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宇宙學中最主流的宇宙誕生論,是宇宙大爆炸理論。那麼中國古代最早的宇宙誕生論是什麼呢?其中描述的過程與現代的宇宙大爆炸理論有沒有相似之處呢?
中國古代最早的宇宙誕生論著作
說到中國的宇宙誕生論,最被人們熟知的可能是「盤古開天」的神話。其實「盤古開天」出自三國時期的《三五曆紀》,並不是很早。最早的應該是《周易》中「太極、兩儀、四象、八卦」的說法。一般認為此書由伏羲、周文王和孔子所著,所以常說易更三聖。如果要追溯到伏羲,年代可就久遠的不可考證了。但最後是由孔子整理完成,成書年代應該是公元前500年左右。所以《周易》是中國古代最早的描述宇宙誕生的著作。那麼此時的古人是如何解釋宇宙誕生的呢?
對比現代和古代的宇宙誕生論
伏羲如何創立八卦的說法很多,有說是從河圖洛書總結而來的,也有說是通過觀察日月星辰總結出的自然運行規律。但小編認為,伏羲也許並不是一個人,而是參與創立並修正八卦的所有遠古人類的統稱。而八卦的建立應該是具有一定實際意義的,並非是一種單純的理論。因為在遠古時代,能夠生存下來已經是非常不易了,哪有閒心去研究宇宙萬物呢?所以,很有可能八卦是遠古時期的地圖,而八個方向的符號分別代表了各個方向的地理特徵。有了這張地圖,自然會對當時的人類狩獵行為給予極大的幫助。
周文王和孔子編寫《周易》的過程已有文字記載,這裡不再贅述。下面就讓我們進行逐句的對比,看看我國最早的宇宙誕生論,與現代的宇宙大爆炸有沒有相似之處(引用孔子的論述):
孔子:易有太極。太極大家都熟悉,就是陰陽魚(要注意太極是動態的,所以才用魚來描述)。一般的解釋是,認為從無極到太極,一個極度混亂的混沌狀態,且未分陰陽。也稱之為太初或者太一。宇宙大爆炸:沒有時間空間的奇點。描述這個奇點好像也只能用混沌、極度這類的詞了。
孔子:是生兩儀。兩儀就是陰陽或者天地,其實是泛指矛盾或正反的意思。宇宙大爆炸:大爆炸的瞬間(極短的時間內),產生了引力、反引力(暗能量),以及各種基本粒子。我們知道按現在的說法,基本粒子都是成對的。有正就有反,有上就有下。比如上夸克和下夸克,電子和正電子,中微子和反中微子等等。
孔子:兩儀生四象,四象生八卦。這個意思就比較明確了,也就是各種正反物質排列組合,最後形成宇宙萬物。宇宙大爆炸:很長時間過後,各種基本粒子形成了原子、星雲、恆星、星系等等。
經過上面的對比,有沒有發現兩種理論誕生的時間雖然相差了兩千多年,但是卻如此神似呢?難道有外星人告訴古人嗎?下面我們就一起來討論一下為何會出現這樣的情況。
為何兩種宇宙誕生論如此神似
首先我並不贊同外星人或者史前文明的說法,當然這並不代表外星人和史前文明不存在。而是因為,古人是非常聰明的,其智商絕不低於我們現代人。所以根本不需要外星人或者史前文明的幫助。我相信有這種想法的朋友可能認為古人科學知識比較少,所以並沒有現代人聰明。其實並非如此,現代人只是了解了更多的知識,更準確地說應該是技術,而對大自然本身的了解和思考我們未必比古人多。
周易是古人對自然現象、社會變化、人類活動規律的高度歸納總結,並用極簡的方式進行表述。用現在的話說,就是一種萬物理論,所以說周易能算卦也就不足為奇了。與現代的宇宙大爆炸理論如此神似,說明古人所總結的經驗在現代依然有效。或者說宇宙萬物的運行規律有著極高的相似性,無論極大還是極小,現在還是未來,一切都有著相似的運行規律。
對中國古代學說的誤解
現在很多人都認為陰陽、五行、八卦這些東西是迷信,是無用的。那麼我想問,宇宙大爆炸算不算迷信?弦論算不算迷信?用飄忽不定的哈勃常數去計算宇宙年齡就不是迷信嗎?究竟什麼才是正確的科學觀呢?有數學推導就是對的,沒有數學推導就是錯的;有數據支持就是對的,沒有數據支持就是錯的,這種計算機式的思維就是科學嗎?其實我們應該以尊重和謙虛的心態,來看待古人歸納總結的經驗,而不是自以為是,全盤否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