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經》太極兩儀四象現代天文學解讀

2021-01-13 水土共治

《易經》是闡述天地世間關於萬象變化的古老經典,是群經之首,是博大精深的辯證法哲學書。伏羲被稱為中華民族的「人文始祖」,位列三皇五帝,仰觀日月星鬥,俯察山川景物, 「一畫開天,道啟鴻蒙」,道生一,無極變太極;一生二,太極變兩儀;二生三,兩儀變四象;三生萬物,四象旋轉,世界誕生。

現代天文學告訴我們,地球圍繞著太陽公轉,也圍繞著傾斜的穿過兩極的地軸自轉。地球 Earth 圍繞著地軸自轉形成了白晝、黑夜(陰、陽)交替,因為在同一時間裡,只有半個地球會面向著太陽。這就是為什麼我們會看到旭日東升和夕陽西下的出現。

地軸是傾斜的,地球與太陽公轉軌道平面有66度34分的交角,所以地球的南北半球在一年的不同時期得到的日照就會不相同,日照溫度的不相同,這就是產生一年四季的原因。地球在圍繞著太陽公轉周中所經(過)歷的四個不同的位置,這使地球地球溫帶區域出現了四季的變化。

《易傳·繫辭上傳》:「易有太極,是生兩儀,兩儀生四象,四象生八卦」。根據現代天文學科學知識結合《易經》辯證法哲學,《易經》太極、兩儀、四象現代科學解釋為:「易有太極(一個地球),是生兩儀(南半球和北半球),兩儀生四象(春、夏、秋、冬四季分別對應少陽、老陽、少陰、老陰四象),四象生八卦(化生萬物),五行配八卦形成了天地萬物。

