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影 追尋音樂夢,環遊亡靈世界
亡靈節,是墨西哥人迎接亡靈歸家的節日。一連三天,到處一派喜氣洋洋,與中國的七月半鬼節的「陰森」氣息相比,這卻是一個有鮮花、有音樂、有歡笑聲的絢爛熱鬧的節日。
對於這個節日,正如諾貝爾文學獎獲得者、墨西哥本土作家 奧克塔維奧·帕斯描述的"生死觀"那樣:對於紐約、巴黎或是倫敦人來說,死亡是他們輕易不會提起的,因為這個詞會灼傷他們的嘴唇。然而墨西哥人卻常把死亡掛在嘴邊,他們調侃死亡,與死亡同寢,慶祝死亡。死亡是墨西哥人最鍾愛的玩具之一,是墨西哥人永恆的愛。
《尋夢環遊記》電影講述了小男孩米格試圖去找尋他的音樂夢想,全家人都認為是「毒藥」的音樂偏偏是小男孩的追尋。
米格無比渴望證明自己的音樂才能,因為一系列怪事,來到了五彩斑斕、光怪陸離的神秘世界。
這是一個墨西哥的亡靈世界,小男孩走進了這個世界。他看到在鮮花鋪滿的道路那頭走過來的親人,那些已經成了骷髏,但仍有情感有思想的親人們,那些血濃於水的情親,不是死亡能夠切斷的。
對於皮克斯主創花費六年時間製作如何精益求精,我們不做詳談,還有影片內容,之前有很多文章已經有非常詳細的解讀,因此,我們主要想講講這部作品背後傳達的對死亡的價值觀,是非常可貴的。
這是拍給所有人看的動畫片,也是大人小孩都可以上的「死亡教育課」。這也是影片能夠讓我們看後為之動容的原因。
它講陰間的事,卻全程愛意滿滿正能量十足;它講親人的愛,這種愛跨越生死沒有界限;它還讓我們在以後播種恩田時,有了更多的歡喜和觀想。
總之精彩好看、收穫滿滿。有笑、有淚、有夢想、有鬼的故事。
忽略死,怎麼可能更好的生?
我們多半人忌諱死亡,對於死亡總是避之而無不及的,這是我們默認的禁區,我們不談論親人的死亡,也不談論自己。
總感覺死亡意味著歸零,終結,over。其實很少思考「生與死」的話題,因為面對死亡我們害怕、恐懼、甚至悲痛欲絕。
因此,無論是潛意識裡上還是文化上,死亡都成了一個「不吉利」的話題。我們沒有關於死亡教育的書籍,學校也沒有開展關於死亡或是生命教育的課程。
但死亡卻是每個人都必須面對的課題,我們自出生以來,就要面對親人、朋友、寵物,甚至自己的死亡,這也是每個人都逃不開的命運。
雖然我們有清明節,七月半鬼節,但一不小心又會和迷信聯繫在一起。反正那個世界我們看不見摸不著,和一了百了差不多,還不如乾脆忽略或逃避。
可是忽略死,怎麼可能更好的生?
對死亡的輕視,讓我們有些人活得毫無底線,或及時行樂,或肆無忌憚,或難悟正道。所以,如果註定死亡,那就讓我早擁有你的這些時間裡,用力珍惜。
我們不怕死亡,只怕遺忘
小男孩米格的陰差陽錯,帶我們一起走進了這個生動鮮活的「亡靈世界」:
那裡有故去的親人,有類似於人間的各種娛樂、交通和生活,有各行各業形形色色的大小角色,有著同樣的高低階層、富足辛酸。
而聯結陰陽兩界的,就是亡靈節祭祀用的萬壽菊,搭成了連同兩界的橋梁。如果在陽間有人供奉先人的照片,亡靈世界的先人們就能通過「海關」,來到人間看望子孫接受供養,否則就回不來。
更殘酷的是,如果人間沒有人在記得你,亡靈就會煙消雲散,這叫終極死亡。
從這裡我們可以看出,人間和陰間,有著千絲萬縷的關係。雖然有關卡,活人看不見先人,但生者對祖先的掛念和愛,對亡人們很重要。
死亡不是永別,忘記才是。有人記得你,你心裡也仍有牽掛,這便是活著的莫大幸福和意義。因此,當死亡將親人帶走,我們對他們最大的牽絆便是讓他們「活在記憶裡」。
這場電影也讓我明白:為什麼人類的習俗裡,會有祭祖的習慣。
生命中重要的人,事情用力記住,在我們再見之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