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看《大經科注》第五百二十頁倒數第五行。【解】「一二三忍」。忍者,安忍也。從這個地方看起。這是「聞名得忍」。極樂世界真正是殊勝到極處,往生到極樂世界的大眾,無論是哪一個品位,三輩九品,從上上品到下下品,沒有例外的,聽到阿彌陀佛的名號,就得這一二三忍。
「忍」就是定,忍有同意、有認可、有肯定,有很多意思在裡頭。對於佛所說的一切法,沒有絲毫懷疑,這叫「忍」。真正相信,這個很難。特別是淨土,難信易修,修學很容易,可是信心太難了,真的!有許許多多,可以說千千萬萬人學了一輩子還是不相信、還是有懷疑,這個懷疑障礙你往生。
六十多年前,我跟李老師學佛,那個時候老師告訴我,他說你看我們蓮社,臺中蓮社,他老人家創辦的,我在的時候蓮友有二十萬人,佛教團體,論信徒之多的,大概臺中蓮社是第一,這是李老師的德教。我離開臺中,我在臺中跟老師學十年,離開臺中的時候,臺中蓮友五十萬,十年當中增長到五十萬。老師說,一萬個念佛人當中,難得有三五個往生的。換句話說,臺中蓮社的蓮友真正能往生的,一萬個人當中是萬分之五、萬分之三,這不就是難信嗎?!
為什麼不能往生?老師天天講經、天天在學習,甚至於很多人也發心出來講經的,最後往生沒份,可見得難,真難信!大多數人都信自己的妄想分別執著,他相信這個,不相信佛說的。釋迦牟尼佛說的不相信,對老師的教導也都存疑,不能完全接受,造成最後不能往生,繼續搞輪迴的結果,這個損失太大了。忍是安忍,一二三忍。
【解】《魏譯》云:「第一,第二,第三法忍。」「法忍」者,法為所證之理,心安於法為忍。這是原文。法忍,什麼叫法忍?「法為所證之理,心安於法為忍」,對於這個理不懷疑了,完全肯定承認。「法」是所證之理,「法」指的什麼?一切萬法,法有事有理,事是事相,世間法,出世間法,把一切法都包括盡了。
這一切法到底是一回什麼事?佛法要問的是法的真相,真相就是理,一切法的真相是什麼?《金剛經》上講得很清楚,「凡所有相,皆是虛妄」、「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應作如是觀」,這是佛在經上的一首偈子。
什麼叫「有為法」?有生有滅。諸位想想,一切法裡頭哪一法沒有生滅?一般人能找到的只有一個——虛空,虛空沒有生滅,除虛空之外都有生滅。這正不正確?不正確。為什麼?虛空也有生滅,只是時間很長,你的壽命短,你沒有看到。可見得「有為法」沒有一法是沒有生滅的。
佛說法,把一切法,這是彌勒菩薩造《瑜伽師地論》,將一切法歸納為六百六十法,天親菩薩認為六百六十法還太多了,初學的人很難,不容易接受,再將六百六十法歸納成為一百法,叫「百法」,《百法明門論》,天親菩薩造的,根據《瑜伽師地論》造的,將六百六十歸納為一百法。這一百法末後有六種「無為」法,這六種「無為法」裡面就有虛空。
實際上六種「無為法」,只有最後一種是真正的「無為法」——真如無為;前面那個五種,是相似的「無為法」,相似的,凡夫看不出來,菩薩看得出來。凡夫以為是不生不滅,菩薩知道,它還是生滅。譬如說實報土,實報土裡頭,確實沒有生滅的現象,人無量壽,花草樹木無量壽,沒有看到它生滅,八地以上的菩薩知道,它還是有生滅。到什麼時候生滅?三大阿僧祗劫。為什麼?實報土,是無始無明習氣造成的。
無始無明的習氣要多長的時候才能斷掉?三個阿僧祗劫。換句話說,三個阿僧祗劫到了,最後一品生相無明習氣也斷了,實報土不見了,什麼東西出現了?常寂光出現了,這個時候他融入常寂光了,實報土沒有了。能不能現實報土?能,惠能大師講得一點不錯,「何期自性,能生萬法」,這「萬法」裡面包括實報莊嚴土,也是自性變的。有緣它能現相,沒有緣它沒有相,真的是「無為」。這所證之理,一切萬事萬物的理是一個。
