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6月9日,15年前,《魯迅全集》完成大修,佚文佚信增收20餘萬字

2021-01-11 上觀

今年是新中國成立70周年
在一代代人接續奮鬥的徵程上
我們已走過千山萬水
解放日報、上觀新聞同步推出「歷史上的今天」欄目
鉤沉那些已然過去的「今天」
啟迪新時代的奮鬥者今天「仍需跋山涉水」
在新徵程上再創榮光

2004年6月9日,《魯迅全集》修訂工作委員會宣布,備受矚目的《魯迅全集》修訂工作,已完成全部分卷審議定稿,新版《魯迅全集》的內容和格局都已基本確定。這一版《魯迅全集》融會了20多年來魯迅研究的新成果、新資料,從內容到質量都有全面提升。

此次《魯迅全集》的修訂,從2001年6月正式啟動,3年間眾多專家學者按照「以1981年版為基礎,增補不足,修訂錯訛」的修訂方針,以高度負責的態度進行了大量嚴謹、科學的工作,至2004年年初,前期定稿工作基本結束。

2005年12月3日,新版《魯迅全集》正式開始在全國發行,由原來的16卷增至18卷。其中,創作10卷,書信4卷,日記3卷,索引1卷,總字數約700萬。

這次修訂工作主要從收文、校勘和注釋3方面進行。收文方面,這次修訂中作了很大調整。增收了新發現的魯迅佚文23篇,新發現的魯迅佚信20封和魯迅《兩地書》原信68封等;刪去了已被認定為周作人作品的詩歌《惜花四律》等個別篇章,整部全集的收文更加全面、嚴謹。

這次修訂還對魯迅原著再次進行了校勘,主要以魯迅校閱過的版本為準,並參照手稿、初版本、初刊本及其他版本,對原文進行了細緻的核對、甄別;對1981年版文字的錯漏進行了改正;對附錄、注釋中引用的資料典籍等也進行了校勘。近千處的改動,使魯迅作品的文本更加準確。

對於注釋,編委會確定了遵循原版的注釋方針,對原來的注釋進行了全面、認真的審查核對,改正錯訛,增補不足,力求客觀,並吸收了許多新的研究成果和資料。粗略計算,修訂中共新增注釋900多條,修改原注釋1000多條,其中僅查補修改中外人物生卒年份一項就有近900處。

《魯迅全集》的4代版本

1938年版。這部全集是魯迅去世後由魯迅先生紀念委員會編輯的,收入作者的著作、譯文和部分輯錄的古籍,共20卷。

1958年版。新中國成立後由人民文學出版社編輯出版的第一部《魯迅全集》,只收作者的原創著作,包括創作、評論、文學史專著及部分書信,並加了必要的注釋,共10卷。

1981年版。在1958年版10卷本基礎上,由人民文學出版社組織專家學者進行了較大的增補和修訂,增收了《集外集拾遺補編》《古籍序跋集》《譯文序跋集》和日記,以及當時搜集到的全部書信,並對所收著作都加了注釋。另有附集一卷,收作者著譯年表、《全集》篇目索引和注釋索引。全書共16卷。

2005年版。最新修訂的《魯迅全集》,以1981年版的分卷為單位,由全國各地的魯迅研究專家擔任各卷修訂人,傾1626天時光和心血智慧——

佚文佚信增收20餘萬字;校勘改動1000餘處;注釋新增1000餘條;注釋修訂1000餘條;全書18卷約700萬字。

歷史上的今天還發生了什麼?
請滑動屏幕繼續閱讀
剩餘1177字

1984年6月9日,上海市建設委員會頒布《上海市建設工程招標投標辦法》。

1992年6月9日,市財辦提出對小型商業企業採取改、轉、租、包、賣、連、股份制等7種改革方法。

1997年6月9日,上海郵政引進美國半自動信函分揀機投入運行。

1955年6月9日,國務院舉行第十一次全體會議,通過《國務院關於建立經常戶口登記制度的指示》。

1961年6月9日,新華社報導:中國有16個少數民族的文學史或文學概況已由有關部門編寫完成。

1969年6月9日,中國人民解放軍創建者之一賀龍逝世,享年73歲。賀龍是湖南桑植人,1927年8月參加領導南昌起義,同年加入中國共產黨。新中國成立後任中央人民政府委員、西南軍區司令員,中央人民政府革命軍事委員會副主席,國務院副總理兼國家體委主任,1955年被授予元帥軍銜。

