亡羊補牢這個成語我相信很多朋友都知道。這個成語故事小學的時候很多人都學過。
我們這裡回顧一下這個故事:從前有一個放羊的,有一個他發現自己圈養起來的羊少了一隻,於是就去檢查自己的羊圈,發現破了一個洞,但是他沒有去補,鄰居問他為什麼不去補羊圈,他說羊都已經丟了,還補羊圈做什麼。後來又丟了一隻羊,他很後悔沒有聽鄰居的話,才導致丟了一隻羊。於是趕緊補上羊圈,從此再也沒有羊被狼抓走了。
這個成語告訴我們如果犯了錯誤的話,那麼要趕緊去挽救他,這樣依舊不會晚。那麼我們今天要討論的就是亡羊補牢為時晚不晚的問題。
這個問題還是要具體問題具體分析,有些事物我們確實犯錯誤了,可以彌補回來。比如上述的養羊,錯誤會長期的對你造成損害的。我們就可以及時的改正。這樣我們也會減少不必要的損失。我們在學習工作中會遇到太多這樣類似的問題了,只要我們加以改正的話,我們很快就會得到收益。比如說你學習的時候容易走神,然後你改正了這個毛病,你就很快的從中獲得利益。比如說你工作老是馬馬虎虎,那種無傷大雅的馬虎,這些馬虎會給你工作帶來一些損失,但是你後來改正了,立馬提升一個檔次。這些都是典型的亡羊補牢為時不晚的例子。
但是有些事情,特別是涉及到法律的問題,這些可就是亡羊補牢為時晚矣了。比如說你去犯罪,比如說你不講誠信,做出了一些傷天害理的事。那麼不好意思,及時你這個時候想著亡羊補牢依舊是沒有機會了。不要想著說別人給你一個機會,你當初在做那些違法的時候,怎麼不想給自己一個機會。所以對於這些事,我們更應該是是防範於未然,不要等到發生了,然後才發現亡羊補牢為時晚矣。到時候要哭就沒有地方了。
所以關於亡羊補牢,我們還是要正視的,並不是所有的事情都是為時不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