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俗語「寧可借屋停喪,不可借屋成雙」,是什麼意思?

2021-01-20 炒米視角

文/炒米視角

有些俗語,真的非要講出點什麼必然因果,其實也未必。但是它的的確確根深蒂固地影響著我們的傳統生活成百上千年。

就比如說,「寧可借屋停喪,不可借屋成雙」,現在人看來,借屋停喪幾乎是不可能的事情,誰會把自己住的房子借給別人去停怕你呢?

但是借屋成雙,這種事情卻經常發生。一對戀人借居朋友的房子過夜,這似乎非常正常。

但是存在即合理,老一輩人對「寧可借屋停喪,不可借屋成雙」這句話的信奉,往往是年輕人不可以理解的。

通常在老一輩的觀念裡,即便是在談戀愛的男女朋友關係,但是因為還沒有結婚,還不是一家人。到了一方家長家裡,兩人是堅決不能同床的。

當然有人說,這裡是有為了保護女方,禁止婚前性行為的成分存在。但是刻意如此,其實就有「不可借屋成雙」的成分存在。

通常親戚或者朋友,單人投宿的,似乎沒有任何規矩,主家親熱得不得了,更是多加挽留的也有。但是一旦遇到男女關係的,主家則就沒有那麼熱情了。主家會吱吱嗚嗚地建議他們男女分開睡,甚至不惜拆開自己家庭的人給重新組合。

但是如果來人真的不懂其中含義,非要自己男女朋友一起睡,那麼主家就會不太高興,然後非得象徵性地跟來客要「房費」,意思這房子是租給你們小兩口住的,而不是借的。但總歸主家會不高興。

主家不高興的真實原因在於,「借屋成雙」是會給主家帶來黴運的,這是根深蒂固的傳統觀念。

而「借屋停喪」則不一樣,因為通常幾乎沒有人說自己家裡人沒了,沒有地方停喪的。但就算因為種種原因出現了這種情況,(比如自己的房子毀了,暫時沒有房子了;或者老房正在拆遷,新房還未建成。)別人借房給人停喪,通常也不會去借自己正在居住的房屋。而而是閒置的房屋。