1972年6月9日—7月2日,全國5項球類運動會舉行。這次運動會是「文化大革命」以來第一次恢復舉行的全國範圍的各項球類比賽運動會,5項球類包括桌球、羽毛球、足球、籃球和排球。

1984年6月9日,新華社報導:國務院批轉教育部《關於在部分全國重點高等院校試辦研究生院的請示報告》,決定先批准22所全國重點高等院校試辦研究生院。

1985年6月9日—15日,首次全國法制宣傳教育工作會議通過《關於向全體公民基本普及法律常識的五年規劃》。至2018年,共實施7個五年普法規劃。

1988年6月9日,國務院發出《關於授權省、自治區、直轄市、經濟特區和計劃單列市人民政府審批外資企業的通知》。

1992年6月9日,江澤民在中央黨校省部級幹部進修班上作《深刻領會和全面落實鄧小平同志的重要談話精神,把經濟建設和改革開放搞得更快更好》的講話,從九個方面闡述了如何深刻領會和全面落實鄧小平談話的精神。

1993年6月9日,「海峽兩岸首屆電影展」在臺北舉行,有8部大陸電影展映。28日,臺灣電影代表團攜帶8部影片抵北京展映。

1996年6月9日,新華社報導:我國1996年將在全國範圍內逐步推進城市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旨在保障城市居民最基本的生活。

2003年6月9日,東風汽車有限公司在武漢成立。

2018年6月9日—10日,上海合作組織青島峰會舉行。10日,習近平主持會議並發表講話,強調要提倡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發展觀,踐行共同、綜合、合作、可持續的安全觀,秉持開放、融通、互利、共贏的合作觀,樹立平等、互鑑、對話、包容的文明觀,堅持共商共建共享的全球治理觀,不斷改革完善全球治理體系,推動各國攜手建設人類命運共同體。

1954年6月9日,日本政府頒布《防衛廳設置法》和《自衛隊法》(通稱「防衛二法」),將保安隊改為擁有陸海空3軍的自衛隊。

1991年6月9日,經過600多年的沉寂,位於菲律賓呂宋島、海拔1436米的皮納圖博火山突然猛烈噴發。

1992年6月9日,日本國會通過向海外派兵法案《協助聯合國維持和平活動法案》。這是戰後日本國會首次通過向海外派兵法案。根據法案,日本可向海外派遣2000名自衛隊員。日本國會此舉遭到大多數日本國民和社會團體的強烈反對。

