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汕廣府客家,廣東怎麼像三個省

2020-11-25 網易新聞

你是不是還以為廣東省的方言只有粵語?雖然外地人提起來都是廣東人,但廣東內部的潮汕、客家和廣府三個地區各有各的語言、各有各的風俗。彼此之間的差異,讓今日的廣東仍然是一個內鬥大省。

來自廣東潮州的林小姐和來自廣州的梁先生在飛機上喜相逢,經過一番寒暄後兩人知道了彼此的家鄉在何處,然後……他們就改用普通話交流起來。

這樣的場景絕非罕見。雖然在各類「內鬥大省」排名中,廣東省的名字長期跟在江蘇省安徽省之後,但廣東省的勢力劃分並不是根據地理分界線,而是根據「民系」劃分的。

在廣東一省之內,就有廣府,客家,潮汕三足鼎立,比以長江南北一分為二的江蘇省、以淮河南北一分為二的安徽省還要亂。評選內鬥大省,廣東省必須有姓名。

廣東話是什麼

「廣東省的方言是什麼?」

我知道,第一個跳進你腦子裡的想法可能是「粵語」。可如果你只是回答「粵語」,那麼恭喜你回答錯誤。

事實上,廣東省方言代表的寶座,可是有三個競爭者:粵語、客家話和潮州話。這三種方言互不相同,而且省內的使用人數都在千萬級別。要了解這個廣東省的方言,就必須要知道廣東的三個民系。


廣東省的漢語方言分布,粵語、客家話和潮汕話三分天下 / 《中國語言地圖集》

廣東省的三支主要民系,是指廣府民系、客家民系和潮汕民系。它們今日的分布大概如上圖所示。

廣東省的中西部地區,包含廣東省的省會廣州市,都被稱為廣府地區。地理上來講,基本就是赫赫有名的珠江三角洲地區。廣府人現今大概佔廣東省總人口的六成左右。你可以簡單地認為,粵語母語的地區,就是廣府地區。

客家民系主要的聚居地分布廣泛,不局限於廣東。你去江西和福建旅遊看見的土樓,就是客家人防禦外敵的城堡。客家人的語言被稱為「客家話」,根據2000年公布的數據,當年廣東全省7706萬人中,使用客家話的人數高達三成。這也基本能夠反映客家人在廣東的比例[1]。


2010年2月27日,廣東大埔縣,明代客家土樓花萼樓。可能說起客家你的第一印象也是土樓 / 視覺中國

你經常去吃的潮汕牛肉火鍋,則出自潮汕地區。主要是潮州、揭陽、汕頭三市,使用的語言主要是「潮州話」——這裡的潮州比今天的潮州市範圍要廣一些。2017年,潮州、汕頭、揭陽三地總人口達1400餘萬人,佔據廣東省人口的約12.95%。

到這裡,你或許已經知曉了第一個廣東省內部差異巨大的原因:語言不通。雖然同處一省,但粵語、客家話和潮州話的差異極其明顯。粵語屬於粵方言系,潮州話則與閩方言系關係十分密切[2]。

例如,在潮州話中「鐵」的用法極其靈活[3],既可以作為名詞指眾所周知的鐵這種物質,也可以作為形容詞,意思是「堅強不屈」等,甚至可以作為程度副詞,例如「我鐵想打你」的意思就是「我十分想打你」;而在粵語中,只要一句「你識條鐵咩」就可以讓習慣潮州話的人暈頭轉向——這句話的意思其實就是「你懂個屁」。

不僅是用法不同,有的詞彙本身在這幾種方言中說法也不同。有學者從三種方言字典中選出了50個身體相關的詞彙,發現只有8個詞語在三種方言中說法都相同,而有20個詞在三種方言裡各不相同[4]。