這樣一來,對於房屋本身多少會給人感覺有一點晦氣,甚至會因為這套房子裡停過喪,而貶值。

但是對於主家的人而言,則意義完全不一樣,「借屋停喪」是件積德行善的事情,只會增加主家的福報。

所以兩者對主家而言,自然寧可「借屋停喪」了,至少算是做了件善事;但是「借屋成雙」對自己沒有任何好處不說,對別人也未必負責。

文/炒米視角

原創首發,歡迎關注或吐槽

相關焦點

  • 俗語「寧可借屋停喪,不可借屋成雙」,到底是啥意思?細思恐極!
    俗語是勞動人民創造的通俗短句,大部分俗語都是人們對生活經驗的總結,有一定的科學道理,但是有些卻讓人感覺匪夷所思,難以理解,比如今天咱們要說的這句「寧可借屋停喪,不可借屋成雙」。這句話大概意思就是,寧可把房子借給別人辦喪事,也不能讓情侶或者夫妻住宿!
  • 「寧可借屋停喪、不可借屋成雙」,喪事晦氣,這話卻在唱反調?
    老人所說的俗語包羅萬象,涉及到生活的各個角度,它們是農民生活的指南和準則,一旦有什麼問題,農村人總能對號入座,尋找相對應的解決辦法。那麼老人常說「寧可借屋停喪、不可借屋成雙」,這話怎麼去理解?包含了哪些哲理?從字面上並不難解釋,寧可將自家的房子讓出來,給別人辦理喪葬之事,也不能出借給別人當作婚房。
  • 俗語:「寧可借屋停喪,不可借屋停雙」,啥意思?令古人如此忌諱
    中國的很多俗語老話都是和封建迷信有關的,很多人覺得一句俗語多少有些封建迷信,其實並不是這樣。當時科學不發達,因而很多俗語只能用封建迷信來說理,但是道理和現在並沒有不同。今天這句俗語「寧可借屋停喪,不可借屋停雙」初讀時也是覺得這句話就是封建迷信,直到最近再次品讀,方才發覺好像也有一定的道理。
  • 民間俗語「寧可借屋停喪,不可借屋成雙」,是何意?有借鑑意義
    古人在經過各種社會實踐後,將一些道理總結成俗語,流傳至今。有些俗語聽起來是一些非常顯而易見的道理,而有些俗語或者一些習俗,則需要我們細細體會,才能明白其背後的含義。比如民間俗語「寧可借屋停喪,不可借屋成雙」,是何意?有借鑑意義。
  • 老話說「寧可借屋停喪,不可借屋停雙」,啥意思?老祖宗忌諱什麼
    老話說「寧可借屋停喪,不可借屋停雙」,啥意思?老祖宗忌諱什麼諺語在我國非常流行,民間流傳了很多這樣的話,都是祖先的生活經驗和智慧的總結,給後人一些警示和借鑑。俗語聽起來很簡單,但它們有很多含義。比如「寧可借屋停喪,不可借屋停雙」。你知道這是什麼意思嗎?祖先為什麼要這樣告訴後代?他們在忌諱什麼呢?「寧可借屋停喪」在農村,家裡有人去世是一件很大的事情,鄰居會主動幫忙,這時,出事兒的家庭房子底盤可能容納不了這麼多人和東西,所以這時鄰居家附近空地成了一個不錯的選擇。
  • 俗話說:「寧可借屋落客,不可借屋落月」,看看古人有什麼禁忌
    隨著時代的進步,很多禁忌也被廢除,但是由於農村人接受新知識比較少,接受的還大都是老一輩人教的傳統的教育,所以有好多所謂的「講究」現在還在沿用。就此如這句俗語「寧可借屋落客,不可借屋落月」,現在在不少的地方有這個講究。
  • 農村老人常說,「借屋成雙,家破人亡」,什麼意思?是迷信嗎?
    在農村,有很多經典流傳的言語,都是古人流傳下來的生活經驗,為了告訴後人們一些淺顯的生活道理,這些諺語雖然沒有被記入到教科書中,但也在農民們心裡留下深刻的印象,並被後人廣為流傳,這些生活經驗,都是前人總結下來的,雖然傳統迷信,但不無道理。農村老人常常說:「借屋成雙,家破人亡」,這是什麼意思呢?
  • 農村俗語「野花進房,家敗人亡」,啥意思,閨女回門也有忌諱?
    文/豬友巴巴在農村,俗語「野花進房,家敗人亡」,啥意思,有道理嗎?近年,農村生活越發的富足了,可是,也越發的感覺朋友以及鄰裡之間的冷漠,如今的人們,下班回家鮮有串門的,吃過飯,沙發一躺,拿起手機,就開始不斷地翻看,前不久,在網絡中,看到這麼一句俗語「野花進房,家敗人亡」,有人將其聯想到,農村有閨女回娘家不能與丈夫同住的習俗,對於這種說法,在理嗎?說出來,你別不相信,或許很多人都理解錯了這句俗語!
  • 農村老話說「寧給人停喪,不給人成雙」,是什麼規矩?
    ,不給人成雙》的民間風俗。這是農村留下的老俗語,具體怎麼解釋?。不是拿房子說的事。我看了這麼多回答,都沒有說到點子上。是這個說法,無論喪事,喜事,都不會借房子的,都是不好的照頭,借給死人辦喪事,會留下陰影。下代子孫不吉利,那叫大兇。只有家親才能引外鬼。野鬼是不能單獨進家的,別說房子借給死人停喪,就連孝子,三天內都不能進別誰家院子,就是借個用的東西,戰在門處等著送出來,還得拿個利式。何況外人死了借給房子停喪。
  • 「生人借房,門不避塘,屋上砌牆」農村三大禁忌,你覺得有道理嗎
