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天津日報數字報刊平臺-常學《民法典》踐行《民法典》
明天(2021年1月1日)就是《民法典》正式生效的日子了。5月28日,十三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表決通過了《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標誌著我國正式進入了「民法典時代」。《民法典》被譽為「社會生活的百科全書」、民事權利「宣言書」,彰顯人民至上,回應百姓關切,是我國法治建設的重要裡程碑。它的誕生將深刻改變每一個人的生活。
-
一起看「典」 | 《民法典》來了:倒屣欣逢迎
在民法慈母般的眼睛裡,每個人就是整個國家《民法典》以保護私權利為宏旨,它守護著每一個人的一生,無論是人格權獨立成編,還是居住權的創設,抑或是對胎兒權益的保護、意定監護的尊重,都彰顯著《民法典》對「人」的珍視,它默默注視著個體的不便之處,不加區分地包容著的所有人的需求,於細微處見真章,讓每一個人生活得更有尊嚴。
-
民法典編纂時間表與民法總則大事記
【立法進程】 民法典編纂時間表 按照全國人大及其常委會的計劃,民法典編纂工作擬按照「兩步走」的工作思路進行: 第一步,編纂民法典總則編(即《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總則》),經全國人大常委會審議後,提請2017年3月召開的十二屆全國人大五次會議審議
-
民法典進社區丨「路大姐」《民法典》和合家事培訓會圓滿結束!
民法典進社區丨「路大姐」《民法典》和合家事培訓會圓滿結束!民法典進社區今年5月28日,第十三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三次會議表決通過了《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這是新中國成立以來第一部以「法典」命名的法律,是新時代我國社會主義法治建設的重大成果,是一部固根本、穩預期
-
透視各地民法典第一案
此前不久,2020年12月29日,最高人民法院公布與《民法典》配套的第一批共7件新的司法解釋,內容涉及《民法典》時間效力、物權、婚姻家庭、繼承、建築工程合同、勞動爭議等方面,與《民法典》同步施行。 法院經審理認為,根據《最高人民法院關於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時間效力的若干規定》第十九條之規定,《民法典》施行前,從建築物中拋擲物品或者從建築物上墜落的物品造成他人損害引起的民事糾紛案件,適用《民法典》第一千二百五十四條的規定,故本案應適用《民法典》。
-
2020《民法典》:這些新規定你需要提早知道
2020《民法典》:婚前女方索要彩禮,離婚時男方可申請追回;流浪狗咬人,長期投餵者將擔責;婚內出軌,法律保護無過錯方,犯錯的不僅賠錢,還可能淨身出戶!這些新規定你需要提早知道。《民法典》規定,故意逗狗致傷的,狗主人面臨3種後果:第一種情況:狗主人未能採取安全措施。不能免責但可減責。例如:未按規定給狗注射狂犬疫苗;遛狗未拴繩兒。第二種情況:明令禁養犬例如藏獒、牛頭梗等危險動物造成他人損害的,無論是否存在挑逗,狗主人全責。第三種情況:此種情況下或可免責。
-
九姑:掀起《民法典》學習熱潮
「法典」命名的法律,是新時代我國社會主義法治建設的重大成果,開創了我國法典編纂立法的先河,具有裡程碑意義。為在全鄉營造學習法典、宣傳法典、維護法典、運用法典的濃厚社會氛圍,近期,九姑鄉高位部署、精心組織,通過強化法治陣地建設、組織幹部群眾學法、組織民法典特色宣傳等有力措施,線上線下齊發力,在全鄉掀起了《民法典》學習熱潮,全力推進《民法典》學習宣傳教育開花結果。 強化法治陣地建設保障基礎。
-
關於《民法典》,你想知道的這裡都有
簡單來說,民法典主要的使命就是保護公民的民事權利,是保障人民私權的基本法,因此它也被人們形象地稱為「民權保護之母」。民法典的全稱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共1200多個條文,覆蓋了一個公民所能涉及到的衣食住行、家庭婚姻、消費借貸、生產生活等方方面面的事務。有基於此,民法典也被形容為「社會生活百科全書」。
-
杜萬華 | 《民法典》 總則編重點問題解讀
中共中央政治局於2020年5月29日下午就 「切實實施民法典」 舉行第 二十次集體學習,習近平總書記在此會議上作了重要講話,對於我們貫徹學習《民法典》具有極強的指導意義。可以說,《民法典》通過以後,在全國掀起了學習《民法典》的熱潮。現在最重要的是讓人民群眾了解《民法典》的內容。
-
民法典規範的類推適用
在靜態的傳統社會中,這一問題還並不突出;但在無遠弗屆的網際網路年代,「變」成為社會生活的主題詞,社會領域的分化與複雜性已不斷挑戰人類的想像力,民法典的地位日益受到特別法的挑戰,已為不爭之實。我國民法典紓解這一難題需要的智慧和技術,也遠非歐陸範式民法典時期可比。為此,民法典提供了擴大法源類型、設置一般條款等方法。
-
《民法典》49大亮點梳理
(第一百九十一條)(二)物權編七大亮點1.新設添附制度添附是指不同所有人的物結合在一起從而形成不可分離的物或者具有新物性質的物。《民法典》規定了加工、附合、混合三種添附形式,如物件加工、材料生產、房屋增建、房屋裝修等。
-
【民法「典」讀】《民法典》增加了離婚冷靜期制度,你知道嗎?