雖然意思差不多,但是三種方言裡對同一個事物的說法經常有些不一樣 。說起「額門神」,潮汕以外的人估計都要一懵 / 溫昌衍:客家話、潮汕話、廣府話人體類詞語比較研究

就拿鼻子或者耳朵來說,在潮汕話裡就是簡單明了的鼻、耳,而廣府話裡就要親切得多,叫鼻哥、耳仔,到了客家人嘴裡,又成了鼻公、耳公。

所以,來自廣東的同學們未必都懂得粵語,客家人看粵語電影也需要字幕,潮汕人也未必聽得懂廣州地鐵的粵語報站。東北話把東北三省連接成了一個省,但是廣東的方言把它分成了三個省。

不打不相識

雖然語言多有不同之處,但是廣府,客家和潮汕三大民系其實有著相似的來源。他們都是北方移民融入南方的結果,只是遷移的時間和路線不同,造成了語言和民風上的差異。


2017年02月09日,廣東省廣州市,一年一度的廣府廟會 / 視覺中國

廣府人可以算是資歷最早的一支移民,遷移的歷史甚至可以上溯到秦漢,是當時嶺南早期百越族人與中原移民融合產生的族群。到了宋代末期廣府人這個群體已經基本形成。

其實廣府人最早也被稱為「客戶」,這個不是公司的客戶,而是外來戶的意思。但是隨著遷入人口的增加,他們已經反客為主,能在後來者面前硬充本地人了[5]。

潮汕人來得稍晚一些,他們主要來自閩南, 在廣東又被叫做福佬人,據說這其實就是「福建佬」的簡稱。

當時的記錄用「雖境土有閩、廣之異,而風俗無漳、潮之分」來概括潮汕地區和福建地區的風俗相近、語言相通的情況[6]。這些福建人在廣東沒有被吃掉,很大程度上靠的是自己人之間的團結。

客家人遷往廣東,主要是明代中期之後的事。因為來得晚,粵西已經是廣府人的地盤,所以他們只能選擇去相對地廣人稀的粵東粵北山裡。當時在廣東北部的始興縣,光是移民就佔了一半人口。


2009年,廣東梅州大埔,坪山梯田。因為來得比較晚,客家人只能在自然條件相對惡劣的多山地帶居住,在山上梯田是彌補耕地不足的辦法 / 視覺中國

清朝初期的順治十八年(1661年),廣東省的人口密度還在每平方公裡4.29人的水平。而到了嘉慶年間,這個數字就已經上升到了82.19人,足足擴大了近二十倍[7]。但與此同時,粵省的耕地面積卻沒有相應地大量增長。

結果十分嚴峻。潮汕民系的核心定居區潮州在明代還能盛產糧米,到了清代已經成為嚴重的糧荒之地。為了生存,搶地盤成了廣東人民的日常。和其他地區只打嘴炮的內鬥不同,廣東人是真刀真槍的打過仗。

而為此煽風點火的,是三支民系共有的,聚族而居的特徵。例如廣州府附近的各地成立以「社」和「社學」為名的親族同盟組織,一個名為「石井社」的組織下面包括「浮山鄉」、「鳳岡鄉」等十三個鄉鎮,而石井社又與「六順社」、「懷清社」等十三個社組成了「昇平社學」[9]。

這些名字類似MC家族的組織,在當時發揮了相當重大的作用:一個家族同盟動輒包括數十萬人,他們築起大寨,鍛造武器,儼然一個小的宗族國度。


一處客家祠堂,祭拜儀式完成後祠堂裡響起了鞭炮聲。聚族而居加強了各民系的動員能力,打起仗來規模更大 / 視覺中國

想像一下,一整個省份遍布著不同宗族築起的城池,刀兵相見已是兵家常事,又加上土地收成不好、語言不通,唾沫星子都能把導火線點著。

鹹豐四年(1854),土客械鬥,或許還是稱為土客戰爭比較符合它的規模,正式爆發。這場戰爭蔓延17個州縣,前後持續了十三年之久[9]。類似的爭鬥,一直到1949年之前還非常普遍。

