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低年級以識字為主,識字量多,為閱讀與寫作打下基礎,學生的聽說讀寫能力才有望得到提高。那麼識字時應注意什麼呢?
一、部首識字
在接觸的字當中,有許多左右結構、上下結構的字。一些字的部首在左,如豬的部首犭,在農村,學生對豬熟悉,這個字可很快認識。再讓學生談談豬的外形、吃食、睡覺,他們更是興致勃勃。特別的,個別學生餵過豬,給他個機會,講《餵豬》的故事,那身臨其境的感覺令其他同學羨慕不已。可見,一個字的認識,牽出一連串的字詞,而投入感情的談吐更使好詞佳句也順手拈來,可喜可賀。
而後,學生由犭部首又學習了貓、狗、獵等字,並在講故事中擴展了許多生字新詞,學生將課外所學融入進來,要掌握的生字有了著落。
二、識櫥窗裡的字
學校在美化,除花壇是一道美麗的風景,櫥窗也是另一道文化美景。在這裡,有中國地圖、世界地圖,讓學生把世界與中國牢記心間,激發學生愛祖國,為祖國的繁榮富強而努力學習,更要放眼世界,以更快的速度追上發達國家。
我在向學生進行愛國主義教育時,時常帶他們來到這兩塊版圖前,面對著版圖說遠大理想,更要認識其中的國家、城市,讓自己的理想落到實處。學生通過看圖,認識了不少的字,並要求他們課間時常來這裡徜徉,堅定學習的信心。
在櫥窗裡,有防溺水安全教育,有交通安全教育等,在班會上進行這些方面的主題班會後,又帶著學生來到櫥窗旁,進行深度的學習,由小老師帶著同學讀,加深了安全教育的認識,特別地認識了更多的字,學生才會感覺學習與日常生活息息相關,才會陶醉學習之中。並要求小組長在課間來這兒鞏固認識的字,使識字的途徑更廣泛。
小學生要認識兩千字左右,光靠上課已遠遠滿足不了需要,有時還感覺枯燥乏味,更影響了識字的進度。現在走出課堂,學生興趣濃厚了,識字的效果非常顯著。
小學生識字方法很多,我們要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探索出更為符合學生需求的識字捷徑,讓學生的識字量達到課標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