相關焦點

  • 魯迅逝世紀念日|黃喬生:《魯迅全集》未來有必要做全面修訂
    2020年10月19日是魯迅先生逝世84周年紀念日。10月10日、11日下午,北京第二外國語學院文化與傳播學院主辦了兩場主題為「來自魯迅研究前沿的啟示——名師名家學思歷程」的在線學術論壇,來自全國各地高校的380餘名師生聯結在一起,共同分享有關魯迅研究的前沿問題。
  • 廬山歷史上的今天-1月9日
    《廬山歷代詩詞全集》出版收錄廬山詩詞1.6萬餘首 2011年1月9日,由江西省廬山風景名勝區管理局組織編輯整理、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的《廬山歷代詩詞全集》在北京人民大會堂舉行首發儀式。《廬山歷代詩詞全集》分為12冊500餘萬字,共收錄歷代詩詞16293首,作者3561人。
  • 【今日歷史】6月9日大事記,歷史上的今天發生了什麼?
    原標題:【今日歷史】6月9日大事記,歷史上的今天發生了什麼?唐胥鐵路全長11公裡,每米軌重15公斤,共耗銀11萬兩。由於這段鐵路用騾馬牽引貨車,所以被世人稱為「馬車鐵路」。 ♦ 1885年6月9日 《中法新約》籤訂 133年前,1885年6月9日,李鴻章與法國駐華公使巴德諾在天津籤訂《中法會訂越南條約十款》(《中法新約》)。
  • 【今日歷史】9月20日大事記,歷史上的今天發生了什麼?
    原標題:【今日歷史】9月20日大事記,歷史上的今天發生了什麼? 一、國內大事記 ♦ 1013年9月20日 北宋真宗下令編寫的《君臣事跡》書成。 1004年前,1013年9月20日,北宋真宗下令編寫的《君臣事跡》書成,賜名《冊府元龜》。 ♦ 1863年9月20日 上海英、美租界正式合併,改稱「公共租界」。
  • 【今日歷史】11月15日大事記,歷史上的今天發生了什麼?
    原標題:【今日歷史】11月15日大事記,歷史上的今天發生了什麼? ♦ 1892年11月15日 沙俄向清政府提出帕米爾劃界問題 126年前,1892年11月15日,沙俄駐華公使喀西尼奉命向清政府提出談判帕米爾劃界問題。帕米爾古稱蔥嶺,自公元前60年漢設西域都護府起,即為中國的領土,到清朝,中央政府對此仍然進行著有效的統治。曾設置大小卡倫20餘處。
  • 今天|4月15日,59年前,我國第一艘自行研製的國產萬噸輪「東風」號...
    59年前的今天,1960年4月15日,我國自行設計、自己建造、全部材料和設備都是國產,達到世界先進水平的第一艘萬噸級遠洋貨輪——「東風」號,在江南造船廠提前下水。在10餘天的海上試航中,「東風」號雖曾兩次遭遇9級強風,但最終還是圓滿地完成了主機、通訊導航、航速、迴轉、慣性等50多個項目的試驗,它的快速性、裝載量、鋼材消耗量和機艙長度等指標都達到了當時的國際先進水平。歷史上的今天還發生了什麼?
  • 今天|9月20日,69年前,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徽圖案公布
    1950年6月20日,國徽審查小組召開會議,最終確定清華大學營建系梁思成、林徽因等8位教師設計的國徽方案中選。此後又根據周恩來總理的意見,改進了國徽的稻穗細部形象。1950年6月23日,全國政協一屆二次全體會議上,毛澤東主席主持通過決議,同意國徽審查組的報告和所擬定的國徽圖案。歷史上的今天還發生了什麼?
  • 歷史上的今天1938年4月10日魯迅藝術學院在延安成立
    歷史上的今天1938年4月10日魯迅藝術學院在延安成立 2013-09-11 08:55 來源:網際網路資源 作者:
  • 歷史上的今天1909年9月15日國際遺傳學家,我國現代遺傳學奠基人之...
    歷史上的今天1909年9月15日國際遺傳學家,我國現代遺傳學奠基人之一談家楨出生 2013-08-19 13:47 來源:網際網路資源 作者:
  • 今天|4月6日,56年前,中國第一個回應非洲兄弟求援,從此開啟我國...
    1985年4月6日,由人民日報、新華社、《瞭望》雜誌社等15家新聞單位組成的首都記者團一行19人,抵達上海寶鋼參觀採訪,向全國人民介紹寶鋼建設情況。1988年4月6日,上海市人事局、科技幹部局推出人才政策改革總體設想和配套文件,提出儘快實現雙向選擇,逐步開放人才市場。
  • 今天|9月26日,60年前,「黑色黃金」驚天一噴,發現大慶油田
    1959年9月26日發現大慶油田1959年9月26日,對於新中國的石油工業來說,是個值得銘記的日子。1987年9月26日,溝通中原與南北的一條新航線開航。洛陽機場位於洛陽市北11公裡處著名的邙山。機場佔地2400畝,機場跑道長2500餘米,可起落波音747、737等大中型客機。
