能不夠用,就會找鄰居借房子。他們認為白事是大吉,可以把黴運帶走,留下好運,所以自家的屋子對借給別人辦喪事一般是不會拒絕的。

既然可以將自己的房子借給別人辦喪事,那為什麼自家女兒女婿回來之後,不能讓他們一起睡在一張床上呢?這又有什麼講究呢?

臥室對於每個家庭來說都是最私密的地方,如果遠方而來的夫妻或者是情侶,在以前,都是讓他們分開睡的,不會讓他們一起住在一個房間,一張床上。因為過去的人認為留宿外人是一件不大好的事情,會帶走家裡的運氣,如果他們一起睡在一張床上,會給這家的主人帶來黴運。一些農村思想比較嚴重的農村,就連嫁出去的女兒女婿,回娘家的話也不允許住在同一張床上。

這聽起來有些荒謬,因為沒有任何的科學道理,放在封建思想的農村,現在仍然有人是聽信這個俗語的。所以他們對自家的女兒也不是很重視,認為女兒回家住,反而會帶走自家的好運,女兒嫁出去了,就是別人家的人了。

其實這句話放在現在是非常不可信的,毫無科學道理的,帶著濃重的封建思想和色彩,我們應該學習的是古人的智慧和生活經驗,而不是這些封建思想和毫無道理的規矩。隨著社會的發展,這些封建思想也在慢慢消失。

