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8載如一日 不識字的她在十多萬塊石頭上刻下「中國」

2021-01-09 中國新聞網

  在祖國最西端的新疆克孜勒蘇柯爾克孜自治州(以下簡稱克州)烏恰縣吉根鄉,77歲的布茹瑪汗•毛勒朵是吉根鄉冬古拉瑪通外山口的一名護邊員,那些刻著「中國」二字的石頭,是她心中永遠的界碑。

  58載,她用雙腳丈量祖國邊境線。58載,她甘守清貧,始終把熱愛祖國作為人生追求的唯一目標。

  她用雙腳丈量祖國邊境線

  親手在帕米高原刻下10多萬塊「中國石」

  1961年,19歲的布茹瑪汗•毛勒朵和丈夫託依其別克在冬古拉瑪安家;1964年,他們夫婦二人成為第一批護邊員。她發現,這裡雖有邊界線,但沒有界碑。那時,她便立下手刻界碑的決心,她用雙腳丈量祖國邊境線,把熱愛祖國作為人生追求的唯一目標。

  布茹瑪汗•毛勒朵不識字,便向親朋好友討教,終於學會了「中國」二字的寫法。至今,她已刻帶有「中國」二字的大大小小的石頭逾十多萬塊,從此串成了長長的巡邊路線。

  布茹瑪汗•毛勒朵說:「巡邊雖然很辛苦,但父親常說要時常想著安寧,只有安寧一切才會好。我想既然是中國公民,我就有義務守護邊境。"

  「壞人看到有『中國』二字的石頭,是中國的領土就會害怕。我想即使我不在了,但是我刻的中國石永遠存在,中國永遠在我心裡,邊境安全要比我的命還重要,為什麼呢?如果壞人偷越入境,會給我們造成動亂,所以守護好邊境,不讓壞人進來,我們的家園安定了,邊境安寧了,祖國安定了,我們就能像現在這樣日益昌盛,過上富裕好日子。」

  布茹瑪汗•毛勒朵清晰地記得,當她第一次將「中國」二字刻在石頭上時,她很高興,她說:「只要我能走動,就會在巡邊路上,刻『中國石』。」

  「我對冬古拉瑪山口的熟悉,就像知道家裡少了一個勺子,只要石頭挪動了一下我就會知道,冬古拉瑪山口就像我自己的母親父親,和我自己的家一樣。只要我有一口氣,我就要守護好冬古拉瑪山口。」

  她真情愛兵「當兵的娃娃就像我的孩子」

  在冬古拉瑪山口58年的守邊歷程中,她用真心真情溫暖著一代又一代的邊防官兵。而她也收穫了數不清的「兵兒子」,被邊防官兵親切地稱為「冬古拉瑪大媽」。

  布茹瑪汗•毛勒朵現在搬遷的定居興牧房距離吉根鄉邊境派出所只有一公裡的距離,她隔三差五就去派出所看一看這些「兵兒子」,聊聊守邊感受,鼓勵「兵兒子」們為國守邊,要有責任感和使命感。

  她自己早已經記不清救治過多少凍傷、摔傷、被困暴風雪的「兵娃」,給他們媽媽般的愛與呵護。布茹瑪汗•毛勒朵總說,「孩子們離開家鄉來到這裡,我就是他們的母親。」

  1999年,浙江籍戰士羅齊輝巡邏時被困暴風雪,雙腿嚴重凍傷。得知情況後,布茹瑪汗•毛勒朵迅速將他抬進氈房,把小戰士的雙腳揣在自己懷裡暖著,讓兒子麥爾幹•託依齊拜克宰殺山羊接熱血救治。經過1個多小時急救,戰士的腳開始恢復知覺。

  2004年7月31日,7名邊防官兵在執行巡邏任務時,被一場突如其來的暴風雨耽誤了行程。天黑後,他們在一處廢棄的羊圈裡宿營。凌晨3點鐘,布茹瑪汗•毛勒朵和兒子麥爾幹•託依齊拜克頂著暴雨向他們走來。

  她從背囊裡掏出一個個饢:「孩子們餓壞了吧,快吃吧!」由於長時間被雨水浸泡,饢的邊沿已經泡成糊狀。老人嘴唇烏青,站都站不穩,邊防官兵們看到這一幕,都流下了感動的眼淚。