性格不一樣,怎麼做朋友

為了爭奪耕地而戰鬥,早就已經是過去式了。但是現在廣東三大民系的競爭還是沒有停止,只不過不會採用暴力,比得不是誰佔地多了。


廣州是廣東吸引範圍最廣的城市,圍繞廣州的廣府地區是廣東的經濟重心 / 基於voronoi圖的城市體系空間結構及吸引範圍——以廣東省為例

論錢多,廣府人民是最有底氣的。位於珠三角,坐擁廣州這個省會的廣府地區,一直是廣東經濟的中心。根據統計,2015年廣東全省GDP達72812.55億元人民幣,其中珠三角地區佔八成以上,粵東、粵西、山區三地佔比合計還不足二成。

2016年,珠三角經濟總量是粵東西北地區的經濟四倍。而粵東潮州人、山區客家人在錢包上癟了,話語權權自然隨之下降。

不過,潮汕地區的經濟雖然不如廣府,但是超級富豪多啊。如果說潮汕地區遠離省會,也沒有沾到深圳的光,那出外闖蕩的潮汕人充分證明了自己的實力。潮汕人有一句格言你肯定聽說過,「愛拼才會贏」,不少潮汕人就拼出了大成就。

2016「新財富富人榜」500強中,來自潮汕地區的富豪就有36位。我們熟悉的馬化騰馬爸爸,就是來自於潮汕地區。他從來沒忘記自己的潮州身份,說過名言「我們都是普通家庭,沒有什麼特殊的,頂多是房子大一點,也不是說什麼太大變化。潮州人習慣喝粥,還是這樣」[10]。


2017年3月3日晚,全國人大代表、騰訊公司董事會主席兼CEO馬化騰在北京召開發布會。儘管生意在深圳,馬爸爸的自我認同還是潮州人 / 視覺中國

但有錢,在客家人眼裡根本不算什麼。客家人在古代一直看重科舉這條出路,歷來都很重視教育。例如客家一首民謠:「蟾蜍咯,咯咯咯,唔讀書,無老婆。」書念的好不好,直接關係到終身大事能否實現[11]。

民國時期對客家地區的梅州縣調查也發現,當地男子90% 能寫書信,50% 受過新式教育,青年女子中也有40% 受過學校教育,這樣的數據,在那個年代實在是讓人肅然起敬[3]。

所以,光是有錢是沒法讓客家人佩服的,還要有文化。這種想法倒是像極了一些富豪,覺得再有錢也得有一張文憑。所以,即使相對不那麼有錢,客家人也有自己驕傲的資本。


2018年1月25日,東莞,潮汕牛肉火鍋。潮汕的美食可不只是火鍋 / 視覺中國

不過,要論最能觸動廣東人內鬥神經的應該就是美食了。如果你一定要說粵菜第一,客家鹽焗雞太重口,潮汕美食只有牛肉火鍋和隆江豬腳飯,那才是真的引戰。


參考文獻:

[1張雙慶. (2008). 廣東方言的地理格局與自然地理及歷史地理的關係

[2] 胡兆量, 王恩湧, 韓茂莉, & 阮學金. (1998). 廣東方言特徵及其成因. 經濟地理(4), 1-4.

[3] 吳宇翔. (2010). 廣東潮汕方言"鐵"字的詞法功能研究. 現代語文(語言研究版)(11), 88-89.

[4]溫昌衍. (2011). 客家話、潮汕話、廣府話人體類詞語比較研究. 嘉應學院學報, 29(3), 11-14.

[5] 徐傑舜, & 李輝. (2014). 嶺南民族源流史. 雲南人民出版社.

[6] 楊曉英. (2014). 論潮汕文化在中國文化史上的獨特性. 廣西社會主義學院學報, 25(3).

[7]曾小全. (2004). 清代嘉慶時期的海盜與廣東沿海社會. 史林(2).  

[8]徐曉望. (1989). 試論清代閩粵鄉族械鬥. 學術研究(5), 70-74.

[9]李恭忠. (2006). 客家:社會身份、土客械鬥與華南地方軍事化--兼評劉平著《被遺忘的戰爭》. 清史研究(1), 115-124.

