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帝內經》講,五穀為養,五果為助。
所謂「五果」,並不是指我們平時經常吃的蘋果、鴨梨、大香蕉,而是指五種特定的水果——桃、杏、慄、李、棗。
五種果對應不同的季節,應時而吃才能有助健康,冬季最適合吃慄子。
冬天離不開板慄
1
益氣補脾
吃進去的東西,能被我們吸收、利用,少不了脾胃的功勞。
因此,想要身體好,必須先追求「胃口好」。
研究發現板慄中含的有效成分,對人體的脾和胃腸代謝有特殊的保護作用。
而板慄提取物可改善膽固醇代謝,減少皮下脂肪堆積,阻止動脈粥樣硬化,幫助人體血管壁保持彈性。
所以說,板慄是冬日的健脾必備。
2
補腎強身
中老年人由於陽氣漸漸衰退,經常會出現腰膝酸軟、四肢疼痛等症狀,還可能會出現牙齒鬆動甚至脫落的情況,這些都是腎氣不足的表現。
如果想通過飲食來補一下腎,板慄是不錯的選擇。
因為,板慄可以幫助補充腎的後天之精氣,改善生長發育情況,防止過度衰老。
3
補充營養
板慄中含有營養豐富的蛋白質,且這些蛋白質多是由低分子量的胺基酸構成,因此板慄中的蛋白質相對於其他蛋白質更易於被人體所消化和吸收,從而起到「厚腸胃」的效果。
板慄,怎麼吃最好
板慄生吃熟吃效果不同。
一般來說,熟板慄脾腎兼補,偏於補氣。老人經常腹瀉,可以吃熟板慄進行調理。
生板慄偏於「補骨」,對於防止腰腿疼痛有比較好的療效。
慄子除了可以直接食用外,也可以和其它食材搭配,做成菜品、粥品來食用。
板慄粳米粥
材料:粳米100克、慄子200、桂圓肉15克、大棗10枚。
做法:
粳米用冷水淘洗乾淨後瀝乾,再放到冷水裡浸泡30分鐘。慄子去外殼放入冷水浸泡三小時。取出粳米和慄子放入鍋中,加入1000毫升水,用武火燒到沸騰再轉文火,煮45分鐘左右。加入桂圓肉、去核的大棗以及少量白糖,再煮10分鐘直至煮稠即可食用。
慄子的挑選
南方產的慄子個頭大,澱粉含量較高,補腎效果更強;而北方產的小慄子,含糖量高,健脾作用更強。
無論是哪種慄子,都應該買新不買陳!
看外形:有自然的光澤,底座毛絨較多的一般為新鮮的慄子。捏一捏:捏的時候感覺到很堅實就說明種仁比較飽滿;如果捏的時候感覺空說明裡面的種仁比較乾癟,可能存放的時間比較久了。搖一搖:如果能聽到聲音,同樣也說明裡面的種仁已經乾癟,質量也不是很好了。
食用注意
1
不多吃
慄子吃多了容易堆積在脾胃中,不易被脾胃運輸轉化,所以要控制吃慄子的量,每日吃慄子不宜超過10顆。
2
不涼食
板慄變涼時,其澱粉會出現「部分回生」現象,容易造成腹脹及消化不良等問題。因此,如果板慄涼了,建議加熱以後再吃。
3
辨證吃
食積停滯、脘腹脹滿痞悶者,最好暫時不要服用板慄。此外,糖尿病人應少吃板慄。
來源:養生中國
【來源:新泰市中醫醫院】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