執筆:邵菲
編輯:劉一之
定稿:蘇子後
人們常說「眼睛是心靈的窗戶」,從一個人的眼睛可以看出他們的精神狀態和性格,其實,除此之外,眼睛對一個人的顏值也是起著決定性作用的。
本文配圖均源網絡,圖文均無關
孩子眼睛只靠遺傳?其實孕期也能助力
就現代主流審美而言,大眼睛、雙眼皮、長睫毛是關於眼睛所有美的象徵,不少父母都希望孩子能擁有這樣的眼睛,但同時也有一些先天條件不足的父母有些擔憂,尤其是那些近視的父母,擔心自己的基因會坑了娃。
但其實,孩子的眼睛、視力雖然主要受遺傳所影響,但是在孕期胎兒眼睛發育的關鍵階段,做好相關護理工作,也是能有所改變助力的。
從遺傳學的角度來講,大眼睛、雙眼皮、長睫毛都屬於顯性遺傳,而小眼睛、單眼皮和短睫毛則是隱形遺傳,所以想要孩子擁有符合現代審美的眼睛,父母雙方至少得有一方具備這種特徵。
不過,這樣並不意味著,小眼睛、單眼皮、短睫毛的父母就生不出擁有漂亮眼睛的孩子,因為一個人的眼睛好看與否,還與眼睛的神採有關,一雙明亮、炯炯有神的眼睛,總是能吸引到人。
孕期這個階段是胎兒視力發育關鍵期
從胎兒視力發育的進程來看,其實早在懷孕的第二個月,胎兒的眼睛就已經開始發育了,具體發育進程如下:
孕7周,胎兒頭部兩側開始出現兩個黑點,這就是眼睛最初始的形態;
孕8周,胎兒的面部開始發育,其眼睛和內耳開始進入了關鍵發育期;
孕9周,胎兒的眼皮開始形成,並逐漸能覆蓋雙眼;
孕10周,胎兒眼睛和鼻子的形態已經初步能清晰看見;
孕12周,胎兒眼睛的虹膜開始發育,能保護眼睛免受光線的傷害。不過此時的眼睛仍緊閉,無法張開。
孕15周,胎兒眼睛的視網膜開始出現,通過薄薄的皮膚能夠清晰看見;
孕17周,胎兒的眼睛不斷增大,睫毛和眼眉都開始出現;
孕18周,胎兒的眼睛的位置開始「移動」,「回」到了正確位置;
孕20周,胎兒正式進入視覺、味覺、聽覺和嗅覺等感官統合發育期;
孕27周,胎兒虹膜發育成熟,完全形成,眼皮開始睜開,能感知到光的變化,
由此可見,從孕12周到20周是胎兒視力發育關鍵期,如果孕媽利用好了此階段,做好相關護理,注重營養補充,將會為孩子的眼睛(視力)發育助力不少。
孕期常吃這兩類食物,能讓孩子擁有明亮雙眸
1、花青素
代表食物:藍莓、茄子、紫甘藍等
相傳名醫李時珍年輕時患有眼疾,眼睛長期乾澀,看東西模糊,後來他發現了一種藍色的果子,堅持食用之後,常年的眼疾有了明顯的改善,直至年老也耳聰目明,而這個果子就是藍莓。
現代醫學證明,藍莓之所以有如此功效,是因為內含的一種特殊成分——花青素。
其實就是一種強抗氧化劑,常吃不僅能增強血管彈性、增加皮膚光滑度,還能促進視網膜細胞中的視紫質生長發育,進而達到預防近視,提高視力,改善近視的目的。
孕媽在進食這類食物之後,花青素可進入血液之中,經由臍帶運輸到胎兒體內,從而促進胎兒的視力發育,讓其眼睛炯炯有神,擁有明亮雙眸。
2、富含DHA的食物
代表食物:深海魚、堅果等
DHA其實是一種不飽和脂肪酸,是寶寶大腦神經發育所不可或缺的物質,有助於視網膜的發育,能有效促進孩子大腦和視力的發育。
DHA雖然功效強大,但是無法自我合成,只能通過食物獲取,且廣泛存在於深海魚中,例如:
三文魚:每100g魚肉中的DHA含量高達1300mg,且還含有強抗氧化能力的蝦青素。
青花魚:每100g魚肉中含有1400mg的DHA,還含有豐富的維生素D和維生素B12。
秋刀魚:這是DHA含量最為豐富的一種食物,每100g魚肉的含量可達1600mg,孕媽多吃可有效促進胎兒的大腦和視力發育。
不過,花青素和DHA雖好,但也不可過量攝入,否則可能會適得其反,建議孕媽這樣吃:
可將藍莓當做飯後水果,和其它種類的水果混著吃,建議每天攝入量不超過50g。
每周可吃2-3次深海魚,但一定要煮熟煮透,避免寄生蟲殘留。
如果孕媽因口味變化吃不下深海魚,可以轉為通過堅果和DHA藥劑等代為補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