[10]新京報. (2016). 潮汕商人群像:「低調求財」的億萬富豪 

[11]羅勇. (2007). 略談客家人「耕讀傳家」的文化傳統. 尋根, 2007(5), 4-8.

[12]謝尚芸. (2017). 20世紀「客家文化」概念的起源、運用及其建構. 學術研究(10), 143-149+184.

[13]曾舜英, & 陳忠暖. (2017). 基於voronoi圖的城市體系空間結構及吸引範圍——以廣東省為例. 華南師範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1).

本文來源:網易浪潮工作室 作者:宇文深 責任編輯:易穎_NBJS6971

相關焦點

  • 廣東最難聽懂的方言,潮汕話排第一位,你服氣嗎?
    除了這三種,還有像雷州話、茂名話、四邑話等等的方言。有網友根據各方言難易程度列出了以下排名,你認同嗎?七、粵語粵語,是秦漢時期傳播至兩廣地區與當地古越語相融合產生的一種語言,也是在香港、澳門佔有主導地位的語言,民間稱白話或廣東話。大多數廣東人都會說或者會聽,不過每個地方的粵語都有不同的口音。
  • 潮汕:喝著不同的水,說著不同的話
    而在中國版圖南端的廣東,呈現粵方言、閩方言(潮汕話)、客家方言三足鼎立的格局。在廣東境內,粵語主要分布在珠三角、粵西南等地區,潮汕話則主要分布於潮州、汕頭、揭陽三市,客家話主要分布於梅州、河源、惠州、韶關等地。
  • 為什麼叫:南番順、五邑、廣州灣、高涼、廣府、潮汕、三陽、嘉應…… | 廣東地名研究①
    「民系」一詞,由「客家學創始人」羅香林在上世紀30年代首創,而廣府民系一稱,還不到一百年歷史,其開始為人們所熟知則是近二三十年的事情。廣府一詞始於政區稱謂,源於唐代在嶺南設置「廣州都督府」簡稱為「廣府」。是一種帶有監察性質的建制,轄境約今廣東、海南、香港和澳門絕大部分地區。
  • 當廣東人「咩」你的時候,他並不是在賣萌
    曾經有一個笑話,一個廣東人跟她的好朋友聊天,她的朋友最近染上了喜愛說「咩」的癮,說話老是帶著「咩」,「這樣可愛咩?」、「你看這樣行咩?」。當她最終打出了「咩咩咩?」三個字之後,廣東人終於說:「你是不是以為這樣很可愛?
  • 「潮汕三市要合併?」潮汕人,這次又要讓人羨慕了!
    今天我們就帶大家來探個究竟~ ˇ ˇ ˇ 壹 潮汕三市是哪三市? 先來個無獎提問:潮汕都有哪些城市呢?
  • 這裡是潮汕地區,一個最神奇最接近神的部落~
    在中國,乃至世界各地有這樣一個群體他們不是少數民族也不一定來自同一個城市甚至是不同的國籍但他們有一個共同的名字,叫潮 汕 人在廣東,幾乎每個人身邊都有個潮汕人這個群體的身上今天的潮汕地區位於廣東東部,毗鄰福建是中國南方海岸上一片神奇的土地△潮汕人自嘲為「省尾國腳」而在距今5000年前這裡還是一片汪洋大海幾萬年前在今天的潮汕平原周邊山地、丘陵發生緩慢的上升運動而中間的地殼逐漸沉降形成了一個斷陷盆地△最大的沉降中心在潮安彩塘一帶
  • 廣州春節習俗與廣府文化
    穿過去之後他說的話大家聽不懂,我用普通話問他,他也聽不懂,我也懂一些潮汕話,我用潮汕話問他他也不懂,我讀書時學的是俄語,我就用俄語問他,他也不懂。還有客家話都不行。後來大家說他是說神仙話,後來我就問他的兒子,他的兒子是一個中學的校長,他說他爸爸以前就是一個普通的農民,以前有一個老人做這個,後來死了,後來去看他,他爸爸突然就跳上去,穿上了衣服,以後年年就這樣做了。他也不拿錢的,幾個村都會請他去。
