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學佛,並不是因為尋求最終得了生脫死,成就道業,而是想尋求世間福德,增長世間的財富、事業等種種善果。但是在遇到求而不得的情況下時,就產生了諸多的煩惱和疑惑。為此淨土宗的大安法師,特意為大眾做了開 示,解決學佛者心中的疑惑。
請問法師
有信眾問到大安法師:「我皈依有十多年了,這些年裡,我事事不順,倒黴透了。偶爾會想這些逆境與不順,是我學佛的逆增上緣,但是現實的處境卻還是讓我們常對學佛念佛感到灰心,您師父開 示。」
法師是這樣說的,首先我們要明白,皈依三寶,持戒念佛的目的。這些是為了讓我們成就佛果,開啟本具有的佛性的,而並不是為了人天福報。
如果妄想自己一皈依學佛,就會賺到比別人更多的錢,獲得更大的官位,身體也比別人更加健康等等這樣的結果來證明學佛的成效,那麼這個觀念就是有偏頗的。
順境與逆境
固然學佛在為出世間解脫的同時,也可以獲得世間的利益福德。但是眾生的業力不可思議,因果也錯綜複雜,所以不可以平面線形的單一角度來看待此事。
對於我們學佛的淨業行人而言,當在面對世間的順境或逆境時,都應該做如理的觀照。在生活中無論時遭遇了不順的逆境,又或是成功的順境,當應該了知這都是夢幻泡影,最終都是一場空。
念佛行人也應當隨高隨低隨緣而過,在順境時感恩阿彌陀佛,在逆境時同樣感恩阿彌陀佛,因為逆增上緣更能增加我們的道心。對於這個世間,充滿了顛倒痛苦,猶如火宅,冤家對頭常常碰面,苦不堪言,我們要趕緊出離。
心安住在道業上
生於憂患,死於安樂。我們如果沉迷於安樂中,就難以升起出離心,只有不如意才會讓我們親身感受到諸多痛苦,然後才想要出離。如果每天過的都很舒服,很順境,就會覺得這個世間還是很不錯的,又何必離開呢?而一旦有了這種舒適感,就難以才升起精進修行的心了,這也是為何說「富貴學佛難」的原因。
我們念佛行人要對苦難有一種敏銳的感受,即便是在所謂的成功與快樂中,也要看到其本質上的空苦無常。當我們對現世的福報不執著貪戀時,才能夠升起利益眾生,並惜福陪福的心,在這樣的狀態下才不會在福報中迷惑顛倒。
心理學中有這樣一個實驗,叫做溫水煮青蛙。如果將一隻青蛙放在滾燙的熱水中,青蛙會一下就跳出來。但是如果是把青蛙放到水裡,然後慢慢的加熱,當青蛙意識到水溫會要了它性命時,它早已被消耗了體力,無法出來了。
所以我們修行人要以八苦為師,成就菩提道業。希望大家遇到不如意的事情,不要怨天尤人,應當逆來順受,修德進業,以懺愧心念佛,懺悔業障,如此便時轉化逆境的良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