  • 1200萬字《劉學鍇文集》發布
    安徽師範大學供圖中新網合肥12月16日電(記者吳蘭)10卷本、22冊、1200多萬字……《劉學鍇文集》首發式暨座談會16日在安徽師範大學舉行。在當日舉行的首發式上,87歲的劉學鍇謙稱:「自己的書現在還僥倖地活著,我很知足。」
  • 共同回顧歷史上的今天:9月20日
    共同回顧歷史上的今天:9月20日 2006-09-20 eNet&Ciweek
  • 1月20日大事記,歷史上的今天發生了什麼?
    1974年1月20日 西沙群島自衛反擊戰取得勝利44年前,1974年1月20日,人民海軍艦隻奉命開赴西沙群島,將侵略者趕出西沙群島,取得自衛反擊戰的勝利。此戰擊傷南越驅逐艦3艘,擊沉護衛艦1艘,斃傷南越官兵100餘人,俘敵48人。
  • 陰陽師9月20日更新了什麼?9月20日周年慶活動開啟送ssr/sp[視頻...
    陰陽師2019年9月20日更新更新了什麼內容?三周年慶的活動已經正式開啟,這次開啟的活動內容及其豐富,三周年的活動、副本紛紛上線,想要知道9月20日更新的內容嗎?那麼今天我們就一起來看看三周年的精彩玩法吧!《陰陽師》手遊9月20日維護更新公告
  • 【黨史、新中國史上的今天】9月20日大事記
    黨史、新中國史上的今天 (9月20日)1950年9月20日 1950年9月20日,中央人民政府主席毛澤東發布命令,公布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徽圖案。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徽圖案於1950年6月18日在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一屆二次會議上通過,6月28日中央人民政府委員會第8次會議批准採納。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徽內容為國旗、天安門、齒輪和麥穗,象徵中國人民自五四運動以來的新民主主義革命鬥爭和工人階級領導的以工農聯盟為基礎的人民民主專政的新中國的誕生。
  • 魯迅,一個舊中國「橫眉冷對千夫指」而頻頻發聲的真文人
    作者 |天恩過客(孔網店鋪:天恩過客的書攤)來源 | 孔夫子舊書網App動態魯迅,一個舊中國「橫眉冷對千夫指」而頻頻發聲的真文人,一個開闢天地「俯首甘為孺子牛」的新文化運動的領軍者。我初次拜讀魯迅,要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說起,當時就很奇怪,一個人怎麼能把那樣一處促狹的院落、一段矮矮的短牆寫的如此生動有趣?以至後來,旅途每逢江南園林,我總喜歡走到牆角,聽小蟲秋鳴,尋奇石異草,再後來,陸續又讀了先生系列的作品,更是喜歡,山海經裡線描的怪獸、精神至上的樂觀主義者阿Q、迂腐執拗的孔乙己、目光炯炯的藤野先生、與世俗不容墜湖亡故的範愛農等等,幾乎是我整個學生時代的夢尋。
  • 【今日歷史】9月23日大事記,歷史上的今天發生了什麼?
    原標題:【今日歷史】9月23日大事記,歷史上的今天發生了什麼? 一、國內大事記 ♦ 公元617年9月23日 唐國公李淵起兵反隋。 ♦ 1953年9月23日 中國文學藝術界聯合會成立。 64年前,1953年9月23日,中國文學藝術工作者第二次全國代表大會今天在北京舉行。會議決定將中華全國文學藝術界聯合會改為中國文學藝術界聯合會,簡稱「全國文聯」。文聯是中國共產黨領導下的全國各文學藝術團體的聯合會組織。會址在北京。
  • 歷史上的今天1934年9月20日義大利影星索菲亞·羅蘭出生
    歷史上的今天1934年9月20日義大利影星索菲亞·羅蘭出生 2013-09-02 10:10 來源:網際網路資源 作者:
  • 魯迅一九三六年欲赴日療養事
    說來並無新鮮材料,均見載於《魯迅全集》。然《全集》雖非稀見,有些發議論、抒感慨的人卻好像不大查閱。魯迅身後,大家針對他說了太多的話,眾聲喧囂之中,也許應該聽聽當初魯迅自己對此如何說法。《魯迅與我七十年》有云:「叔叔(按指周建人)接著說:……記得須藤醫生曾代表日本方面邀請魯迅到日本去治療,遭到魯迅斷然拒絕,說: 日本我是不去的! 是否由此而引起日本某個方面做出什麼決定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