  原來,布茹瑪汗•毛勒朵發現巡邏隊到傍晚都沒有趕到,猜測他們可能被大雨耽擱在路上了,便決定帶著食物去接。她裝上一袋子饢,再讓兒子麥爾幹•託依齊拜克帶上一壺奶茶,跟她一起送吃的。母子倆相互攙扶,在黑夜裡跋涉了7個小時。

  為了讓更多的年輕人親眼目睹邊境線上發生的變化,2010年,布茹瑪汗•毛勒朵專門把自家的一間房子改造成「護邊員歷史教育館」。

  館內200多張圖片、12件實物生動真實記錄了她半個多世紀的守邊歷程,以及護邊員生活發生的翻天覆地的變化。

  守邊護邊有了接班人

  仍不願回縣城居住

  布茹瑪汗•毛勒朵有三個兒子、兩個女兒,都是護邊員。她對子女說:「我過去吃的苦像山那麼多,你們現在條件好了,更要守護好祖國的邊境線。」

  布茹瑪汗•毛勒朵的兒子麥爾幹•託依齊拜克從12歲就跟著媽媽巡邊護邊。如今,40歲出頭的他已是當地護邊員小組組長。

  回想過去,他紅了眼眶:「小時候埋怨媽媽為什麼總不回家,為什麼不能像其他人的媽媽一樣給我們做熱飯熱湯,只知道她在邊境線上巡邊,還常常受傷。成為像她一樣的護邊員後,才明白了邊境線的意義,開始欽佩媽媽,為她驕傲。」

  如今,布茹瑪汗•毛勒朵的故事傳揚在天山南北,成為新疆各族護邊員的榜樣。今年國慶前夕,布茹瑪汗榮獲「人民楷模」國家榮譽稱號。

  布茹瑪汗•毛勒朵說:「我做了一個護邊員分內的事,國家卻給了我崇高榮譽,我感到無比光榮和幸福。我們全家用腳步丈量祖國神聖領土的決心不停,巡邊護邊的信念不改,心繫祖國的愛國之情不變。」

  現在,布茹瑪汗•毛勒朵依然堅守此地。家人曾多次想把她接到烏恰縣城的家中居住,「我要留在村子裡,這裡有我熟悉的邊防官兵和邊境線。」布茹瑪汗•毛勒朵不願意離開這裡

  50多年如一日巡邊護邊,她風雨無阻,在她守護的山口,創造出無一例人畜越境事件的守邊業績,最保守計算,她守邊路上行程達80000多公裡。

  布茹瑪汗•毛勒朵回憶稱:「50多年來,我每天最少要走20公裡山路,在巡邊時只要見到大一些的石塊就刻上『中國』二字。我現在年紀大了不能經常到邊境一線,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擔當。」