【民法「典」讀】《民法典》增加了離婚冷靜期制度,你知道嗎? 2020年5月28日,十三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表決通過了《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
-
法制微課堂之民法典 | 08 法定結婚年齡
法制微課堂之民法典 | 08 法定結婚年齡 2021-01-12 15:01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民法典新增:出軌離婚,分割財產應照顧無過錯方並有權請求賠償
在新的《民法典》中關於婚姻有了如下規定:有以下情形之一導致離婚的,無過錯方有權請求損害賠償:(1)重婚;(2)與他人同居;(3)實施家庭暴力;(4)虐待、遺棄家庭成員;(5)有其他重大過錯的。鬧得沸沸揚揚的長春男子出軌孩子老師,妻子忍了4年之久,最後忍無可忍向教育局投訴。這起事件中,原配妻子是受害者,所以在夫妻離婚財產的分割上,擁有更大的優勢分取更多的財產,以及請求精神損失補償。因為男人出軌,導致倆人感情破裂,一方出軌已然加大倆人離婚的概率,而且作為出軌方,男人也應承擔很多的責任。
-
民法典物權編司法解釋的變動情況|天同快評
欄目主持人孟也甜按:值《民法典》重巒匯峰之際,最高法院司法解釋相應修訂施行,共鼎而生。法典令之以文,解釋齊之以理,對統一法典適用是謂必取。天同律師針對司法解釋中重要增改內容,推出系列「天同快評」。願持續以我們有限之認知,與同仁們共享無限之志趣。
-
《民法典》必學的88處重要變化
《民法典》第一百二十七條規定:"法律對數據、網絡虛擬財產的保護有規定的,依照其規定。"(七)未成年人遭受性侵害的損害賠償請求權的訴訟時效期間,自受害人年滿十八周歲之日起計算。《民法典》第一百九十一條規定:"未成年人遭受性侵害的損害賠償請求權的訴訟時效期間,自受害人年滿十八周歲之日起計算。"
-
淺議《民法典》對於家族財富管理的影響
這些有形的、無形的財富正需要在《民法典》這樣的綜合性法律框架下得以不斷的傳承和延續,可以說《民法典》不僅影響我們每個人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同時也將對家族財富管理事業產生不可忽視的重大影響。01. 如何看待人?根據國家統計局發布的數據,2019年我國國內生產總值接近100萬億元,人均國內生產總值首次突破1萬美元。
-
楊立新:中國的民法典是21世紀的民法|新中國70周年·民生訪談
進入21世紀後,在科技發展日新月異的形勢下,針對數據、網絡虛擬財產等,《民法總則》作出了新規定。楊立新認為,民法典的定位是工具箱,人民行使民事權利有需要時就可以拿出來用,因為是示範法,當然也可以不用,當事人實施民事法律行為,只要不違反法律強制性規定,就是合法的。在編纂民法典的過程中,當然首先考慮的是法律邏輯,但是也必須注重實踐經驗。
-
關於《民法典》,青海人一定收藏好!
(第一百九十一條)物權編的7個重要知識點9.新設添附制度添附是指不同所有人的物結合在一起從而形成不可分離的物或者具有新物性質的物。《民法典》規定了加工、附合、混合三種添附形式,如物件加工、材料生產、房屋增建、房屋裝修等。
-
學習民法典 10:民法典頒布後 法律年齡對照表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是新中國成立以來第一部以「法典」命名的法律,是新時代我國社會主義法治建設的重大成果。如何讓這部「社會生活的百科全書」走到群眾身邊、走進群眾心裡,真正為百姓生活保駕護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