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扒著門縫看歷史「一毛不拔」的思想家
楊朱出生在戰國初期,是我國歷史上一位偉大的思想家、哲學家。在當時的學術界,有「非墨即楊」的說法,意思是說,主流的思想學說,不是墨家的,則就是楊朱學派,墨家學派和楊朱學派,幾乎是各佔半壁江山,甚至當時很多「儒家學派」的學生,都跑來投靠到楊朱門下,可見當時楊朱學派的影響。
楊朱的學說,在其去世之後,就逐漸沒落,以至如今大家仍舊對這個諸子百家的風雲人物知之甚少。
有一個成語叫「一毛不拔」,說的便是楊朱的故事,這個故事,也正好反映出楊朱學說的精髓所在,這也是楊朱先生留給我們為數不多的遺產之一。
當時有一個財主,非常有錢,整天吃喝玩樂,花錢無度,還把好吃的好玩的,分給不認識的人。到了60歲的時候,這財主吃不動也喝不動了,就把全部家產送給了別人。又過了幾年,他沒錢吃飯,也沒錢看病,在貧困交加中死去。去世後,由於沒錢安葬,鄰居們湊了些錢,才給他辦了喪事。
墨派有一個學者,叫禽滑釐,十分反對財主的行為,認為他生前鋪張浪費,去世前把財產沒有留給兒子,而是送給了別人,上對不起祖宗,下使兒孫貧困。但楊朱卻持相反的觀點,認為財主活得很開心,雖然花錢,但對別人無害,還經常幫助親朋好友,死前把財產分給別人,沒留給兒孫,說明他看透了世事,已視金錢為身外之物。
禽滑釐聽說了楊朱的言論,很生氣,馬上就跑去找楊朱理論。墨家的思想,是犧牲我一人,幸福千萬家,而楊朱學派,是個人至上,兩家是水火不容啊。毫無意外,兩人一見面就吵得不可開交。
禽滑釐問:「如果拔你一根頭髮,可以拯救天下,你做不做?」楊朱回答:「一根頭髮救不了天下。」禽滑釐急了:「假如可以呢?」楊朱說:「對不起,我的字典裡沒有假如!」
禽滑釐氣得吐血半斤,直呼楊朱是個「一毛不拔」的傢伙。
文/書香遍野
版權聲明:凡注有稿件來源為「中國甘肅網」的稿件,均為中國甘肅網版權稿件,轉載必須註明來源為「中國甘肅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