  布茹瑪汗•毛勒朵表示,今後,她會繼續以忠誠、執著的精神,守好邊,也會教育好子女,把守邊責任代代相傳。」

  作者:王小軍

  烏恰縣委宣傳部供圖

  製圖:呂永勝

相關焦點

  • 看看三亞「天涯海角」的故事,這幾塊石頭到底值不值得去看?
    天涯海角是三亞的一個著名景點,是由一堆巨大的石頭組成的,有進步石,愛情石,財富石,幸運石,平安石等。其中刻有「天涯」「海角」的兩塊石頭是有歷史淵源的,歷史上,康熙雍正年間,崖州官員程哲來到了天涯灣看到此等風景之後想起了「天涯藐藐,地角悠悠」的詩句,覺得這就是傳說中的天涯海角啊,於是讓人在石頭上刻下了「天涯」二字。
  • 誰在孫悟空出生的石頭上刻下神秘符號?太白金星一番話道出玄機!
    於是,我們很多人便以為孫悟空真是一塊天然的石頭裡蹦出來的,只是這塊石頭運氣好,機緣巧合孕育了仙胎。真的是這樣嗎?當然不是,這天地間,可不是隨便一塊石頭就能生出孫悟空的!在原著第一回,裡面就有清晰的記載——那座山正當頂上,有一塊仙石。其石有三丈六尺五寸高,有二丈四尺圍圓。三丈六尺五寸高,按周天三百六十五度;二丈四尺圍圓,按政歷二十四氣。
  • 全世界最奇特的三塊石頭,一塊在黃山,竟像從天上直直地掉下來
    挪威:奇蹟石這是當地最有名的景點,從圖片當中能夠看到,有一塊大約在5立方米的石頭,就那麼卡在了絕壁中間的位置。該石頭坐落於挪威謝拉格最高的山頂上,它距離谷底有不到1000米的距離。正是因為這樣,這塊石頭也被稱之為「勇士之石」,只要你有膽量爬到石頭上面,谷底的美景盡可以看到,但是對於恐高者來說,這塊石頭還是有一定的危險,因為一旦不小心,就會有可能被摔死。
  • 蒙眼識字、腦門吸鐵勺,幾十年前就出現的騙局,為什麼還有中國家長上當?
    練到深了,我們不學外語,看外文書就可以直接出圖。」這個學員還說,他們那裡還出現過另一個奇蹟,一個小女孩看日文書,耳朵就直接能出現中文的聲音。在工作人員的口中,這種批發價幾百塊的耳機買到了幾千塊,被冠以 「音頻全腦潛能激活智慧機」,成了從歐美、日本花巨資引進的高科技教學系統,能根據右大腦的共振機制、心像化機能、高速大量記憶機能、高速自動處理機能,運用波動共振、腦電波、生物條件反射等原理,每天聽上2小時,能讓大腦的「松果體」和「海馬體」處於活躍狀態,從而快速提升專注力和記憶力。
  • 茂名:她偷了「我」的心,還偷了「我」的錢!
    她偷了「我」的心,還偷了「我」的錢原來,周先生今年已經58歲,一直單身。前不久經人介紹認識了一個40歲的女子謝某華。二人儘管相差18歲,但周先生對謝某華是一見鍾情,隨著來往逐漸頻繁,周先生甚至多次邀請謝某華到家中做客。但就在雙方感情不斷升溫是,一場突如其來的噩夢讓周先生徹底醒來。
  • 三生三世石頭記,賈寶玉和林黛玉的三世情緣
    其實,賈寶玉和林黛玉的愛情可以叫《三生三世石頭記》,下面我來細數一下寶黛的三世情緣。第一世賈寶玉的第一世。「女媧鍊石補天之時,於大荒山無稽崖煉成高十二丈、見方二十四丈的頑石三萬六千五百零一塊,那媧皇只用了三萬六千五百塊,單單剩下一塊未用,棄在青埂峰下。
  • 軍婚文:「首長,小嫂子在寫離婚書」司令一愣:別慌,她又不識字
    "仲孫沅說的那個人是她的師尊,當年牽著她的手,帶她上萬歸宗,給她賜名的男人。在她眼裡,師尊便是最完美的存在,她不止一次暗暗期盼,若是師尊是她親父,那該多好。這樣的話,她就能名正言順地喊對方一句,而不是。簡評:這本小說講述了士兵來報:「首長,小嫂子在寫離婚書」司令一愣卻說道:別慌,她又不識字,所以標題說:「首長,小嫂子在寫離婚書」司令一愣:別慌,她又不識字。
  • 英語美文:Sand and Stone 沙子和石頭
    而當有人為我們做了好事,我們應當把它刻在石頭上,沒有風可以將它抹去。」   沙子和石頭   The story goes that two friends were walking through the desert.