相關焦點

  • 「寧可借屋停喪、不可借屋成雙」,喪事晦氣,這話卻在唱反調?
    老人所說的俗語包羅萬象,涉及到生活的各個角度,它們是農民生活的指南和準則,一旦有什麼問題,農村人總能對號入座,尋找相對應的解決辦法。那麼老人常說「寧可借屋停喪、不可借屋成雙」,這話怎麼去理解?包含了哪些哲理?從字面上並不難解釋,寧可將自家的房子讓出來,給別人辦理喪葬之事,也不能出借給別人當作婚房。
  • 俗語:「寧可借屋停喪,不可借屋停雙」,啥意思?令古人如此忌諱
    中國的很多俗語老話都是和封建迷信有關的,很多人覺得一句俗語多少有些封建迷信,其實並不是這樣。當時科學不發達,因而很多俗語只能用封建迷信來說理,但是道理和現在並沒有不同。今天這句俗語「寧可借屋停喪,不可借屋停雙」初讀時也是覺得這句話就是封建迷信,直到最近再次品讀,方才發覺好像也有一定的道理。
  • 農村俗語「寧可借屋停喪,不可借屋成雙」,是什麼意思?
    文/炒米視角有些俗語,真的非要講出點什麼必然因果,其實也未必。但是它的的確確根深蒂固地影響著我們的傳統生活成百上千年。就比如說,「寧可借屋停喪,不可借屋成雙」,現在人看來,借屋停喪幾乎是不可能的事情,誰會把自己住的房子借給別人去停怕你呢?
  • 俗語「寧可借屋停喪,不可借屋成雙」,到底是啥意思?細思恐極!
    俗語是勞動人民創造的通俗短句,大部分俗語都是人們對生活經驗的總結,有一定的科學道理,但是有些卻讓人感覺匪夷所思,難以理解,比如今天咱們要說的這句「寧可借屋停喪,不可借屋成雙」。這句話大概意思就是,寧可把房子借給別人辦喪事,也不能讓情侶或者夫妻住宿!
  • 老話說「寧可借屋停喪,不可借屋停雙」,啥意思?老祖宗忌諱什麼
    老話說「寧可借屋停喪,不可借屋停雙」,啥意思?老祖宗忌諱什麼諺語在我國非常流行,民間流傳了很多這樣的話,都是祖先的生活經驗和智慧的總結,給後人一些警示和借鑑。俗語聽起來很簡單,但它們有很多含義。比如「寧可借屋停喪,不可借屋停雙」。你知道這是什麼意思嗎?祖先為什麼要這樣告訴後代?他們在忌諱什麼呢?「寧可借屋停喪」在農村,家裡有人去世是一件很大的事情,鄰居會主動幫忙,這時,出事兒的家庭房子底盤可能容納不了這麼多人和東西,所以這時鄰居家附近空地成了一個不錯的選擇。
  • 民間俗語「寧可借屋停喪,不可借屋成雙」,是何意?有借鑑意義
    比如民間俗語「寧可借屋停喪,不可借屋成雙」,是何意?有借鑑意義。 寧可借屋停喪 古人非常注重規矩,強調該在什麼時候該做什麼事情,許多規矩往往都是約定俗成的。
  • 「生人借房,門不避塘,屋上砌牆」農村三大禁忌,你覺得有道理嗎
    就好比「生人借房,門不避塘,屋上砌牆,家破人亡」這句俗語,這其中的三大「禁忌」仍讓被農村地區所深信不疑。而這句俗語中包含的道理,你懂嗎?一、生人借房這裡的「生人」指的並非陌生人或者不熟悉的關係,而是是生育、臨產、分娩的意思,也就是生孩子這件事。在古代至近代早期,由於醫療機構並不是很發達,分娩時往往不是在醫院,更是不醫生在分娩,而是富有經驗的產婆在一手操辦。
  • 農村老人常說,「狗不過八,雞不過六」,是什麼意思呢?
    突然一陣陰風吹過,人們一看,睡在坐席上的老人變成了一隻老白狗。原來老人並沒有「復活」,回家的老人是老人生前餵養的老白狗變的。故事的結局在農村流傳的版本中有多種說法,有的說白狗被家裡人打死了,有的說白狗化作一縷黑煙溜走了。這個故事對後來農村的影響非常深遠,在農村,人們認為餵養的家禽家畜不能太久,太久了會成「精」。
  • 農村老人常說「 男招窮,女招富」是什麼意思,說的有道理嗎?
    歡迎大家來到《三個老頭》欄目,如想了解更多的農村人和事,請點擊右上方藍色「關注」訂閱!今天要跟大家分享的話題是:農村老人常說「 男招窮,女招富」是什麼意思,說的有道理嗎?我們從小在農村生活,小時候的時候家裡都沒有通電。記得那個時候,沒有手機看,沒有電視看,每天白天都是和泥土做伴,天一黑的時候,家裡的大人就會喊著回家吃飯。吃完飯,洗完澡,早早的上床睡覺。
  • 在農村,老人常說「不怕青龍萬丈高,就怕白虎抬頭望」,啥意思?
    現在看來,確實不得不佩服當時農村勞動人民的智慧之聰,竟然能將一個微小的生活規律濃縮成一兩句言簡意賅的話語,卻萬分形象。有關天氣預測的,有關人情世故的,有關生活經驗的,但讓小編印象最深刻的莫過於小時候常聽爺爺嘮叨的「不怕青龍萬丈高,就怕白虎抬頭望」,大家知道是什麼意思嗎?在解釋這兩句話之前,先給大家普及一下一個小知識。