    就好比「生人借房,門不避塘,屋上砌牆,家破人亡」這句俗語,這其中的三大「禁忌」仍讓被農村地區所深信不疑。而這句俗語中包含的道理,你懂嗎?一、生人借房這裡的「生人」指的並非陌生人或者不熟悉的關係,而是是生育、臨產、分娩的意思,也就是生孩子這件事。在古代至近代早期,由於醫療機構並不是很發達,分娩時往往不是在醫院,更是不醫生在分娩,而是富有經驗的產婆在一手操辦。
  • 農村俗語:富不住大屋,窮不行遠路,是啥意思?住大屋不好嗎?
    農村俗語「富不住大屋,窮不行遠路」是啥意?住大房子不好嗎?農村這一俗語是說農村人在日常生活裡,富裕的人不喜歡住大屋,窮人怕走遠路出遠門的道理。哪麼。這句農村俗語說明了農民什麼問題?究竟有什麼道理呢?符合社會現實嗎?下面農村老人鄂東三農,憑藉對農村俗語的了解,談談自己的想法。
  • 農村俗語「富不住大屋,窮不行遠路」是什麼意思?
    農村俗語『』富不住大屋,窮不行遠路『』。這句俗語是過去老一輩人,根據農村的家境富裕程度,和房宅的風水總結出來的一句俗語。『』富不住大屋『』,過去財富講究聚集,那麼財富怎麼才能聚集的多起來,人家才能富裕起來,過去更多的要在修蓋房宅上下功夫,而且有許多講究,其中之一就是住宅不能過高過大。寬敞疏鬆就不聚財,會發生錢財洩漏,人家富裕不起來。所以過去修宅都比較矮低。大屋住人同樣和財富有關。一家子如果人口多住大一點的房屋,尚無什麼,人多出入看見熱鬧有氣氛。不覺得也什麼不妥。
  • 俗語:借三不借二,借急不借窮,是什麼意思?為何借三不借二?
    借錢是一個永恆的話題,無論在農村還是在城市,無論是窮人還是富人,誰都有個急難的時候。所以常常會有人向別人借錢,等到自己手頭寬裕了,再把錢還上。可是關於借錢,農村卻有這樣一條諺語,叫「借三不借二,借急不借窮」。
  • 農村俗語「東屋南房,不孝的兒郎」是什麼意思?有哪些講究?
    農村俗語「東屋南房,不孝的兒郎」,講的是過去老人在一個家庭的院子住房安排問題,通過住房的安排,可看出兒孫對老人是否孝順。東屋、南房,西屋和北屋是我國傳統的四合院,北屋是正屋,也就是說,這種院子以北屋為準,坐北朝南。這是我國房屋中比較最傳統最普遍的格局。
  • 「借三不借二,救急不救窮」是什麼意思?有什麼道理?
    「借三不借二,救急不救窮」是什麼意思?有什麼道理?中華文化博大精深,而我們的祖先也給我們留下了很多文化寶藏!每個國家都形成屬於自己國家的文化特點,這即是文化差異,文化差異是客觀存在的,也是每個國家不同于于其他國家的標籤,我國在上千年的發展、積累下,形成了獨特的俗語。
  • 農村老話「大屋摞小屋,三年二年哭」,是啥意思呢?有道理嗎?
    農村對於蓋房子這件事有多重視,想必經常聽村裡老人說的這些俗話就知道了,什麼「做屋不斷層,斷層無後人」,什麼「前山要遠,後山要近」,等等等等,人們在蓋房子前不僅要選擇好打地基的時間,就連房子上梁時間、房屋的布局都格外重視。
  • 農村俗語:「寧願門前鬧嚷嚷,不願屋後腳板響」啥意思?看完便知
    在農村,老人們常告訴我們說建設房子要明白「寧願門前鬧嚷嚷,不願屋後腳板響」,對於房子周圍環境要求比較重要,那麼它是什麼意思呢?寧願門前鬧嚷嚷,不願屋後腳板響對於我們大多數農村建房而言,房子大多數是坐北朝南。大廳面向南方,早上起來東邊的太陽從房子的左邊緩緩升起,陽光照進屋內。房子依山傍水,這樣的房子就很適合人居住。
  • 深層看農村俗語:富不住大屋,窮不行遠路,這些值得深思
    歡迎收看本期內容,我是碎 月,大家可以關注碎月導師,每天都有新內容分享,那這期內容我們就來看一句農村俗語。在農村,有很多流傳很久的俗語,這些話都是前人的經驗或者是對生活的總結,每一句都值得我們借鑑和深思,比如這句俗語:富不住大屋、窮不行遠路,這句話是什麼意思呢?
  • 農村俗語「友不交三,婚不結三,錢不借三」,啥意思?
    農村的生活是讓人留戀的,它沒有城市的繁華和喧囂,也沒有深山荒無人煙的空鏡,它更多的是一種愜意,悠然,自在。說到對農村的記憶,每個人心中都能描繪出一幅如詩如畫的風景,是的,農村的田園生活是所有人的最好記憶。
  • 農村諺語:「老不洩殘精,少不食壯火,富不住大屋」,是啥意思?
    農村有句老俗語:「老不洩殘精,少不食壯火,富不住大屋,窮不行遠路」,是什麼意思?農村老俗話是非常的多,這也是老祖宗歷經千百年經驗,去其糟耙留其精華而獲得結果,所以說一些農村俗語包含著很多大道理。而今天我們說一下這句關於養生和生活的農村俗語:「老不洩殘精,少不食壯火,富不住大屋,窮不行遠路」到底是什麼意思,有沒有道理?第一,「老不洩殘精,少不食壯火」的意思。「老不洩殘精」的意思:古人云:「人有三寶精氣神」,而這「殘精」中的精,當然也是精神氣足的意思。而這裡的洩則是指的消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