  • 廣東「最窮」三個縣,被「央視」選為試點,真是「天降好運」!
    在我國廣東地區所處的位置上,雖然不像江蘇省那樣,但在許多經濟發達縣市中,也有很多只是一個非常安靜的狀態,當然也有發展不好的情況,這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看出,廣東省與其他省份的發展差異很大。其實我國廣東地區也有不少縣級市是沒有發展起來的,我來介紹廣東發展最貧窮的三個縣。
  • 廣東最難聽懂的方言,江門竟然排第……你能聽懂幾種...
    廣東話主要分為三大類七十二小種粵語、客家話、潮汕話▽1、粵語,第一大類,省內幾乎可通用,當地稱白話,廣州為中心的省內大部地區,尤其包括香港、澳門在內的珠三角;2、客家話,粵北大部、粵西局部,以梅州地區為代表包括河源、惠州等地級市,深圳、茂名、湛江等到處都有,因為「客家」人的血統幾百年來四處做客,遍布省內外;
  • 四川話和廣東話沒有關係?這些常用詞可否吃下去?淵源還很挺深!
    四川,以川渝地區食物的麻辣而出眾,廣東則是以廣府、客家、潮汕三大民系地區食物的清淡而出彩,看似兩個地方飲食差異比較大,加上相距千裡,也讓人聯想到他們的語言也大不相同。事實上,四川話和粵語有時候你聽起來的話,感覺是出自於一個語言體系。
  • 廣州粵語與香港粵語,哪個才是正宗的廣東話?
    廣東人由三大群體組成,廣府人(佔大多數,分布在珠三角及粵北、粵西地區)、潮汕人(李嘉誠就是這一人群,分布於粵東南的潮汕平原)、客家人(分布於粵東的梅州、惠州),因此也有三大語言:粵語(即廣府語)、潮汕語、客家話。
  • 在南山,有一個「客家方言島」
    在佛山市三水區北邊有著「廣東香格裡拉」之稱的南山鎮內,有個比較特殊的地方,叫六和。跟三水其他地方不同,這裡大多村民說客家話,被稱為是被粵語包圍的「客家方言島」。這裡還有一個樂屋村,村裡保留著如今三水唯一的客家圍龍屋,獨具特色。
  • 趣說廣東話,想變靚仔靚女嗎?來廣東啊
    廣東話是眾多方言中的「奇葩」,我們先聽一個有趣的關於廣東話的故事。早些年,有一位非粵語區的留學生,在國外一家企業面試,面試官問是否會說「中國話」,留學生用普通話字正腔圓娓娓道來,面試官聽後一臉疑惑,詢問所言何物?
  • 怎麼改幾個讀音,就能牽動千萬國人的心了...
    關於這一話題的爭辯,有料哥的同事叮咚哥已經做了一番整理(戳這裡&nbsp&nbsp&nbsp&nbsp網友激烈討論:「我可能上了個『假』學」?上述三個讀音又被「糾錯」,而如這樣的修改文中還列出不少:&nbsp&nbsp&nbsp&nbsp
  • 廣東潮汕最有人氣的一種小吃,因為臺灣偶像劇而出名,其實並不同
    眾所周知,我國的廣東省,是個美食繁多的地區。粵菜是我國四大菜系之一;民間更有「食在廣州,廚出鳳城」的俗語;潮汕更是被各大美食博主、up主奉為被嚴重低估的美食旅遊目的地。廣東的美食,可繁可簡,有的精緻高端,有的親民樸實,但都是極具地域特色的美味,適合各年齡層次、消費層級的人群。
  • 2019請到廣東過大年丨跟著民俗旅遊月曆出發,盡享嶺南文旅盛宴
    農曆一月:廣府廟會,民俗盛典在廣東過大年,怎能錯過廣府廟會?作為華南地區最具影響力的廟會,廣府廟會集廣府文化與民俗文化於一身,舉辦了八屆,每年都吸引眾多市民遊客。2019第九屆廣府廟會將於2月19日開鑼!