佛學的名詞很多,我們常講的叫「實相」,「實相」就是真實相,一切法的真實相。真實相不可得,「一切法,無所有,畢竟空,不可得」,這是真相,不難懂。所以小乘把見思煩惱放下了,為什麼?不可得,知道這一切現象是假的,沒有一樣是真的,包括自己身體,這「身見」,五種見惑破掉了。
第一個「身見」,知道身是假的,身是剎那生滅,一切萬法統統是剎那生滅,我們六識,或者說八識,所能緣到的境界,都不是真實的,統統是生滅的,這個不能不知道。為什麼?不知道你永遠在迷,你以為真有。真有怎麼樣?你就造業,你要知道是假的,你才會放下。放下呢?放下不造業了,人不造六道輪迴的業,就脫離六道輪迴。
輪迴的業是什麼?染汙,染著。「著」是著相,「染」是受外面境界的感染。你把它放在心上,錯了!假的,不是真的。所以五種見惑,你看錯了,完全看錯了。第一個身體,身體不是「我」,那是什麼?我所有的,像衣服,這個衣服是我所有的,我不承認衣服是我。
同樣一個道理,身體是「我」所有的,不是「我」,為什麼?「我」不生不滅,身體有生滅。「我」是不生不滅,身體死了不等於「我」死了,「我」沒死,這個道理要懂。中國民間叫「靈魂」,西藏也叫「靈魂」。人身體死了靈魂在,靈魂還有變化,所以靈魂也不是真的,真的「我」是什麼?真正的「我」,靈性是真「我」,靈性不生不滅,那真的靈。靈魂不靈,靈魂迷惑顛倒,它要靈它怎麼到六道去投胎!它不會。尤其是六道裡面的三惡道,決定不會去的,迷惑顛倒才去的。
所以「魂」應該叫「迷魂」,它不迷,靈了就好了。靈,自己就能做得了主,所以叫「靈性」。靈性自己做主,這個性明心見性,這是真正的「我」。有四德,「常樂我淨」,靈性有四德:「常」,不生不滅。「樂」,永遠沒有苦,離究竟苦,得究竟樂。「我」,我是做主宰,自己能做得了主,我們身自己做不了主,我們念頭也做不了主,念頭是妄心,不是真心,所以自己能做主。
末後一個字「淨」,清淨。惠能大師開悟的時候說,何期自性?本自清淨,沒有染汙,這是真我。學佛,學佛的目的在哪裡?為什麼要學佛?學佛就是把真我找回來,把假我放下,這真學佛。
由此可知,學佛的人很多,真學佛的人不多,為什麼?他還是執著有個我,把假我當作真我,這不是學佛。不是學佛叫什麼?李老師有一句話說,叫消遣,沒事幹,拿著佛法來消遣,這李老師說的。消遣佛法固然是有過失,也有好處,為什麼?阿賴耶裡頭落下佛的種子,這是個好種子。這個種子,將來幫助你修行證果。
所以佛氏門中,真的是太偉大了、太稀有了,能令一切眾生得無比殊勝的利益。甚至於你謗佛,你謗佛當然有罪,墮落在三惡道,可是那個佛,你謗佛的那個佛字,那是真的,不是假的,你的罪業報完之後,這個佛字它現前了,它能幫助你做因緣,你有緣分接觸到佛法,有緣分信佛、解經義,依教修行,將來證果,這些事我們都要知道,都要搞清楚,都要搞明白。
所以《魏譯》本裡面這三個說法,第三個,「法忍」,「法忍」,「法」是所證之理;心安於法這叫「忍」。特別是我們念佛人,念佛人心要安於阿彌陀佛,學海賢老和尚。這個老和尚現在我們曉得,阿彌陀佛再來的,阿彌陀佛化身,給我們表法,給我們做一個好榜樣。二十歲,師父教他一句佛號,囑咐他一直念下去。他聽話、老實、真幹,就一句佛號念到底,一百一十二歲往生,這句佛號念了九十二年,這叫「忍,」心安於法,他成就了。我們在視頻上看到、在《永思集》裡面讀到,這個老人確實為我們表的大徹大悟、明心見性,這是什麼地位?無生法忍。
【解】《大乘義章九》云:「慧心安法,名之為忍。」這是智慧。沒有智慧你就懷疑,有智慧承認了,不會為外境動搖。【解】此上法忍,諸家之說不一,有深淺之別。例如《仁王經》明五忍:(一)伏忍,(二)信忍,(三)順忍,(四)無生法忍,(五)寂滅忍。
