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尋夢環遊記》一堂死亡教育課:為什麼有的人死了還活著

2021-01-09 小鬥影院

觀影 追尋音樂夢,環遊亡靈世界

亡靈節,是墨西哥人迎接亡靈歸家的節日。一連三天,到處一派喜氣洋洋,與中國的七月半鬼節的「陰森」氣息相比,這卻是一個有鮮花、有音樂、有歡笑聲的絢爛熱鬧的節日。

對於這個節日,正如諾貝爾文學獎獲得者、墨西哥本土作家 奧克塔維奧·帕斯描述的"生死觀"那樣:對於紐約、巴黎或是倫敦人來說,死亡是他們輕易不會提起的,因為這個詞會灼傷他們的嘴唇。然而墨西哥人卻常把死亡掛在嘴邊,他們調侃死亡,與死亡同寢,慶祝死亡。死亡是墨西哥人最鍾愛的玩具之一,是墨西哥人永恆的愛。

《尋夢環遊記》電影講述了小男孩米格試圖去找尋他的音樂夢想,全家人都認為是「毒藥」的音樂偏偏是小男孩的追尋。

米格無比渴望證明自己的音樂才能,因為一系列怪事,來到了五彩斑斕、光怪陸離的神秘世界。

這是一個墨西哥的亡靈世界,小男孩走進了這個世界。他看到在鮮花鋪滿的道路那頭走過來的親人,那些已經成了骷髏,但仍有情感有思想的親人們,那些血濃於水的情親,不是死亡能夠切斷的。

對於皮克斯主創花費六年時間製作如何精益求精,我們不做詳談,還有影片內容,之前有很多文章已經有非常詳細的解讀,因此,我們主要想講講這部作品背後傳達的對死亡的價值觀,是非常可貴的。

這是拍給所有人看的動畫片,也是大人小孩都可以上的「死亡教育課」。這也是影片能夠讓我們看後為之動容的原因。

它講陰間的事,卻全程愛意滿滿正能量十足;它講親人的愛,這種愛跨越生死沒有界限;它還讓我們在以後播種恩田時,有了更多的歡喜和觀想。

總之精彩好看、收穫滿滿。有笑、有淚、有夢想、有鬼的故事。

忽略死,怎麼可能更好的生?

我們多半人忌諱死亡,對於死亡總是避之而無不及的,這是我們默認的禁區,我們不談論親人的死亡,也不談論自己。

總感覺死亡意味著歸零,終結,over。其實很少思考「生與死」的話題,因為面對死亡我們害怕、恐懼、甚至悲痛欲絕。

因此,無論是潛意識裡上還是文化上,死亡都成了一個「不吉利」的話題。我們沒有關於死亡教育的書籍,學校也沒有開展關於死亡或是生命教育的課程。

但死亡卻是每個人都必須面對的課題,我們自出生以來,就要面對親人、朋友、寵物,甚至自己的死亡,這也是每個人都逃不開的命運。

雖然我們有清明節,七月半鬼節,但一不小心又會和迷信聯繫在一起。反正那個世界我們看不見摸不著,和一了百了差不多,還不如乾脆忽略或逃避。

可是忽略死,怎麼可能更好的生?

對死亡的輕視,讓我們有些人活得毫無底線,或及時行樂,或肆無忌憚,或難悟正道。所以,如果註定死亡,那就讓我早擁有你的這些時間裡,用力珍惜。

我們不怕死亡,只怕遺忘

小男孩米格的陰差陽錯,帶我們一起走進了這個生動鮮活的「亡靈世界」:

那裡有故去的親人,有類似於人間的各種娛樂、交通和生活,有各行各業形形色色的大小角色,有著同樣的高低階層、富足辛酸。

而聯結陰陽兩界的,就是亡靈節祭祀用的萬壽菊,搭成了連同兩界的橋梁。如果在陽間有人供奉先人的照片,亡靈世界的先人們就能通過「海關」,來到人間看望子孫接受供養,否則就回不來。

