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家「哭夜郎」習俗,你聽過嗎?

2021-01-09 圈子

在客家地區民間,曾經廣泛流傳關於「哭夜郎」歌謠的習俗。在農村許多路口的建築、電線桿等顯著物體上,可以經常看到這樣的紅紙條,上面寫著:

「天皇皇,地皇皇,

我家有個哭(鬧)夜郎,

行人君子念三遍,

一覺睡到大天亮。

民間相傳嬰兒夜間啼哭,只要在村口路旁貼上這樣的紙符,過往行人念上三遍,嬰兒的夜哭症即可得到治癒。這一治療嬰兒夜哭的習俗今天儘管被作為迷信活動而日漸絕跡,但是作為一種民間歌謠習俗,卻仍舊傳播於客家地區廣大農村。

而在各地風俗文獻中,亦時時可見這種習俗的遺存。嬰兒夜哭之症,民間所採取的這種符咒治療方式,一般學界認為是道家符籙的民間化,也有認為是源於一種原始的語言「靈物崇拜」。

所謂語言的「靈物崇拜」,就是把語言當作一種神聖的東西,認為它有一種神秘的力量,從而對其崇拜。在舊時,農村因貧窮落後,缺醫少藥,只有幾個中醫郎中行醫,而大多數的小病小恙,都是各自用土方子,自採草藥醫治。沒辦法的,是求助於迷信治病,比如 「衝鑼」、「扶覘」、「求籤」、「收魂」等等。這個「哭夜郎歌謠」就是五花八門迷信形式中的一種。

