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片來源網絡
成語:一毛不拔 [yī máo bù bá]
這個故事出自於《孟子·盡心上 》。
經典故事:
戰國時代,有個大思想家名叫墨子(名翟),他反對戰爭,主張「兼愛」。另外有個人名叫楊朱的,卻反對「兼愛」,創立「為我」學說,提倡極端的為我主義。有一天,墨子的學生禽滑釐問楊朱說:「拔你身上的一根汗毛,使天下的人得到好處,你肯幹嗎?」楊朱回答說:「天下的問題,決不是一根汗毛可以救濟得了的」。禽滑釐又說:「假若能,弄肯幹嗎?」楊朱聽了就一聲不吭了。
因此,孟子評論楊朱時說:「楊朱這個人,只曉得為自己,如果拔他身上的一根汗毛對天下人有利,他也不幹。」(「拔一毛而利天下,不為也」)
後來人們常用「一毛不拔」來形容極端吝嗇或十分自私的人。
感謝閱讀。
每天可以學習成語,請關注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