更殘酷的是,如果人間沒有人在記得你,亡靈就會煙消雲散,這叫終極死亡。

從這裡我們可以看出,人間和陰間,有著千絲萬縷的關係。雖然有關卡,活人看不見先人,但生者對祖先的掛念和愛,對亡人們很重要。

死亡不是永別,忘記才是。有人記得你,你心裡也仍有牽掛,這便是活著的莫大幸福和意義。因此,當死亡將親人帶走,我們對他們最大的牽絆便是讓他們「活在記憶裡」。

這場電影也讓我明白:為什麼人類的習俗裡,會有祭祖的習慣。

生命中重要的人,事情用力記住,在我們再見之前。

相關焦點

  • 豆瓣9.1《尋夢環遊記》:死亡並不可怕,真正可怕的是,被人遺忘
    轉眼清明節快到了,這不免又讓我想起了一部與「亡靈」有關的美國好萊塢電影,該電影上映於2017年,雖然時隔兩年多,但是它帶給我的對於「生與死」等人性的思考卻是久久讓人難以忘懷。那麼《尋夢環遊記》到底是一部怎樣的電影呢,又是如何讓人回味不盡呢?一個勵志追夢少年故事包裹下的一部家庭溫馨故事,從隔閡與誤會開始,到和解圓滿收尾。
  • 豆瓣評分9.1分電影《尋夢環遊記》經典影評,這部電影值得一看!
    了不起的皮克斯如何創造《尋夢》世界皮克斯新作《尋夢環遊記》已於今日(11月24日)在中國內地院線上映,延續影片在歐美和國內絕佳的先期口碑,一波波好評刷爆屏幕。對於皮克斯超凡的想像力、斑斕的視覺效果、熱情的音樂體驗和影片傳達的「愛與回憶」主題,觀眾們都給出了清一色的好評。《尋夢環遊記》被《名利場》雜誌稱為「一封在川普時代下獻給墨西哥的情書」,這個點評可謂意味深長。
  • 從進化心理學角度分析《尋夢環遊記》:家庭和夢想要如何取得平衡
    2017年11月24日,迪士尼電影《尋夢環遊記》中國大陸上映。雖然電影前期宣傳力度並不大,不過,憑藉著"迪士尼出品"的噱頭與觀影后受眾口口相傳的真誠好評,《尋夢環遊記》的熱度不斷上升,影片的評價分數也穩穩保持在了相當高分的水平。
  • 有些人活著,但他已經「社會性死亡」了
    有時候我們害怕的不是死亡,而是被遺忘。/ Coco年輕人口中的「社會性死亡」,可不是指在死後被人們所遺忘,而是「在公眾面前出醜,尷尬丟臉到生不如死,恨不得馬上找條地縫鑽進去,原地去世」。對一個人來說,怎樣才算是真正的死亡?在電影《尋夢環遊記》裡,一個人死去之後,並不會馬上消失。只要還有人記得他,他的靈魂就能繼續存活在這個世上。
  • 幼兒園給昆蟲辦葬禮,家長覺得沒必要,老師說「死亡教育」要儘早
    幼兒園開設死亡教育課,引發家長熱議前段時間,江蘇常州一所幼兒園開設了一堂死亡教育課,這堂生命教育課是由一隻皮球蟲的死亡引發的。幼兒園老師經過教研討論,決定由此給孩子上一節關於生命與死亡的課程,帶領孩子們集體給皮球蟲舉辦了一場隆重的葬禮。
  • 豆瓣日曆 2020年10月25 日《尋夢環遊記》
    今日主題影片:《尋夢環遊記》。《尋夢環遊記》(英語:Coco,新加坡譯《可可人生奇遇》,中國香港譯《玩轉極樂園》,中國臺灣譯《可可夜總會》)是一部2017年的美國動畫歌舞奇幻電影,由皮克斯動畫工作室製作、華特迪士尼影片發行。
  • 打工人專屬冬日雞湯:《尋夢環遊記》後的豆瓣9.1最新力作
    於是我們只好換個口號:乾飯人,乾飯魂,乾飯人都是人上人。除了乾飯我們別的都不去想,口腹之慾以外與我們無關,通過減少思考的方式獲得最樸素的快樂。但是思考是永遠不可能減少的,因此段子也是層出不窮的,哪怕是自嘲我們永遠都是能再創新高度的。「小丑竟是我自己」又火遍了全網。沒有別的可以笑,我們就笑笑自己吧,畢竟不快樂的生活真的很沒意思。
  • 山大副教授王雲嶺的死亡教育課已開設13年 每年都是選課熱門
    (受訪者提供)半島記者 付曉曉法國人文主義作家蒙田說過,「誰教會人死亡,就是教會人生活」。在山東大學,王雲嶺的死亡文化與生死教育課已經開設了13年,每年都是選課熱門。「名為談死,實為論生。」王雲嶺認為,年輕的大學生們在他的課上了悟死亡,也認識生命。
  • 迪士尼新片內地定檔,尋夢環遊記原班人馬製作,爛番茄新鮮度100%
    此外,《心靈奇旅》的製作班底包括《頭腦特工隊》、《飛屋環遊記》和《尋夢環遊記》的金牌團隊。看到如此強大的陣容,網友對該片也是信心滿滿,評論說:明年奧斯卡預定了。《心靈奇旅》是一個關於靈魂的故事,這也不是皮克斯工作室第一次講述靈魂題材的電影,在2017年的《尋夢環遊記》中,皮克斯針對"靈魂的居所"這個問題,構建了龐大的世界觀,用想像力將燈火璀璨的亡靈世界呈現在觀眾面前。