相關焦點

  • 客家:舞春牛!鞭春牛!你們有見過嗎?
    在客家地區農村有句俗語「牛是農家寶,農田旱地幹活少不了。」可見牛在農業生產活動中有著舉足輕重的作用,舊時也就有過牛節的習俗——「春牛」節。春牛節,是客家地區的古俗遺風。在農耕文明時代,農村的牛是相當重要的畜力。
  • 【本地】遂川客家風情你知道多少?
    航拍2017大美的遂川最美遂川,多彩客家。傳播客家文化,挖掘客家精彩,促進族群融合,推動遂川發展。關於遂川客家風情,你知道多少?浸壇菜在遂川客家人中遍布家家戶戶!它是用純酒釀浸的,有別於本地的醋罈。客家浸壇一放辣椒、大蒜、蘿蔔、菜杆等菜。所放的食鹽需炒熟炒香,菜也要曬乾水分。
  • 「客家八喜」是哪八喜?你都知道嗎?
    客家人,由中原輾轉至嶺南,將祖傳習俗在客地發揚光大,形成了特有的客屬風情文化。客家人視人生八項為至喜,要舉行慶賀活動,並且傳承千載,已成禮儀。那麼客家八喜是什麼呢?隨小編一起來看看吧!
  • 二月二習俗有哪些2019? 二月二龍抬頭這一天剪頭髮的寓意你造嗎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二月二習俗有哪些2019? 二月二龍抬頭這一天剪頭髮的寓意你造嗎 今天,迎來一年一度的三八婦女節,巧地是,今天也是農曆二月二龍抬頭。這兩個節出現在同一天比較罕見,這種喜相逢本世紀只有3次。所以,你今天打算做點什麼?
  • 舌尖上的客家·碌鵝
    舌尖上的客家·碌鵝作為秋冬進補的一道美味,客家碌鵝肯定是餐桌上必不可少的一道美味,首先,「碌」這個字就是土生的客家話,外人不明其意,聽到「碌鵝」還以為是 「滷鵝」,實際「碌」是煮的意思。
  • 惠州碌鵝——味道鮮美,新客家美食你吃過嗎?
    在廣東惠州的很多農家樂餐廳上,這道菜非常的出名,用生鵝燜煮而成,味道鮮美又不熱氣,受到很多本地人的喜歡,是屬於客家創新名餚。很多外人聽到的時候,第一感覺是「滷鵝」,但實際上,碌鵝的「碌」是客家土話。在當地的客家話中,碌的意思是一遍又一遍地做飯,但是「碌」真正美味的鵝絕不是那麼簡單。在農村地區,稻草被燃燒時,幾乎每個家庭都用大蒜豆醬做鵝。蒜蓉鵝沒有鹹味。你應該在裡面放些鹽。
  • 你聽過盧廣仲的歌嗎?聽過的應該很喜歡吧!
    你聽過盧廣仲的歌嗎?小編第一次聽是來自同學的分享,之後就愛上了。喜歡他的詞喜歡這麼一個大男孩,第二次了解這麼一個男孩是在劉若英的書《我敢在你懷裡孤獨》,裡面有寫到他的一些習慣,如何獨處,怎麼學會獨處,《黃帝內經》是他的生活指南等等,除了音樂他好像是個很有意思的人。
  • 「方志四川成渝雙城記」王雨 ‖ 成渝兩地的客家移民文化
    成渝兩地的客家移民文化王 雨樹挪死,人挪活。有人說,從某種意義上講,社會的變遷史就是移民史。我國的「闖關東」「走西口」「下南洋」「填四川」,世界的美洲、澳洲等移民,客觀上都促進了社會的發展。因寫長篇小說《填四川》,我對成渝客家移民文化產生了濃厚興趣。
  • 客家人的「做屋」習俗,你都知道嗎?
    客家地區有句俗話說:「打牆蓋屋娶媳婦,從小到大一輩子。」這說明蓋房子和娶媳婦是人生中最重大的兩件事。 蓋一座房子,不但需要大量錢糧,還得花不少的精力。 一生大部分時間在屋裡度過,沒個安靜舒適的環境,人生難得幸福。因此,客家人都不惜餘力去辦好這件大事。
  • 甘坑客家小鎮文昌塔隨筆
    文/楊春林或許是對景點情有獨鍾,或許是交通便利,我已經記不清有多少次遊覽過甘坑客家小鎮了。甘坑客家小鎮起源於明清時期的甘坑村,是一個具有悠久歷史的古老村莊,與觀瀾版畫村、鶴湖新居、大萬世居等一同被譽為深圳十大客家古村落之一。
  • 中元節由來和習俗你知道嗎?中國傳統節日習俗匯總
    今天是農曆七月十五,是中國傳統的「中元節」,民間有在這一天祭奠已故親人的習俗。其實,中元節可不止燒紙這麼簡單,在中國傳統文化裡,它也並不是陰氣森森的「鬼節」這麼一個文化氛圍。 這是一個有著豐富文化內涵的節日,今天,我們就講一講關於它的由來和習俗,以及其他傳統文化的知識。
  • 作為90後,這些歌曲你聽過嗎
    應該說,我從小到大聽過很多歌曲,有爸爸媽媽70年代的歌,有更早年代的歌,還有每個時期,我處於不同年齡的歌。那麼,你聽過這些歌曲嗎?下面讓我來介紹一下這些歌曲吧,說不定有你聽過的,或許是還會唱的,又或許是耳熟能詳的……當初火遍大街小巷的歌曲,如今在我心中已經成為了經典。你是否還記得有一首歌,它是關於古代將軍與女子愛情的一首歌。
  • 聽過「臘月二十四,撣塵掃房子」的說法,但背後的傳說你知道嗎?
    「二十四,掃房子」這句俗語幾乎人人都聽過,還被編進那首關於過年習俗的歌謠,不過很多人不知道,家裡長輩之所以會選擇在二十四這一天掃房子,而不是二十五、二十六,背後還有個很有意思的傳說。古時候,人們一直信奉神明,但和人一樣,神仙也有好壞之分,傳說中有個三屍神一直像影子一樣在人間晃蕩,喜歡跟隨人們的行蹤。
  • 福建的特殊符號——客家土樓
    上世紀八、九十年代,曾經流傳一個故事:美國間諜衛星發現中國福建南部,有許多黑乎乎的圓形建築,中央情報局初步判定為飛彈發射井,軍方大為緊張,隨後派地面情報人員前去偵察,才弄清了原來是福建的客家土樓,虛驚一場。帶著幾分好奇,就去了福建永定、南靖,一睹了中國古建築史上的奇葩——客家土樓的真容。
  • 能操持地道客家年夜飯:這個中國「洋媳婦」,真美
    來到中國生活14年,從阿根廷遠嫁閩西客家小城的「洋媳婦」奇娜說出切身感受。  兩年學會流利中文  2004年,阿根廷首都布宜諾斯艾利斯大學生奇娜邂逅了來自中國福建長汀的留學生楊淙,二人在一次教會活動中一見鍾情,結下跨越太平洋的異國姻緣。
  • 潮汕廣府客家,廣東怎麼像三個省
    你是不是還以為廣東省的方言只有粵語?雖然外地人提起來都是廣東人,但廣東內部的潮汕、客家和廣府三個地區各有各的語言、各有各的風俗。彼此之間的差異,讓今日的廣東仍然是一個內鬥大省。
  • 大年初一,這些的習俗和禁忌你知道嗎?
    大年初一,這些的習俗和禁忌你知道嗎?那麼大年初一有哪些習俗和禁忌呢?節日習俗拜年拜年是中國民間的傳統習俗,是人們辭舊迎新、相互表達美好祝願的一種方式。拜年的方式多種多樣,有的是同族長帶領若干人挨家挨戶地拜年;有的是同事相邀幾個人去拜年;也有大家聚在一起相互祝賀,稱為「團拜」。
  • 客家民俗-認契(認乾爹)
    客家鄉間廣泛存在的認契民俗,在客家巫術文化中,人不但有多個靈魂,而且,靈魂不居生氣不旺的身體當一個孩子瘦弱多病,其祖宗的陰靈又無力護佑他時
  • 河源這些經典客家菜,穩穩抓住了深圳人的胃
    現場評選出 新銳味道客家菜、傳統經典客家菜、 最佳創新客家菜、十大客家菜品牌等菜品 新銳味道客家菜獲得者 藍光:「鳳醉黃田這一道菜主要是客家農家放養的土雞,還有我們自己釀造的黃酒,用黃酒還有老薑,經過長時間的燜煮,讓這道菜的味道變得更加濃鬱,雞肉也更清香。
  • 客家明鏡臺(第19期)| 中元節文明祭祀應牢記
    客家明鏡臺(第19期)| 中元節文明祭祀應牢記 2020-09-02 15:48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