  • 1塊烏漆嘛黑的石頭能幹嘛,手藝人用刻刀雕成茶盤,你覺得咋樣?
    但是當我們拋開顏色不看,那些純黑的東西是否能夠勾起我們的興趣呢?我相信很多人的想法都和我一樣,在沒有經過加工之前,對於很多純黑的東西只能是一掃而過,腦袋當中並不會留下深刻的印象,但是當我們把純黑的東西進行處理之後,就是完全不同的局面。例如我今天所要介紹的1塊烏漆嘛黑的石頭,手藝人用刻刀雕成茶盤,你覺得咋樣?
  • 別再說石頭不值錢了,這9種「石頭」,可是文玩人的寶貝!
    喜歡玩石頭的文玩人,可能都聽過這樣一句話,為什麼那麼喜歡石頭,再漂亮也是石頭,能值幾個錢?其實這都是不了解石頭的真正價值的人才會這麼說,對於文玩人來說,很多石頭都是有很高的價值的,所以不要再說石頭不值錢,擁有以下這九種石頭,那你就擁有了財富。
  • 「部編本」教材2019年將全覆蓋 小學生先識字後拼音
    下一步將成立高中教材編寫組,對高中教材進行編寫。國家教材委員會正在遴選專家,成立語文、歷史、地理等10個科目的專家委員會,未來將深入一線進行調查研究,對大學、中學、小學教材進行編寫、指導。」 小一語文先識字後拼音滿滿「中國風」
  • 小學識字教學兩方法
    小學低年級以識字為主,識字量多,為閱讀與寫作打下基礎,學生的聽說讀寫能力才有望得到提高。那麼識字時應注意什麼呢?一、部首識字在接觸的字當中,有許多左右結構、上下結構的字。一些字的部首在左,如豬的部首犭,在農村,學生對豬熟悉,這個字可很快認識。
  • 寶寶識字多不一定是「神童」,錯誤做法影響孩子智商
    佳佳已經4歲了,過了嬰兒期,媽媽就教她認字,到2歲時,已經可以認識幾百個漢字了,現在認識的漢字有1000多個。鄰居說這孩子長大一定有出息,智商高的人也聰明。父母被這麼一誇有些飄飄然,高興之下帶寶寶做了一個測試,評估結果顯示,寶寶的智商在中等偏上,是正常兒童,並非像周圍人誇的那麼神乎。
  • 孩子幾歲是識字的最佳年齡?
    本文轉載自【微信公眾號:辣媽雜談,ID:cspuntxh】經微信公眾號授權轉載,如需轉載與原文作者聯繫3~4歲,是孩子對圖形直覺最敏感時期,而漢字是由象形字發展而來,所以3~4歲讓孩子接觸漢字比較好。強迫孩子學漢字,意義不大。
  • 石頭裡的《格薩爾》(續)
    俄珍卓瑪小時沒上過學,不識字,卻十分喜歡聽人說唱《格薩爾》「仲」,她記得鄰居波啦(爺爺)有頂好奇怪的帽子,波啦最愛捧著這頂帽子說唱「帽贊」,他一開口,牛羊都忘記吃草,小鳥們也忘記展翅,村裡人都會停下手裡的活,聚到他周圍,聽他說唱三天三夜都不過癮。波啦唱完,村裡人獻給他哈達、酥油、糌粑,只要他們手頭有的,都會送給他。小小的俄珍卓瑪就想,要是自己也能說唱「仲」,該有多好!
  • 河北「愚公」為妻子鑿石造橋,5年拉2萬多塊石頭,錘子用小了一半
    20多米長的橋,全部由石頭打造而成了絲坡村是個「山村」,村民房屋依山而建,村邊散落著如房門大小的石頭,街道更是由石頭鋪成,窄窄擠擠、蜿蜒上升。村內有一條20多米寬的河溝橫穿,西面的村莊、東面的農田,被河溝硬生生阻斷開來。河溝之上,除了幾座水泥板樣式的「小橋」,還有一座山石砌成的石拱橋,堅固龐大,格外顯眼。
  • 打開眼界丨美麗的石頭
    世界上很少有哪個民族像中國人一樣對一種石頭情有獨鍾,當然,它不是普通的石頭,而是美麗的石頭。早在10000年前的新石器時代早期,我們的祖先就愛上了這種石頭,他們把它製作成精美的裝飾品裝點生活,把它做成禮器來祭拜天地神靈,人們把這種神秘的石頭叫作「玉」。
  • 「算命先生」一句「血光之災」 女子花4.6萬「買」塊石頭
    「算命先生」一句「血光之災」,女子就花4.6萬「買」了塊石頭如果有陌生人突然對你說,你的小孩將有血光之災,要將家裡的錢財拿來做法事才能消災避難。你會相信嗎?柳州三江的孫女士不僅信了,還因此被騙了4.6萬元,到底是怎麼回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