  • 跟隨電影,記住我們愛過的人!
    熟悉的面孔,永久的回憶 想起逝去的爺爺、奶奶或姥爺、姥姥,那些曾經與他們相處的點點滴滴,承載著很多人無法割捨的血脈情意。 《我們天上見》裡朱旭飾演的唐大爺,復刻了許多觀眾對於姥爺形象的回憶,他既嚴肅,又有細膩溫柔的一面,叮囑孩子要成為正直、善良的人。
  • 做夢夢見自己死了但是還活著 夢見自己死了但卻活著
    做夢夢見自己死了但是還活著 夢見自己活著,等著看世界末日來臨是怎麼一回事,這是警告你不要過去追逐物質和肉體上的享受,有壞人可能利用你的弱點詐取你的錢財。 打算出門的人夢見死了卻還活著,建議不外出為妙,心情不好會出事情。
  • 品讀·原創|花死了,芬芳還活著
    女兒問我,那條魚死了嗎?我說,是的,死了。她接著問,死了為什麼不扔掉呢?在女兒心裡,死掉的東西就是垃圾,沒有了任何價值,該被扔掉。她的疑問觸動了我。比如那些被採回來的藥草,那些被摘下來的果蔬,都算是死了嗎?可是,它們的價值,都是在死了之後,被無限放大的。
  • 「人會死,又為什麼活著?」有答案嗎?
    作者:心理盧先生小到細菌微生物,到動物,植物,海洋生物,野獸之王,雄鷹霸主,再到最後的人類,都將逃不過一死,那麼人終將會死,又為什麼活著?有意義嗎?活著的意義又是什麼?有時我會站在海邊的礁石上,看著一望無際的汪洋,吹著微風,聽著海的聲音,時間流逝,天邊映出了火燒雲,美麗壯觀,那一刻,我在不停地思考這個終極問題,人會死,又為什麼會活著?
  • 每個人的最終結局都是死亡,為什麼我們還要活著?
    這是第一次這麼近距離地接觸死亡。夜深人靜的時候,我時常想:為什麼人要死?人死了是去了哪裡?真有靈魂嗎?我沒有答案,想著如果我 死了,就再也不能看到我的親人和孩子了,甚至我最喜歡的吃的玩的都與我無緣了,甚至說一切願望都將隨死亡而終止,這多麼讓人害怕啊!我不禁困惑:如果每個人的最終結局都是死亡,那為什麼我們還要活著?
  • 殯儀師衛豔茹:撫慰生命,逝去的、活著的
    「人們忌諱死亡,害怕死亡,就進而忌諱和害怕與死亡有關的(人或事)。但誰都躲不過死亡。」這位東北姑娘說自己不怕,自己從小就比較膽大,她現在只想通過自己的工作去撫慰每一個生命,逝去的,活著的。(一)當然,在最初選擇這個職業時,衛豔茹並沒有這麼高的「覺悟」。
  • 《尋夢環遊記》的靈感之地,探秘最具節日氛圍的國度,你來過嗎?
    在作家眼中,拉美是「未來之國」,是自由、平等、博愛的理想之境,也開始在遠方很多人心中種下拉美的夢想。墨西哥在許多人的眼裡,有的是可怕的毒品王國,望不到邊際的失望,有的是彩色之城,因為是奧斯卡最佳動畫片《尋夢環遊記》的靈感之地,有的是吸引人的街頭美食大國,有的是歷經了百年殖民歷史涅槃起飛的拉美大國。
  • 身患癌症,他請來3000人見證死亡:抱歉,我還活著
    他離開病床強撐著拿起吉他想唱歌,可一張嘴口水就會往外淌:「我估計不管怎樣最後還是要死的吧!活著還是死去也沒有關係了呢……」並且開口第一句就是:「抱歉呢,我還活著!」Hiro說:Inoma到死為止,都說「我還不會死」。
  • 餘華:勤勞可愛的人都死了,敗家子到老還活著,這就是生命的意義
    要罵就罵那些上有老、下有小,還有房貸車貸要還的中年人。中年人不敢病,不敢死,更不敢窮。如同一片汪洋中的一株老樹,雖然困頓無助,卻又蒼茫之中無所依靠。中年人這半生有多艱難?職場的勾心鬥角、利益鬥爭,父母越來越容易生病的身體,孩子越來越壓不住的叛逆……種種壓力,眼看就要將中年人壓垮。很多人都曾在心裡偷偷發問過:人,究竟為什麼要活著?
  • 《飛屋環遊記》原班人馬,皮克斯年度大作《心靈奇旅》定檔了!
    大家好,北京時間11月20日,據皮克斯官方消息稱,由奧斯卡得主彼特·道格特協同《尋夢環遊記》原班人馬打造,迪士尼動畫的年度大作《心靈奇旅》將於12月25日於中國內地公映。並由奧斯卡得主傑米·福克斯、艾美獎得主蒂娜·菲等參與配音,片方中國官宣將由林俊傑創作並獻唱電影中文主題曲《最嚮往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