「此上」,上面舉的這些例子,「法忍,諸家之說不一,有深淺之別」。下面舉例告訴我們,譬如《仁王經》說,這五種忍都是菩薩。第一種忍叫「伏忍」,「伏」就是我們說伏煩惱。我們有疑惑,把這個疑惑伏住了,我相信,可是疑根未斷,只是伏住而已。《仁王經》上說,地前三賢菩薩但能伏忍,也不錯了,這種人數很多,沒有登地之前(「登地」是大徹大悟,這就是沒有明心見性),沒有大徹大悟之前,他的功夫只能到「伏」,伏住,在我們看很不容易,很不錯了,「伏忍」。
【解】《仁王經私記》云:「初地、二地、三地得無漏信,名信忍。第二個「信忍」,比前面意思要深。「信」是什麼?「初地、二地、三地得無漏信」,稱為「信忍」。「無漏信」是什麼?貪嗔痴慢疑斷掉了。阿羅漢就斷掉了,這是思惑。貪嗔痴慢疑,四果羅漢就斷掉了,他的信叫「無漏信」。對佛法「無漏信」,對淨土他還是有疑惑,諸位要看清楚,初地、二地、三地,初地菩薩就明心見性了,但是雖然破無明,無明的習氣還很重,所以再往上提升。
【解】四、五、六地趣向無生,名順忍。第三「順忍」是四地、五地、六地,能相信佛說的大乘法,能順佛所教誨,修菩提道。這不但超越六道輪迴,他超越十法界了,初地就超越十法界了,這個是四、五、六地。【解】七、八、九地,諸念不生,名無生忍。我們這部經上明明講到「法忍」,「法忍」是「無生法忍」。「無生法忍」是七地、八地、九地。真正明了「一切法不生」,遍法界虛空界一切法不生,所以叫「無生忍」。
怎麼不生?生滅幾乎是同時,你說它生,它滅了;你說它滅,它又生了。這就是現代量子力學家所發現的,一切法是在念頭高頻率波動下面產生的幻相,根本就不存在。德國物理學家普朗克說的,他看到這個真相,頻率多高?我們用佛經上所說的,彌勒菩薩講的,一彈指三十二億百千念,這一彈指,一秒鐘能彈幾次?有人告訴我彈七次,三十二億百千念,百千是十萬,三十二億乘十萬,等於三百二十兆。這一彈指,多少次的生滅?三百二十兆。
如果一秒鐘彈七次,那就是,二千二百四十兆分之一秒,一個生滅,是二千二百四十兆分之一秒,它是生它是滅?七地菩薩看到了,八地菩薩看得更清楚,他看清楚是什麼?了法不生,連念頭也沒有,念頭的速度就更快了,所以這是「無生法忍」。
最後一個「寂滅忍」,【解】七、八、九地諸念不生,名「無生忍」。寂滅是十地、等覺、妙覺。這五種忍都是諸法實相,到第四無生法忍,寂滅忍,完全徹底明了,相非相,不可得;念非念,也不可得;能生現象的是念頭,所以佛經上常說一切法從心想生,就是說這個道理。
我們再往下看,「七、八、九地諸念不生」,這叫無生忍。真正看到了,明白了,不再疑惑了,一切法不生,一切法不滅,不生哪來的滅?【解】十地、妙覺得菩提果,名「寂滅忍」。清淨寂滅,天台家講的,「惑」斷盡了。這個「惑」是指什麼?無始無明的習氣。
四十一品習氣完全斷乾淨了,實報土也沒有了,實報土是無始無明習氣形成的,習氣沒有了,實報土就不見了,習氣不是真的,所以實報土我們叫「一真法界」,「一真法界」是因為它沒有生滅,稱它為「一真」。
實際上無明習氣斷乾淨,這個相就不見了,它存在的時間是三個阿僧祇劫,我們也稱它做「無量壽」,三大阿僧祇劫,這時間很長,稱「無量壽」,「有量的無量」。三大阿僧祇劫滿了,這個現象沒有了、不見了,常寂光現前了,這叫得菩提果。得菩提果就是他證得常寂光,融入常寂光。常寂光是真正的自己,是自己本來面目,就是自性。
「常寂光」三個字都是形容自性,「常」是不生不滅,「寂」是不動,從來沒有動搖過,就是自性本定,「光」是光明遍照,是說的智慧,無量無邊智慧,無所不知,無所不能,所以能現萬法,這叫「妙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