伏羲xiantianbaguatu

相關焦點

  • 無極生太極,太極生兩儀,兩儀生四象,四象生八卦
    有一句話可能很多人都聽過,「無極生太極,太極生兩儀,兩儀生四象,四象生八卦」。今天咱們就來說說這句話到底說的是啥意思。總的來說就是說了一個宇宙萬物從無到有,從0到1,逐漸演變生發的一個過程。何為【無極生太極】呢,這講的就是一個從無到有的過程,無極是指天地生於混沌,剛開始時無形無象,宇宙混沌一氣的狀態。隨後慢慢地有了物質,有了形有了像,這就是太極,太極也看作是宇宙萬物變化的本源。而【太極生兩儀】,生的就是陰陽兩儀,太極圖大家都見過,所以這個大家應該比較容易理解。
  • 易經卜卦基礎篇七:太極、兩儀與四象
    「太極」一詞最早見於《周易·繫辭》:「易有太極,是生兩儀,兩儀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八卦定吉兇」,太極是化生萬物的本源,是萬物存在、成長與變化的總源頭。古人發現,在自然界中的萬物都有一種內在生命力,一顆種子只要給於其適當的條件,就能生根發芽,並開花結果。
  • 易經精髓,太極生兩儀,兩儀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八卦定吉兇
    中華民族最古老的文學著作《易經》,是中國哲學思想的發蒙與起源。無論是老子中的「道,非常道」中的道還是孔子的「吾道一已貫」之中的一,都源自《易經》中最基本的思想,那就是「一陰一陽,之謂道」《易經》中隱含的大智慧易經所提供我們的不是知識,是智慧。如果易經是知識,我們現在早就過時遺棄了。
  • 「易經」什麼是太極兩儀四象八卦,看完你就懂了
    相信大家都聽過一句聽起來挺玄乎的話,那就是:太極生兩儀,兩儀生四象、四象生八卦。這話是不是聽起來神神忽忽的,覺得很深奧很有意思,但是又不懂事什麼意思。那麼今天在這裡,小編就帶大家來了解一下究竟說的是什麼吧,相信看完你一定就會知道原來它是這麼一回事。
  • 兩儀生四象,何為四象。(旺旺學易經)
    易經中的四象主要由陰陽分化而來,分為少陽、老陽、少陰和老陰。比如一天當中,按四象來看,從早晨開始,由少陽轉向老陽,正午以後,老陽慢慢變為少陰,黃昏到半夜,少陰在變為老陰。又比如一年四季按四象來看,春天是少陽,夏天是老陽,秋天是少陰,冬天是老陰。其實生活中很多事情都可以用「太極生兩儀,兩儀生四象」來看待所有的變化。
  • 太極生兩儀,兩儀生四象
    「太極生兩儀,兩儀生四象」最先出自《易經》。八卦是中國古代人民的基本哲學概念,是古代的陰陽學說。
  • 太極、兩儀、四象、八卦分別是什麼意思?他們之間又有什麼關係?
    那麼當你聽到太極、兩儀、四象、八卦,這些東西的時候,是不是又是一頭霧水?究竟什麼是太極、兩儀、四象、八卦?它們是從哪裡而來,又分別代表了什麼?"太極"與"太極圖"究竟從何而來?想必有不少人都聽過一句話,叫"太極生兩儀,兩儀生四象,四象化八卦,八卦生六十四卦",這句話聽起來感覺非常的高深奇妙,覺得這是一般人都接觸不到的領域。那麼它們到底指的是什麼?又代表了什麼?
  • 大話:國學「太極」「兩儀」「四象」與「八卦」
    眾所周知,國學的大道之源便是《易經》。它包羅萬象,影響深遠,並被尊奉為「萬經之首」。《論語》講道,「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所以,在探討《易經》之前,我們必須先了解其構成元素「太極」「兩儀」「四象」與「八卦」。太極者,萬物也,萬物皆為太極;物極必反,斯為太極。
  • 易經的符號系統:太極 兩儀 四象 八卦 六十四卦 乾坤 既濟 未濟
    67易經的符號系統:太極 兩儀 四象 (一),闡發了太極,兩儀,四象四種符號的生發演變過程及含義。接下來闡發八卦,六十四卦的符號演變過程及豐富內涵。太極生兩儀,兩儀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在兩儀陽和陽之上分別加陰加陽,形成新的四種變化,即少陽、老陽、少陰,老陰,就是四象。四象生八卦,在四象二畫基礎之上分別加一陰畫和一陽畫,形成八種新的變化,就是八卦。八卦象徵宇宙自然、人生社會世態的八種情境。天地、水火、雷風、山澤代自然的八種情境與生化。
  • CAD實操:太極生兩儀,兩儀生四象
    提起太極,大家都聽說過這麼一句話「太極生兩儀 兩儀生四象」,後面的就不說了,而太極是儒家還是道家思想也不是重點,重點是字數差不多了,可以直接進入本周五的CAD實操了。是的,今天畫個簡單的太極圖案,看看大家能不能從中悟出什麼人生哲學。1、太極圖案其實不難,主要是圓形組成,那開始當然是先畫一個圓。