  • 在農村,老人說「前媳婦,後漢子,一來一回兩半子」,什麼意思?
    在農村,俗語大多與農民的生活有關,在俗語的演化發展中,農人在生活中總結經驗,並賦予其特定的含義,在廣大的農村載體中不斷的傳承!俗語不同於詩句,用詞跳動又通俗易懂,比如說「老人不講古,後人會失譜」,道理一看就明!
  • 農村老人常說一句俗語:救急不救窮,笑貧不笑娼,這是啥意思?
    農村老人常說一句俗語:救急不救窮,笑貧不笑娼,這是啥意思?首先我們來了解一下什麼是俗語?俗語一般在群眾口語中流傳,講得多的,並且流通範圍比較廣,而且語句含義受到大家認同的,那麼就有可能成為俗語。也就是說,從實際生活中生產的,簡練但富有深刻意義的語句,那麼便是俗語。
  • 農村人說「牆上加牆,家破人亡」,是啥意思?有道理嗎?
    農村人經常說「牆上加牆,家破人亡」。很多人看到這樣的話會想當然認為這是迷信。這裡面主要有兩個主觀點,首先,很多人看到農村俗話一類的,總是愛歸類到迷信。其次就是這裡說得比較誇張,但凡是這個牽涉到家破人亡的,往往就是迷信。
  • 農村俗語:富不住大屋,窮不行遠路,是啥意思?住大屋不好嗎?
    農村俗語「富不住大屋,窮不行遠路」是啥意?住大房子不好嗎?農村這一俗語是說農村人在日常生活裡,富裕的人不喜歡住大屋,窮人怕走遠路出遠門的道理。哪麼。這句農村俗語說明了農民什麼問題?究竟有什麼道理呢?符合社會現實嗎?下面農村老人鄂東三農,憑藉對農村俗語的了解,談談自己的想法。
  • 農村老話,「女婿上床,家破人亡」是什麼意思?有道理嗎?
    中國的很多傳統觀念在農村地區得以延續,很多老一輩人都遵循著一些老話,反而在城市當中,大家接觸新鮮事物比較多,信息也更豐富,對於一些固執的觀念都不再那麼看重,也不會相信一些封建迷信的說法,只是這些東西短時間內,還不能在農村得以改觀,不情願還是要尊重。
  • 農村俗語:「野花進房,家破人亡」,啥意思?有道理嗎?
    農村俗語:「野花進房,家破人亡」,啥意思?有道理嗎?說到這個俗語,我就想起了鄧麗君的歌,唱的是:「雖然已經是百花開,路邊的野花你不要採」。因此來說,這句農村俗語「野花進房,家破人亡」中的野花,就是外面的女人。
  • 在農村老人常說「養狗十年,必定成精」,是什麼意思,有道理嗎
    在農村,老人常說「土狗養十年,必定成精」,是什麼意思,有道理嗎?我認為這句話是有一定道理的,我們來解釋一下這句話是什麼意思,「土狗養十年,必定成精」的意思就是一隻土狗在人身邊養了十年,如果你平時經常訓練他,陪伴他,十年之後,這條狗就會特別的通人性。狗的一年相當於我們人類活了七年,如果這條土狗你養了十年,它就相當於活了七十歲左右。
  • 在農村,老人常說:「一桌別擺三盤菜,六人別做烏龜席」啥意思?
    從小生在農村,長在農村,長大後也常回農村,對農村始終有著一份懷念和嚮往,農村吸引著每一個人,不僅是因為農村那優美的環境,更是農村那令人印象深刻的民俗和俗語老話,農村老話記載著勞動人民的生活點滴和經驗。這些老話朗朗上口且通俗易懂,在農村,就常聽老人說到「一桌別擺三盤菜,六人莫做烏龜席,」,這句老話是什麼意思?自古以來人們做席的座次禮儀都十分的講究,座次禮儀更是中華民族的優良傳統習俗之一,座次禮儀更能體現出一個人的禮貌,在我國的座次禮俗上講究的是尊者居上位,卑者處下位。古今皆然。對此萌不懂不知的會被人認為不禮貌的同時,也會被人笑話。
  • 農村老人常說:「男佔二六八、女佔三六九 」,是什麼意思?
    農村裡有很多諺語,都是經過一代又一代的農民傳下來的,有的是為人處世的道理,有的是根據事物預知天氣的,有的是關於種地的,這些都是老農民們根據自己的生活經歷總結下來的,能流傳至今,必定也有中的道理。下面幾條俗語,你聽過嗎?
  • 農村老人常說「白虎蓋青龍,一代更比一代窮」這話到底在講究什麼
    農村裡面老人經常說:「白虎蓋青龍,一代更比一代窮」這些話到底在講究些什麼?中國的農村這麼多,每個農村裡面都有一些老人,這些老人會說一些農村老話,在我們小的時候,對於這些老人說的一些老話,我們都不是很清楚他們說的到底是是什麼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