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所周知,國學的大道之源便是《易經》。它包羅萬象,影響深遠,並被尊奉為「萬經之首」。
《論語》講道,「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所以,在探討《易經》之前,我們必須先了解其構成元素「太極」「兩儀」「四象」與「八卦」。
太極者,萬物也,萬物皆為太極;物極必反,斯為太極。
兩儀者,陰與陽,動與靜,施與受、白天與黑夜,凡對立雙方皆為「兩儀」,並時刻遵循著「物極必反」的定律。
四象者,太陽、少陽、太陰、少陰。乾兌為太陽;離震為少陰;坎巽為少陽;坤艮為太陰。如:春生、夏長、秋成、冬藏,各隨其時,各安其位。陰消陽長,陽消陰盛,周而復始,反覆其道。
四象生八卦:
乾一、兌二、離三、震四、巽五、坎六、艮七、坤八。
春天震雷發動,萬物復甦,故其性為生、為雷、為長子、為龍,震四當之;擬之以事,在事之始。
夏天陽光充足,萬物生長,其性為明、為火、為中女、為牛,離三當之;當事之中,快速發展。
秋天恩澤雨露,萬物收成,其性為悅、為澤、為小女、為羊,兌二當之;為事之傷,成敗不論。
冬天冰天雪地,萬物歸藏,其性為穴、為水、為中子、為鼠,坎六當之;終事之後,隱穴不出。
冬春之間隱而未出,其性為止、為山、為小子、為狗,艮七當之;
擬之以事,謀定而未動,待時而行。
春夏之間出而未大,其性出入、為風、為長女、為雞,巽五當之;
擬之以事,始發而未盛,萬事俱備。
夏秋之間積弊敗亡,其性為亂、為地、為母、為牝,坤八當之;破敗不堪,家破人亡。
秋冬之間功成富貴,其性為治、為天、為父、為公,乾一當之。
剛健有為,國富家興。
春夏秋冬,各安其位,各隨其時;冬去春來,周而復始。人生在世,亦不外如是。
從乾一往巽五,以逆行為貴,順行為賤。所以,當居安而思危,處盈而保泰,若興奮過頭,必後患無窮。
由巽五來乾一,以順行為貴,逆行為賤。所以,黎明前的黑暗,總是讓人窒息與無助,只要堅持不懈,不遠的將來,必定會柳暗花明,喜上眉梢。
以上,純屬個人愚見,只為引述先天八卦,用來闡釋物極必反的定律。如有不適,敬請指教。提前致敬!
上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