  • 周易「太極生兩儀,兩儀生四象」,為何道德經卻說「二生三」
    「太極生兩儀,兩儀生四象」,四象究竟指的是何物?也許馬上就會有人說四象指的是「太陽、少陰、太陰、少陽」這四者。沒錯,還真是指的這四者,但要注意的是「太陽、太陰、少陽、少陰」四象的說法不是出自周易,在周易原本經文當中只提到「四象生八卦」就戛然而止。四象是這四者的說法最早是誰先提出來的,以及最早記錄在哪本書上,都已經無從查起。所以四象究竟是和意思,暫時略過不談。
  • 無極、太極、兩儀:世界從無到有
    無極狀態代表的是宇宙尚未形成之前的一片虛空,相對哲學而言,無極則是太極產生的地方,它無形無相,無味無臭,無聲無色,無始無終,以至於「無名可指」,但卻可以派生出萬物的本體,是萬物的歸屬和依據,它比太極還要原始,可以將它稱為是終極之「道」,相對於精氣學說面言,無極狀態則代表原始、最初的元氣。而風水學極其重視的生氣,也稱為一無之氣,其實正是這太極狀態。
  • 太極生兩儀,兩儀生四象,與科學家說的宇宙大爆炸理論竟如此神似
    最早的應該是《周易》中「太極、兩儀、四象、八卦」的說法。一般認為此書由伏羲、周文王和孔子所著,所以常說易更三聖。如果要追溯到伏羲,年代可就久遠的不可考證了。但最後是由孔子整理完成,成書年代應該是公元前500年左右。所以《周易》是中國古代最早的描述宇宙誕生的著作。那麼此時的古人是如何解釋宇宙誕生的呢?
  • 道士娶妻自擬上聯:太極兩儀生四象,紀曉嵐下聯色香俱佳美人含羞
    道士娶妻自擬上聯:太極兩儀生四象,紀曉嵐下聯色香俱佳美人含羞!朝臣出上聯:「水部火災,金司空大興土木」,紀曉嵐的下聯太謔!紀曉嵐本名紀昀,清朝直隸獻縣(今河北省獻縣)人,30歲考中進士,官至禮部尚書、協辦大學士,太子少保。
  • 太極生兩儀兩儀生四象四象生八卦、神秘不?今天大家解惑一下八卦
    中國五千年文化留下太多神秘的東西,如袁天罡李淳風的推背圖、易經、河圖洛書都是能預知未來,神奇書籍今天我們來研究一下 「八卦」。「太極生兩儀、兩儀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八卦定吉兇,吉兇生大業」這句話是出自-《繫辭》,八卦可以預測吉兇,屬於風水這一塊。它在中國文化中與「陰陽五行」一樣用來推演世界空間時間各類事物關係的工具。每一卦形代表一定的事物。
  • 道士娶妻自擬上聯:「太極兩儀生四象」,紀曉嵐下聯色香俱佳美人含羞!
    2020-12-06 20:26:44 來源: 老黃說史 舉報   道士娶妻自擬上聯:太極兩儀生四象
  • 零基礎學習易經(有趣的四象)
    我們在上一節課裡講了太極與陰陽,以及陰陽在生活中的體會。這節課我們來學習有趣的四象。有一句口訣,易有太極,是生兩儀,兩儀生四象。易趣玩遊戲卡片易有太極,我們看到的上面這幅圖當中,一個圓圈,裡面有陰有陽,還有白點,還有黑點。
  • 獨家原創首發,兩儀生四象,四象生八卦,這個四象指的是什麼?
    然而就是兩儀生四象的「四象」沒能解釋正確!為什麼呢?《易經》中太極的生生不息之「氣」裂變成清輕濁重的二氣,這個二氣形成兩儀天地後,再繼續裂變為四象。四象是什麼?為什麼要叫四象?《周易.繫辭》:「易有太極,是生兩儀,兩儀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它說明了開天闢地中的八卦是怎麼樣形成的。
  • 理解了孔子的四個聖人之道,即可理解太極生兩儀的真正含義
    二千多年來的文人學者,對《易經》的註解注釋更是浩如煙海,根據《漢書藝文志六藝十二篇》的記載,就有「易經十二篇」、「凡易十三家,二百九十四篇」,可見在西漢初期,就有大量的《易經》類書籍。對於《易經繫辭》中這一段大家都比較熟悉的千古名言:是故易有太極,是生兩儀,兩儀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八卦定吉兇,吉兇生大業。二千多年來的文人學者,對此也作出過多種多樣的解釋。
  • 「是故易有太極,是生兩儀」
    太極,中國古代哲學用以說明世界本原的範疇,"太極"一詞,出於《莊子》:"大道,在太極之上而不為高;在六極之下而不為深;先天地而不為久;長於上古而不為老"。 太,即大;極,指盡頭,極點。 物極則變,變則化,所以變化之源是太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